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八月十五,也许是命运把我与苹果牵绊在一起的第一个信号。”那是个圆月高悬、亮亮堂堂的夜,家里的亲戚走了二十里路,送来一网兜苹果,孝敬孙建设的祖父母和曾祖母。老人们颤颤巍巍地把苹果藏在了大柜里。等客人走后,祖母悄悄地把一个苹果塞给了他,“建设,你好学,将来一定要有出息呀!给咱们祖上争个光。”祖母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孙建设拿起苹果,在衣服上蹭了蹭,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真好吃。“能过上天天吃苹果的日子就好了。”孙建设心里有了这样的期盼。
后来孙建设在村里当了半年民办教师,于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顺利考入河北农业大学,开始了和苹果一辈子的缘分。
苹果村主任
入学后,他幸运地遇到了一批博学多才的老师,特别是马宝焜。大学四年里,马教授是他的老师,硕博深造,是他的导师,日后的科研与教学,是他的引路人。
1982年,孙建设毕业留校成为一名教师,跟随老先生们投身河北省太行山区综合开发研究项目,开始了苹果科学研究的探索。“太行山的老百姓肯吃苦,肯卖力气。可是在八十年代,老百姓缺乏的是技术,最需要解决的是实用技术问题。”孙建设说。
1986年,孙建设带领学生们在顺平县塔山坡村实习,苏家疃村村支书王成秀带领着本村几个干部找到他。王成秀心里七上八下打着小鼓,干哑的喉咙几乎发不出声音,“孙老师,帮帮我们村吧。村里为让乡亲们致富,栽了400亩苹果,可我们不知道怎么管,天天瞅着苹果树发愁,你说咋办呢?能帮帮我们么?”望着那双真诚的眼睛,他点了点头,握住了王成秀的手,从此开启了和苏家疃村几十年的情缘。
孙建设饶有兴致地跟我讲起了当年下乡的事儿,当年下乡交通工具就是长途车,每次都是在保定市长途客运站花几毛钱买一张车票,花一个多小时到县城,再租一辆二八自行车,骑行到苏家疃村。孙建设进驻苏家疃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两委干部们见面开会,明确话语权。孙建设正襟危坐,“我来帮你们管树可以,我说的话你们不能打折,技术这事,不担心你们不会,就怕你们不听,我得管着你们。”村支书王成秀抢着说:“书记村主任你选一个。”几个村干部面面相觑,一脸不解。他猜出了大家的小心思,“大家不要担心,我选个副主任的差事,管‘正事。还要约法三章,一是干部要带头学技术,成为帮农民挣钱的带头人。二是讲技术,我先给你们讲两遍,你们要做给乡亲们看。三是果树栽培管理上听我的。我说话要没人听,我就走人了,找听话的人去喽。”孙建设向大家敞开襟怀解释道。“好,这是我的态度,副主任,管正事!”他话音刚落,王成秀带头举起了手,大家也都点了头。三十岁的小伙儿孙建设用自己的自信和笃定打动了村支委,赢得了开启工作的便利。
由于果树管理技术不能快速收效,老乡们听他讲课总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听得马马虎虎。农民出身的孙建设熟悉农村工作、洞悉农民心理,迅速决断,启用副村主任权力,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村里的八位支委参会。
“嗯,嗯,”孙建设清了清嗓子,“今天召集大家,是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大家除了担当村支委,还要担当本村的技术员。我们要把村里的400亩地分成八个片儿区,一片儿一个技术员,技术员按自己所在地块的位置确定,负责给村里的果农讲解、指导。”孙建设把提前为大家买的本子、笔一个挨一个地发下去,“所以你们是我的第一批学生,我上课,你们要记笔记,还要在自己的地里率先试一试,让乡亲们学着干。”讲着讲着,孙建设的脸色严肃起来,声音变得低沉,“你们是乡亲们的领头雁,你们要学不好,你们的苹果树就不结果,就没有收成;你们没收成,乡亲们的收成也就没了指望,你们好好掂量。”
激发起技术员的学习热情是第一步,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是第二步。给大家现场讲课,发明白纸到户,学习技术的意识也就慢慢植入老百姓的生活。村支书向年轻轻的孙老师竖起了大拇哥,“这小伙儿,法子真多,真不赖。”村里的老百姓,也就慢慢明白了孙建设的一番苦心。
张跃进是苏家疃村最早种植苹果树的人,我问张跃进,“你怕孙教授么?”一米八的汉子害羞地挠了挠耳朵,“咋不怕呢。谁学不好,他就去谁家的地里开现场会,连批评带指导。人人都要脸,是不?”张跃进的妻子乐呵呵地搭茬,“谁听孙教授的话,谁家的苹果就好,卖钱就多,谁还会不听啊,就拿俺们家说吧,俺们家当时一亩三分地,36棵树。1992年挂果了,当年就卖了8000多元。1993年,俺们家翻盖了新房,当时一个工挣八块钱,苹果一斤卖两元钱,合起来十来个苹果就顶一天工钱,你知道心里有多爽快吗?”1995年苏家疃村全村苹果产量突破五十万公斤,果品收入达到了二百多万元。因为苹果,平均每人增收1800元,得了实惠的老百姓,自然领孙建设的情。
给苹果穿衣和脱衣
“孙教授,太行山精神的第一条就是艰苦奋斗。你觉得苦吗?”我好奇。孙教授说,“不觉得,看你怎么想。”孙建设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苹果园里为果农指导技术。遇到偏远山区的苹果园,他要乘坐老乡的“三马车”前往。“三马车”发动起来,颠簸、声音大,老乡们给他垫上麦秸、玉米秸什么的,既减震又隔潮,再盖上乡亲们递过来的大棉袄,暖烘烘的。
蘋果终于丰收了,可是老乡们却犯了愁。价格越来越低,其他新鲜品种的水果也在挤占苹果的市场。转攻超市或出口吧,因为色相不好看,还有农药残留等实际情况,被拒之门外。面对唉声叹气的果农,孙建设感觉自己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他选择课题《苹果色泽发育机理及其调控研究》,这个课题看似无关紧要,却改变了太行山乃至中国所有苹果的命运。
孙建设告诉我,“当时的苹果园远不是你现在看到的样子,那时候树长得很大,果园里密不透风,果实见光难,杀死害虫和防蛀难,正是在这两难境地,光照不良影响苹果着色,为防病虫过量施用农药。”一次接待日本来访客人,日本专家介绍了苹果套袋在日本推广的情况,孙建设提出可否买一点他们的果实袋做试验。日本客人爽快答应了。收到了海关取货通知,拿到产品后,当年就进行了田间试验,效果很好。但经认真核算,傻眼了,成本太高,一个苹果袋子要两毛六分钱,我们用不起。如何让农民用得上这东西,走出当时的两难境地,孙建设开始了苹果果实袋专用纸的研究,这一干就是六年,顺平县顺达纸业成为这项专利的第一获益企业。1991年,套袋技术开始推广,1996年前后套袋技术推向了全国。
套袋问题解决了,但随之而来的是人力成本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说,套袋技术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策。孙建设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全国套袋技术培训大会上他向大家承诺,“总有一天我一定帮大家把袋子摘下来,让苹果享受阳光。”
2001年,孙建设四十四岁。他发现,随着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的增加,果农的综合收益有所下滑,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砍树现象。孙建设心里很不是滋味,查阅了大量资料,并申请赴国外开展合作研究的机会。
在国外访学的五年里,孙建设走访了二十六家农场主和果品包装仓储企业,努力学习先进的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技术、苹果产业链构建的经验。回国后,他先后走进全国九省市苹果产区,对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全国率先提出改革苹果栽培模式,并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科研攻关,成功在全国七个省市建立了苹果现代栽培模式示范园。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苹果可以格架栽植,就像给葡萄、黄瓜那样立杆。苹果树列队成排,间距密,行距宽,利用矮化砧木,树体苗条、分枝舒展,阳光照耀之下就像一幅大大的水彩画。在苹果园工作的小伙儿介绍道,“宽宽的行距便于机械化作业,每株树分枝控制数量,果品质量得到保证。”他用我能听懂的语言与我沟通。孙教授说,“苹果栽培现代模式推广后可节肥、省水,提高劳动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每个苹果都能沐浴在阳光下,光照充足,病虫害也大幅减少,我们有条件免套袋了。”“您实现您的承诺了。”“是啊。”孙教授的表情有些骄傲。
苹果驿站
2012年12月,全国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令。这极大鼓舞了科技工作者的热情,作为“太行山道路”的一名老兵,孙建设自然也不甘落后,恰逢河北农大党委邀请专家们座谈,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和拓展“太行山道路”,孙建设把创建“驿站”的想法向校领导做了汇报。
古时的驿站,是来往的商人和兵将歇脚、换马、充盈粮草的地方。孙建设想要建设的驿站就是让走在太行山道路上的专家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实的地方,让科技工作者与企业家、农民也就是技术用户有思想交流、供需见面的地方。孙建设根据自己心中的蓝图为这个驿站起了个特别的名字——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不同学科的专家在这里汇聚,成为以苹果为主的集技术研发与示范和咨询、服务、培训为一体的一个大平台。
孙建设的构思很快得以试点实施。2013年春,河北农业大学领导亲自参与调研选点,第一驿站选定顺平县大悲乡北大悲村。当年品种示范园开始种植,翌年完成河北农业大学与顺平县委县政府联合创建驿站的签约,在“太行山道路”命名三十周年之际,2016年驿站基础建设配套基本完成,为深化和拓展太行山道路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驿站。这里以土壤改良、零农残等技术为发展基础,以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和手段,对传统形式的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进行改造升级。”在这里工作的年轻技术员介绍。我站在驛站办公楼的三层楼平台上环顾四周,连绵起伏的山下是高低错落、成排有序的果树。中间镶嵌着专家楼、有机肥无害化处理站、苹果深加工厂、乡间酒吧和露天影院的雏形。满眼的绿色,有苹果,有樱桃,有葡萄,还有杏,是一片片甜蜜的天地,充满着希望。
2016年,孙建设带着日趋成熟的技术和多学科专家组建的团队开赴阜平县,开始了创新驿站的复制。“到今年,全保定市已经创建驿站五十个,目标是每个驿站都能辐射带动周边,成为行业模仿的样板。” 孙建设说。
苹果不过是水果大家庭中的平凡一员。因为有了“太行山道路创新驿站”,它不再普通,它的命运和中国农业产业化道路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在孙建设看来,太行山创新驿站既不是始发站,也不是终点站。驿站是一个“加油站”。他已经退休,但没有歇息,还在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
在阜平顾家台的示范园里,乡亲们晨练或者晚饭后散步,总会沿着后山的步道走进苹果园区的林间道路,欣赏花开花落,观察树上的果子。看着乡亲们舒心的笑,孙建设产生了一种成就感。
“时代不同了,农民不应该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苦哈哈的职业。在新时代,农民应该成为体面的、有尊严的劳动者。”他和他的团队们正在努力实现着这一目标。红草河驿站的小木屋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孙建设说,“我们要用这个小木屋,见证中国未来二十年农业现代化的变迁。到那时候,农村会更美,农业产业化的路会更加坚实。”
(王淑彦,现任保定市文联党组书记、作家协会主席。)
编辑:刘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