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毓青
【摘要】数学小实验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一定的价值,教师在设计实验时,需联结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围绕学习目标,整体设计实验过程,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新知。
【关键词】数学小实验 联结 价值 目标 策略
学习是一种联结,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不断地尝试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而要达成知识间的联结,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动力,需要教师不断思考,积极实践。在小学阶段,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数学小实验起点低,可操作性强,同时又具有可视性、完整性的特点,在数学学科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数学小实验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学小实验可以避免学习方式的单一,通过活动形成旧知和新知的关联,获得意义生成。
1.丰富数学教学的内涵
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包含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几大板块的内容,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层次的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思考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实际教学中,如果教“一”就是“一”、教“二”就是“二”,没有通过数学活动进行系统联系,就会使学习变得呆板机械。数学小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让看似“僵硬”的知识变得生动和丰富起来。根据数学小实验的内容,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我们身体上的‘尺”可以看成是操作体验型;“树叶中的比”是探索验证型;“校园面积测量”则可归属于拓展运用型。不管是哪一类实验活动,都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
2.契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低年段学生往往更喜欢看上去感性生动的语文学科,对教得“过于抽象”的数学不是很感兴趣。数学小实验在这方面可以发挥较好的作用。通过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探究新知,理解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
3.深化学科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但事实上,在数学学习时,学生如果不注意与生活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接触到的就是一些“冰冷”的数字。毫无生命力的表述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孤立地去理解某一学习内容。而数学小实验以富有趣味的活动方式、具有生活化的探索方式,会吸引学生有意识地去探究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自觉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科价值也悄然得到体现。
二、数学小实验的目标
实验不是目的,开展数学小实验,为的是要沟通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生活实践间的关联,为学习提供便利,为思维发展提供途径。
1.实现数学小实验与学生生活现实的沟通
数学从生活中来,描述各种规律洗练清晰。教师可以通过场景设计、描绘剪辑等手段,导入数学小实验,让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方式去探究,发现其中的规律,理解相关的结论,建构相关的模型,并最终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比如,在学习“我们身体上的‘尺”时,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生活情境开展有趣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发现彼此间的联系,体验长度单位的作用。再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单纯地学习计算是僵硬的“死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现象——分物品,在分的过程中逐步体会什么是剩余,发现余数的产生和特点,从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建立数学小实验与知识结构的联系
数學学科知识是一个逻辑性上升的知识结构,借助数学实验活动,不仅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发挥作用,也可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提升学习价值。
在小学教材中有一系列关于图形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例如,在中年段学习长方体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操作实验:在“摆一摆”中,学生感受到长里摆放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宽里摆放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就是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得到面积计算方法。到了高年级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时,还可以进行实验操作:通过一层层摆放小正方体的个数,发现每层的个数×层数,就是长方体的体积。从“一”到“多”,从“面积”到“体积”,其中蕴含着相似的原理,让学生在实验中逐步体会积累,丰富知识结构。
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内化数学知识、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如何根据特定的知识,设计实验内容,进行相应的联结,得到相应的策略,需要不断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经验,实现与数学知识的沟通。
3.尝试数学小实验与人类实践探究的沟通
数学小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人类认识事物过程的一种再经历、再创造,让学生有所感悟。首先,实验可还原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再次经历和体验,感受实践的快乐。其次,在实验中,可以发掘所内隐的历史或人文资源,与前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了解数学学科发展的脉络,让学生感受古今中外对数学学科在思维演化中的不同特点,实现数学思维的飞跃。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教师通过实验,让学生“经历”从祖冲之的圆周率到现代对圆的研究运用,让圆这一概念得以丰满起来。
三、数学小实验的策略
数学小实验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活动形式,可以灵活组织。但无论方案如何变化,活动安排一定是有序且合乎逻辑,从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感受数学思想。
1.以层次推进的实验方式促进新知建构
条理性有助于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思维是随着实践顺序进行的,实验活动必须体现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程序混乱,学生学习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联结思路。数学课本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但仅仅从课本上看,可能只是一些现存的事实和简单的结论。如何激活数学课本中的知识,让知识的产生具有活性与灵性,让学生体验创造数学的过程,那就绝不能为实验而实验,必须以逐步推进的实验层次,让学生感悟体会,以思促学,建构新知。
例如,在学习看似枯燥的《数的认识》时,无论是从百以内的数到万以内的数,还是从整数运算到分数运算,亦可设计小实验,学生要抓住知识间的联系,逐步拓展,构建新知。如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时,可以用数小方块的方式来展现知识结构逐步推进的过程。一开始,是用实物表示的一(一个)、十(一条)、百(一版)、千(一块)来摆一摆,观察它们的联系。随着学习的深入,类推到万、十万、百万、千万,学生就可以在对比新学的计数单位和以往的计数单位时,找到规则,在实验中发现联结,归纳意义,从而扩充和拓展已有知识结构。
2.以开放互动的交流反馈实现资源生成
在实验时,不仅个体要明确目标完成研究任务,彼此间也要进行必要的交流、适时的调整,以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首先,实验是有向开放的。如果漫无边际、指向不明,必定是低效或无效的。实验时需有目标导向,提供相应材料,通过有坡度的引入,让学生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有所收获。其次,实验要注重交互反馈。实验时能享受到学习交流带来的快乐,才是高质量的课堂学习生活。因此,在进行小实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应是互相交流的对象。实验前后,大家发表看法,适时提醒,经历数学创造的体验,实现资源生成、过程生成、拓展生成,从而让数学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促进教与学、接受与创造的统一。
3.以学习实践的整体框架促发学生提升感悟
实验是为教学服务的,设计实验时,我们可以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引导学生展开逻辑性学习,有意识地去寻找和感悟,体会数学的本质特点。
(1)整体感悟知识的产生过程
实验结论并非是简单和静态的,需要结合整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其价值,从提出研究问题,到确定研究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逐步推进,步步建构,体悟知识的产生过程,最后再把实验结果摆放在更大的知识网络中,不断累积。
(2)整体感悟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
世上的问题千千万,如果一个个解决会很麻烦,但如果一类一类研究,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知道如何计算,不理解算理,那就是一种机械式的学习。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其中的算理,关注数学内容之间的变化和聯系,从整体上去融会贯通。
(3)整体感悟实验背后的丰富内涵
数学并非只是加减乘除的简单计算,还包括形状、数列、逻辑、算法、程序等世界中自然存在的各种奇妙和精美的联系。学生并不明白这些深奥的道理,因此,教师不妨以提出问题、动手实验的方式,形成学生主动探索类比,发现数学世界的美妙和广阔。
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数学小实验就是其中的学习活动之一,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和关系的理解,形成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结,发展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如何围绕数学小实验的目标,抓住数学小实验的本质,让活动为学习服务,搭建数学学习的联结之路,值得每位数学教师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