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有着重要作用。书法和绘画是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两大门类,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书法和绘画也在顺应时代发生变化。由秦野和李月编著的、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说中华传统文化书法绘画》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指导,围绕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大主要内容,系统讲解了书法、绘画的相关知识。
《图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绘画》的出版,对于普及传统书画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今的书法绘画存在着专业性强、受众面小等突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书画艺术的传承和普及。特别是青少年,受外来绘画、动漫影响较大,对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了解甚少。如何在书法绘画普及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体现出真正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感是本书着力解决的问题。作者在传统文化视域下探讨了如何通过精选那些极富创造力和表现力的传统书画作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出来,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和关注。首先,作者分出书法和绘画两大部分,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元素,并结合当代精神对经典的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寓意进行了阐述;其次,作者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具体作品中的表现方式;最后,对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中国书画艺术的未来进行了构想。这对深入研究并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全民书画修养,特别是增强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具有积极的作用。
针对中国传统书画的研究和阐述,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和语言方式对不同背景、风格的作者及作品进行了剖析;针对书画的产生、流变、传播、发展,作者展开了长线索、历史性的探讨,将作品纳入中国书画艺术史的发展脉络中,探究其成因与变化。本书中的说明性文字,将原本深奥的艺术研究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趣味十足。同时,该书也遵循了书画的特点和规律,分析揭示了书画作品和艺术现象的社会意义及美学价值。
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强,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采用图说的形式,这在书画艺术研究类书籍中并不多见;二是设置独立专题,利于读者把握重点。图蕴含的信息量比较大,图说中所有的信息是作者通过广泛地研究而得出来的。本书在结构和设计上也突出了作者的独特思路和关注重点,便于读者看图知全部。该书通过27个独立的小专题详细介绍了书法绘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各时期绘画的时代特征、作品特色等相关知识。本书内容丰富,分类科学,图片精美,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不仅适合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和收藏,还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这本书对于普及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极具借鉴意义。
(四川音乐学院 雷雁沙成都大学高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