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手术室行颅骨骨膜窦手术1例

2020-12-13 23:02彭占威王代旭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骨膜颅骨肿物

彭占威 王代旭 李 俊

作者单位:430014 武汉,江汉大学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彭占威、王代旭、李 俊)

颅骨骨膜窦(sinus pericranium,SP)临床上较少见,多发于青少年,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外伤性、先天性与自发性,肿块逐渐增大并影响美观,可手术切除。我院2018 年7 月收治1例SP,在复合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7岁男性患儿,因发现左侧头顶部头皮肿物1周入院。1周前,剃头时发现左侧头顶部靠近中线处有一头皮肿物,近1周睡觉时肿物膨隆明显加重,伴有肿物膨胀感,近期无外伤史。入院体格检查:包块质软,有轻压痛,触之未有明显搏动感,听诊未闻及杂音;卧位时包块明显增大,质软,边界不清,局部头皮微红色,无明显搏动、皮肤破溃或瘙痒等症,大小约3.0 cm×4.0 cm,并明显突出颅骨;站立时包块不明显。头部MRI 检查见左侧顶部皮下见约1.9 cm×2.1 cm 各序列稍低信号灶;增强扫描见左侧顶部皮下病灶明显强化灶,边缘不光滑,似见血管相连。MRV 示左侧乙状窦相对较窄,显影相对较淡薄,余静脉窦及大脑静脉未见明显异常。在复合手术室行手术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放置4F动脉鞘。选择4F VER 造影导管与0.035"超滑导丝配合,造影见左侧额顶部可见病变位于头皮与中线区,富含血液,通过板障动脉向上矢状窦引流,大小约3.0 cm×4.0 cm,余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动脉瘤及血管畸形征象。于透视下经皮穿刺至颈外动脉分支血管团基底部,经穿刺针注入盐水至球囊充盈皮下,控制血流,以肿块为中心作纵形直切口长约4 cm,切开头皮,皮下即见供血丰富畸形血管团,沿畸形血管团边缘切除完整切除头皮及皮下组织,基底部骨膜部分切除,颅骨上出血以骨蜡和单极电刀止血,再次造影未见明显畸形团残留显影。手术结束时,拔除动脉鞘,穿刺点压迫止血器包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SP。

2 讨论

SP最早由Hecker于1845年发现,直到1975年Qhta正式将其定义为“头皮内缺少肌层的囊性静脉血管团或静脉瘤与颅骨外膜紧密粘附,通过颅骨的板障静脉或导静脉与颅内静脉窦直接交通”。以往,按照SP的发病原因将其分为三型:先天型、自发型和外伤型。考虑本病进展缓慢、隐匿,甚至部分先天型在偶然中发现,故将其归纳分为自发型和外伤型两类。自发型SP多见,可因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颅骨慢性疾病、静脉瘤病或遗传缺陷所致的导静脉异常增多等,再加上咳嗽、呕吐等动作容易使静脉破裂等原因形成,不过有些病例可能同时伴有其他部位的血管异常如海绵状血管瘤、颅内静脉畸形,个别还甚至还伴有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外伤型SP,即颅脑损伤后,骨膜下血肿经导血管与颅内静脉窦相通,或因颅骨外板骨折,因伴有凝血机制障碍以及蛛网膜颗粒压迹较深等,促进SP的发生。本例患儿明确无外伤病史,左侧头顶部靠近中线处有一头皮肿物,质软,边界不清,局部头皮微红色,术中造影所见和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支持该诊断,综合考虑自发型SP可能性更大。

大多数SP可无症状,只是无意中发现肿物或者轻微胀痛就诊时才发现,临床表现多为头皮下的搏动性肿块。头皮下有可压缩性的软性肿物,颅内压增高时肿物增大,站立减小或者消失,触诊发现肿物下方颅骨缺损,此时应考虑SP的诊断,进一步影像学检查证实。病灶多位于额叶区域或沿中线,通过颅骨的缺损出与上矢状窦连接。X线、B超、CT/MRI都有助于SP的诊断。X线目前少用。CT检查可见稍高密度影,同时也可见骨质的破坏,增强扫描能看到明显强化。MRI检查病变区可见混杂信号影,采用其静脉相减影血管成像技术能更清楚地显示出病变的特征。采用脑血管数字动态显影技术,可以看到病变部位处有一过性膨大,且与颅内的静脉系统引流相通。本文病例术中造影可见与静脉窦相通的血管团,大小约3.0 cm×4.0 cm,余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动脉瘤及血管畸形征象。血管团直接由静脉窦参与供血。

目前,大多数SP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与神经外科一般头皮肿物手术一样。我们认为SP术中也应适当抬高病人头部,以便肿物轮廓明显,同时有防止血液充盈过度,进而导致失血过多。在严格止血条件下,尽量全部切除血管团。本文病例基底部骨膜部分切除,切除病变后,电灼烧导静脉,骨蜡封闭颅孔即可,术中再次超选行静脉窦造影,未见明显畸形团残留显影,治愈出院。

猜你喜欢
骨膜颅骨肿物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仿生型人工骨膜及柔性电子器件制备及应用研究
先天性外眦肿物合并眼睑畸形2例
关于小儿颅骨缺损修补的认识
外阴巨大软纤维瘤1例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骨转移瘤针状骨膜反应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骨膜在牵拉成骨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