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喜
摘 要:学生成绩的好坏,既与学生个人的天赋和努力程度有关,又与老师教学和家庭教育有关。一直以来,我们都希望能够建立以学生、老师和家长为主体的三支柱教学模式,但是因为家长与老师沟通不频繁不通畅,所以学生学业完成效果更多的依赖于学生和老师。这样是不完整的教学体系,不能够充分的鼓励学生学习,也难以挖掘学生潜力。
关键词:家校群;初衷;现状;优化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19-01
一、建立家校群的初心
在信息科技的时代里,科技的力量也被引用到老师的教学方法中。除了上课方式的转变,由原来的板书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老师还引用现代信息交流工具辅助教学,如QQ群、微信群等,建立家校群。老师建立家校群的初心主要有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构建三支柱教学体系。学习不是学生一个人的事情,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老师、家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的三支柱教学体系,就是发挥学生、老师和家长三方力量,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以往我们的教学主要关注的是老师教学的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对学生学业干预程度低、关心程度低以及沟通时间少。有时候,并不是家长不想关心学生学业,而是家长文化水平限制了他们的行动。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之间相互沟通协调,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那么老师跟家长的沟通就仅仅停留在每个学期的家长会上,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借助于QQ、微信等平台建立起来的家校群有利于加强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动员家长参与学生学业,构建三支柱的教学体系。
(2)意见反馈平台。家校群的建立是借助科技的力量为老师和家长提高双向的意见反馈平台。老师在对学生的教学方式、课后作业量、思维导向等方面,家长如果存在意见,那么就可以通过家校群将自己的想法反馈给老师。老师在收到家长的反馈后,综合考虑学生的具体状况做出一定的调整。老师也可以通过家校群的平台将对家长辅助学生课业的建议传递给家长,使得家长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一份力。
二、家校群的使用现状
家校群建立的初心在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业的高效完成。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家校群逐渐的背离了原本建立的初心。在演变的过程中,表现为多种形态,激化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1)溜须拍马之地。班主任作为管理班级的责任老师,在家长心中的地位自然也就不会低,所以家长都很尊敬老师。但是有些家长将一些社会中不好的风气带入家校群。他们觉得通过对老师拍马屁,老师能够更加的格外关注自己的孩子,甚至给予特殊的照顾,从而导致家校群沦落为溜须拍马之地。
(2)攀比之所。家校群本来是一个促进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沟通的工具。但是因为家长都爱面子,所以容易在群里进行攀比,从而导致家校群成为攀比之所。当某一位家长的孩子被表扬了,家长就会在群里炫耀自己孩子。而其他家长也对这种行为进行效仿。
(3)矛盾激化之匙。一是踢家长出群。班主任作为家校群的群主,同时还会选择部分家长作为管理员进行群管理。但是大部分的家长都是普通的群成员,没有任何特权的成员只能任人宰割。班主任在进行家校群管理的过程中,存在部分班主任会因为一些细小的摩擦或者主观意愿就将家长踢出家校群的现象。老师的这踢群行为,不仅仅是将一个人移除群,同时也是将家长和学生一同排挤。二是作业监督。建立家校群是为了促进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从而发挥家长对学生的辅导和监督作用,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作业监督。有些老师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就将对学生学业辅导和监督的工作转移到家长的手中,从而布置大量的作业,使得学生和家长不得不加班加点。长期保持这样高压的状态,加深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
三、家校群的优化
(1)师风师德的建设。老师是家校群的组织者,是学校与家长交流的代表人,也是家校群的发起者。因此,老师的师风师德十分重要。学校要重视老师师风师德建设,使得老师在管理家校群的时候能够为家长提供优质的服务,成为家长和学生都满意的好老师。严重杜绝老师排挤家长行为的出现,尊重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要能够换位思考,做出合理的教学安排。
(2)群风建设管理。家校群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歪风邪气都是因为在群风建设和群组织管理上没有认真对待。老师应当在建立群的时候就跟各个家长表明这个群的用途,坚决反对在群里行溜须拍马之事,也不能够排挤和攀比,以建设一个环境健康、资源共享的群,从而发挥家校群对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3)线上线下相结合。家校群的建立确实能够为老师提供便利,但是并不是所有跟家长沟通都是通过家校群来进行。家校群仅仅是依托于高科技下,在虚拟空间里进行交流的工具。长期使用家校群交流,家长面对的是冰冷的手机,会导致情感的疏离。老师应当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来交流,使得家长能够真切的感受老师的关怀,彼此之间的体谅之情也就更深,从而双方更能够配合彼此的工作。
四、总结
家校群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促进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工具。这个工具设计出来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在演变的过程中,家校群性质就逐渐的转变了,导致其初心难持。但是这种交流工具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出现很多矛盾与冲突,但是相信通过对家校群的优化,能够使得它保持原来的设计初心不变,从而促进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促进学生学业的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植华清,卓毅.小学家校群中家校关系的异化及矫正[J].教学与管理,2019(05):12-14
[2]徐健英.别让家校群失去“威信”[J].湖南教育(D版),2019(01):15
[3]金艳红.浅谈班主任巧用微信管理班级[J].考试周刊,2018(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