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对策及建议探析

2020-12-14 04:13戴晓燕
环境与发展 2020年10期
关键词:减排环境保护措施

摘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通过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来改善民生,改善环境。文章阐述了我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现状,总结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物总量;减排;措施

中图分类号:X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10-0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0.022

Abstract:The total emission reduction of major pollutant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djust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change the development mode. It can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by implementing the total emission reduction of major polluta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otal emission reduction of major pollutants in China, summariz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work, analyzes them,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otal amount of pollutants;Emissions reduction;Measures

1 概述

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其控制在一定的数量,达到此区域内对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的要求。对污染物总量的减排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它的实现主要依靠的是市场产污主体的自发行为,同时相关部门也针对污染物总量的排放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浓度,将其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首要条件。减排政策的实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措施。总量控制制度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自“九五”开始实施,至“十三五”其要求已发生巨大变化,转变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服从于环境质量考核”,对总量控制措施的环境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贯彻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政策的过程中,有效控制了污染源排放,推动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污染物排放大幅度下降,环境质量也取得一定改善[1]。

2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中的主要问题

2.1 部分地区及企业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不够重视

为了贯彻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政策,各地分别制订了主要污染物的监测及考核方法,从“十二五”开始实施“一票否决”的制度。但是因为当地的经济收入主要还是依靠于当地的企业发展,因此,对于一些高排放企业,地方负责人或部门的管制积极性不够高,无法协调好其中的平衡;而企业也将重心放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上,对污染排放的控制与治理不够重视,加大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难度。

2.2 监督管理和处罚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环境质量加以保护,专设了环保部门监督各地积极执法,但由于监管的执行力度不够大,惩罚措施也不够严厉,污染源涉及较广,所以违法排污、违规排放、污染物总量超标等现象还是存在。

2.3 国家核算细则与实际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结果有一定差异

在核算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结果时,是与上一年的结果作对比,但由于我国核算方法和核算体系的原因,某些对改善环境有实际帮助的工程项目没有得到认可,导致系统核算的减排量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为了按时完成减排任务,部分地区也会存在虚报瞒报的现象,导致减排量核算结果虚高。一些超负荷排放污染物的违规项目没有及时的上报,造成实际污染情况要比核算结果偏高[2]。

3 保障措施

3.1 完善主要污染物總量减排机制

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提高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将总量减排作为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各环节相应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强化最终结果导向。根据环境质量改善的需要,实行差异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促进环境质量改善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强化地方政府领导责任制,严格落实各类污染物约束性指标;二是加强减排能力建设,基层环保部门更要注重提升环境管理能力[3]。

3.2 建立污染源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公开

为污染源排污信息得到进一步监管,提高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的监控能力,建立污染源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公开。

一是建立健全污染源信息管理制度。应设立专门的污染源信息管理机构,明确污染源信息的采集、管理和使用要求,规定信息采集的范围和内容,落实信息管理责任。二是界定污染源信息采集范围。应当明确污染源信息采集的范围和内容,更加突出和体现与企业市场秩序相关的信息。三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污染源信息管理系统。结合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污染源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互联互通。给企业核发排污许可证的同时,要明确信息采集和登记的范围。

3.3 完善减排经济政策

进一步加大重点耗能行业和淘汰类、限制类企业实施差别电价的力度。完善污水处理、污泥处置、管网运营价格体系,调整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将污泥处置费用纳入污水处理运营考核,调整污水处理厂运营价格。强化“污染者付费”机制,加大排污收费执行力度,研究制定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继续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4]。

3.4 加强监督

各地的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以往所认定项目的监督追查,健全监管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向上级反馈,将有污染问题的企业作为重点对象观察、治理、监管。查缺补漏,对已解决的问题企业要定时检查整改情况,确保减排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向公众展示监管结果,政府部门、企业和群众互相监督,保证污染治理任务的顺利开展。

4 总结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政策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地环保部门、企业、群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社会各界都开始重视污染治理,积极配合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项目的实施。针对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应当尽早明确目标,改善核算机制,矫正环境统计基数,多方联合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落到实处,共同为改善环境质量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林颖.东莞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5.

[2]唐磊.X市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

[3]曾佳敏.梅州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政策的优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35(05):36-38+43.

[4]曾妮.江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政策实施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收稿日期:2020-08-09

作者简介:戴晓燕(1981-),女,汉族,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管理。

猜你喜欢
减排环境保护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中国西北地区光伏发电的环境影响评估
我国冷藏车减排的可行性研究
船舶动力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