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活动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的研究

2020-12-14 04:07王志敏
求知导刊 2020年42期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体育活动幼儿园

摘 要:本文针对如何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体育活动进行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活动;民间体育游戏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2-0089-02

引 言

当前阶段,幼儿园体育活动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如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相应的创新。而民间体育游戏具有丰富的特色与内涵,幼儿园教师可以将其应用在体育活动中,以更好地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

一、激发幼儿兴趣

为了更好地调动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活动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通过具有情节和角色性的游戏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例如,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原因,身体与动作发育还未成熟,需要通过体育活动来锻炼其行走与跑动能力。教师可以将民间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应用在体育活动中,从而培养幼儿在行走与跑动中的协调能力,这样有利于幼儿调整上下肢的节奏、幅度,还能够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与动作灵敏性。

教师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具体规则,并由教师扮演“老狼”的角色,为幼儿进行示范。幼儿扮演“小羊”,跟在“老狼”后面,边走边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边走边回答,经过多次回答后,当“老狼”说“十二点”时,“小羊”就要迅速逃跑。经过示范后,幼儿开始游戏,但“小羊”在逃跑的过程中,通常只跑了几步就立马蹲了下来,这样扮演“老狼”的幼儿就无法抓他们,导致兴奋的“老狼”连一只“小羊”也抓不住,从而使得“老狼”十分不高兴。此时,教师需要适当对幼儿进行引导,以提高民间体育游戏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呼啦圈作为游戏道具,将其视为“小羊”的临时休息区,每个休息区只能有一只“小羊”停留。“小羊”在休息区时,“老狼”不可以抓,但可以抓其他没能进入休息区或还不想进入休息区的“小羊”。呼啦圈的数量要比幼儿的数量少,确保幼儿无法全部进入休息区内,这样就能够使“老狼”在不断追逐的过程中抓住“小羊”。但即使这样,“老狼”也很难抓到“小羊”,在休息区外面的小羊无法进入到休息区,被追得气喘吁吁。于是,教师可以继续从游戏情节、玩法及规则方面进行完善。教师可以让休息区的“小羊”与休息区外的“小羊”进行拍手互换,也可以让“老狼”与休息区的“小羊”进行角色互换,如果“老狼”跑累了或不想扮演“老狼”了,都可以与休息中的“小羊”互相拍手进行角色交换。

这种有效创新与改编的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幼儿的参与热情,使幼儿游戏时间得到有效延长,从而提升幼儿的反应能力与灵敏能力,并有助于幼儿掌握分散跑的技巧。

二、培养合作能力

许多民间体育游戏能够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如教师可以将民间体育游戏“套圈”融入其中,在培养幼儿平衡能力、跳跃能力及投掷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合作。

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展示给幼儿,并提出问题进行引导:“你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都有哪些物品?”幼儿很容易便做出回答:“有瓶子,有跳绳,还有呼啦圈。”教师继续引导:“那你们知道老师今天要带你们玩什么游戏吗?”这样的引导方法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幼儿介绍“套圈”游戏。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先将班级幼儿分为两个队伍,同时根据幼儿的兴趣来对队伍进行命名,如小草队与阳光队等。在每轮游戏开始时,教师分别在两个队伍中挑选出一组队员,每组队员中有两名幼儿,然后让幼儿拿圈套瓶子。由于幼儿第一次接触该游戏,很难套中瓶子,幼儿们反映:“瓶子放得太远了,套不到。”“力量太小了套不到。”“這个圈不会扔,一扔就立了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始前对幼儿的手臂力量进行初步测试,然后计算幼儿能够扔出物品的平均距离,再适当对距离进行调整。套瓶子的圈拴有一根绳,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套瓶,一人将瓶子一点点拽到自己面前,从而获得“宝物”。

但在游戏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喜欢套瓶子,不愿意拉圈,而且当负责套瓶子的幼儿没有套中瓶子时,他可能会一直套下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引导,鼓励幼儿进行分享,或重新制订游戏规则。当教师喊出“开始”口令后,两组幼儿同时将手中的圈抛出去,每组幼儿均有四次抛出机会,每人可抛出两次,一个人如果套中瓶子,另外一个人就负责将其拉回来,直至将瓶子拿到手中,便算得到了宝物。如果两组幼儿均套中了宝物,哪组速度更快便获胜。这样能够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从而使幼儿相互配合。

这种民间体育游戏不需要教师特意购买和制作材料,能够快速有效地锻炼幼儿的上臂力量与胳膊控制力量,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

三、提高计算能力

为了提高幼儿的动作技巧与技能,教师可以将民间体育游戏道具“沙包”应用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丢沙包的方式帮助幼儿提升平衡、协调、柔韧、灵敏、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从而实现幼儿综合体能发展的目标[1]。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提高探究精神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将数学内容与体育内容进行结合,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同时,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与理解。

教师先向幼儿进行介绍:“小朋友,老师手中现在拿的是什么?”幼儿回答:“口袋。”教师:“是的,它叫口袋,也可以被称为沙包,是老师小时候经常玩的一种游戏道具,它的玩法有很多,比如扔着玩、踢着玩等,今天我们就跟着沙包一起来认识数字怎么样?”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后,教师为幼儿介绍游戏的玩法与规则。教师可以将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帘布及带有数字的帘布挂在滑梯上,然后让幼儿将沙包扔过几何图形窗口。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滑梯上半部分带有栏杆,许多幼儿为了得到高分,会将沙包往高处扔,导致效果不理想。

幼儿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部分幼儿身体发育较为良好,力量比较大,也有部分幼儿身体发育比较慢,力量比较小。这导致部分幼儿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也有些幼儿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教师在开展游戏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如在扔沙包的游戏中,可以为幼儿设置不同距离的起跑线,使幼儿能够选择与之契合的起跑线。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比赛的方式来进行游戏,当下达“开始”口令时,每组派出一名幼儿在起跑线上扔沙包,其他幼儿则在沙包扔过的几何图形下记录相应的分值。

为了帮助幼儿增强自信心,教师需要避免幼儿盲目地往高分值窗口扔,可以引导幼儿从最低的窗口开始,然后逐渐提高难度。教师还可以给每组幼儿发放一张扔沙包的记录表,每名幼儿在扔完沙包后,需要记录自己的成绩,如果沙包没有通过任何一个窗口,则最终成绩为零。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成绩进行统计与计算,分值最高的小组获胜。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胳膊肌肉,还能够使幼儿提高计算能力。

四、发展空间知觉

目前,许多幼儿是通过身体来辨别左右,不会通过空间来区分左右,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活动中运用民间游戏“跳格子”,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感知空间方位,还能够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培养幼儿的跳跃能力及平衡能力[2]。

教师首先要准备若干个由黑白正方形小格子拼成的大正方形垫子,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你们从这个大大的正方形中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有很多个小正方形。”教师继续提问:“这些小格子是怎么排列的呢?”幼儿回答:“白格子、黑格子、白格子这样排序的。”然后,教师让幼儿随意在垫子上跳跃,并让幼儿说说自己想到的玩法。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邀请3~4名幼儿进行比赛,每组排成一列。教师下达口令,幼儿随教师的口令跳格子,如果有幼儿跳错格子,则被淘汰出局,最后留在垫子上人数最多的小组取得胜利。

经过一轮游戏,幼儿对“跳格子”游戏有所了解后,教师便可以继续对其进行拓展,并提出问题:“刚才大家都觉得这个游戏十分有趣,那这一次我们来玩一个不同花样的跳格子游戏。我们一样可以在上面前后左右地擺动。请小朋友们任意找一个白格子的小正方形站上去,仔细听老师的口令,往前面白格子的右边跳一个,应该跳在什么颜色的格子上?”幼儿回答:“黑色。”教师继续提问:“那你们知道白格子的右边是在你们的哪一边吗?”这时,幼儿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

这种民间体育游戏的融入,能够通过色彩的变化、语言的表达及动作来帮助幼儿产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并锻炼幼儿的下肢力量。

结 语

简而言之,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灵活融入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作用与效果,从而为幼儿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叶木香.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健康活动中的应用探讨[J].家长(上旬刊),2020(05):57+59.

张智伟.情感纽带,文化衔接:民间体育游戏与幼儿园体育活动融合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1):243-244.

作者简介:王志敏(1975.9—),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园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民间体育游戏体育活动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教育探究
本土民间幼儿体育游戏课程构建与实践
从源流与发展看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定位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