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华 尹小丽 常菊花 高梦祥 杜何为
摘 要:多法并举、多管齐下,将思政教育融入“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是满足新时代需求、培养高级食品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作者在“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确定、教师思政素养提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教学方法创新4个方面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探索与实践
保障食品安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饮食生活需要,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之一。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道德的约束[1]。如何用好课堂这个育人主战场,将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思政育人元素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专业知识与德才兼备统一,是高校从事食品专业教学的专任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食品安全卫生学”是高校食品科学专业类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2]。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方法融入“食品安全卫生学”课堂教学,可引导学生坚守道德规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认同感,是切实贯彻全程育人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需求、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必然选择[3]。本文针对食品科学专业特点,提出“食品安全卫生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思路。
1 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一位教师都应履行育人职责,都要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在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课程思政目标。“食品安全卫生学”是食品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将科学价值观、诚信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食品安全卫生学课堂教学中,把培育爱国、有责任担当、职业素养高的食品人作为“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思政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一方面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强化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避免课程思政生硬造作,注重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遵循“润物细无声”的原则,提升“食品安全卫生学”课程立德树人的实施效果。
2 提升教师思政素养
教师承载着育人的重任,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因此,提升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实施效果的关键在教师。建立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团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保障。
目前,本院食品相关专业师资青年教师居多,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但进行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在备课、授课和答疑环节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力争做到讲解生动,耐心解答学生疑问,以饱满的热情和敬业的精神投入教学工作,以人格魅力感染并影响学生。②关心时事热点,尤其是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最新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重要讲话等社会热点与民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3·15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等),结合热点问题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将其融入专业课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食品类课程都有其特定的知识体系,都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不论是哪门专业课程,最终的目标都是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德才兼备的食品从业专业人员。根据“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特点,可以将科学思维、工匠精神、诚信教育、责任意识、法治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民族精神与中国制度优势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
如在绪论课中讲授关于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时引导学生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待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食品工业从零开始发展到今天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骄人成绩,同时理性分析和讨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查阅资料了解国家近年来提出的系列食品安全重大举措与方案,增强全体学生对国家战略的学习与理解,并增强对食品安全战略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4]。
如在食品传播的病毒章节中,结合人类历史上经食品传播的病毒引起的疫病大流行,例如甲肝大流行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食品安全同人们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关系,让学生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思考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学生,应当从哪些维度全面完善自己,为营造共建、共享、安全的食品环境做出贡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明确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守卫食品安全于国于民于己的重要性和意义。
4 创新教学方法
“課程思政”是课程的一种教学改革方式。多种教学方法、模式相结合及多元实践渗透必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5]。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还可借助各类线上资源,通过“翻转课堂”“互动式课堂”,采用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使“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堂教学更具活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学生心中。
5 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是每一位专业课任课教师的职责,专业课教学课堂是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作为高校食品科学类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具有职业道德规范的食品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阵地之一。本文总结了作者在长江大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的一些思考。课程思政给“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动能,促进了课程思政目标设置、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以及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提升了教师育人的能力。而课程思政的开展需要多方协作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其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通过构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教学交流与合作平台,多途径组合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理论素养,进一步促进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祝贺,常桂芳,邢艳霞,等.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探究——以《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88):182-183.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4]王金玲,王萍,孟琳.“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元素与融入点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8):30-31.
[5]黄慧福,余丽梅.《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0,39(1):125-128.
作者简介:吴庆华(1981—),男,河北保定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
通信作者:尹小丽(1987-),女,湖北荆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