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永奇 孟晓娟
摘要:2020年1月至2月,根据课题研究计划,从大连市烹饪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西餐专业随机选取628名实习生和毕业生进行了电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原料切配与应用、火候判断、少司制作、冷热菜制作、厨具使用和保养、食品安全保障、英语应用等岗位能力需求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本文经过分析调查数据,探究了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中职西餐专业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西餐专业 岗位能力需求 教学策略
一、重视认识实习,并认真落实
在教育部颁布《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职业学校的实习分为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其中,认识实习是职业学校组织学生到实习单位参观、观摩和体验,形成对实习单位和相关岗位的初步认识的活动,遵循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实习计划应包含认识实习,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设计、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二、用工餐饮企业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校企合作的核心是企业参与职教育人的整个环节,尤其是教学实施环节。但是,导致本次电子问卷调查结果差强人意的重要原因,是现在的西餐教学仍然是学校在唱“独角戏”,没有餐饮企业的参与,或者即使餐饮企业参与了教學,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走访实习单位,并没有真正让用人餐饮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
笔者建议,学校可以成立包含用人餐饮企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过程由学校的教师和餐饮企业的师傅共同完成,餐饮企业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保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到实施都有用人餐饮企业的参与。
三、校企合作设计比赛方案
技能比赛方案由月赛、期末比赛和年度大赛组成,按照学制时间,以达到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需求为目标,遵循学习的进度和难度,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综合制定,成为学校以赛代练、以赛促练、以赛育人的重要方式,并与教育部组织的职业院校烹饪技能大赛相得益彰,形成有梯度、系统的以赛育人方案。
四、精心设计课堂
中职学校要让校企合作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各个角落,深入职业教育的“骨髓”,以学校整体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为准绳,校企协同广泛开展各种教学展示和比赛;中职学校要让教师融入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共同育人的大潮。这样一来,满足岗位技能人才需求自然会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五、改革教学方法,解决英语应用能力薄弱问题
目前,英语的周课时是4节,在公共基础课中是最多的,课时数是充足的,所以要想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教师就要从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去解决。笔者建议,可以增加学生口语练习的环节,开发餐饮英语学习APP,在线下辅助英语教学,让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学习英语,这种方式有很好的交互性,是学生们喜欢的方式。另外,教师充分开展英语的各类课外活动及比赛,能够营造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英语学习。
六、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提升专业基本技能
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方面。从调查数据来看,西餐实习生和毕业生的专业基本功都有明显欠缺,如食品安全意识、原材料节约意识等专业综合素养方面也需要改进。可见,大连市烹饪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在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综合素养方面的教学实效不足,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严重脱节,这是职业学校唱“教学独角戏”的先天不足。笔者认为,只有校企深度合作,用人餐饮企业深入参与教学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综上所述,落实校企合作,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解决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岗位人才需求脱轨的根本办法。职业学校教师应重视认识实习,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升级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交互性,统筹系统的设计专业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代练、以赛促练、以赛育人,让校企协同育人成为职业教育主渠道,这是实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相一致的根本办法。
参考文献:
[1]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本文系大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中职西餐专业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果,课题批准号:ND2019204。
(作者单位:大连市烹饪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