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军
摘要:近年来,学生的核心素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人们深入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下,小学数学教师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需求,教师必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准。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形成期,所以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并改变在传统课堂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这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概述
核心素养是人们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必须掌握的素养。实际上,它不仅是指某种数学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包括创新、沟通、合作和信息获取等方面的能力,这些核心素养指标给教师提供了教学参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教书育人。一些学者认为,核心素养是利用数学的核心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从而对学生后续学习产生持久的影响。由此看来,核心素养是具有综合性的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1.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师应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以帮助学生形成具有发散性特点的数学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停留在只让学生做题答题的初级阶段,而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将生活实际引入课堂,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在备课时,教师应设计合理的课外活动环节,并且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和互动中逐步形成数学思维。
如在教学《十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用投篮的方式指导学生。在投篮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思考进了多少个球,没投进多少个球,还剩多少个球,并要求学生全程保持注意力集中。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就形成了数学意识,还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培养学生的数学人文
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字与计算,教师要通过介绍数学文化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并用数学语言与人分享交流,理解数学的简洁与缜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
3.多角度渗透数学思想
教师应从不同角度解释同一个知识点,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让学生拥有更多、更全面的解题切入角度,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并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推理抽象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想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便可以使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从而找到更多、更全面的分析方法。
如在教学“几何”时,学生对三维概念没有科学合理的认知,大脑中无法形成相应的模型。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几何图形。除了多媒体演示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几何图形。总之,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4.走进生活,在实践中锻炼数学思维
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于课堂中应用生活知识,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这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同时,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观察数学、思考数学,有效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和成长必须存在的一部分就是核心素养,而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数学知识、抽象思维等方面。因此,教师应該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9).
[2]范萍萍.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考试周刊,2018(48).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祥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