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途径

2020-12-14 03:53刘哲源
中国民商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刘哲源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对于体育教学改革越发重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会将体育技能的传授放在首位,却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创新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由于我国越发重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力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各大高校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的改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我国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贯彻非常重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就要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和模式,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各大高校要重视体育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充分热爱体育运动,对体育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使其拥有强大的能力,充分适应接踵而至的挑战。对大学体育教学进行创新,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体育教学创新

虽然许多高校对于体育教学越发重视,并逐渐将素质教育与体育教育有机结合,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的理念并没有得到进一步落实。在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的痕迹。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除了组织学生进行跑步和锻炼之外,并没有为学生展示新颖而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体育教学质量很难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教师对待教学不够积极主动

为了确保大学体育教学顺利实现改革,就要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作用。目前,部分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对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展教学,或者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传授教学内容,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导致体育教学的效果很难得到进一步提升,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教学设施和教学内容不完善

部分高校的体育硬件设施水平有待提升,许多设施面临老化,类型单一,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缺乏热情,不能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还有一些教学设施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获得维修。体育训练的内容比较单一枯燥,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三、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

为了确保大学体育教学实现改进和创新,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充分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要不断转变思维观念,使学生不要过分重视成绩,而是要充分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并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无尽的快乐,这样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之间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能够充分配合教师的工作。每个学生具有独立的个性,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爱好,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为学生设置其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要创新教学方法,及时解决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的体育动作进行有效规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反复训练,使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收获,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学顺利改革。

(三)改进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

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需确保现有的教学体系得到改进。要提高大学生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使其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要确保体育教学更加实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要确保学生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使学生不畏惧困难和挑战,拥有强大的意志力。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力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相应课程,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选择。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特色体育项目,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在体育教学中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决学生心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学生能够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与灌输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的要求。将体育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使体育教学无处不在,使学生随时得到锻炼,打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

为了充分凸显出学生的个性,要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并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发挥学生的优势与特长,使学生能够受到鼓励,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信心,敢于尝试,敢于挑战自我。要对现有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制定完善的改革方案,打造浓厚的体育教学氛围。可设置多元化奖励措施,使每一名學生逐渐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实现共同成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迎接接踵而至的挑战,就要使学生充分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高校对于人才培养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改革,融入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拥有强健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工作之中,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黄丽.新形势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12):3-4.

[2]刘张.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在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探究[J].才智,2019(29):81.

[3]毛泳翰.新形势下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山西农经,2016(09):143+154.

[4]汪博.新形势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建议[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2):57+59.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