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视域下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化能力形成机理与对策

2020-12-14 04:01陈泉杉王毓任鹏毛周扬
科教导刊 2020年19期

陈泉杉 王毓 任鹏毛 周扬

摘 要 大学教师群体逐渐年轻化,青年教师已然成为大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青年教师在思想上更加具有时代性,在思维上更加活跃,在知识更新速度上更快,因此,为了适应现代高校的教学模式和理念,青年教师的自身专业能力要不断提高。

关键词 知识管理视域 大学青年教师 专业能力形成 机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7.041

Abstract The group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s becoming younger and younger, and the young teachers have become the backbo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The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more contemporary in thinking, more active in thinking and faster in knowledge updat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eaching mode and concept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the young teachers should be constantly improved.

Keywords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college you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formation; mechanism countermeasure

知识管理侧重于建立人文和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让知识在系统中实现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和更新,也就是知识创新,青年教师在知识管理视域下实现自我提升,并通过知识积累完善和丰富知识系统,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短暂的动作,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化能力的形成从个人、群体和学校三个层面进行提高。

1 知识管理视域下的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化认识

知识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知识的创新,通过对知识进行加工、整合、存储、转移、共享,实现知识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得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得以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得以全面升华。教师是履行专业专职教学的专业人员,教师教学必须在获取了教师资格证的基础上,实现后期的全面的、持续的学习,高等院校的教师具有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因此,高校教师专业化能力是教学能力、创新科研能力、应用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来源于平常的教学经验的积累,还来源于专业素养的培训。隐形知识是知识管理的中心内容,教师的隐形知识对教学是有双向作用力的,隐形知识具有促进教学的作用,也具有阻碍教师专业能力里提升的反作用力,因此,知识管理要对教师的隐形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分解、整合,让青年教师的知识系统达到更新的状态,从而在教学中能够进行创新全面的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让自身的专业能力得以提升。[1]

2知识管理视域下的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化能力形成机理

知识管理视域下的大学青年教师的专业化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转化的环境,以及知识目标的最终实现,三者组成了教师专业化能力的形成。

2.1 教师专业化能力转化过程

教师专业化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基于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创新的基础是原有的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加工、分享、组合、分解、打破、整合,在这个基础上,使青年教师思维得到启发,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知识创新一共分四个阶段,一是知识社会化阶段,二是知识外在化阶段,三是知识组合化阶段,四是知识内在化阶段,这四个阶段教师对知识的转化程度的掌握是层层递进的,层层深化,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实一个过程,最初的隐形知识引起社会的共鸣,到专业知识外在表达清晰明朗,再到显性知识的重组、联系、创新,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能力内在化。

2.2 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承载环境

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升、知识的转化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是知识分享和交流、创新的平台,因此要为知识的转化、整合、分享提供良好的场所。场所分为实际场所和虚拟场所,就学校为教師提供的各种软环境的教学空间,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场所,可以是虚拟的教学场所,同时也包含各种规章制度的实施,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的学术交流的条件,像教师沙龙、教师联谊活动、教学活动研讨会、讲课比赛等都是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承载环境,它可以为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2]

2.3 教师专业化能力的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螺旋上升的一个过程,知识是没有境地的,是无穷的,作为大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知识目标就要保持在不断上升的状态,也就是知识要不断的创新。知识创新要从内而外的创新,知识从个人到个人,从个人到系统之间的知识传递,从个人知识的螺旋式上升再到系统知识的螺旋形上升,不断的促进系统知识的更新。

3知识管理视域下的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化能力形成的对策

现代高校青年教师都是在应试教育体制管理下高学历硕博士毕业生,从专业角度来说他们的确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素养,但是也正是由于缺乏一些社会经验,缺乏一些实践历练,造成他们的专业能力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如何让他们在利用自己专业技能在教学中实现知识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是整个教学阶段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3.1 提高个人专业化能力

(1)获取知识。青年教师获取知识可以从三个渠道进行获取,一是积累专业知识,二是自我反省和总结,三是交流和分享。青年教师获取知识可以通过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知识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平时的科研积累,青年教师从平时的实习实践中获取经验,并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有机的统一和整合,将这种显性的知识转化为隐形知识,实现教学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青年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就是要注重平时的自我反省和总结,通过平时的教学总结和吸取教学经验,实现知识的有机转化,促进知识的创新,青年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加强与学生和其他教师的知识交流和分享,从而进行知识创新。[3]

(2)存储知识。青年教师存储知识的有效方式可以通过笔记的方式进行存储,也可以通过大脑加工存储。笔记储存知识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是最为有效的知识存储方式,因此,青年教师可以以教师实践活动和经验为依据,对教学经验进行知识积累,形成知识库,方便查阅。另外大脑加工存储知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经过反复的实践和反思,从而让知识深刻的烙在脑中。

(3)共享知识。青年教师在思维和思想上都较为先进,现在是知识共享的时代,因此,青年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共享,从而在知识分享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有机转化,促进知识的创新,取其它教师之长,补自己之短,提高自身专业化能力。

(4)创新知识。创新知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通过知识汲取,知识存储,知识交流,最终实现知识的创新,将知识进行重组,有效运用,高校青年教师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研讨、撰写论文等教学环节,实现知识的转化,不断的推进知识的不断更新。

3.2 通过群体层面提高专业化能力

高校青年教师可以从群体层面提高自身的专业化能力,在专业院部的知识管理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在科研团队知识管理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在教师自由团队知识管理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无论哪一种团体,其本质是学术交流,思想碰撞,只是形式稍有差异,知识面也稍有不同,青年教师可以在专业院部的知识管理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可以通过平常的学术交流、业务合作实现知识的整合和升华,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因此专业部可以按期举行学术讨论。科研部和教师自主形成的学术讨论部,其专业度较高,其学术交流形式多样,学习比较轻松,有益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能力。

3.3 学校要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提升创造条件

对于学校而言,提高良好的学术研讨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化能力,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提升,学生应该联合事业部为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提供实质的帮助,帮助青年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成长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情况都有所差异,因此学校要根据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上升规划。另外,学校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对青年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确保青年教师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技能。对于院校而言,对教师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也是十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的建立可以基于知识管理视域之下,为教师搭建完善的知识交流系统,促进教师思想和行为的创新。[4]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知识管理視域下,要认识到青年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形成的重要性,正视专业能力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从个人、学校等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浩兰.知识管理视域下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化能力形成机理与对策[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4:67-71.

[2] 陈列.知识管理视域下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5.23:30-33.

[3] 刘智明.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的中小学校本培训机制研究——基于传播学与知识管理视野[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4:17-20.

[4] 游泓.TPACK视域下构建高中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