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晶 覃嫔
摘要:湘西祭祀舞蹈是一种最古老的形式,是宗教与艺术的合一。舞蹈在人类历史中承担的最早功能即宗教祭祀。宗教祭祀中的舞蹈,结合了历史和文化双重元素,是人们的宗教意识和历史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选择对湘西侗、苗两族的祭祀舞蹈开展研究,一方面,能够加深对祭祀舞蹈和民族舞蹈的了解,更能够从历史的视角下,发现历史在祭祀舞蹈中的积淀痕迹,同时对比苗族和侗族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舞蹈差异,换言之,既研究了祭祀舞蹈这一特殊文化的历史发展,又从横向了解了不同民族的舞蹈形式区别。站在生态文化视域下,对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展开民族和历史角度的解读。
关键词:侗族 苗族 祭祀仪式 形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0-0007-03
生态文化是人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是一种对生态保护的自发、主动的意识,是一种稳定的价值观念。而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也同样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社会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体现,包括生态保护的思想观念和技术手段,同时带有少数民族特殊文化的符号。
湘西地区聚居着侗、苗等少数民族,地势险峻,自古以来就很少有征战和刀兵,这也就形成了该地区特殊的保守文化环境,保证了文明发展的延续性。正因如此,从历史传承下来的祭祀活动,也就保留了原有的丰富性,不仅有对唱,还有舞蹈祭祀等等。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的祭祀仪式一方面体现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一方面也体现了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等,积淀了该族人民深厚的民族思想。
一、湘西侗、苗祭祀舞蹈的源流
湘西侗族是我国湖南省少数民族之一,来源于古“百越”族系,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侗家人在湘西地区(会同、新晃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等)安定后,依山而居,侗家人对大自然的崇拜源于对大自然的依赖,也寄寓着对异己的自然力量的崇拜。“侗人居溪响中,又谓之炯人。椎髻插难尾卉衣(侗族舞蹈服饰,即‘武服)以巨木埋地作高楼数丈(即侗族鼓楼),歌者夜则缘宿其上”。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侗族人民不仅磨练了坚强的意志,而且还创造了自己民族特有的民族舞蹈文化,侗族舞蹈文化与宗教祭祀有很深的亲缘关系,侗族人民多信奉神灵,旧时侗家人无论生婚病死,必延巫歌舞,以娱鬼神,表现驱邪、避凶祭祀仪式舞蹈是侗人生活的重要部分。侗族祭祀仪式舞蹈真实的记录了民族发展演变的过程。
湘西苗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早在北宋年间,苗族的歌舞已经名闻遐迩,在京城引起轰动。《宋史·南蛮曲南蛮传》载:“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数十人联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其舞蹈种类丰富多彩。湘西苗族历经战乱和迁徙使得族群被分隔在多个地区,早在黄帝以前就将苗族巫教用于维系思想和巩固统治的宗教。巫作为古代的祭司,不仅是人与神通的中介,还是巫文化传播者,而且是传达神与灵的重要媒介,享有很高的地位。而在这些仪式中,舞蹈便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现在这种鬼神崇拜也十分盛行,凡祭自然万物、逢年过节祭祖先神灵、婚丧嫁娶等均要虔诚叩许、举行仪式,而祭祀仪式舞蹈便成为了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侗族、苗族祭祀仪式舞蹈的形态特征
湘西侗、苗族先民在祭祀过程中,以舞蹈为载体,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内心的愿景。侗族、苗族祭祀仪式舞蹈是思想和情感的艺术表现,其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独具民族特色。
(一)舞境:程式性
侗族祭祀仪式舞蹈源于侗人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祭祀仪式舞蹈的表演受场地与时间方面的限制,有一定的程式。巫师根据所在的场合(婚嫁、丧葬、超度),手拿道具(巫师的手中的缚魔巾、令剑等)进行表演。侗家的款首、寨老、族长等领头人谢世都要举行隆重的治丧礼仪——众莽,届时寨子的巫师云集,开始诵唱巫经咒语,歌功颂德,不时围绕棺材而舞,俗称“跳丧”。侗族的丧葬类舞蹈还有:鼓乐舞、祭奠舞、卜铃舞、令剑舞、行相舞、炬火舞、地灵舞等。这些舞蹈都有一定程式,表演时巫师列方阵、跳四门、占四角、行罡步,时而蹲转,时而旋跳,边舞蹈边占卜,预测凶吉,又谓“斗转星移”,可逢凶化吉。巫师身披法毯,口含香火,舞巾抖铃,摇首顿足,气氛激越,冲阵消灾。巫师是舞蹈表演者同时也是舞蹈本身,舞者在内心的节奏中,边跳边舞,充分表达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
苗族在历史上因战争有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而湘西是五次大规模迁徙的集结地,因此苗族人在重要的祭祀仪式上会用舞蹈的形式记录着祖先颠沛流离、历经艰险的过程,在丧葬仪式上巫师通过法式绕棺而舞(“血盆绕”“十方绕”等)为死者祭灵,具有一定的程式,包括特定的方向和圈数,在上祭时会为死者引路吹奏芦笙,如果死者为男性会以芦笙为陪葬。这种祭祀仪式舞蹈成为苗家人重大节日中不可缺少的固定表演项目,不管是在婚嫁喜事中,还是在丧葬白事中,干脆利落的动作配合硬朗的节奏,体现出了苗族人的民族风情和乐观好客的民族热情。
(二)舞像:宗教性
湘西侗族祭祀舞蹈的动作必须与巫师的吟经作法的情绪准确的配合起来,通过巫师吟经作法的声音变化、高低起伏形成的对比来表达情感。巫师在吟经作法时脚下的舞蹈阵图与道教八卦图相似,后人称为“踩八卦”。“踩八卦”这样的布阵图在卜地舞、穿花舞、盘炬舞中多次出现。在祭祀过程中,宗教和神学思想贯穿其中,比如在仪式上请出太上老君,用以驱魔除妖,驱魔法事上,也要高悬“三清天尊图”,如此种种,都体现了民族舞蹈的宗教性质。
湘西苗族祭祀舞蹈中普遍信鬼、祭鬼,宗教色彩浓厚,如诸事不顺或生大病,就会请巫师驱邪免灾,在湘西当地举办大型重要的祭祀活动时,只能是男性参加,妇女和孩子不能参与,除正式场合外对法器的使用很谨慎,充分表达了对鬼神的敬畏。
道神也同样是祭祀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苗族信奉的神的重要部分,很容易看到道士身穿道袍,在道馆里施展各色法器,这就是道教的斋醮,俗称“道场”。
(三)舞情:原始性
苗族祭祀仪式舞蹈动作中具有鲜明的旨意,在祭祀仪式舞蹈中有很多一边顺、行进的动作,动作力劲沉稳、庄重肃穆,通过田野调查得知这是表现原始跋山涉水的状态。祭祀形式的芦笙舞、木鼓舞、铜鼓舞等都是为求嗣、求丰收、消灾、娱神或是图吉利。巫师作为仪式的领事者把虚幻与实体的分寸拿捏得当,既有迷信巫术的表现,又有原始文化的承袭。特别是丧葬时苗族人会跳起丧葬舞,这种舞蹈一般都是在木鼓和蘆笙的伴奏下进行的,一种是由鼓作为主要的伴奏形式,由巫师进行击鼓,巫师一边咏唱一遍按鼓点走舞步;另一种是由芦笙为伴奏,巫师跟随芦笙的吹奏节奏进行芦笙舞,舞步轻盈。
侗族祭祀仪式舞蹈以原始鬼神崇拜、驱鬼祛魔为主,其中的猎厉舞是旧时侗寨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鬼节时必举行的驱鬼仪式。巫师站在上层桌面喷水舞剑,作法施术。八宝环铃舞女巫手操六宝彩巾为舞具,舞时以铃为节,晃绕八宝巾,旋扭腰部,翩翩起舞,用于新生婴儿“洗三”,取名赐魂礼仪,祝福婴儿聪明伶俐、健康成长。
三、湘西侗、苗族祭祀仪式舞蹈的文化特征
(一)勇敢奔放的民族秉性
侗苗先民在祭祀过程中,以舞蹈为载体,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内心美好的愿望。侗苗族人民的民族性格也通过舞蹈表现地淋漓尽致。湘西地区苗族的鼓舞就是典型的祭祀性舞蹈之一。在苗族先人迁徒的过程中,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鼓在生活中具有神圣的职能。每当鼓声振振,全族同胞激情万丈,齐心协力去狩猎、战斗。在现今的苗寨苗族男女老少仍然保留在重要节日里围鼓敲击的传统,踩着鼓点,踏地起舞,鼓点变化多样,舞者舞步轻快、舞姿优美。苗族鼓舞在苗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中,既保留着鼓神秘的气质,体现出族人的智慧、勇敢的民族秉性。族群的认同也建立在一定文化特质和心理基础上,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群体的标识。
(二)纯厚朴实的民俗性
节日对于每个民族来说都尤为重要,对于侗族人民来说,节日的意义更甚。每逢民族节日,侗族人民就会开展一系列的特色表演,体现出其浓郁的民族风情。祭祀仪式性舞蹈也融入到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来。现今侗苗民众将民俗与舞蹈紧密融合,在各种节日庆典中运用不同的传统舞蹈进行庆祝。
苗族极具代表性的仪式性舞蹈—踩鼓舞,它是在欢腾的民俗节日中进行表演,场面十分宏大。这种仪式性舞蹈具有集体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先由击鼓者率领舞蹈表演者们合唱踩鼓歌,营造热闹的气氛,随后由击鼓者敲击鼓点,当地族人随着鼓点节奏开始舞蹈,脚下步伐时进时退,身体的韵律时紧时松,场面激情欢腾,体现了苗族特有的民俗风情。
在湘西侗族的孽龙舞也是具有鲜明仪式性的舞蹈,每逢春节时村民们都会举行隆重的接龙仪式,接到龙后,由巫师将龙请进家,由年轻的舞狮者站在一小方桌上进行舞狮表演。舞狮表演完后,巫师再送龙回家。
(三)原始的自然崇拜
不管是哪种原始的民族宗教信仰,最初都是起源于对自然的敬畏。原始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劣,对自然的认识依旧停留在初始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各民族开始形成了独特的神学宗教思想,产生了独特的文化图腾和神话传说。侗族和苗族的祖先在认识过程中亦是如此,并对无法掌控的自然充满敬畏,同时祈求神灵图腾的庇护。
这种图腾文化在苗族舞蹈的风格和表演中得以体现。苗族祭祀仪式舞蹈将图腾的信仰融入到舞蹈表演中,以表达对自然的崇拜。相传苗族的祖先是蝴蝶妈妈,它是由枫木变的,所以苗族称枫树为“妈妈树”,世世代代都崇拜枫木,在很多仪式性舞蹈的表演中都会融入对枫木、蝴蝶妈妈的崇拜,也体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
侗族祭祀仪式舞蹈中以龙为其图腾崇拜,龙在原始社会中被看作是掌管雨水的神灵,所以侗将族的龙神推崇为本民族的神灵并加以崇拜。因而在龙舞的表演中,有很多模仿龙身姿和神态的舞蹈动作。
四、结语
祭祀仪式舞蹈是祭祀活动中最多姿多彩的部分。通过对湘西侗、苗族祭祀仪式舞蹈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使它们的特性、价值得到相互映称和凸显,祭祀仪式舞蹈受宗教思想的影响而形成其独特的内涵和表现特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各种文化形态影响以及交流融合。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湘西侗族、苗族祭祀舞蹈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其丰厚的民俗文化土壤。在今天地理位置偏僻的湘西侗族、苗族地区,其中一些宗教祭祀性仪式已明显演变成一种比较纯粹的民俗符号,民间祭祀舞蹈这种独特的文化,表现着侗族、苗族特定的思维方式与生命生存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李菁,王一波.论湘西土家族民间祭祀舞蹈中传统宗教文化的体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1):92-95.
[2]杨保愿.侗族祭祀舞蹈概述[J].民族艺术,1988(04):176-187.
[3]金梦姣.论湘西地区苗族仪式性舞蹈的文化特征[J].戏剧之家,2019(15):110.
[4]覃嫔.湘西侗族扦担舞的舞蹈形态与舞意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1):40.
[5]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6.
[6]潘志涛.中国民间舞蹈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30.
[7]杨昌国.苗族舞蹈与巫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