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卷调研的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类APP设计之构想

2020-12-14 03:55王珊珊
文教资料 2020年24期
关键词:汉字教学

王珊珊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为汉字学习类APP“汉物访”提供设计建议。分别从APP界面设计风格、游戏化元素设计、信息最小化设计、学习者的内容规划等方面为汉字学习类APP设计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 汉字教学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    APP应用设计

一、引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国留学生对移动设备上的汉语学习需求是十分巨大的。然而,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的APP设计理论支撑不足。

以听说法为核心教学理念的软件Pimsleur为例。根据官网显示的用户反馈,Pimsleur逐句训练的听说方法的确对欧洲语言框架的语言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一些学习中文的用户却表示,Pimsleur对汉语学习的促进作用远低于对其他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原因在于,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并非能够通过一套规则的掌握联系声音和文字。所以,仅仅通过听说训练是无法对汉语阅读和写作起到训练效果的。

除Pimsleur之外,还有很多语言学习应用都有过广泛使用印欧语系二语习得研究成果的现象存在,而非根据不同语言各自的特点设计语言学习内容。

基于以上情况,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者应结合互联网背景,为语言学习的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出发,结合通过问卷获得的调查结果,为一款为外国汉语学习者设计的汉字学习APP“汉物访”提供可行性建议。

本文将以来华留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形式收集被调查者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包括: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学习汉语时采取的学习策略、在日常生活应用汉字两种不同形式的偏好,以及学习者使用互联网软件的偏好。具体对应问卷题目情况如下:

二、数据概况

(一)受试者基本信息

本文采用电子问卷的形式,通过问卷平台“问卷星”发放和回收问卷,共回收问卷7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5份,有效率为92.9%。

65份问卷中,从性别分布上看,有41名(63.1%)女性和24名(36.9%)男性。从年龄分布上看,年龄不到20岁的有15人(23.1%);年龄在20岁—29岁的有32人(49.2%);年龄在30岁—39岁的有17人(26.2%);年龄超过40岁的有1人(1.5%)。

从受试者的母语分布上看,有30人(46.15%)母语为英语;韩语母语者和瑞典语母语者各有4人,各占总人数的6.15%;母语为拉丁语、捷克语、荷兰语、德语的受试者各有3人,分别占总人数的4.62%;母语为越南语、老挝语、法语、俄语的受试者各有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08%;母语为印尼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語、尼泊尔语、波兰语、巴斯克语和阿拉伯语的受试者各有1人,各占总人数的1.54%。

从在中国学习汉语的时间上看,截至问卷收集结束之日,有1人(1.5%)在中国的学习时间小于1个月;选择1个月—6个月的有16人(24.6%);选择6个月—12个月的有26人(40%);超过一年的有22人(33.9%)。

从在祖国学习汉语的时间来看,有12人选择了小于一个月,占18.5%;8人选择了1个月—6个月,占12.3%;17人选择了6个月—12个月,占26.1%;在本国学习超过一年的有28人,占43%。

三、调查结果分析及设计构想

(一)关于APP设计的建议

1.界面风格温暖舒适建议(基于问卷第10、17题)。

关于APP的界面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到用户的专注度和使用体验,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Krashen认为情感过滤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情感过滤假设中,Krashen提出学习者的情感状态会影响学习者对语言的习得程度。如果学习者具有较高的程度的焦虑,就会产生情感屏障,对习得的语言知识产生过滤作用。因此,APP设计者应考虑在界面设计上尽量减轻用户的焦虑感。例如,语言学习APP的界面语言尽量避免设计成学习者的目的语,因为这样的设计会让学习者产生高焦虑水平,不利于语言学习。

界面风格和色彩也是影响用户心理的重要因素。通过APP完成语言的学习,意味着需要长时间看着手机屏幕。界面应选饱和度较低的色彩,提供温暖舒适的色彩风格,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适度设计游戏化元素激励用户(基于问卷第10、16、18题)。

游戏化元素的设计,一是为汉语学习者提供及时反馈;二是注意汉语学习者的内部外部动机的整合。

首先,游戏令人喜欢的核心机制在于及时反馈,及时反馈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语言学习APP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提供反馈,如正确回答后的鼓掌音效,错误回答后的提示性界面等。

数字可视化的形象也可以提供反馈。例如,很多语言学习APP都采用了积分制,激励用户不断学习赚取积分。但是,纯数字对学习者的激励作用不强,对学习者的外部动机的增强不明显。但是,通过图形方式把积分可视化,如饼状图、进度条等提醒用户自己的学习进度,效果明显强于积分本身产生的效果。

这种效果的增强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依照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人们会倾向于补充非完整的图形。当用户看到缺了一角的饼状图或者未能填满的进度条,会出于想要填满图形的心理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另外,可视化的形象清晰地向用户呈现了已完成和待完成任务,对学习者来说,这是学习目标的反复强化。根据Krashen的情感过滤原则,目标越是明确的学习者,对语言情感屏蔽越少,强化语言习得效果。

此外,奖章设计也可以考虑在内。学习者完成阶段性成功时获得虚拟奖章会激发学习者极高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不断推进其完成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化元素要与内容和时机结合。设计者在用户不想完成的任务上附着的游戏元素可以激发其外部动机。但过泛地使用游戏机制会破坏学习者的内部动机。

3.信息最小化原则——设计简洁明了(基于问卷第10、17、19题)。

问卷第17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相比精致风格和可爱卡通风格的界面,受试者更倾向于选择简洁界面作为语言学习APP的界面。说明学习者不希望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其他非相关元素的干扰。另外,笔者发现,单位任务量小、包含信息少是最常使用的语言学习APP的共同特点。如Duolingo的一个单元,包含20个以内数量的练习题,每一道题回答结束之后都会有及时的反馈;LingQ的阅读设计,则是将一篇长文章分成若干页面,一页只包含一小段或者一句话,减轻使用者处理信息的负担。人类通过工作记忆空间进行理解、工作和学习,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单次处理信息负担的减轻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二)有关学习内容的建议

1.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动机,提供不同的知识训练和能力训练(基于问卷第6、7、8、9题)。

依照问卷数据显示,有不同学习动机的学习者,为了实现对应的学习目标,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并非完全一致。

APP应了解用户学习目标,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知识训练和能力训练。对于想要参加并通过汉语水平考试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对汉字书写的要求相较其他学习者更高。对于想要提高汉语商务交际能力的学习者来说,对汉字键盘输入相较其他学习者要求更高。

手写汉字对应的知识主要是字的构造,包括汉字的笔画、笔顺、部件和偏旁部首等知识;对应的能力主要是写汉字的能力。针对对手写汉字有特殊要求的学习者,可以采用如下知识方面的训练:认识整字的部首训练、对整字进行拆分训练、将不同的部件整合成一个汉字的拼字训练,等等。写字能力训练可以采用临摹字帖和听写的方式,巩固汉语学习者的写字基础。

汉字键入的主要知识是汉字对应的拼音,包括声母、韵母、前后鼻音的区分等;对应的能力是汉字识读的能力,要求学习者见字辨音。针对对汉字键入有特殊要求的学习者,可以采用如下知识方面的训练:给汉字注音、区别前后鼻音专项训练等方式;能力训练包括给文本录音、给定文章的录入、自由写作,等等。通过以上训练提高汉语学习者汉字键入的能力。

2.根据学习者的认知性格不同,提供不同的功能设置(基于问卷第11、15题)。

认知风格分为场独立性和场依赖性。拥有场依赖性认知风格的人倾向于从外界获取信息,如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接触,等等。拥有此认知风格的人外在表现是善于沟通和交流。相反,拥有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人倾向于从内部获取信息,在认知过程中更加注重内在知识和信息结构。拥有此认知风格的人由于不会对人际交往表现出过多的兴趣,因此外在表现疏于沟通和交流。

拥有这两种不同认知风格的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如具有场依赖性的学习者会通过与母语者交流、参加集体活动等锻炼语言;具有场独立性的学习者会更加注重整体和部分的關系,注重对规则的掌握。

基于以上情况,APP设计者应为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设置不同功能,如交友功能可能对场依赖性学习者大有裨益,对规则的整体训练会对场独立性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有提升作用。

3.根据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不同,提供难度不同的学习内容(基于问卷第4、5、10、15题)。

依照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保持可理解输入是必要的。这就要求应用程序提供给用户的学习材料的难度需要比用户现有的汉语水平基础高出一点,正好落入学习者能够理解并经过努力习得的范围中。

对应软件的设置,最初设置课程方案时可以作水平测试,并在后续学习过程中通过用户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对用户语言水平的估计,有针对性地提供对用户的汉语学习起到良好效果的学习材料。

此外,在不同的单词、文章或练习上可以标注对应等级难度,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检测自己对汉语规则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学习者可以对自己的水平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做出更好的学习规划。

4.根据学习者的国籍不同,提供国别化的学习方式(基于问卷第4、5、9题)。

面对不同母语背景的语言学习者,语言学习应用程序提供的学习方式应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避免“一刀切”的方式。

例如,应用程序关于汉字的学习部分的设计可以把汉字文化圈学习者和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区分开来,分别提供不同的、适合各自母语特点的汉字学习方式。对于文字为表音文字语言背景的学习者来说,汉字的方块结构、表意的特点的适应都需要时间适应和学习,相比之下,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如母语背景为日语、韩语的学习者学习汉字时更快适应。

(三)调查数据引发的反思

本文根据问卷数据结果,对受试者的学习动机(对应问卷题目6)、对写作(手写)和写作(键入)的重要性认知(对应问卷题目7),以及受试者在交际过程中使用手写汉字和键入汉字的频率(对应问卷题目12-13)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交叉分析。

语言标准测试的作用之一在于反拨学习者加强语言的学习和习得,更好地应对交际活动。此例反映受试者中有大部分汉语学习者并非完全出于交际需要,而是出于通过考试的原因学习汉字。HSK考试设置暂且还未完全覆盖学习者的实际交际需要。

汉语水平考试已经于2010年推出HSK-ibt考试,该考试形式允许考生选择书写汉字的两种方式:手写或者键盘输入。这一设置有两个问题待回答:第一,手写与键盘输入要求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并非完全重合,用不同形式完成的同一道题,这种方式的信度和效度值得商榷;第二,相对其他标准语言水平测试,HSK考试中的写作设置是否偏易,通过汉语水平考试后能否真正达到相对应的能力要求,是需要审慎考虑的。

四、结语

根据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理论、认知理论,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首先,手机应用程序的设计应当以激励学习者学习、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为目标。设计者应就此考虑语言学习应用程序的界面风格、颜色、版式设计与学习者的契合程度。其次,在汉字学习方面,语言学习应用程序最好提供因人而异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更好地实现用户的学习目标。如果有可能的话,那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性格、国别、母语等其他因素提供更加具体、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再次,整个应用程序设计过程中,需要兼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际情况的可操作性,时刻关注用户的反馈。

总之,互联网时代下通过移动设备学习语言的现象已经蔚然成风,汉语走向世界,离不开理论的进一步深入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索。研究者和设计者应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联系,共同协作,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下推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Ltd, 1982.

[2]王偉,廖航云.语言学习APP的游戏化设计研究[J].创意设计源,2017(04):62-70.

[3]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念与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8(01):93-107+3.

[4]吴世雄.认知心理学的记忆原理对汉字教学的启迪[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04):86-95.

[5]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03):51-56+64.

[6]王碧霞,李宁,种国胜,徐叶菁.从留学生识记汉字的心理过程探讨基础阶段汉字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03):21-33.

[7]马明艳.初级阶段非汉字圈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7(01):40-49.

[8]黄春霞.HSK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学习行为的反拨效应[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11(01):10-17.

[9]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HSK改进工作”项目组,王佶旻.汉语水平考试(HSK)改进方案[J].世界汉语教学,2007(02):126-135+4.

[10]Witkin, H.. Psyc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M]. New York:Wiley,1962.

[11]Daneman, Patricia A. Carpent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Working Memory and Reading[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80,19(4):450-466.

[12]The SPSSAU project. SPSSAU. (Version 20.0)[Online Application Software].Retrieved from https://www.spssau.com,2020.

[13]Hauke J., Kossowski T.. Comparison of Values of Pearsons and Spearma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n the Same Sets of Data[J]. Quaestiones Geographicae,2011,30(2):87-93.

[14]Arndt S., Turvey C., Andreasen N. C.. Correlating and Predicting Psychiatric Symptom Ratings: Spearmans R. Versus Kendalls Tau Correlation[J].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1999,33(2):97-104.

[15]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3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汉字教学
留学生书法课中的汉字教学
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基本教学策略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试论怎样利用汉字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