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红
【摘 要】要想实现地域文化启蒙教育的目标,提高地域文化启蒙教育的实效性,就要重视情感教育在地域文化启蒙教育主题活动中的应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做到将情感教育作为指导教师开展地域文化启蒙教育的指导思想,对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有新的认识,更加重视激发幼儿对地域文化的积极情感,更加重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让情感带动幼儿认知的发展,让认知促进情感的提高,以实现提高教学效果之根本目的。
【关键词】情感教育;地域文化启蒙教育;幼儿教育
幼儿是民族地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在幼儿园对幼儿开展地域文化启蒙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年来,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地域文化教育,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让幼儿掌握地域文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对幼儿的情感教育。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幼儿真正领略家乡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无法让幼儿对家乡文化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无法让幼儿对自己家乡的文化产生认同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重视在地域文化启蒙教育主题活动中的情感教育。本文就情感教育在地域文化启蒙教育主题活动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激发幼儿对地域文化活动的兴趣
(一)丰富地域文化教学内容
要想激发幼儿对地域文化教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快乐,首先要丰富地域文化教学内容,让地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极具趣味性。教师在开展地域文化主题活动时,首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收集资料,详细了解相关地域文化知识,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大班主题活动是《太平鼓》。在主题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详细了解太平鼓的起源与发展、太平鼓的制作、太平鼓的表演等内容,做到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教学内容尽可能丰富多彩,学生对太平鼓的了解尽可能全面立体。要想使教学内容富有趣味性,关键在于教师设计的活动要易于幼儿理解、便于幼儿操作。例如,在讲述太平鼓的起源与发展时,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解,尽可能生动形象地描述太平鼓代表甘肃参加亚运会的故事。在制作太平鼓前,可以邀请我县太平鼓制作艺人魏怀东老师,为幼儿讲解太平鼓的制作,然后为幼儿提供八宝粥罐、奶粉罐等易于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制作。还可以为幼儿购置太平鼓,让其学打太平鼓等。
(二)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活动参与性
现场表演,动手制作等实践活动是激发幼儿对地域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有效手段。在实践过程中,幼儿受到外界的干扰最少,有最大的自主性,就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探索和发现,摆弄自己喜欢的玩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另外,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对地域文化的认知。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有趣的铁芯子》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自己学着制作简单的铁芯子,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制做自己喜欢的故事形象,如喜欢孙悟空的小朋友做孙悟空,喜欢小红帽的小朋友做小红帽,喜欢白雪公主的做白雪公主。小朋友通过自己动手做各种铁芯子形象、装饰铁芯子,可以对铁芯子的制作工艺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制作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参加幼儿园的“社火文化”主题活动展演,让幼儿带着自己的作品来表演和展示。从制作铁芯子到铁芯子展演,幼儿在实践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
二、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一)构建平等的师幼关系
要想做好情感教育,教师在师生互动中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来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营造温暖、信任、友爱的情感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情感世界,使幼儿以正确的态度来理解和认同家乡文化。首先,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一起学习地域文化,和幼儿一起投入地域文化主题活动中去,用自己对地域文化的热爱之情去感染和带动幼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地域文化的相关知识,与幼儿一起谈论相关的话题,和幼儿一起参与实践活动。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我爱舞狮》时,教师可以给幼儿分配任务,让幼儿也参与到查找舞狮文化知识中来,和幼儿一起讨论舞狮文化,并且和幼儿一起制作舞狮工具,一起舞狮。总之,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师生互动,来拉近师幼之间的关系,增进幼儿对教师的情感,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即朋友,从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让地域文化主题活动顺利地开展,让幼儿快乐地参与。
(二)重视幼儿的差异性
教师要想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就要与班级中的每个幼儿都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而每个幼儿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的差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在地域文化教学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用赏识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表现,并且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和引导,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理解和欣赏,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并愿意和教师一起参与地域文化主题活动,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探讨地域文化的相关知识。例如,在举行《我爱秧歌》主题活动时,有的幼儿喜欢扭秧歌,有的小朋友却觉得秧歌不好看,有的小朋友喜欢秧歌的伴奏乐器圆鼓,有的小朋友喜欢秧歌的扇子、红绸等。针对幼儿的不同喜好,教师首先要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然后对幼儿不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进行引导,如给小朋友展示其有趣的部分。教师不能强制小朋友接受,更不能直接放弃。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并做到因材施教。
三、促使幼儿自主性地参与地域文化活动
根据情感教育的原理,幼儿在没有约束的环境下能实现更好的自我创造和发展,因为外界的干预越少,他们进行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就越高。
因此,在组织地域文化主题活动的时候,除了幼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幼儿之间的沟融也非常重要。他们在帮助和被帮助的过程之中,能实现技能的提升、自信心的增强等。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给幼儿提供适宜的教学环境、情境,促进幼儿在合作中进行沟通,在交往中进行分享。例如,笔者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幼儿分为多个学习小组,给他们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他们通过自主交流、合作互动的方式达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可以应用于集中学习中,更可以在地区文化活动中使用,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参与。例如,笔者在教学科技相关内容的时候,让幼儿通过合作学习设计完成了“火箭模型”。在整个过程中,他们需要自主进行资料的查找,寻找制作方法、收集材料,自己进行设计等,而教师则在一旁对幼儿进行指导,适时地进行啟发,把地域文化活动交由幼儿主导,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开展更好的学习活动,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在这个活动中,幼儿自己进行管理,自己进行兴趣驱动,小组成员内部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不仅实现他们自主性地参与地域文化活动,更实现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与家长合作,家园共育
在做地域文化启蒙教育的情感教育工作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这一资源,因为亲子关系是最亲密、情感最牢固的关系。此外,还许多家长熟知本地文化。因此,要发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地域文化主题活动,让家长也参与地域文化讨论,收集地域文化的相关资料和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在举行地域文化主题活动《我的家乡方言》时 ,教师就可以邀请家长参加该主题活动,和孩子一起,为大家展示自己家乡的方言。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现在都是普通话教学,幼儿的语言环境多为普通话环境,很多幼儿都不会说家乡的方言。所以在开展这个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家长的优势,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教师要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以及家园共育来开展地域文化教学活动,让幼儿愿意和教师一起开展地域文化主题活动,愿意在活动中积极学习,让幼儿在地域文化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从而真正了解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爱上家乡文化,最终实现地域文化启蒙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石艳.情感教育在地域文化启蒙教育主题活动中的运用[J].儿童与健康,2013(7).
[2]钟华.基于地域文化探究的主题实践活动实施策略——例谈武平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8).
[3]石艳.情感教育在地域文化启蒙教育主题活动中的运用[J].儿童与健康,2013(7).
[4]孙立平.基于地区环境条件的启蒙教育初探[J].管理工程师,2013(3).
[5]顾益红.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幼儿教育发展[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