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免疫学检验方法对于结核病的作用

2020-12-14 09:33:41林丽文郭春杏张德铭陆巧妮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9期
关键词:蛋白芯片胶体金免疫学

林丽文,郭春杏,张德铭,陆巧妮

(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很高,因此临床对结核病的治疗和诊断十分重视。目前,诊断结核病只能通过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痰涂片培养等方法来进行,无法有效鉴别不典型肺结核。而且其中痰培养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阳性反应率比较低。近些年,临床诊断逐渐应用到免疫学检验方法,取得一定效果。本研究主要分析对结核病实施不同免疫学检验方法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我院2019年1月~2019年9月接收的80例结核病患者展开研究,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均在18岁~80岁间,平均年龄为(45.82±6.12)岁,有67例肺结核、4例结核性脑膜炎、5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骨关节结核。

1.2 方法

蛋白芯片法:选用的仪器分别为PET-X2型芯片阅读仪和结核分枝杆菌lgG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患者的血清,检测的3种结核菌复合群特异性抗原为LAM、蛋白16KD、蛋白38KD,其中任一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可以判断为阳性,三种抗体检测均为阴性则为阴性。

胶体金法:选择的试剂盒为迪比多试剂盒,选择斑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先分离纯化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膜蛋白抗原,在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点样固定,膜上的结核抗原可以结合人体血清当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在通过SPA胶体金缀合物来显色,出现红色斑点则可以判定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指标为两种免疫学检验方法阳性反应率以及蛋白芯片法三种抗原阳性反应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表示,x2检验。P<0.05时,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蛋白芯片法LAM、蛋白16KD、蛋白38KD阳性反应率分别为65%(52/80)、62.5%(50/80)、70%(56/80),阳性反应率为72.5%(58/80);胶体金法阳性反应率为81.25%(65/80)。胶体金法阳性反应率高于蛋白芯片法,x2=13.300、P=0.001。

3 讨 论

结核病主要是由阳性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患者通常会存在低热、夜间盗汗、咳嗽等症状。目前,结核病已经属于全世界感染病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结核病类型主要为活动性肺结核、涂阳性肺结核、菌阳肺结核,因此还需要加强结核病的检测措施,才能够实施准确的控制治疗。

近几年,血清免疫学检验在结核病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能够弥补影像学、痰涂片培养等方法的不足,提高结核病阳性反应检出率。临床用于血清免疫学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蛋白芯片法和胶体金法[1-3]。其中蛋白芯片法主要是将结核菌特异性细胞壁脂多糖抗原(LAM)、纯化了的蛋白16KD、蛋白38JD特异性抗原固定于同一膜片上,在固相膜中抗原反应迅速进行[4-6],以免疫金作为标志物进行显色,从而得出结核病检测结果。胶体金法也是应用了斑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技术,分离纯化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膜蛋白抗原,再通过葡萄球菌A蛋白来检测结核lgG,观察是否显示红色斑点来确定是否感染结核病[7-9]。

本研究对我院结核病患者分别进行蛋白芯片法和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得出胶体金法阳性反应率更好[10-12],更占优势。研究分析其优势主要如下:①检测结果稳定,主要是血清当中的lgG含量比较稳定,不容易被细菌活力或是形态影像所影响,其检测稳定性得到保障;②结果数据证实胶体金法检测阳性反应率高于蛋白芯片[14-16],且操作比较方法,在临床检测当中更加适用。

猜你喜欢
蛋白芯片胶体金免疫学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5期)2021-10-11 00:30:24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2期)2021-04-01 03:08:56
基于中医药快速检测的新型微流控系统研发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胶体金在钩体病监测中相关因素的研究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肿瘤筛查的应用
A族链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及应用
新型B族链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临床应用评价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