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雁翎 张育桂
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构成要素,为不同学科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方向指引。阅读作为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提升与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成为语文课程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小学“养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为案例,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的学科特征,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具體成效等方面,探讨小学阅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为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参考路径与策略。
一、小学“养读”课程的内涵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是阅读,阅读就是“吸纳”,是“表达”的源泉,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的基本途径是阅读积累;“思维发展与提升”不仅需要通过阅读来实现,更需要通过阅读来发展,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复杂的大脑思考行为。“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主要实现方式则是阅读经典、诵读古诗词等。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和途径就是阅读。
“养读”课程是以“养兴趣、养习惯、养性情、养底蕴”为目的,将语文教材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有机结合,在课堂内、活动中有计划地系统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养读”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属于素质拓展类课程,具有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与功能。其根本价值在于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品位、发扬学生个性、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养读”课程设计与教材开发
1.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
“养读”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其阅读品位、发扬学生个性、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养读”有明确的阅读规划和系统的阅读内容,重在“养兴趣、养习惯、养性情、养底蕴”,与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紧密结合,是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养读”课程的设计具体有三个特点:兼容并蓄,牢固基础;注重自主发展;体现社会参与。
(2)教学内容
根据“养读”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选取中外古代经典文学、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经典诗歌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其中,精读的书目有《图说中国节》《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彼得》《神笔马良》《窗边的小豆豆》《西游记》等;诵读的经典书目有《我和童诗交朋友》,包含《三字经》《古诗词》《弟子规》《笠翁对韵》《成语接龙》《论语》等内容摘录;自主阅读的书目,包括《月亮的味道》《好消息坏消息》《蚂蚁和西瓜》《迟到的理由》《我是霸王龙》《有个性的羊》《三只小猪》《科学家工作大揭秘》《101个神奇的实验》《自然图鉴》《海底两万里》《哈利·波特》《玩转数与形》等。精读与诵读的书目是“养读”课程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世界其他国家优秀文化,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自主阅读主要用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学习的兴趣,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教学内容经历了多次升级迭代,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形成了系列化的“养读”课程教材。
(3)教学原则与建议
为了提高“养读”课程教育教学的效果,我们遵循了以下教学原则: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阅读品位,同时汲取经典作品的力量,引导学生成长,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和做人的底子;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和保护,接受和尊重个体阅读差异,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和同伴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阅读收获;把精读书阅读和课文的阅读区分开,少讲解,多自主阅读,在大量阅读中锻炼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利用多种阅读策略提升阅读效果,如使用思维导图、批注等阅读策略。
基于以上教学原则,我们提供了一些教学建议,具体为:重视营造阅读氛围,在班级和家庭中布置阅读角,开展相关阅读活动;坚持晨诵;采用多种诵读方式;熟读成诵;每月整理复习。
(4)教学评价
为了提高“养读”课程的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评价依据学生“阅读电子档案袋”进行。开展领读、讲读、品读,引导学生形成不同的文体阅读策略;展示阅读效果判断指标;学生两两自主结对组成阅读伙伴,并根据阅读指标要求开展自主阅读活动;举办阅读交流活动,展示和分享小组阅读体验;评选优秀阅读个案,树立学习榜样。其中,前两个环节针对教师进行,后三个环节针对学生开展。
2.课程教材开发
基于“养读”课程的理念,在教师实践的基础上,借助名师工作室,开发了“养读”课程教材及配套的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
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我们构建了“123X”小学“养读”课程教材体系。“1”指一本教材,即师生使用的语文教材;“2”指“古代经典”和“现代儿童诗”两个体系的晨诵课程;“3”指每学期三本共读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别从文学、人文与艺术、数学与科学三个不同维度选择;“x”指自主阅读书目。在“123X”模式中,“1”的作用是基础,夯实字词,领悟规律;“2”的作用是侧重于诵读,让学生在记忆最佳时期积累大量优秀语言;“3”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营养全面的精神食粮,保证每学期的阅读量;“x”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123X”的立体化教材模式丰富了学习的广度,增加了学习的深度,能够兼顾学生间的差异,为进一步实施“养读”课程奠定了基础。
为了提高课程的普适性,同时保证“养读”课程学习的效果,我们针对教师和学生特点开发了配套的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教师手册是“123X"模式中的“3”,即每学期三本共读书的教学辅助用书,作用相当于教参,包括封面故事、作者简介、精彩书评、读书会教案、拓展阅读、精彩晒一晒几个板块。教师手册从侧面记录教师“养读”课程实施的成果,记录师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以及探索课外閱读指导的历程,便于“养读”课程的推广应用。学生手册结合书目设计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巩固阅读效果。学生手册相当于模式中“3”的练习册,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阅读大闯关,写作采蜜栏,成长加油站。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养读”课程实施
1.建立指向核心素养的“养读”课程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养读”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施效率,针对不同目标设计了多种模式供教师灵活选择。
(1)重在夯实基础和发现规律的语文教材教学模式
“养读”课程中将“养读”引入课堂,与教材整合,走向“素养本位”,积累语言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思维品质,同时将审美和文化传承贯穿其中。注重读写基础,善于从教材中发现语言文字素材、规律整体训练,做到“教学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实在、学生积累充分、重在集体活动”。
(2)重在积累的晨诵和儿童诗诵读及整理复习模式
晨诵选择经典的古诗文和儿童诗,从听读入手,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背诵时注意变换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感兴趣的儿童诗,尝试借鉴诗文中的写作方法创编,做到读、仿、写、画结合;每月进行整理复习。
(3)聚焦思维和语言发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
首先,确定整本书阅读交流课的训练点。每学期开学前,教师认真研读精读书目,确定精读书目阅读进度和交流课课时数;然后根据阅读内容和学生的语文能力,精心设计每课时的思维、成长训练点和写作训练点。
其次,形成不同学段整本书课堂教学指导模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不同学段学生整本书的课堂教学指导模式。一到三年级的整本书阅读可采用图1所示的策略。“我阅读、我挑战”,包括“认一认、记一记、答一答”三个环节,用于督促和检查学生完成基础阅读任务的情况;“我阅读,我成长”,包括“画一画、连一连”,立足低年级学生,用于理解能力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我阅读,我乐写”,分基础层次“小猴学样”和提高层次“文学面包坊”,前者以仿写句子为主,后者为尝试仿写片段,学生可根据个人能力选择。
四到六年级的整本书阅读采用图2所示的模式。“自读检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了“生字百宝箱、好词袋袋裤、问题泡泡堂”三个环节,落实阅读基础任务;“共读交流”分为“思维跳跳床、思维风暴场”两个部分,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方式和阅读工具进行深度思考,汲取精神营养,为成长加油;“共写交流”,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基础的“句子对对碰”和提高的“写作训练营”。
2.探索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养读”课程教学策略
为了提高教师课程执行的效果,我们筛选了系列化的教学和学习策略供教师和学生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策略如下。
(1)教师教学策略
引导感悟:重视对精读书目中文本教学价值的提取和发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每部分阅读内容中提取恰当的思维训练点和精神成长点。在开放式、审辩式思考和讨论中把学生的阅读体悟引向深入。
强化表达: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学习,积累语言、写作材料,运用写作方法。从文本出发,发掘适合学生仿创的有价值的文本,遵循从仿到创的路径,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模仿文本,进行语言文字和写作技法的训练,形成横向联系、纵向攀升的阶梯体系,可以分两步走:一是多说,有准备、有计划、有条理地去说,或者是介绍阅读内容,或者概括文本思想,深化语言理解,对语言进行精细化加工,提高说的质量;二是多写,养成多动笔的习惯,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提高写作技巧。
引向生活:阅读,更是用阅历读。社会是一本打开的立体书,成长需要从对社会和生活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引导学生从“书本阅读”走向“社会阅读”和“生活阅读”。
(2)学生学习策略
前置研读:通过诵读教材、学生阅读手册,提供前置阅读单、阅读链接、阅读规划与指导、小组合作捆绑评价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前置性研读,进行阅读思考与仿创,在阅读和练笔中提升思维品质和写作水平。
深度批注:将泛读与精读结合起来,通过精读过程的“批注式”阅读,教师指导儿童突破文本关键词,制作阅读地图,绘制人物图谱等,让学生的阅读纵深前进,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善于思考、勤于发问的好习惯,使学生的阅读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该策略可以作为重点实施和培养的策略。
多元对话:避免单向的、线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组织师生、生生、组内、组际的多元对话,深入与文本对话,让语文学习更加平等和深入。
“养读”课程经过了15年的研究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坚持课程标准的理念,探索并设计出可供教师使用的模式和策略,如此才能提高课程执行的效率。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阅读需求的多元化,如何进一步为有高阶阅读和多元化阅读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服务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