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湖南省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2020-12-14 04:21黄卓
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供给侧改革湖南省

摘 要:目的:全面了解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湖南省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满意度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对湖南省11个区县范围内的常驻7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其中有效问卷6 900份,有效回收率为99%。公众对于肉质食品和使用添加剂的食品具有更大的安全担忧,经常会遇到食品过期问题。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满意度受监管人员宣传力度、打击违法事件的力度以及举报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还与居住地和职业等因素有一定关系。结论:当下湖南省食品安全监管并不理想,需要监管人员加大监管力度,注重城郊结合部的综合治理,并从提高食品供给质量出发,采用改革手段优化结构配置,从根本上杜绝食品不安全因素,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湖南省;食品安全;监管问题

食品安全监管作为保证公众权益的保护伞,在二十世纪登上舞台,不仅是市场形势的需求,更是国家維护公共安全的重要措施。公众对食品监管的满意程度直接决定了监管部门工作成效,是检验食品安全成败的试金石。因此,对湖南省食品安全监管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对于采取有效改革措施,提升湖南省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和监管效率有着重大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19年到2020年,对湖南省11个区县范围内按照街道、城区等政府规划进行分层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16~65周岁的常驻人口,和食品药品相关部门有关的人员除外。

1.2 研究方法

利用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展开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对食品安全现状以及食品监管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在整个调查期间采用前期技术指导、中期监察规范以及后期复查,调查人员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以面对面访谈形式开展,并在现场收回问卷。

1.3 统计分析

利用Epidata 3.0实现数据录入,SPSS16.0进行一般统计表诉和相关数据分析,将P<0.05为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该调查共发放问卷7 000份,有效问卷6 900份,有效回收率为99%,城区人数61%,郊区人数39%,男女人数各占50%,均为该省常住人口,职业以学生和家庭主妇居多。

2.1 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分析

经调查发现,肉质类和食用油类食品被普遍认为是容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而有害残余农药、不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流动分摊点食品的安全问题是居民最为担心的食品安全隐患之一,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接近一半人表示最为常见的食品问题是过期和变质。

2.2 食品安全监管的满意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有15%左右的采访者对湖南省当下的食品安全监管比较满意,经专业软件分析,食品安全监管现状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无证现象认知、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力度、打击违法事件的力度以及食品安全投入力度。此外,与文化程度、职业、性别及不安全食品经历也有一定关联,主要表现为女性和郊区居民的不满意度较高,其不满意程度随着宣传工作力度的降低和无证监管现象的出现逐渐提升。事业机关单位人员以外人群的满意度相对而言比较高。与大学本科以及以上学历人群相比,专科和专业以下学历的人群对食品监管的不满意度较高。而环境遇到食品不安全事件较多的人员相比,没有遇到或者遇见次数极少的群众对食品安全监管满意度较高。总体而言,食品安全影响因素和无证监管、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情况、文化水平、性别以及食品安全投诉渠道的通顺度相关,主要表现为随着打击违法力度和举报渠道的通畅,人们的食品安全监管满意度逐渐提升;文化较低的人对于安全监管的满意度相对更高。

3 讨论

3.1 结果讨论

当下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研究对湖南省常住7 000人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对于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满意度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效率有一定帮助。本次研究结果证明,当下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并不十分满意,形势不容乐观,其中仅仅只有15%的人群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满意。通过对比分析,公众满意度与打击违法力度、无证管理人员、举报渠道通畅度、文化程度、性别等因素相关。由于女性长期担负着家庭饮食的工作,食品安全意识更高,因而对食品安全监管现状更加不满。文化程度方面,低学历人群对监管现状的满意程度更高,对于食品安全方面了解的越多,更容易产生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不满,然而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3.2 现存问题分析

总结以上情况,湖南省食品安全监管还存在以下问题。

3.2.1 监管制度缺失及经费不足

湖南省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监管模式仍需要完善和提升,具体而言,缺乏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条例,没有相关的法律系统支持以及管理体系。此外,由于上级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长期不够重视,在经费和监管设备方面的供给严重不足,对当地的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较大的威胁[1]。

3.2.2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占据了湖南省安全问题的绝大部分,由此可见,安全监管问题是卫生部门的重点管理内容。所以,安全监管应该要采取措施提升食品供给质量、改革结构体系的供给侧原则,省内各个管理部门之间也需要相互协调,在生产、监管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然而就湖南省实际情况而言,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省内的监管体系还存在较大的漏洞,需要及时完善控制体系[2]。

3.2.3 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素质不高

食品安全监管涉及的范围较为广阔,且整体复杂度和综合度较高,随着省内各个部门事务的增多,将会对安全监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更加过硬的专业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事件处理能力。而就当下的情况而言,符合上述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不足,且普遍素质较低,对食品安全监管改革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3.2.4 执法措施不当

当湖南省食品市场中出现某些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时,需要食品安全监督相关部门制定解决措施,然而,我国大多数的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在面对食品安全难题时,都会使用“运动式的执法”,这一处理方法注重形式,忽略切实行动,且仅仅只对涉嫌企业进行严刑峻法,不能从根本上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并且也不能够给食品市场提供一些科学有效的建议与指导[3]。

4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湖南省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4.1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省内卫生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的、标准的食品生产监管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大监管力度,明确监管主体,明确每一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职责。监管人员必须遵守“食品安全监管办法”,并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供给侧背景下的食品安全监管应该采用提升生产质量为主的监管模式,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对策,监管体系要能全面反映出食品生产质量和变化趋势,并且要对食品情况进行实时跟踪。

4.2 加大省内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供给侧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件的发生。随着当下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食品检测部门可以对该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形成一个覆盖全省的、覆盖面广的信息监管系统。此外,湖南省内食品监管部门需要逐渐完善监管标准,充分结合并借鉴其他省份先进的监管技术和经验,全方位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精确度[4]。

4.3 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当地政府要规范居民的食物来源,加大食品安全监督宣传,让每个居民明确食品安全条例,每一位管理人员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在管理中遇到一些“胡搅蛮缠”的不法分子时,可以依法将其拘留。最后,食品监管部门需要对外加强宣讲力度,让每一位商贩人员清楚食品安全监控条例,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食品生产和加工,将普遍法则推进到工厂、社会单位,并定期进行宣讲,明确食品生产界限,不能越界。

4.4 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食品安全维护基金,加强管理装备的供给和经费保障,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省内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装备以及高素质人才。管理部门必须配齐相关装备,主要包括车辆以及相关的办公设备等。管理装备的配置,是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依法执法的基本保障,只有加大这方面的供给,才能提升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效率。

4.5 加大政府重视度

政府部门是食品安全管控主体,相关规章制度的构建和管理条例的落实直接关系食品安全宏观调控,因此,政府部门要从重点管理内容入手,有计划、有规划的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设施,制定出完整的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全方位确保省内的食品安全。

5 总结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对当地的经济造成破坏,还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打击,情节严重的,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省内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保持时刻监督,在源头上遏制食品安全事故,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保证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管理部门能在第一时间将其控制,全方位保障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陳长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公众满意度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7.

[2]张静,李宇阳,秦秋艳.某市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4,25(6):417-423.

[3]黄卓.湖南省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0(9):2-3.

[4]谢恒,唐佑林,朱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湖南省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J].现代食品,2018(7):72-74.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食品安全管理研究”(编号:2017JJ3282)。

作者简介:黄卓(1983—),男,苗族,湖南邵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供给侧改革湖南省
爱上写信的大树
党的100年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