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荣美,贺奇志,刘晓乐
(新疆兵团第七师129 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胡杨河 834032)
关健词: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
近几年,新疆兵团第七师129 团棉花面积不断扩大,可是近两年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危害棉花的病虫害种类发生了变化。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偶发害虫上升为常发性害虫。危害棉花的病虫害种类很多[1]。在新疆地区常发性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和枯、黄萎病。主要虫害有:棉蓟马、棉蚜、棉叶螨、棉铃虫等。要掌握病虫害发生特点,严格落实“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要求。坚持达标防治、精准用药,准确预测预报病虫害发生,把握关键防治时间节点,确保1 次施药、2 次防治,控制病虫危害,降低田间用药量。
(1)发生特点
5 月是为害盛期。成虫活跃,能飞善跳,扩散快,白天喜在隐蔽处为害,夜间或阴天在叶面上为害,孤雌生殖,雄虫少见。一般气温低于25℃,相对湿度60%以下适其发生。主要天敌有小花熔、姬猎蝽、带纹蓟马等。
(2)防治措施
早春在寄主上防治可压低虫口,减少向棉田迁移。冬春及时铲除田边地头杂草,可降低此虫害发生率。棉花3 片真叶前百株有害虫5 头、4 片真叶后百株有虫10 头,开始化学防治。喷洒20%啶虫脒2500 倍液加2%阿维菌素1500 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加2%阿维菌素1500 倍液交替防治。
(1)发生特点
棉蚜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年约发生20 代左右。苗蚜适宜繁殖温度为16-24℃,过高则抑制其繁殖。当平均温度达到27℃以上时,苗蚜种群显著减退。
棉蚜群集于棉花嫩头、叶片背面、嫩茎上刺吸组织汁液。被害叶片初期出现黄白斑,后背面卷曲或皱缩。棉蚜吸食叶片汁液时排出大量水分、蜜露落到下面叶片上,出现油光的“顶门腻”。受害后的棉株形成“龙头”导致根系发育不良、生长停滞,现蕾开花和吐絮时间推迟[3]。
(2)防治措施
可利用蚜虫的驱黄特点,摆放黄牌,每5 亩1 个。在达到防治指标时进行化学防治,选用20%啶虫脒,亩用15-20 g,兑水40-50 kg,喷施防治棉蚜。
(1)发生特点
2)《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 51255—2017)要求:“城区内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中的一星级及以上的评价标准”“制定规划设计评价后三年的实施方案。其中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认证的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30%”。
棉铃虫在新疆地区一般1 年发生3-4 代,以滞育蛹在土中越冬,翌年气温回升到15℃以上时开始羽化[4]。成虫有昼伏夜出、分散产卵的习性,有趋化性,黑光灯、杨树枝把等对其有较强的聚集作用。棉铃虫喜温喜湿,最适温度25-28℃,相对湿度70%以上,温度高、雨水多的年份有利于棉铃虫的发生。
幼虫啃食嫩叶成缺刻或孔洞。危害棉蕾后苞叶张开变黄,蕾下部有蛀孔,直径5 mm,不圆整,蕾内无粪便,蕾外有粒状粪便,蕾苞叶张开变成黄褐色,2-3 天后即脱落。青铃受害时,铃基部有蛀孔,孔径粗大,近圆形,粪便堆积在蛀孔之外,赤褐色,铃内被食去一室或多室棉籽和纤维,未吃的纤维和种子呈水渍状,造成烂铃。
(2)防治措施
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开启杀虫灯、摆放杨枝把、诱虫笼或性诱盆诱杀第一代棉铃虫成虫,降低田间虫口基数。棉花打顶时及时将顶尖带出棉田外深埋,降低田间着卵量,减轻棉铃虫幼虫危害。棉田内百株累计卵量达到10 粒或百株幼虫达到5 头时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等农药及时防治。注意农药的轮换使用,并及时检查防效。
(1)发生特点
棉叶螨的发生蔓延和繁殖速度与温、湿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土耳其斯坦叶螨是高温活动型,高温干燥对其发生有利。在15-30℃的条件下,发育历期缩短,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发育速度加快。5 月中下旬至6 月初,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繁殖速度加快,开始集中危害棉花,棉叶上很快出现红斑[5]。
(2)防治措施
通过秋耕冬灌、轮作倒茬、合理布局、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等措施增强棉株的抗性,以减轻危害程度。当棉田有螨株率达3%-5%时应进行防治,可选用三磷锡3000-4000 倍液加破卵4000-5000 倍液,或73%炔螨特亩用20-30 g 加20%四螨嗪20 g,兑水40-50 kg,把药液喷施在棉叶背面。连续防治2 遍,间隔5-7 天,防治后观察防效。
(1)发生特点
枯、黄萎病是棉花的一种重大病害,危害性大,顽固性强,具有毁灭性,一旦发生很难根治,曾列入植物检疫对象。目前全国主要产棉地区均有发生。
枯萎病发病早,子叶期即可发生,现蕾期达发病高峰,常引起植株明显矮化、枯死,叶脉可变黄,呈黄色网纹症,维管束变色较深。
黄萎病发病较晚,一般在现蕾期才开始发生,花铃期达高峰,黄萎病一般不产生严重矮化和早期死亡,维管束变色较浅。
(2)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种子调运检疫,保护无病区。二是实行轮作倒茬,施用无病和腐熟农家肥;增施钾肥,适时喷酒缩节胺、中耕除草、整枝等田间操作,加强棉田管理,提高棉花抗病力。三是选用抗病品种。四是药剂处理,拌种或温水浸种。病土用5%棉隆可湿性粉剂原药70 g/m2消毒,或用氯化苦等进行消毒;棉田发病初期,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400-500 倍液灌根或喷雾。五是合理水肥运筹,提高作物抗性。
(1)发生特点
棉花立枯病、炭疽病病菌主要通过种子和病株残枝落叶传播,棉籽播种发芽后病菌侵害幼苗,棉花苗期遇到连阴雨、低温的气候条件发病严重;地势低洼和土质粘重的棉田易发病。播种过早,地温低幼苗生长缓慢及排水不良发病重。4-5 月田间湿度大,土壤通气不良,棉苗生长受抑,病害易发展蔓延。
(2)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进行选种,加强栽培管理,秋季深耕,适时早播,及时防虫治虫,勤中耕、深中耕,培育壮苗。药剂防治可选用多菌灵、25%敌唑酮、40%拌种霜等药剂拌种[6]。出苗后如遇寒流、阴雨天气,苗期叶病有爆发的可能性,可选用用50%多菌灵或65%代森锰锌500-600 倍喷雾。
本文探讨了新疆地区棉花栽培中主要病虫害特点以及相应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要针对不同的病虫害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通过农业、药物以及生物等方法综合防治,保障棉花栽培不受或少受病虫害侵扰,有效提高棉花的质量和产量,为棉农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