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2020-12-14 09:19陶柳伊张永成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乡村文化

陶柳伊 张永成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障。南宁市“美丽南方”在紧紧围绕当地的土改文化、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知青文化等,成功打造出一个优秀的文化村,是南宁市乡村文化振兴、的典范之一。以“美丽南方”的乡村文化为例,在“美丽南方”文化建设的现状基础上,分析其文化建设的成果,发现目前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振兴;乡风文明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1 “美丽南方”乡村文化建设情况

近几年来,南宁市西乡塘区“美丽南方”通过进行新农村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已经成为全区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典范,特别在抓产业振兴、文化振兴方面效果显著。 “美丽南方”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南宁市文化起源地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珠江流域西江黄金水道上重要的节点。解放初期,国歌歌词作者田汉、诗人艾青等其他文化名人曾在此地参加土地改革运动,著名作家陆地以此为背景,创作了一部小说《美丽的南方》。美丽南方保留着许多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和古代民居建筑,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近几年来,美丽南方先后打造了几个文化主题:

1.1 土改文化——美丽南方土改文化馆

土改文化馆坐落于石埠街道忠良村三队,属于政府建设的公益馆。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中国当代一批文化名人(谢芳春,李可染,阳太阳,田汉,安娥,陆地等)在美丽南方片区搞土改运动,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工作队中广西壮族作家陆地就把他们当时的工作、生活、学习情景写成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景区也因此而得名。

1.2 知青文化——美丽南方知青园

美丽南方知青馆坐落于美丽南方的发源地石埠街道忠良村三队,馆址是当年知青们住过的地方,故有特殊含义,馆内藏有知青用过的大小文物上千件,通过声光设施,图片文字及实物展示着当年知识分子响应毛主席号召的场景,记载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1.3 古建筑民居文化——青瓦房

坐落于石埠街道下的灵村,景区主要以岭南民居青砖灰瓦,结合当地建筑风格与农耕文化、壮族餐饮与现代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园区,园区内房前屋后庭院处处显农饰农,处处是乡愁,让游客在体验民居,观看古代马战现场会产生一种古今穿越的感觉。

1.4 农耕文化——美丽南方农耕文化馆

农耕文化馆坐落于石埠街道忠良三队。文化馆展现的是广西及南宁周边的民俗农耕文化,采用图片、资料、雕塑及农具实物,利用声光技术展示南宁老郊区的祈福求雨,风调雨顺的非物质文化。

1.5 广西方言、饮食、历史变迁文化一广西美丽南方博物馆

属中国最大的农村博物馆,馆内集广西方言、民俗、饮食、历史变迁等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村博物馆,占地四十多亩,总投资两千七百多万元,坐落于石埠街道忠良村五队,属国家公益性投资。

1.6 美丽南方“双忠”文化——美丽南方双忠庙

与一般的庙文化有区别的是双忠庙是纪念明末清初忠良村二队爱国将领梁云昇与浙江爱国将领杨禹甸的一段报国赤子忠贞义胆结拜兄弟以死表忠诚的感人事迹,让后人铭记受益,庙址坐落于石埠街道忠良村二队,属民间集资建成。

1.7美丽南方环境保护教育基地—一美丽南方环保教育馆

基地坐落于石埠街道忠良村一队,属于中国最大的农村环保博物馆,馆内由世界到中国到广西到南宁到美丽南方一系列介绍地质灾害的成因、治理成效等,以及美丽南方建设环保理念,充分展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论,通过各种图片和声光电的展示反应出美丽南方就是“两山”理论的坚定实践者。

1.8 美丽南方“汤泉”养生文化

“汤泉”采用药物,花卉等天然物种制成汤泉,作为温泉原料,泡汤泉健身养颜为理念结合休闲度假为—体的综合度假村。

1.9 忠良大鼓——美丽南方忠良村委大鼓队

忠良村支部屬“四星级”党支部,带领村委在文化振兴方面作典范,由村两委干部带领党员群众二十余人成立一支文艺队,其中忠良大鼓作为压轴大戏,多次在民歌节及西乡塘等重大节庆亮相,中央台在广西拍摄乡村振兴也作为压轴戏登场,在周边村和群众中起到表率作用,在文化振兴方面也为西乡塘区树立一面旗帜。

2 “美丽南方”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随着乡村旅游的崛起,农民发家致富有了新的方式。有的村民把自己的土地和老房屋流转给其他私人公司,有些创办各种农家乐活动.例如采摘水果,种花,钓鱼,体验农事等旅游生意,成功使该村的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村民梁安芝率先在景区开设农家乐,家庭年均收入超过20多万元。

2017年, “美丽南方”凭借其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特色产业、独特的地理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技术基础,已经成为国家首批田园综合体项目试点。美丽南方通过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底蕴,生态景观来进行多种实践,如休闲文化活动,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等,加快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同步”、促进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文化+旅游+养生”等新模式,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重点做好南宁圣名岭基地生态养生、古村落文化保护传承、广西药用植物园等项目建设,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文化功能增加,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得到改善。综合运用先建后补、风险补偿金等形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让当地村民提前受益,并与广西投融资集团等金融企业合作建立农业产业担保基金,预计可为超过30家农业企业和550户农户筹集资金3亿多元。到2019年底,年新增总产值达到9.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将增长15%以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乡村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3 “美丽南方”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做法

3.1 挖掘开发文化资源,普及道德教育

结合自然景观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提高群众参与度,积极举办农产品展览,如“香蕉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开展“绿城歌台”、壮族三月三文艺演出、“平话山歌歌王争霸赛”等群众文化,形成了一批当地特色的文化名片,让文化成果真正惠及人民。定期对村民进行道德指导和科学普及,推进他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大公德建设;强化村民的责任意识、主体意识、集体意识;大力加强村民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教育[3]。不断提高村民的素质,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建设。

3.2 加强文化惠民建设,提高文化认同感

根据南宁市为民办实事工作部署,美丽南方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文物的保护力度、完善文化评比等工作;加快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规范好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用地,确保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以充分实现,扶持村内业余表演文艺队,不断推进惠民文化工程项目的建设,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世界,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文化认同感。

3.3 做好公益服务工作.满足文化需求

大力加强数字影院、文化博物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文化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共享,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工作目标,提高文化服务质量条件,以更加有力的措施保证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到实处,为推进乡村德治提供强而有力的保证。在政府统一支持下,2007年,美丽南方的农家书屋项目建设正式启动,6年中,共投入资金3.7亿多元。存有书籍达到五千多册,村民们时常到书屋里看书学习,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同时,南宁市社区自助图书馆美丽南方服务站也落户忠良村,为村民提供更为便捷的图书借阅服务。

4 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乡村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不明确

在文化建设中,管理人员缺乏文化整体综合建设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创新意识。如美丽南方文化活动场所有六七个内容有雷同,建设质量也不高,各种文化庄园和采摘点很多,类似的项目较多。存在着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的观念;缺乏主动担当的意识,多数是等待上级领导的指示才开展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处在被动状态,这意味着村民不了解政府提出的文化建设政策,也就无法支持政府的文化建设行动,并且不满意政府所提供的文化服务。

4.2 对乡村振兴的投入缺乏保障机制

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县区、乡镇等地方政府在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上存在与文化振兴目标实现之间的比例不均的问题。比如近几年只有争取到了用于文化保护的财政资金,却缺乏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同时,县区政府也缺乏对文化建设投入的保障机制。文化资金固然重要,但保障机制也必不可少,都是成功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

4.3 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人才培育落后

如美丽南方土改文化和知青文化的展示,与陆地写的美丽的南方这部小说里的土改文化还有一些的差距,对其文化挖掘的深度还不够。对乡村特色文化、文化的历史渊源等方面宣传不足,文化的影响力较低,没有健全的文化特色技艺传承人才机制,对文化保护的奖励措施不到位等,导致村民的文化兴趣不高,对文化建设的配合不够积极,这些问题都是目前乡村文化建设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

5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对策

5.1 复兴乡土文化,聚焦传承保护

乡土文化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挖掘区域特色文化,复兴乡土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石。建设一个良好的文化村,就必须突出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特色,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城镇化,要突出村里的人文建筑以及风景习俗等优势,深入开展民俗文艺演出等活动,为农民群众搭起展示自我的平台,才能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升农村的整体凝聚力。在规划和建设农村地区时,我们需要将农村文化的传统特征纳入现代房屋建筑的整个过程中,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利用当地文化遗产,并探索每个村庄的文化和生态环境特征,请专家团队来规划,让当地村民积极献策建议,参与管理。在民居外部改造上严格按照地方风格和特色进行打造,使其与乡村建设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5.2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

要建立德治示范村,发挥示范效应的作用,加强家风家训、文体活动、先进典型等方面的宣传。为了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围绕并传承当地传统文化和乡贤文化,将乡村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展体现乡村文明的各种文化活动,努力进行具有现实主题的乡村文化艺术创作。在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发扬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和道德模范者的引领作用,带领村民走向乡村文化振兴的新方向,拓宽和丰富新时代乡村文明内涵,为塑造高度的乡村文明注入强大的积极力量。

5.3 努力创建“有文化品质”的新乡村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从规划人手来发展文化小康,产业结合,设施配套,深挖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内涵,打造獨特的文化形象,如以上所提到的南宁市美丽南方的文化主题,通过打造一批具有该村特色的文化名片,来打造这个村特有的文化标识和形象,这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而不是周边各个村落都如出一辙的内容雷同。为此,振兴乡村文化必须在改善民生和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上不断努力,将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发展各种文化产业来增加村民收入来源,积极促进和宣传当前实施“三园三区”建设内涵,认真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古村落等文化载体,让老百姓记住乡愁,获得感稳当,幸福感踏实。

5.4 着力创建“有内生活力”的新乡村

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来满足游客享受当地乡土文化、体验乡村乐趣等需求,将当地特色民俗和乡土文化等资源结合起来,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积极发展乡村文艺创意产业,提高文化成果的质量和效益,并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同时,将文化与旅游、农业、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联系起来,培育乡村文化旅游新业态,把文化投入当作硬实力来对待。为此,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把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上来,让农业成为有前途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幸福家园,努力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玉莲,杨盛,李敏生,“美丽南方”人选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N].南宁日报,2017-7-21( 10).

[2] “惠梦.美丽南方”描绘传统乡村振兴蓝图[N].中国财经报,2017-12-4(8)。

[3]周琳娜.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可行性初探[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 04):88-89.

[4]钟天娥,范永明.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和谐发展的路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 (6):282.

[5]汪恭礼.皖江文化与实施皖江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c].财金观察,2019 (1).

[作者简介]陶柳伊(1997-)女,广西南宁,硕士,研究方向:农业农村发展;张永成(1962-).男,广西合浦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乡村文化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培育解析
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反思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
加快乡风文明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