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辞典》若干史实及文字考订

2020-12-14 00:40张凤翱
关键词:辞典词条信阳

张凤翱

(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组织编纂,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于2019年11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辞典》,分为《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事件辞典》《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会议辞典》《中国共产党历史组织机构辞典》《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文献辞典》,共约500万字。本辞典总主编,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欧阳淞先生曾介绍这部辞典的编纂“特别重视内容表述的准确性和权威性。”[1]但是,由于这部辞典篇幅浩大,条目繁多,参与编写人数众多,亦或是校对等多种原因,存在着一些史实表述不够准确和文字错误的问题。本文拟就其中涉及的一些史事,提出自己的看法,作一探讨和交流,并供该系列《辞典》今后修订再版时参考。

一、 史实表述不全或不够准确

1.关于青岛会议

《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会议辞典》第126页,“省、市委书记会议于1957年7月17日至21日在青岛召开(即青岛会议)。……”这里表述的不够全面。这次会议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参加会议的人员、会议的主题并不完全一致。第一阶段是7月17日—21日。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真、陆定一、谭震林、胡乔木、李维汉、徐冰、田家英、李井泉、张仲良、张德生、陶鲁笳、周蕙、王任重、张平化、马国瑞、潘复生、舒同。会议讨论的主题有三个,一是农村中的阶级路线问题;二是反右派问题;三是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期间印发了毛泽东写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并多次讨论。

查阅《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三卷,第190~191页。“7月17日—21日,在青岛主持召开省市党委书记会议。”【青岛会议】条目里参加会议人员、会议讨论主题与《毛泽东年谱》里的表述是一致的。但是,《毛泽东年谱》里还记载有7月26日—30日,在青岛继续主持召开省市党委书记会议(注:这里用的是“继续”),讨论《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修改稿、《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等。出席会议的有陈云、李先念、邓子恢、张鼎丞、陈伯达、陈正人、田家英、柯庆施、江华、江渭清、曾希圣、欧阳钦、黄欧东、吴德、乌兰夫、舒同。

查阅《毛泽东传》(1949—1976)(上),第713页第3节,“青岛会议分两段进行。七月十七日至二十一日,毛泽东主持召开部分省市委书记参加的会议”。同页第6节,“七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毛泽东主持召开有另一部分省市委书记参加的会议。”这里的表述更加准确。其他细节与《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三卷里的记述相同,不再赘述。

我们把【青岛会议】词条里的表述和《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三卷、《毛泽东传》(1949—1976)(上)相关内容对照,可以看出,会议第一阶段主要讨论整风和反击右派。会议第二阶段主要讨论第一阶段期间毛泽东写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修改稿,还着重讨论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这属于农村经济政策问题。会议第一阶段,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这几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了,而会议第二阶段这些同志没有参加。主管经济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和李先念、邓子恢等参加了第二阶段的会议,这跟会议讨论的主题不同有关。根据《陈云年谱》下卷,第557页记载,“7月24日—30日,陈云同李先念前往青岛,参加毛泽东在那里召集的谈话会。”即便是出席会议的省市委书记也不同,只有山东省委书记舒同是参加了两个阶段的会议,可能跟他是东道主有关。

2.关于中央军委扩大会议(1958年5月27日至7月22日)

《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会议辞典》第132~133页,该词条在介绍了会议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后,引用了邓小平1980年的一句话:1958年“那次反教条主义是错误的。”1986年10月27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代表中共中央宣布了邓小平的这个话,并说:“这也是党中央一致的意见。”该词条最后一句“被错误批判的人也均得彻底平反。”这句话不够准确。

事实是:这次会议对粟裕的错误批判直到1994年才彻底平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粟裕同志曾经多次申诉,但平反并不彻底。“粟裕逝世后,经过楚青同志15年的不懈努力,华东新四军老战士、南京军区原政委傅奎清等六位(傅奎清、金冶、谭肇之、黃一凡、秦叔瑾、黃野鬆)同志呼吁,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的关心和过问下,1994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公开发表了刘华清、张震纪念粟裕的文章。”(刘华清、张震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该文明确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2]”此文经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发,实际上是组织上以文章的形式为粟裕平反。

3.关于西路军奋战在河西走廊

《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事件辞典》第95页,“……李先念率领西路军左支队400余人,历尽艰险进入新疆。他们在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分批返回延安。”这里表述的不够准确,实际情况是有部分同志直到1946年7月才返回延安。查《陈云年谱》上卷第245页,李先念率领的这批同志在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陈云的接应下,到达迪化(即乌鲁木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陈云提出从中选拔一些有一定文化基础、身体好的同志,由新疆盛世才的航空队为八路军培训五十名空地勤人员。决定先从西路军总支队中选出三十名(后确定二十五名),再从延安选出二十名(后确定十八名)。1942年4月以后,因为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新疆统治者盛世才投蒋反共,这批飞行学员被逮捕、关押。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国民党、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大背景下,经中共中央多方营救,国民党新疆省主席张治中积极推动,直到1946年6月这些同志才被释放并克服重重困难,于1946年7月10日回到延安。 据曾任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的吕黎平同志回忆:“回到延安的航空人员共有三十一名,其中飞行员十五名、机械员十六名。”[3]并附有具体名单。吕黎平是原红四方面军随李先念进入新疆的人员之一,后被组织选派学习飞行,也是1946年7月从新疆回到延安的航空队人员之一。他的回忆是真实可信的。

4.关于安平镇事件

《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事件辞典》第199页,“1946年7月29日,驻天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140余人及国民党军一部在事先有所预谋的情况下,秘密向位于香河县西南安平镇(天津东北约70公里)附近的冀东解放军防地集结,并突然向驻守此地的解放军发起进攻。冀东解放军被迫进行自卫还击,打退了进攻之敌。”这里用“解放军”,本人以为不太合适,还是叫“八路军”合适。根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一九四六年谈判文选》记述:“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九日,在天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和国民党政府军各数十人,巡逻到天津西北七十公里的河北香河县安平镇附近,侵入冀东八路军防地,并向当地守军攻击。[4]”周恩来这里用的是“八路军”。1946年8月3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第一版发表社论《论安平镇事件》,宣称:安平镇事件是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和国民党军各一部武装侵入冀东八路军防地,向当地守军攻击引起的。这里用的也是“八路军”。由此可见【安平镇事件】词条里的“解放军”改为“八路军”更符合历史。

5.关于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时间

《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事件辞典》第199页,该词条标注为“1946年8月”。这里的时间没有“日”,不够具体。这次谈话收入《毛泽东选集》第1版时所署的时间为“一九四六年八月”,没有署“日”。1990年,在修订《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时,经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考证,这次谈话是在1946年8月6日。根据有二:其一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出版的《党史研究资料》1985年第11期所刊载的《斯特朗的六次访华》一文。“一九四六年八月六日经党中央安排,斯特朗在马海德、陆定一的陪同下拜访了毛泽东。他们坐在一棵苹果树下的小圆桌周围,毛泽东同斯特朗进行了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谈话,阐述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该文作者向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提供了“一九四六年八月六日”之说,是由斯特朗生前秘书赵风风提供的。其二是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纯正的心灵——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一生》。书中说:“斯特朗于1946年7月31日搭乘一架飞机前往延安,中共中央很快安排会见毛泽东。‘时间原定于八月五日,因一场暴雨引起山洪,不能过河,只好推迟一天进行。八月六日上午,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从观察组大院乘上一部卡车……到达杨家岭……来到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居住的一排四孔的窑洞跟前。’‘谈话一直进行到深夜。’”[5]根据以上情况,1991年,在出版《毛泽东选集》第2版时,明确了这次谈话时间是在1946年8月6日[6]。后来编辑《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下卷时,也注明了这次谈话时间为1946年8月6日[7]。撰写《辞典》中该词条的作者可能只注意了《毛泽东选集》第1版上所注的时间,而没有注意到1991年出版《毛泽东选集》第2版时所作的修改。

6.关于信阳事件

《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事件辞典》第303页,该词条介绍:“1960年,信阳有九个县死亡率超过100‰,为正常年份的好几倍。信阳地区大批农民非正常死亡,引起了卫生部的注意,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当地饿死人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一情况立即汇报给中央领导,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这里的卫生部最先注意到信阳大批农民非正常死亡说,不够准确,更不是卫生部进行深入调查。因为当时的死亡数字并没有逐级上报卫生部,反而是河南省、信阳地区、各县千方百计隐瞒真实情况。查阅《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068—1069页:“四月三十日,毛泽东在专列上同正在这里(天津)主持召开全国农村工作部长会议的谭震林、廖鲁言等谈话。”谭震林汇报说:河南县委、地委手里都掌握着粮食,省委不知道。毛泽东松了一口气,感到很大安慰,说:“那好呀,那我又舒服一点。”“其实,当时河南有些地方(最突出的是信阳地区),已开始出现大量非正常死亡的情况。但是,毛泽东并不知道,连分管农业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谭震林也了解不到真实情况。”“五月六日,毛泽东到达郑州,河南省委负责人吴芝圃汇报说,信阳专区说病了十来万人。”[8]可见,直到1960年5月6日,毛泽东还不知道河南信阳的严重问题。

据贾艳敏等在《“大跃进”时期河南大饥荒暴露过程》一文中记述:1960年4月10日,有位署名“张自强”的转业军人写信给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李德全(转毛泽东)的一封信,反映了信阳严重缺粮,饿死人的情况。该信由李德全转国务院,国务院秘书厅批转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再转信阳专署,转遂平县人委[9]。另据陈大斌著的《从合作化到公社化——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时代》记述:对河南信阳农村人口非正常死亡情况,1960年初,“国务院卫生部和内务部都向上做了反映,秘书长习仲勋向中央监委书记董必武做了汇报,董老派人到信阳调查了3个月。”[10]由此逐步揭开了信阳事件的真相。

二、党史上有的重要机构没有收入《中国共产党历史组织机构辞典》

根据《中国共产党历史组织机构辞典》介绍,这是一部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机构及其所领导的其他主要组织机构之历史沿革的辞典。但是,在该辞典中,党史上有的重要机构却没有收入。比如:1949年和1979年的两个“财经委员会”,这两个机构都是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建立的。根据《陈云年谱》上卷第726页的相关记述:“1949年5月31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建立中央财政经济机构大纲(草案)》。毛泽东、刘少奇作了修改。”6月4日,周恩来在北京饭店主持召开的中共党政机关负责人和各民主党派人士会议上宣布:“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派陈云、薄一波负责筹备组织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于7月12日成立,陈云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于1949年10月21日,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由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兼任主任。“从隶属中央军委的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筹建并开始办公以来,到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仍简称“中财委”)的成立,前后历时半年。”[11]中财委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为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发展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另据《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卷)第269页记述:1979年3月14日,“陈云同李先念联名致信中共中央。信中建议在国务院设立财政经济委员会,作为研究制定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定财经工作中的大事的决策机关。”“三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这封建议信。七月一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在国务院设立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决定。”

三、错字与时间有误

1.关于晋察冀军区攻占张家口

《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事件辞典》第184页,该词条第13~15行,“1945年8月20日—23日,冀察冀军区部队向张家口发起进攻,全面占领张家口和万全城。”这里的“冀察冀军区”,很显然应该是晋察冀军区,文字输入时“晋”错成了“冀”。

2.关于黄克功事件的时间

《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事件辞典》第111—112页,该词条后标注的时间为“1937年11月5日—11日。”这里标注的时间错了。本词条的内容很清楚地介绍了事发时间、经过。1937年10月5日,黄克功因逼婚未遂,在延安延河畔枪杀了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此事当时影响极坏,国民党借机造谣抹黑共产党和红军。边区政府及高等法院根据中央的指示,于10月11日在陕北公学大操场,召开了数千人的大会,进行公开审判。法院经审理,宣布判处黄克功死刑并立即执行。恰在这时,收到毛泽东10月10日写给当时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刑庭审判长雷经天的一封信,并当场宣读。……”查阅《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卷,第31页,“1937年10月10日,关于判处黄克功死刑问题,写信给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页下还做了注释,说明事情的时间、经过,都发生在1937年10月5日—11日期间。毛泽东在信中说:黄克功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他“失掉了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12]严厉惩处黄克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待党员领导干部、对待党领导的军队内部,“实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词条后面标注的时间“1937年11月5日—11日”有误。

四、建议完善对某些词条的表述

1.关于南京大屠杀

《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事件辞典》第113页,建议词条论述里增加“侵华日军野田毅、向井敏明竟然搞杀人比赛,一个杀了105人,一个杀了106人。”的内容。这也呼应了本词条后面“1947年南京审判中,判处战犯谷寿夫、野田毅、向井敏明、田中军吉等人死刑。”

2.关于南宁会议(1958年1月11日至22日)

《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会议辞典》第128页,该词条讲述了南宁会议的主要内容。对“南宁会议”的历史影响,介绍的不够全面。没有介绍“南宁会议”对党内政治生活的影响,有违本辞典编写的“凡例四”。根据本辞典编写“凡例四”介绍,“词条编写以介绍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情况、历史影响为基本内容。”事实上,这次会议“也标志建国后党内民主生活开始由正常或比较正常向不正常转变。”[13]

3.关于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等的批判

《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事件辞典》第298页,建议在这个词条的结尾增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一句话:“八届八中全会关于所谓“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决议是完全错误的。”这样更具权威性。

4.关于桃园经验(1964年7月5日—9月1日)

《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事件辞典》第327页,这个词条只介绍了时间、地点、经过,没有介绍“桃园经验”的历史影响。显然不符合本辞典编写“凡例四”的要求。编写者可能有顾虑,其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第二卷,2011年版,下册,第723—724页,对此是有过论述的。

5.关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

《中国共产党历史组织机构辞典》第327页,“隶属于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全面领导财经工作的部门。1958年6月,根据中央决定,中央财经小组成立。陈云任组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央财经小组停止工作。”这里没有说清这个小组与1957年1月10日成立的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的关系。查阅《陈云文集》第三卷第200页,注释[2],“一九五七年一月十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由陈云、李富春、薄一波、李先念、黄克诚组成,陈云为组长,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之下统一领导全国的财经工作。”[14]

猜你喜欢
辞典词条信阳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利用简单的公式快速分隔中英文词条
信阳诗群
题乌江亭
亚鲁辞典
赤子心 信阳情
信阳茶魂
字典与词典
不必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