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修文 李彩
摘要: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讲解了如何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利用到互联网技术来改变到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应用型人才培养;混合式教学模式
1、前言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受到了其的渗透,从而改变了以往较为传统的传播方式。高等教育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场所,也受到了影响。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了知识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引起了教育人员以及教育结构等都发生了实际性的改变。
2、高校传统教学模式及其面临的问题
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基于教师的教学,而不是学生被动地拒绝接受。互联网相关信息的增长和外语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一直难以适应。目前,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移动技术的迅速兴起,例如移动技术现在日益成熟和广泛使用。方法一些蓬勃发展的核心技术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开放,平等和免费的学校教育,资源也被业界所接受。以慕课为代表的各种在线基础教学资源对公众完全免费开放。学习中的时间条具有位置和位置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在线学习可以独立,全面地掌握学习知识的进度,掌握学习节奏。这要求对大学中最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2.1、高校传统教学模式
在1990年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Herbart)对理解,重新关联,系统化和几种方法的阶段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了评论,这些方法极大,非常深刻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在20世纪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促进下,中国的大学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课程模型,以及基于探究的深入教学课程。如今,已经使用了许多教学内容模式。大学教育不同于初中和基础教育。所采用的基本教学模式应强调积极引导一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2、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在传统基础教学的多种模式下,的课堂课程非常有效地评估了学生的当前状况,包括相关指标以及导师的知识,学生是否可以充分掌握这些知识并充分理解分层。这主要归因于观察学生听力水平的各种方式,课后功课要求的成功完成以及考试最终成绩的综合排名。但是,它面临的问题是以下核心问题:首先,及时反馈信息内容的准确性低,通过仔细观察获得的各种信息可能存在误判。在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常常缺乏互动性。教师正在思考要为问题做好准备。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做出了回应,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在听或看。辩论式课程教学仍然有许多模式。学生对教室不感兴趣,缺乏全面或大规模的交流互动,教学效果好,效率低,用户反馈质量差。在现行的文化教育体制下,初试的优异成绩可以反映出学生和教师的持续学习的最佳效果,以及中小学教师的良好教学效果。
3、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3.1、新型教学模式产生背景
在中国以慕课为代表的名校和教师教育中的各种资源共享更加现实。它使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都可以使用Internet从老师那里获得令人难忘的学校教育。基于市场互联网服务技术的大规模微信在线教育也正在孕育着职业教育的深刻影响。改革,信息内容核心技术在中国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普及,充分利用高智能技术来促进中国当前中等教育的全面改革和观念创新。
3.2、新型教学模式
互联网环境的环境下出现了许多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此外,除了在全球市场上进行大规模的MOOC在线综合开放课程学习之外,倒置教室,SPOC,智能教师办公室和电子小背包也已渗透到专业教学课程中。这种教学课程模型之一以其新的主要形式和互联网接入在教育领域颇受欢迎,并受到一些学生的好评。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自学能力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老师不再占用时间,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以提高学习主体的热情。目前,中国已经采用了主要的大学标准课程教学模式。在国外,虚拟地图中的任何直接申请人都可以用作教学对象,但是申请人必须能够确保足够的学习时间和较高的学习强度。不仅如此,混合教学的模式将传统的学习方法与电子学习相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会提供有目的的指导和启发,以帮助小组学生和教师在此过程中成功完成整个在线持续学习。
4、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4.1、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实施
实施混合课程教学的最重要任务是在新的基础教学平台的帮助下预览新的科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找到他们自己的主要主题在许多实际知识点上适合于混合基础教学的模式。在分配学习任务时,学校教师应考虑到实际知识点的困难和重要因素,并在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下选择更合理的学习方法。
4.2、教学策略
混合基础教学模型中有多种基础教学策略。在实际操作和灵活的操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每门课程和每个科学知识点的优良教学方法。也可以采取提问,指导,沟通和讨论,师生交流,相互评价的方法。首先,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是中小学教师根据当前师生的实际知识提出相关问题,结合短期专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主题,释放出各种高质量在上课之前继续学习资源。在学习平台上,学生尽可能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二是直接沟通与讨论。优秀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复习资料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根据学习的良好效果设计和讨论问题,并在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实现对科学知识的深刻理解。第三,全校师生交流方式。有些学生在课后作为单元来预先收集和整理各种知识,并且学生互相评价。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可以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继续学习群体的优点。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教学课程的所有内容,这些课程的核心问题都很容易理解。
5、结束语
由上可知,新教学模式的出现能有效促进到专业教学的改革以及进步,能有效符合到当前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高校应当构建出有力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促进到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廖伟坚.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二元制"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以临床药物治疗学为例[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 038(006):21-24.
[2]罗颂荣, 徐戎. 面向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初探——以机械类《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为例[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2020, 000(002):147-148.
[3]戴晓东, 刘定. 基于在线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0, 000(001):P.93-96.
[4]郑桦, 张婷婷. 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于师范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转型——以怀化学院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20(25).
作者简介:吴修文,1985年5月,女,山東济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护理教育工作
第二作者:李彩,1987年4月,女,山东济南人,本科,助教,从事护理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