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玲
摘 要:现如今,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有效创新和改革,语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也要进行有效的革新。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老师们必须要摒除传统、落后的教学思维和理念,重视将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推动语文教学活动得到更好的开展和进行,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本文主要对本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研究和讨论,并以滁州本土文化为例来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本土文化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本土文化;语文教学;研究;滁州;文化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185-01
近些年来,在新课改的环境和背景下,语文老师要想更好的开展语文教学课程,促进语文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提升,必须要重视对本土文化的融合和利用,调动和激发學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得学生们更好的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促进语文教学水平和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各地区都蕴藏着许多与语文课程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课程资源,语文老师必须要具备资源意识,并具备开发与利用资源的能力,不断的将各种文化资源融合和渗透到语文教学课程当中,增强语文教学的个性化,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本文主要以滁州本土文化为例来开展语文教学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促进语文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提高。
1.滁州本土文化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滁州本土文化来深入了解语文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散文赏析能力和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与此同时,将滁州本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更好的融合性教学,给学生们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究语文知识和技巧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们对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本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本土历史文化素养,使得学生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故土,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促进语文教学活动能够更好的开展和进行。
2.以滁州本土文化为例的语文教学研究
滁州的文化丰富、多样,在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可以将滁州本土文化的一些内容融合到语文课程教学活动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品质,促进语文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更好地提高。
(1)语文教学思维与方式的改变和创新
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语文老师们要摒除传统、落后的教学思维,重视滁州本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吸引和培养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活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形成学生们对本土文化的欣赏和认同,从而使得学生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教学知识,促进语文教学整体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
(2)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文与滁州本土文化的有效结合
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时,老师要重视将滁州本土文化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滁州具有种类多样、形式丰富的文化类型,比如,醉翁文化、琅琊诗词文化就是滁州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还有滁菊文化、凤阳花鼓文化等,这些文化都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展示出非常重要的语文教育意义。因此,在开展高中语文古典诗词课程教学时,可以将滁州本土文化引入到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深入的挖掘滁州文化的内在文化底蕴,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古典诗词,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情操。例如,在复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补充教学《丰乐亭记》,并借助多媒体展示登山研学或平时爬琅琊山锻炼时的照片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辛弃疾的《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时补充了辛弃疾在滁州写的《声声慢 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并展示了复建的奠枕楼的图片,这些地方就在我们身边,都是学生们熟悉的,他们不会再觉得古诗词离我们很遥远,课上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学习的气氛浓厚,教学效果较好。
(3)语文教学与王阳明为代表的南京太仆寺文化相结合
古典诗词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学习语文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时有很强的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教授者能够灵活地将本土文化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例如,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南京太仆寺文化,滁州是王阳明思想传播的重要之地,他在滁州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其间传授“良知”之学,为滁州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知行合一”是阳明学说的核心思想。既倡导学习与立志,又倡导学以致用,崇尚实践。我们在教学时要传承阳明思想文化,加强传承和应用研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本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更好的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参与到语文课程的活动当中,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悟滁州本文文化的精粹和内涵,从而引导学生更加努力、积极的去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们的综合品质和能力,促进语文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薛凤秋. 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07):9-11
[2]彭永成.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J].中学语文,2016(024):69-70
[3]唐兴兵. 如何把本土文化资源与中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