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机械工程专业的工程经济学选修课教学改革研究

2020-12-14 04:01杨松夏姚华平张日红
科教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机械工程改革教学

杨松夏 姚华平 张日红

摘 要 面向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工程经济学专业选修课程,目的是培养工科学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工程经济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本研究分析了工程经济学选修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技术路线,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课程考核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教育改革,构建了理论讲解与案例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并将教学改革内容进行了实践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工程经济学 机械工程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獻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7.051

Abstract The elective course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is offered to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s, aiming at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solve engineering economic problems by using basic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lective course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and put forward the technical route of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teaching reform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approach and course assessment, and then the course teaching system combining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with case practice was constructed. At last,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reform had applied in practice, and the result had been proved to achieve better results.

Keywords engineering economic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经济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实现了工程与经济的最优结合。[1]该课程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2]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具有经济思维的机械工程专业高素质复合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具有工程管理才能的创新型工程师的塑造。

我院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主,积极响应广东省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根据机械工程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我院将“工程经济学”纳入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课程定位为专业选修课,且属于创新创业类课程,设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课,总学时为24学时,学分为1.5分。

但是,在“工程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发现,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在机械工程问题与经济分析方法结合性方面还缺少针对性,目前的授课素材和授课方法还存在不足,还需要从内容设置、教材选用、授课方式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该研究针对以上所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期望为高素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参考。

1 工程经济学存在的问题

对于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而言,经济学理论基础相对薄弱,难以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解决工程经济问题。根据实际教学反馈,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1 课程内容方面

目前,工程经济学教材种类繁多,针对不同专业出版有不同的教材,但普遍为经济学原理与该专业的硬性结合,授课学时普遍以38学时以上为主,教材内容以讲述经济学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工程二字,工程经济学的工程应用性有所降低。[3]经济学与技术性缺乏相应的融合,从而导致课本知识晦涩难懂,不适合工科专业的选修学习。

1.2 课程案例方面

教材中,原理性知识较多,缺乏足够的教学案例。现有教材中的案例普遍较为宏观或较为细节,且缺少贴近机械工程专业实际的应用案例,对于促进理论理解和应用的作用不够显著,学习兴趣无法通过契合专业的实际案例调动起来。

1.3 教学方法方面

工程经济学课程涉及微观经济学、宏远经济学、会计学等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专业性强,难度大,教学方法以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方式为主,授课内容以工程技术活动中所能运用到的经济学理论为主,对于应用型工科专业学生而言更是难以理解,因而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师生间交流不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习热情。[4]

1.4 教学途径方面

目前的教学途径比较单一,主要为课堂面授,缺少必要的课题小组讨论和师生交互;课程教学范围局限在课堂,无法走进相关企业实地感受工程经济问题,未能邀请社会上有工程经济经验的工程师进入课堂授课或讲座。

1.5 课程考核方面

课程需要考核的内容涉及较多理论概念、理论公式,现有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加考试成绩)不能够全面实际的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尤其难以对学生运用理论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进行评价。

2 教改技术路线图/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以上机械工程专业工程经济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进行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开展改革,以适应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选修课的教学任务。教学改革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3 工程经济学教学改革要点

3.1 优化章节构成与授课内容

对比分析现有的工程经济学教材,从内容上,把每本教材的每个章节的目录列出来,突出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将各本教材各章节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使之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最终,形成难易适中、重难点突出、各章节之间既有系统性还有一定独立性的课程内容。经优化,课程共有八章,整体而言,前四章主要为经济学基本理论,后四章主要为基本经济理论解决工程问题的应用。课程章节构成与授课内容如表1所示。

3.2 引入案例教学方法

引入案例教学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工程经济学应用性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的分析,有利于学生对理论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在案例的选取方面,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和机械工程专业相关案例,搜集整理专业实习、科研项目中发现的工程经济学具体案例,通过设置具体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案例教学实践方面,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3-5人,所研究问题是学生身边的现实经济问题或者具体机械工程问题,通过分工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

3.3 丰富教学途径,增加教学途径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途径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实践教学资源,带领学生“走出去”,如参观企业、校企联合授课、参与企业项目等,实地感受工程经济学在生产中的应用,拓宽教学的广度。可以充分运用“请进来”的方式,聘请校外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的管理者进入工程经济学课堂协同教学,或将企业设备购置项目、技改项目、项目投资分析等具体工程经济问题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理论应用更加精准深入,提升教学的深度。

3.4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手段

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经济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基础知识,并可以对具体的工程案例进行经济分析,为项目的开展提供经济维度的决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该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因此,课程考核可以采用提交案例分析报告的方式,给学生分配不同的题目,要求在1-2周内完成项目相关的计算、填表和分析,得出决策分析结论,并完成分析报告。此外,加强对平时的考查,对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表现也纳入考核范围。[6]最后,授课教师根据课堂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案例讨论互动以及课程最后的分析报告,对学生的课程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4 在教学中的应用

以上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内容,近两年在我院机械工程专业班级的授课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学生平均成绩70分以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学生认可,教学情况具体如表2所示。此外,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部分学时授课理论内容较多,进度较快,所讲述的内容在课上和课后难以及时理解掌握;(2)有关机械工程专业相关的经济学案例尚不够丰富;(3)在丰富教学途径方面还不足,校外资源相对较少。为此,今后还需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进一步丰富契合专业的案例,加强对校外实践教学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5 结论

本文根据机械工程专业选修课的特点和所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工科学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工程经济问題的能力为目标,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课程考核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构建了理论讲解与案例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并将此教学改革成果应用于机械工程专业的工程经济学选修课的授课中,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整体较好。通过本研究,旨在提高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经济思维的机械工程专业高素质复合人才,塑造具有工程管理才能的创新型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潘芳煜,白跃伟,聂黎,等.“工程经济学”教学改改革的思考[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8.35(4):78-82.

[2] 王艳娜,任志涛.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1):32-33.

[3] 姜蕾,高云莉,许辉.“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11):52-53.

[4] 石振武,余璐,王旭,等.新课改视角下《工程经济学》考试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239-240.

[5] 徐雪虹.提升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的基础环节建设[J].科教导刊,2017(11):97-98.

[6] 吕晓娟.“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18(4):118-121.

猜你喜欢
机械工程改革教学
以工程案例为引导的机械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实现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相关探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探析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创新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