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巴哈尔?托合提
摘要: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升级生产要素、创新生产方式、衍生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塑造新产业体系等方式作用于经济活动,实现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和改造,从而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后,将会带来成本的下降、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市场结构的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对经济绩效带来正向促进作用。具体的对策建议是重点发展ICT产业,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型产业形态,积极引导企业和产业聚集以及培養复合型高端人才等六个层面展开。
关键词:数字经济;实体经济;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49;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5-0136-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逐渐成熟,为数字经济的到来奠定了技术基础。“数字经济”(Digital Economy)名词最早于1994年出现在报纸的一篇报道,数字经济兴起以后,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的经济活动形式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带来了“创造性毁灭”。数字经济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本质上是数字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对区域经济而言,是一种新的发展形式。数字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它所依托的资源主要是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其价值呈现倍增式或爆炸式增长,而不是简单的叠加和算术式。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融合之后,通过降低成本、优化企业组织机构、优化市场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等路径对经济绩效起到促进作用。
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效应
1.数字经济催生新的生产要素
数字经济催生了新的生产要素,使得不同产业和企业的生产基于相似的要素投入,为ICT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奠定了基础。过去,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自然资源的投入支撑着经济的发展,是产业生产中的重要生产要素。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一方面,数据资源具有特殊性,以“0”和“1”为基础的数字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且越用越多;数字化的信息和知识具有可共享性,呈现出边际成本递减的特征,越用越便宜;使用云计算等方式对大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后,数字资源的价值将会实现倍增,即数字资源越用越有价值。另一方面,数据资源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生产中的效用要远远大于传统生产要素,直接决定了产出的效率。因此,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出现之后,将会对原有的产业的生产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以数据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将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绩效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数字经济时代不同产业的关键要素投入均是具有通用性的数据资源,即产业间的融合具有了相同或相似的物质基础。
2.数字经济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
数字技术创新为生产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生产方式的变革又会反过来作用于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产业融合的发生创造条件。首先,工业经济时代的机械自动化生产将转向数字经济时代的智能化生产。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使得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基于数字技术的智能化生产应运而生。其次,传统的标准化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生产。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从需求角度来看,产品和市场不断被细分,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特征愈发明显;从供给角度来看,数据平台为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为个性化定制提供了可能性。再次,集中化生产向分布式生产转变。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生产的某些环节从原生产链中剥离出来,数字经济的虚拟性特征使得企业的生产和分工冲破了集中化生产在空间上的约束。当不同产业和企业均向智能化、个性化、分布式等生产方式转变时,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将实现多元化生产,生产方式的升级将会给产业融合的发生创造契机。
3.数字经济衍生出了新的商业模式
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既是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发生融合的表现形式,同时又进一步助推了数字经济融合效应的发挥。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对传统商业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呈现出平台化、共享化、生态化等特征。例如,基于数据资源共享的摩拜单车、滴滴打车、爱彼邻(Airing)等共享模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住宿方式,甚至可以说是生活方式,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使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平台经济迅速崛起,传统产业加速平台化转型,例如,国内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国外的苹果、谷歌等平台企业发展迅猛,市值陆续超过一些传统企业巨头。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型商业模式出现后,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将基于相同的平台,原本相互独立的产业和企业将在共同或者互通的平台上发展,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合作关系将会发生变化,产生了关联,这将促进产业融合的发生。
4.数字经济塑造了新的产业体系
以“数字经济+”形式呈现的新型产业体系,以及以数字经济为“粘合剂”而出现的新型产业体系,均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直接表现。一是数字技术创新直接衍生出的新产业,例如3D打印、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而直接形成的产业。二是产业数字化过程中新产业形式不断涌现,也就是ICT产业与传统产业发生融合而形成的新产业和新业态。例如,“数字经济+农业”构成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数字技术的助推下,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更加精准化和集约化;“数字经济+制造业”将助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优化制造业的生产流程,提升制造业领域的资源配置效率;“数字经济+服务业”将推动服务业的高端转型,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增加服务附加值。三是数字技术的使用所带来的产业分化和融合,进而衍生出新的产业形式。以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为“粘合剂”,促进不同产业之间发生融合,例如制造业的服务化。
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机制
1.降低成本
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将带来成本的降低,具体包括,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以及时空成本。
生产成本的降低。大部分的数据资源都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不同的生产主体能够以低廉的价格(甚至免费)使用数据资源,并且同一的数据资源可以被众多的生产主体同时使用。当数字经济实现对产业的融合之后,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成为了关键性的生产要素,融合型产业中数据资源占投入要素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生产对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降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交易成本的降低。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使得传统产业不断向数字化、平台化转型。数字经济为不同的经济主体搭建了沟通联系的平台,平台的出现将优化交易环境,减少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供求双方的搜寻成本,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例如,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生产者可以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减少了中间商赚取差价的环节。
时间和空间成本的降低。一方面,数字经济时代下,很多商品以虚拟的形式存在,不存在对应的实物,这种虚拟的商品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给消费者,不需要经过复杂的交通物流运输等环节。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时代,供求双方可以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进行购买和生产活动,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了时空成本。
2.优化企业组织架构
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将促进企业组织架构的优化。过去,企业大都呈现出金字塔式的纵向管理架构。随着产业的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企业的决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更加通畅高效,组织架构逐渐向扁平化的横向管理过渡。组织架构的转变可以简化管理层次,使得信息的“上传下达”更具效率,管理层能够迅速对市场变化作出调整,组织管理更加灵活。
3.优化市场结构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会带来两种完全相反的作用力,既会加剧市场竞争,也会推动垄断的形成。当竞争活力与规模收益实现平衡时,市场中有效的竞争将得以实现,进而优化了市场结构。
一方面,传统产业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会增加竞争性企业的数量,从而加剧了市场竞争。数字经济对产业的融合和重塑过程中,产业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产业之间出现了交叉重叠,与此同时,产业进入壁垒的消失使得隶属于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可以相互介入。因此,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融合的发生将带来企业数量的增加,同时,部分过去相互独立的企业也会因为产业融合的发生而转变为竞争关系。综上,数字经济的对产业的融合将加剧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提高市场集中度,甚至带来垄断。第一,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最先出现在个别企业中,这些应用了数字技术的企业率先生产出更具竞争力的融合型产品和服务;由于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融合型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先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使企业生产呈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减的特征,进而使融合型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如此“正向反馈”将不断提升融合型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长此以往,先行企业就在市场中确立垄断地位。第二,伴随着需求结构的升级,企业生产将向多元化转变。以此为背景,企業在追求规模经济效应的同时,会更加注重范围经济的实现,具体而言,企业会积极进行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企业对于范围经济的追求将减少竞争性企业的数量,提高市场集中度,从而带来了垄断。
4.优化产业结构
数字经济对产业的融合和塑造将对原有产业带来冲击。第一,那些技术落后且缺少变革动力的产业将逐渐被市场淘汰,走向衰退。第二,那些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且积极进行数字化变革的产业,将逐渐走向成熟。第三,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作用,进而形成新的更具竞争力的产业。这些在数字化转型中留存下来的产业往往具有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当这些经由数字技术改造的产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不断上升时,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产业绩效将不断提升。
三、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对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对策建议
数字经济通过技术渗透等方式实现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并且对经济运行施加正向影响。因此,想要更好地提升产业绩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以发展数字经济为切入点。具体的建议主要从六个层面展开。
1.重点发展ICT产业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发展ICT产业。ICT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技术基础,也是数字经济发挥融合效应的先决条件,只有优先发展ICT产业,强化数字技术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产业及绩效。例如,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通过设立科研中心加快数字技术的研发,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出台产业政策,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扶持ICT产业的发展。
2.加大资金的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包括为信息与通信活动服务的硬件和软件设备,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利于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资金投入方面,除了依靠政府财政投入之外,还可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新融资方式;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当加大落后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缩小地区间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与此同时,加快区域间数字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进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使数字基础设施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3.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积极引导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融合效应的发挥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管制的放松既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融合的原因,也是产业融合的结果。第一,打造数字政府,依托大数据平台创新政府的决策方式和监管模式,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第二,推进数字经济领域的“放管服”,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多证合一”等,降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成本,消除产业融合的制度性壁垒。第三,加快制定和出台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让政策及监管跟上数字经济的发展步伐,让微观主体的行为以及监管有法可依,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4.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型产业形态
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型产业形态,促进新业态的健康发展。按照产业融合的路径,重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以及市场融合的协调发展。在生产、组织、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鼓励传统产业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商业模式的探索。
5.积极引导企业和产业聚集
积极引导企业和产业聚集、提升市场集中度,推动国有产权与非国有产权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与产业融合发挥协调作用,促进产业绩效的提升。当市场集中度高、企业聚集发展时,数字技术的模仿扩散成本会有效降低,从而该产业更容易通过与数字经济融合得到转型升级。无论是国有产权还是非国有产权,都存在各自的优势,与此同时也存在缺陷,两者互补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效率。
6.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
传统实体经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而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进行转型升级更是缺乏懂技术的专业人才,即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需要大量既懂管理又懂數字技术、既懂传统经营手段又懂平台交易方式的复合型高端人才,而这种复合型人才在当前人才市场存在较大的缺口,尤其是兼具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的人才更是稀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其一,引导实体经济和互联网平台企业联合创建人才培育基地,让相关人员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合作项目,在项目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其二,建议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或设置相关专业并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功能,促进高校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项目实践,强化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实体经济进行数字化、平台化和智能化转型输送高端人才;其三,提高实体经济基层人员数字化素质,即为实体经济企业一线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使其具备基本的数字技术操作知识,降低实体经济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等转型过程中的阻力。通过人才建设措施,改善实体经济的交易模式,提高交易技术,从而推动实体经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倩倩.沧州市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体经济发展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05):38~39.
[2]姜松,孙玉鑫.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20,(05):32~39.
[3]张景利.宏观经济平稳发展中的新引擎:数字经济作用效应研究——写在“十四五”规划制定前期[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04):60~63.
[4]王向颖.数字经济背景下实体产业发展实证研究——以浙江省海宁市为例[J].特区经济,2020,(07):66~68.
[5]何美章,尤美虹.我国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研究现状、热点分析与展望[J].商业经济研究,2020,(15):185~188.
[6]张占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六个关注点[J].中国国情国力,2020,(08):22~25.
[7]曹萌.快跑的数字经济需要轨道[J].法人,2020,(08):64~67+4.
作者简介:
古丽巴哈尔·托合提,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