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2020-12-14 13:30李艳梅台晓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7期

李艳梅,台晓丽,刘 蕾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 青岛 26630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式,对于小儿来说,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非常高,对患儿的治疗、康复影响严重,因此,加强患儿静脉输液管理、降低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对患儿来说十分重要[1]。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50例儿科静脉输液患儿的相关资料,对儿科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对策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150例儿科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样本,患儿年龄平均(6.3±1.5)岁,男性患儿78例,女性患儿7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7例、腹泻患儿48例、手足口病患儿42例。

2 结 果

150例患儿中穿刺失败者6例(4.0%)、药液外渗者4例(2.7%)、注射部位皮损(过敏、出血、感染)者3例(2.0%)、输液导管堵塞者1例(0.7%)、静脉炎1例(0.7%),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穿刺失败、药液外渗、注射部位皮损、输液导管堵塞、静脉炎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3 讨 论

3.1 穿刺失败

(1)原因: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穿刺技术不娴熟、留置针血管选择不当均是导致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2)护理对策:患儿血管的选择以粗直、弹性好的血管为主,年龄低于2岁的患儿予以头部静脉穿刺,年龄超过2岁的患儿则予以足背、手背动脉穿刺[2]。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采取一对一带教的方式进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穿刺水平。

3.2 药液外渗

(1)原因:穿刺过程中刺破血管、皮肤或输液过程中过针头固定不良导致输液针头滑出血管外。此外,穿刺部位上段有穿刺点也是导致药液外渗的主要因素。(2)护理对策:加强针头固定,避免针头移动,对输液的通畅度进行检查,发现液体外渗及时进行处理,更换肢体重新穿刺。穿刺不可避免靠近关节,可在局部冷敷,减轻肿胀表现。

3.3 穿刺部位皮损

(1)原因:穿刺前消毒不规范,未遵守无菌原则进行穿刺。穿刺难度较大,留置针留置时间较长、敷贴更换不及时或更换敷贴后穿刺部位未消毒。护理人员技术不娴熟导致、暴力操作导致出血。(2)护理对策:加强护理人员穿刺技能培训,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患儿穿刺部位为中心周围5 cm范围均是消毒范围。针对使用留置针的患儿消毒范围在7~10 cm,碘伏消毒后再使用酒精消毒。针对穿刺难度较大的患儿来说要及时更换敷贴,每次更换敷贴时均要对针眼进行消毒。

3.4 导管堵塞

(1)原因:护理人员封管技术不熟练,未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进而导致血液反流堵塞导管。患儿活动时输液肢体高于输液瓶导致静脉回流。配药过程中产生的药物微粒堵塞导管。导管打折导致导管堵塞。(2)护理对策:严格遵守封管原则,采用生理盐水、肝素稀释液封管。生理盐水注入量在5~8 ml,维持时间为6~8 h。肝素稀释液注入量在3~5 ml,维持时间在24 h以上,封管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同时减少患儿血液回流。在患儿活动过程中要放低患儿输液一侧肢体,或抬高输液瓶,避免静脉回流。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按照规定顺序输液,更换输液药物前均要进行彻底冲管,正确固定导管位置,避免导管滑脱。

3.5 静脉炎

(1)原因:长期输液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或输液时间过长导致局部静脉壁发生炎性反应。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未彻底落实导致静脉炎。(2)护理对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刺激性药物要充分稀释后再予以注射,放慢输液速度,避免药物外渗。长期输液的患儿要计划输液部位,保护静脉安全。输液时可抬高输液肢体,做好固定,避免患儿肢体乱动,必要时可予以95%乙醇或50%硫酸镁溶液湿敷穿刺部位,减轻症状。合并感染的患儿要遵医嘱予以抗生素治疗。

4 小 结

总的来说,穿刺失败、药液外渗、注射部位皮损、输液导管堵塞、静脉炎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中要加强护理人员输液技能培训,结合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制定护理管理方案,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儿输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