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PAD教学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2020-12-14 03:53王晋
中国民商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互联网

王晋

摘 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网络与相关设备开始进入教学领域,“互联网+”概念由此而生,而此概念在不断的转化下出现了很多形式,互联网+PAD就是其中一种,是现代教学领域中常见的教学模式。互联网+PAD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教学工作更加便捷,质量也得到了有力保障,但很快人们就发现该教学模式与原有的教学体制并不匹配,因此为了让该教学模式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就需要对原有教学体制进行改革。本文将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展开相关研究,阐述互联网+PAD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及特征、教学应用优势,论证结合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随后提出教学改革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PAD;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出于个人及社会发展目的,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要求有所提升,这导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无法保障人才培育结果满足现代要求,因此需要作出改革,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在自身体制内遭遇了诸多限制,很难贴合社会要求进行改革,如课时有限,不能开展多元化教学等,可见如何才能开始改革是困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一大难题。而互联网+PAD教学模式的出现给予了教学改革契机,该模式能够有效突破以往限制,拓展教学改革空间,因此以上难题迎刃而解,接下来就必须思考如何进行改革的问题,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进行思考。

一、互联网+PAD教学模式基本概念与特征

(一)基本概念

互联网+PAD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上进行解读,即“互联网与PAD”、“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1、互联网与PAD

首先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交流环境,用户能够通过相关网络设备进入网络,随后与其他网络用户进行交互式的信息交流,如用户可以在网络中进行对话、传输文件、发送视频等,这些信息交流行为脱了了现实环境,因此至少不会受到现实环境层面上的限制,同时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还能让用户不受时间限制的进行信息交流,这使得人们在互联网中的相关行为更加便捷,这是互联网的应用价值体现。其次PAD就是现代常见的网络设备,其代表了一个独立,但可以与其他网络交互连接的网络环境,用户通过PAD即可进入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且PAD作为网络设备还具有承载诸多应用软件的作用,人们在不同应用软件下所处的信息交流环境、采用的信息交流方式、需遵从的信息交流规则都存在差异,因此人们只要贴合现实需求来设计应用软件,即可保障信息交流贴合现实需求。

2、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与PAD的基本概念下,可以将互联网+PAD教学模式视作一种线上教学模式,即所有教学活动都可以借助互联网、PAD在网络环境中开展,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来保障教学内容传递有效,同时给予师生相关的信息支撑,还能采用不同应用软件中的教学功能程序来进行教学,如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中设计“作业布置软件”,通过PAD进入软件点击作业布置功能,即可在PAD上完成作业设计,并发放给所有学生,完成作业布置,而这整个过程都是在线上网络环境中开展的,因此该教学模式可以被称为线上教学模式。

(二)特征

互联网+PAD教学模式大体具备灵活性强的特征、即互联网+PAD教学模式灵活性强的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可随时调控,即虽然该教学模式本身具有很高的自由度,但不代表师生就必须在这个自由度标准下开展活动,事实上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设置对教学模式形式进行调控,合理控制自由度,这是保障该教学模式有效性的重要举措;其二可任意组合,即该教学模式有很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在调控中能够单独使用,同时也能在人为操控下相互组合,以便于应对一些系统性或复杂度较高的教学要求,对教学质量作出有力保障。

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互联网+PAD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

(一)突破传统教学限制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至少存在时间、地点两个方面的限制,这也是其他教学工作中的“通病”,即当教师或学生想要开展相关活动时,就必须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与对方会面,如果任意一方因故不能做到这一点,这活动就无法开展,可见教学遭到了限制,这会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甚至是教学质量。但在互联网+PAD教学模式應用中,因为该模式完全处于线上网络环境,且PAD便携性优秀,所以首先地点限制在该模式中是不存在的,师生完全可以在任意地点开展活动,其次针对时间限制,师生在彼此交流中不同顾及对方是否在线,直接通过PAD向对方发送信息,如果对方不在线则互联网会让该条信息始终保持在“发送”状态,对方一上线就会体现对方有未接收信息,只有在对方选择接收后信息才会从“发送”状态转变为“发送完毕”状态,因此该模式能突破时间限制,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便捷性提升,可见该教学模式具有一定应用优势。

而在传统教学限制被突破之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即可借助互联网+PAD教学模式去拓展教学课时,例如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随时发送给学生,而学生也可以随时阅读,并进行学习,这个时间可以选择在课外,因此该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时间不会占用课堂时间,实现了拓展课时的目的。同时学生在接到教师发送而来的内容后,也不需要一直保持学习状态,其在课外课时学习中能随时暂停,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课外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还能自主安排学习起始时间,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自身学习压力过大,提高了课外时间利用率。

(二)保障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必须关注的事项,这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专业、综合素质水平,对学生就业存在直接影响。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虽然学校会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培育学生,使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发展更贴合现代企业要求,但这种方式适用于学业末端,无法做到全过程培育,因此存在一定缺陷,对教学质量作出的保障力度不够强,说明在“校企合作”基础上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还要进一步补强,这一要求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造成了困扰。而在互联网+PAD教学模式作用下即可实现补强,即因为该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学活动在线上开展,所以学校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工作中完全可以邀请相关企业的资深人员向学生进行教育,告诉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当前所学理论的应用方式,这就实现了全过程培育,对教学质量作出了更有力的保障。

另外,在互联网+PAD教学模式的灵活性特征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线上教学方式来开展工作,可以弥补不同教学方式的缺陷,同样可以对教学质量作出有力保障。以互联网+PAD教学模式中常见的在线、离线教学方式(离线教学方式就是上述提到的教师随时传递内容,学生随时查阅内容并完成的一种教学方式)为例,其中离线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很好的帮助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突破以往时间、地点上的限制,但其不便于教师展示亲和力,使得师生关系变得生硬,同时也不能保障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因此可能出现教学质量问题,而在线教学是一种存在时间限制(没有地点限制)的教学方式,要求师生在同一时间内于网络中会面,教师通过直播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师生能够在直播过程中进行互动,这两种方式结合使用即可避免相关问题发生,教学质量自然得到有利保障。

(三)提升教学管理力度

同样出于教学质量保障目的,以往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但实际情况中多数教师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都存在力度上的缺陷,并不能保障学生认真学习,如某教师向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学习,但学生并没有依照教师要求完成,教师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发觉,这必然会造成教学质量上的问题,说明以往教学管理工作力度不足,应当有所提升。而在互联网+PAD教学模式应用下,教师可以通过软件来发送学习任务,同时设置完成时限,学生必须按时按量完成才能将成果提交给教师,这样教师就能根据软件反馈结果了解学生课后学习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可以通过软件与学生进行沟通,督促他们完成學习任务,可见以上问题迎刃而解,说明互联网+PAD教学模式能提升教学管理力度,再一次为教学质量作出保障。

三、互联网+PAD教学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改革原则与方法

(一)改革原则

在互联网+PAD教学模式基础上,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要遵从两大原则:其一主次原则,即虽然互联网+PAD教学模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不代表其在整个教学体制内就能取代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或者占据主导地位,相反该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应当处于次要地位,要辅助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开展工作,同时与传统教学保持良好的衔接关系,否则教学就会本末倒置;其二以人为本原则,即该原则中的“人”是指师生双方,在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两者工作需求及学习需求,贴合相关需求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保障改革成果符合客观要求,使互联网+PAD教学模式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二)改革方法

遵从以上两大改革原则,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方法也可以分为两项,具体如下。

1、做好教学环节分配,构建线上下和谐关系

在主次原则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必须以传统教学为主、互联网+PAD教学模式为辅,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教学环节上“做文章”,合理的环节分配才能让两者区分开来,且保持和谐关系。在环节分配当中,首先相关人员必须了解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特征,即线下教学更加实在,能反映出很多现实层面上的问题,也便于教师与学生进行稳定沟通,基本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线上环境依赖网络,如果在没有网络或网络信号弱的情况下无法开展),而线上教学应用便捷、效率极快,这是线下教学不具备的。其次根据线下、线上教学特征,在改革中必须考虑两者在各教学环节中的适用性,如新知识的传递、知识点的讲解显然更适合在线下环境中开展,而预习、复习乃至课外资料讲解更适合在线上环境中开展,因此依照适用性进行环节分配即可。

2、掌握现实需求,优化教学方法

在以人为本原则下,师生层面上的现实需求是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必须重视的要素,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必须先掌握现实需求,此举可以通过校内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获取关键信息,经过数据统计可以明确掌握。而在优化教学方法层面上,以教师的课外教学资料需求、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为例,首先应当鼓励教师通过互联网去搜寻相关的课外教学资料,并通过PAD进行设计、改进,使其更贴合教学要点,使得教师有充足的课外教学资料开展课外教学工作,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课外教学资料、线下教学视频(线下教学时拍摄)上传到互联网平台中,这样学生就能凭借自主意愿通过PAD下载进行学习。

四、结语

综上,以往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且这些问题在以往条件下很难改进,使得教学改革遭遇较大阻力。但根据文中分析可知,借助互联网+PAD教学模式能够对以往问题进行改进,使得教学改革可以落实,同时通过文中提出的改革方法,遵从相关原则进行改革,能够充分发挥该教学模式作用,起到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贺志武."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162-163.

[2]曾祥龙."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研究[J].教育,2016,000(006):209-210.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互联网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