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误用到走红的“梗”族

2020-12-14 07:22田萍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构词笑点语义

田萍

近来“老梗”“烂梗”及“这是什么梗”等网络语言或段子频频刷屏于各大媒体,传播热度一路飙升。如果不懂得“梗”,恐怕很难融入现代人热议的话题中去。那么何谓“梗”呢?

一、“梗”的来源与误用有关

《说文解字》指出,“梗,山粉榆。有束,荚可为芜夷者。从木,更声”。

很明显,“梗”是形声字,木形更声,本义是一种带刺的植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人们在使用“梗”时,在本义基础上,又引申衍生出新义,如“植物的枝或茎”“阻塞”“挺直”“顽固”等。最近“梗”在网络媒体上也广泛流行,如“笑梗”“玩梗”“融梗”“梗王”等,其中“梗”是“笑点、槽点”或“话题、情节、桥段”之义,此义很难看出与“梗”本义有何关联。张大春认为,“梗”在传播媒体中是由人们对“哏”的误读、误解讹化而来的。“哏”是元代以后才出现的俗体字,意为“有趣、滑稽及笑点”。“梗”较早出现在台湾综艺节目的艺人之口,台湾地区语言系统的前后鼻音发音相似,较难辨析,极易将“哏”([kon35])念为“梗”([korj214]),将前鼻音读成后鼻音,“哏”误读为“梗”字后,后者也随之获得了“笑点、笑料”之义,后又扩大引申为“情节、桥段及构思”等义。

二、“梗”族的句法特征

“梗”作为自由语素,可单独出现、独立成词,充当主语、宾语等句法成分,通常表示“笑点”之义,多用于口语。如:

(1)不懂这些“梗”,你怎么逛各大论坛啊!

(2)梗比原作还有名。

通过分析大量的语料,我们发现“梗”族在当前流行语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1.“x梗”式

(3)“融梗”争议不能成一地鸡毛。(中国经济网2020年5月8日)

(4)《跑男》刚用过的“年龄梗”,《极挑》也开始用了?对比太惨烈!(新浪网2019年5月13日)

(5)《命中注定我爱你》内地翻拍上线,烂俗梗胡乱拼凑,人设全线崩塌。(搜狐网2020年6月10日)

“x梗”式中,“梗”表示“话题、段子”等意思,该构词模式主要侧重在语素“x”的诃『生和语义上,“x”可以是动词或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例(3)“融梗指杂糅整合原创作品的部分元素,融汇于自己的作品,“融”是动词;例(4)“年龄梗”指关于年龄的话题,“年龄”是名词;例(5)“烂俗梗”指无可视价值的烂俗剧情,“烂俗”是形容词。随着词语的发展,不同的“x”与“梗”组合,整个句法结构呈现出名词属性。“x梗”与“x党”“x族”“x神”等格式类似,“梗”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虽具有词汇意义,但呈现出向类词缀演化的趋势。

2.“梗x”式

(6)不知何时开始,鲁迅成了网络上的“梗王”。(搜狐网2019年5月18日)

(7)10首被“用烂”的梗曲,用钢琴演绎居然意外得很好听!(搜狐网2020年3月24日)

该框架构式中“x”指人时,多指具有才艺的焦点人物,偏褒义色彩,如例(6)的“梗王”;指物时,多是能抖包袱、缺乏品位的事物,含贬义色彩,如例(7)的“梗曲”。综合语料考查,可以看出“x梗”模式的使用频率远超“梗x”,前者的能产性逐渐呈上升趋势,为大众广泛使用,构成当今网络文化的一大亮点。

三、“梗”词族走红的原因

1.认知理据

“梗”词族的出现反映了转喻在新词产生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转喻突出构词原则约束下的参照点及针对目标义而进行认知操作,以创造性地构建词语结构意义。以被入选《咬文嚼字》2019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的“融梗”为例,它的目标域是“抄袭”,它能迅速激活听者头脑中与目标域相关的言语行为——“融合他人的创意进行剽窃”等,结构意义不言而明。转喻的本质是用事物的凸显性表达语义信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总是倾向于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识别的属性,即突显属性。由于它是在是否存有“抄袭”这一特定事件域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为表达这一特定意义,用认知域中最明显的、具体的、突出的行为特征“融”(融汇、窃取)去表达“抄袭”的抽象意义,于是形成了“融梗”这一行为转喻模式,即融合、挪用别人的“梗”(段子)整合成“伪新品”。不论“x梗”式还是“梗x”式,认知框架中的“x”字均凸显了最易被人们感知的特征,这一形象的表达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鲜活性。理解转喻这一认知理据在网络语言创制中的重要作用,能激发人.们的灵感,创造更为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

2.“词语模”效应

通过分析大量实例,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新词语是在同一框架内产生的。根据语言类型学“词语模”理论,在框架结构或“模子”里填充不同的语义便会得到大量的新词语。如“x梗”框架模式中,“x”即模槽,“梗”即“模标”,该词语组合属于前空型,“梗”高度概括了这类词族的共性特征,它有标示词性和语模义的功能,具有固定性和黏着性;区别在于“x”词素,其能区分语法类别和语义类别,可被形式相似、语义相关的词语替换。“x”与“梗”构词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稳定,整体意义可推测。“x梗”作为新兴词语模,模槽“x”在构造上具有极强的能产性、开放性和灵活性。“x梗”结构频繁使用,被批量模仿、推演、复制和传播,产生了诸如“抄梗”“抛梗”“言情梗”“融梗”等词,“x”元素也获得了相应语境下的新意义。同处“x梗”新词语模框架内,如“玩梗”,是指玩弄一笑点达到逗乐消遣的目的。“抛梗”,是指抛出一个大家熟知、认同的情节或桥段,希望对方理解并及时回应。“融梗”一词生动而高度概括了社会上窃取原创智力成果的不良现象。这些词语深受在语言上求新、求异、求简的年轻网民的关注和媒体界的青睐,这与当下民众追求经济原则、交际表达委婉诙谐的语言习惯有密切联系。

3.社会心理

无论当今的主流报刊还是娱乐媒体,随处可见“梗族在各种语境下散发出的“精致幽默感”,能及时恰当地填补网民们语用上的“空缺感”。“梗”从“哏”的误用直至今天的—路蹿红,衍生出“梗”族特有的句法特点和语用价值。这一演变与语言的顺应性有着密切关系,这一顺应过程深受社会心理的影响。现实社会中,来自工作、生活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人们身心疲惫,亟须找一个释放低落情绪的突破口。“梗”族的流行,除了体现年轻网友求新求异、创新词汇的共有特征外,还反映了民众顺应内心、渴求轻松缓压的心理感受。当下,人们倾向于结交那些谈吐风趣、行为滑稽搞笑的人士,饭后茶余大谈特淡“梗”之趣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压方式。不管你是何許人,专家学者抑或凡夫俗子,只要你身上带有幽默逗乐的因子,你就有可能成为有“梗”的人,就会赢得大家的关注和喜爱。

词汇是语言要素中最灵敏、活跃的部分,一组组独具特色的词语最能动态地反映社会的变迁。短小精悍的词语组合极易成为网络新词的首选,不仅体现了时代的特点,而且审视了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体现了流行文化的发展方向,备受年轻群体的追捧,广泛而迅速地影响网民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取向。

“梗”族的迅速传播,既带来了语言使用上的新奇,为汉语词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又迎合了大众追求多样化语汇的文化心理,推动了网络文化的求新求异,展现了极高的生命力。新“梗”终会取代老“梗”,“梗”族的流行义及传播力能留存持续多久,能否在更多的领域范围内大放光彩,我们将继续追踪考察。

猜你喜欢
构词笑点语义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同学,你承包了我一年的笑点
魔幻招牌大赛!简直承包了我整个六月的笑点
一群莫名很搞笑的动物们,把我看开心了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走出围城路途遥 与时俱进效率高
奇怪的图
英语学习小讲座之十一·英语单词的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