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德,胡慧琳
(1.烟台大学 民族研究所,山东 烟台 264005;2.烟台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梁武帝萧衍既是南梁开国皇帝,又是“多艺多才”①姚思廉:《梁书》卷六《敬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50页。、知识渊博的学者,其思想具有多元化特点。目前,专家学者已对他的政治思想②[韩国]金裕哲:《梁武帝天监年间官制改革思想及官僚体制上之新趋向》,《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5年9月,中国湖北襄樊;杨恩玉:《梁武帝的统治思想试探》,《东岳论丛》2012年第4期;林大志:《略论梁代前期梁武帝的吏治与思想》,《安徽史学》2005年第2期。、儒学思想③陈朝晖:《梁武帝与南朝的儒学》,《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5期;乐胜奎:《梁武帝的儒学思想论略》,《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佛学思想④陈伟娜:《梁武帝萧衍的佛学思想及宗教实行》,《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文学思想⑤林大志:《梁武帝的文学思想》,《求索》2005年第11期。、儒佛会通思想⑥王玮:《从梁武帝的<孝思赋>看中国佛教与儒家伦理的融合》,《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李晓虹:《圆融二谛—梁武帝思想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年。及三教会通思想⑦潘桂明:《试论梁武帝的“三教”思想及其历史影响》,《孔子研究》1986年第4期;刘林魁:《梁武帝<会三教诗>》及其三教会通思想考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5期。做了比较充分研究,但对其民族关系思想迄今却鲜有涉猎。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梳理和探讨,以期对梁武帝思想有一全面认识。
梁武帝萧衍在位四十八年,梁与东北、北方、西北、西南和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政权都有交往,一度出现过“其使或岁再三至,或再岁一至”①李延寿:《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西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78页。的良好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与梁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指导密切相关。
根据相关文献分析,梁武帝的“大一统”思想大致在任雍州刺史时有了雏形,在建立南梁政权前后基本定型。
齐明帝建武四年(497年)十月,作为太子中庶子的萧衍肩负着救雍州的使命而抵达雍州。次年(498年)七月,被齐明帝任命为雍州刺史。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萧衍根据当时“政出多门,乱其阶”的复杂局势,便派张弘策向萧懿(萧衍长兄)“陈计”说:“郢州控带荆、湘,西注汉、沔;雍州士马,呼吸数万,兽眎其间,以观天下。”②姚思廉:《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4页。永元二年(450年),萧衍又有“总荆、雍之兵,扫定东夏”③《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第4页,第5页。的念头。同年,他又对张弘策等人表达过“威詟四海,号令天下”④《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第4页,第5页。的想法。尽管萧衍的这些想法主要以夺取政权为目标,与后来以南北统一为目标的“大一统”追求并不完全相同,但已有“大一统”思想的雏形。
天监元年(502年)四月丙寅,萧衍在南郊举行隆重的即位仪式,他在祭告上天时,对萧齐末期“九服八荒之内,连率岳牧之君,蹶角顿颡,匡救无术,卧薪待然,援天靡诉”⑤《梁书》卷二《武帝纪中》,第33页,第46页。的状况表示强烈不满,希望建立“殊俗百蛮,重译献款,人神远迩,罔不和会”的政治秩序,并表示要“以兹寡薄,临御万方,顾求夙志,永言祗惕。”⑥《梁书》卷二《本纪第二》,第34页,第34页,第44页。此后,梁武帝曾多次阐明他的“大一统”思想,如他认为自己“继迹百王,君临四海”⑦《梁书》卷二《本纪第二》,第34页,第34页,第44页。,应当统领天下,而南北战争造成人民困苦,责任全在于自己。天监六年(507年),梁武帝在诏书中宣称:“夫有天下者,义非为己。凶荒疾疬,兵革水火,有一于此,责归元首。”⑧《梁书》卷二《本纪第二》,第34页,第34页,第44页。天监七年(508年),梁武帝提出汉族与其他民族同受天子教化的观点,显示出他有统一天下、教化万民之意。他下达诏书称:“朕肇基明命,光宅区宇……今声训所渐,戎夏同风,宜大启庠斅,博延胄子,务彼十伦,弘此三德,使陶钧远被,微言载表。”⑨《梁书》卷二《武帝纪中》,第33页,第46页。
中国素有久思入梦之说,太清元年(547年),梁武帝通过说梦明确表达了他的“大一统”思想的蓝图,乃“中原平,举朝称庆”⑩《梁书》卷三八《朱异传》,第539页,第339页。。他对黄慧弼说:“我昨梦天下太平,尔其识之”11《南史》卷八十《贼臣侯景传》,第1994页。,又将此梦告诉中将军朱异,朱异揣摩出梁武帝的意图,遂对此解释为“此宇内方一之征。”12《梁书》卷三八《朱异传》,第539页,第339页。由此可以看出“大一统”乃梁武帝日思夜想之事,实现“大一统”对梁武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直到大同二年(536年),梁武帝仍然没有看到一统现实,公开承认“疆场多阻,车书未一。”13《梁书》卷三《武帝纪下》,第80页。为此深刻自责,并归因于自己的“寡德”。
那么,实现“中原平”、“天下太平”的途径是什么呢?梁武帝并没有做出具体说明,从各种文献中分析,主要是想通过北伐完成他所谓的“天下太平”的理想。
梁武帝在位时期,诸多少数民族政权都通过“奉表献方物”14《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东夷传》,第1971页。等方式,表达与梁交往的愿望与诚意,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则时常与梁朝处于对峙状态。因此,梁武帝的“大一统”思想主要是想通过与北魏战争实现他的战略目标。
梁武帝即位后,北魏曾出兵袭击梁朝,大获全胜。天监四年(505年)二月,梁武帝谋划“伐魏”15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四六,“武帝天监四年二月”,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548页。,结果出师不利,致使梁州十四郡之地全部归入北魏版图。同年十月,梁武帝又“大举伐魏”①《资治通鉴》卷一四六,“武帝天监四年十月丙午”条,第4552页。。梁军这次出征声势浩大,“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②《梁书》卷二二《太祖五王传》,第340页。战争一开始,梁军便势如破竹,太子右卫军张惠韶等攻取宿预城,北徐州刺史昌义之攻克梁城,征南将军、江州刺史王茂领兵数万进攻荆州,豫州刺史韦叡猛攻小岘、合肥,各路大军四面八方赶来,与北魏展开决战。后因王茂战败、临川王萧宏怯懦、部署失当、“将士人怀愤怒”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四六,“武帝天监四年九月”,第4565页。以及气候恶劣,梁朝官兵纷纷“散归,弃甲投戈,填满水陆,捐弃病者及羸老,死者近五万人。”④《资治通鉴》卷一四六,“武帝天监四年九月”,第4565-4566页,第4566页。北魏宣武帝命令中山王元英“乘胜平荡东南,逐北至马头,攻拔之,城中粮储,魏悉迁之归北。”⑤《资治通鉴》卷一四六,“武帝天监四年九月”,第4565-4566页,第4566页。天监五年(506年)十月,北魏镇东将军萧宝寅与中山王元英一同围攻钟离,“众号百万,连城四十余。”⑥《梁书》卷十二《韦叡传》,第223页。梁武帝令征北将军曹景宗统率众军援救,并要求“景宗顿道人洲,俟众军齐集俱进。”⑦《资治通鉴》卷一四六,“武帝天监四年十月”,第4568页。当时钟离城内仅有昌义之所率的三千余人,与魏军展开激烈争斗,“一日战数十合,前后杀伤者万计,魏军死者与城平。”⑧《梁书》卷十八《昌义之传》,第294页。天监六年(507年)二月,北魏宣武帝担心“兵久力殆”⑨《资治通鉴》卷一四六,“武帝天监六年二月”,第4570页,第4572页。,便召元英班师回朝,但元英坚持不退。梁武帝便命豫州刺史韦叡协助曹景宗共守钟离,并断言“二将和,师必济矣。”⑩《梁书》卷十二《韦叡传》,第223页,第224页。梁朝士气高涨,“军人奋勇,呼声动天地,无不一当百,魏人大溃。”11《梁书》卷十二《韦叡传》,第223页,第224页。经过此番较量,“魏连战不能却,杀伤者十二三,自是魏军不敢逼。”13《南史》卷五八《韦叡传》,第1428页。著称的北魏大将杨大眼又率万余骑兵来战,试图打破被动局面。韦叡与杨大眼交战数次,始终僵持不下。后来梁武帝“命景宗等豫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之计”12《梁书》卷九《曹景宗传》,第180页。此时,素来以“勇冠三军,所向皆靡”14《资治通鉴》卷一四六,“武帝天监六年二月”,第4570页,第4572页。。曹景宗与韦叡各攻一桥,韦叡攻其南,曹景宗攻其北。当时风劲火盛,烟尘遮天蔽日,梁军士气大振,魏军大溃。沿淮水一线,皆是尸体相互枕藉之景,梁军“生擒五万人,收其资粮、器械山积,牛马驴骡不可胜计。”15《资治通鉴》卷一四六,“武帝天监六年三月”,第4573页。梁朝钟离大捷,有效打击了北魏的嚣张气焰,这是梁武帝北伐战争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通二年(528年),北魏北海王元颢投降南梁,请求梁武帝立他为魏主。梁武帝接纳了元颢,并派陈庆之带兵护送元颢回到北方。元颢遂“于涣水即魏帝号”16《梁书》卷三二《陈庆之传》,第461页。。陈庆之率军攻陷三个城垒,大败魏将丘大千。北魏征东将军元晖业率羽林军两万前来救援,以此阻隔陈庆之的北上之路。陈庆之命“浮水筑垒,攻陷其城,生擒晖业,获租车七千八百辆。”17姚思廉:《梁书》卷三二《陈庆之传》,第461页,第462页,第462页。魏杨昱、元庆、元显恭紧接着又率七万羽林军,占据荥阳抵抗元颢,其兵力十分强盛。陈庆之率骑兵三千背城迎战,大破魏军,“收荥阳储实,牛马谷帛不可胜计。”18姚思廉:《梁书》卷三二《陈庆之传》,第461页,第462页,第462页。军队进至虎牢,尔朱世隆弃城逃走,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也因惧怕,逃奔并州。至此,元颢顺利进入洛阳,于前殿登位,南北统一局势逐渐明朗。
梁朝此时本应乘胜追击,积极筹备北伐,继续夺取城池,稳固中原统一大业,但因元颢心术不正,梁武帝指挥失当,形势很快发生逆转。元颢即位后,不仅“日夜宴乐,不复视事”19姚思廉:《梁书》卷三二《陈庆之传》,第461页,第462页,第462页。,而且还暗中勾结安丰王、临淮王等“共立奸计”。陈庆之担心政局不稳,便建议元颢向梁武帝请求再派精兵,以应对不测。元颢决心背道而驰,便向梁武帝进表称:“河北、河南一时已定,唯尔朱荣尚敢跋扈,臣与庆之自能擒讨。今州郡新服,正须绥抚,不宜更复加兵,摇动百姓。”①《梁书》卷三二《陈庆之传》,第462-463页,第463页,第463页。梁武帝被元颢一纸书信所迷惑,下诏众军都停驻在边界前缘。此时,“洛下南人不出一万,羌夷十倍”②《梁书》卷三二《陈庆之传》,第462-463页,第463页,第463页。。魏天柱将军尔朱荣、右仆射尔朱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尔朱荣长史高欢以及鲜卑、柔然,“勒众号百万”,挟持魏主元子攸来攻元颢,元颢据守洛阳六十五日,期间所得城垒皆起兵反叛。陈庆之渡过黄河坚守北中郎城,三日之中不断作战,杀伤甚多。尔朱荣将要退兵之际,刘灵助上言:“不出十日,河南大定。”③《梁书》卷三二《陈庆之传》,第462-463页,第463页,第463页。于是,尔朱荣缚木成筏,与元颢战于河桥,元颢大败,洛阳失陷。至此,梁朝北伐实现统一之路回到了原点,梁武帝至死也没有实现“中原平”、“天下太平”的理想。
梁武帝朝思暮想实现“中原平”和“天下太平”大业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如下两点尤为重要:
一是通过实现统一目标巩固统治地位。梁武帝虽在南齐时期战功卓著,但毕竟是以禅让方式即位,建立新的王朝。为减轻王朝内部对梁武帝政权正统性的质疑,他欲通过实现统一目标,进一步强化梁朝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另一方面,立国于江南的王朝始终与北朝处于对立局面,若能通过北伐战争取得中原之地,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自身统治,而且可以向世人强调正统在南而不在北。北魏自孝文帝迁都后,不断加快汉化进程,“北魏政权在与南方争夺文化正统地位上,做的相当成功。”④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第234页。梁武帝要想在文化正统上占有优势,通过北伐实现一统,自然会突显梁朝的正统地位。
二是通过北伐解除北魏的军事压力。北魏君臣也有一统天下的愿望,对萧梁步步紧逼,因此萧梁也时常面临着北魏南伐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南北对峙形势下,相对而言,北魏占有一定优势,使新即位的梁武帝处于被动局面。面对如此状况,梁朝迫切需要在战略上打开突破口,以扭转不利局面。因此,“大一统”思想便应运而生,天监四年(505年)的北伐正是其“大一统”思想的第一次实践。另一方面,由于北魏政局比较混乱,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梁武帝准确地抓住这一时机,进行北伐。后见北魏“百姓困穷,人人思乱”⑤《资治通鉴》卷一四九,“武帝普通四年”,第4674页。,更加坚定了继续北伐统一的决心。
以德处理民族关系的政治智慧自古有之,各个时期均有一些实践经验,如东汉时期护羌校尉邓训在“羌胡相攻”、“以夷伐夷”⑥范晔:《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附子邓训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09页。呼声十分高涨的情况下,极力主张以德安抚“羌、胡”,结果得到了“湟中诸胡”的大力支持。
梁武帝虽未明确阐述“以德怀之”的思想观点,只是唐朝史学家姚思廉根据他处理民族关系的实践活动所做的归纳,但也非常符合梁武帝的思想。萧衍在接受梁王之名时,就明确提出“育德振民”⑦《梁书》卷一《武帝纪上》,第25页。的观点。在初登皇位时,他指出:“唐谢虞受,汉替魏升,爰及晋、宋,宪章在昔。咸以君德驭四海,元功子万姓,故能大庇氓黎,光宅区宇。”⑧《梁书》卷二《本纪第二》,第33页,第34页,第36页。随后在颁布的诏书中强调,“五精递袭,皇王所以受命;四海乐推,殷、周所以改物。虽禅代相舛,遭会异时,而微明迭用,其流远矣。莫不振民育德,光被黎元。”⑨《梁书》卷二《本纪第二》,第33页,第34页,第36页。以此表达他对历代统治者皆以恩德待民的认同。即位之后,他还时常思考如何“振民育德,去杀胜残,解网更张,置之仁寿”⑩《梁书》卷二《本纪第二》,第33页,第34页,第36页。。大同二年(536年),他又提出了“政在养民,德存被物,上令如风,民应如草”11《梁书》卷三《本纪第三》,第80页。的观点。
梁武帝处理与北魏以及其他政权关系的一些举措,也充分体现了他的“以德怀之”思想。
一是善待北魏归附降将。梁武帝为人坦荡,对于北魏投降将领,不仅能容而且能重用之。北魏泰山郡太守羊侃,因其父曾多次表明“人生安可久淹异域,汝等可归奉东朝”①《梁书》卷三九《羊侃传》,第557页,第557页。之念,为完成父亲心愿,羊侃决定南归梁朝。梁武帝立马“遣羊鸦仁、王弁率军应接,李元履运给粮仗。”②《梁书》卷三九《羊侃传》,第557页,第557页。羊侃于大通三年(529年)行至京师,梁武帝下诏授其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瑕丘征讨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州刺史等官职,其兄羊默及其三个弟弟羊忱、羊给、羊元,皆被任命为刺史。北魏汝南王元悦、东道行台元延明及临淮王元彧在听说河阴之变后,都来投奔梁朝。北魏投降梁朝的人因惧怕在梁受到歧视,都称自己在北魏的官职为伪官,唯有元彧在向梁武帝上表时仍自称是北魏临淮王,梁武帝“体其雅素,不之责。”③《资治通鉴》卷一五二,“武帝大通二年四月”,第4746页。梁武帝此举,不仅为北伐赢得了人心,也为朝廷吸纳了更多有用之材。中大通六年(534年),贺拔胜、卢柔等为侯景所败,被迫投降梁朝。后来他们希望回去,梁武帝不仅“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④令狐德棻:《周书》卷三二《卢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563页。,而且还亲自在南苑为其饯行。
二是遣使通和。梁朝建立后,梁武帝多次派兵北伐,梁与北魏关系非常紧张。从大同二年(536年)十二月“魏请通和,诏许之”⑤《梁书》卷三《本纪第三》,第81页,第89页。开始,梁与北魏以互访形式使双方关系走向缓和。大同三年(537年)七月、大同四年(538年)五月、大同五年(539年)十一月、大同六年(540年)七月、大同七年(541年)四月和十二月、大同十一年(545年)四月,北魏都“遣使来聘。”⑥《梁书》卷三《本纪第三》,第81页,第89页。梁武帝也积极回应,频繁派遣使者出访北魏。《梁书》对梁朝到北魏聘问的记载不多,而《魏书•萧衍传》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按照《魏书》的说法,萧衍通过魏益州刺史傅和与掌握实权的高欢联系,“求通交好”,而高欢也“志绥边远,乃请许之。”⑦魏收:《魏书》卷九八《岛夷萧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78页。从大同四年(538年)开始,梁武帝连续派人出访东魏,因南北方各自认为自己是“正统”,因此《魏书》中对梁朝的访问均称之为“朝贡”。如大同四年(538年)冬,梁武帝遣其散骑常侍张皋、通直常侍刘孝仪、通直常侍崔晓朝贡。大同五年(539年)夏,遣散骑常侍沈山卿、通直常侍刘研朝贡。大同六年(540年)春,遣散骑常侍柳豹、通直常侍刘景彦朝贡;同年冬,又遣散骑常侍陆晏子、通直常侍沈景徽朝贡。大同七年(541年)夏,遣散骑常侍明少遐、通直郎谢藻朝贡。大同八年(542年)春,遣散骑常侍袁狎、通直常侍贺文发朝贡;同年冬,又遣散骑常侍刘孝胜、通直常侍谢景朝贡。大同九年(543年)夏,遣散骑常侍沈众、通直常侍殷德卿朝贡;同年冬,又遣散骑常侍萧确、通直常侍陆缅朝贡。大同十一年(545年)秋,遣散骑常侍徐君房、通直常侍庚信朝贡。大同十二年(546年)夏,遣散骑常侍萧瑳、通直常侍贺德玚朝贡。中大同二年(547年)春,遣散骑常侍谢兰、通直常侍鲍至“朝贡”⑧《魏书》卷九八《岛夷萧衍传》,第2178-2179页,第2179页。。由于梁朝连续遣使通和,双方关系良性互动,“十余年间,南境宁息。”后因梁武帝“惑(侯)景游说,遂绝贡使。”⑨《魏书》卷九八《岛夷萧衍传》,第2178-2179页,第2179页。
梁武帝不断派遣使者主动到魏访问或回访,使双方关系由对抗转向和解,有力地增进了南北之间的民族交流、信任和包容。在双方来往中,梁武帝十分珍惜双方的情谊。自从梁、魏遣使通和以来,北朝的国书上总是写道:“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⑩《资治通鉴》卷一五八,“武帝大同十年”,第4924页,第4924页。梁武帝回信时,要求去掉“彼”字,于是魏收起草国书时便确定为:“想境内清晏,今万里安和。”11《资治通鉴》卷一五八,“武帝大同十年”,第4924页,第4924页。没有彼此之分,尽量模糊对立状态,使双方俨然如一体。这既是梁武帝诚心改善南北关系的聪明之举,也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
羁縻思想是中国历代政治家有效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之一,而册封是中国历代王朝维系民族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册府元龟》云:“中国之于夷狄羁縻而已……加以侯王之号,申之封拜之宠。”①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九五三《外臣部•册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326页。说明册封与羁縻紧密相连。梁武帝虽然没有系统阐述过这一思想观点,但他对许多政权首领的册封无不体现这一思想。
一是对河南王的册封。《梁书•诸夷传》所记“河南王”,“其先出自鲜卑慕容氏”。河南国即吐谷浑,“其界东至垒川,西邻于阗,北接高昌,东北通秦岭,方千余里,盖古之流沙地焉”。吐谷浑首领阿豺“始受中国官爵”,南朝宋文帝元嘉末期,慕延“又自号河南王”②《梁书》卷五四《诸夷•西北诸戎传》,第810页。,此后南朝对吐谷浑首领多以河南王称之。天监元年(502年),梁武帝将河南王休留代进号为征西将军。休留代死,其子伏连筹继承爵位和官职。之后,伏连筹不仅派遣使者进献金装玛瑙钟、赤舞龙驹以及当地特产等,还上表请求在益州建立九层佛寺,梁武帝全部答应了。此后,双方交往不断。因吐谷浑地与益州相邻,“常通商贾,民慕其利,多往从之”③《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10页,第815页,第816页,第816页。,双方均有获利。伏连筹死后,其子呵罗真继位,梁武帝将其封为宁西将军、护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
二是对宕昌王的册封。宕昌国是羌人建立的政权,都城宕昌城(今甘肃省宕昌县西)。宋孝武帝时期,宕昌国国王梁瓘怱开始向南朝进献当地特产。天监元年(502年),梁武帝先将宕昌王梁弥颌进号为镇西将军,随后将梁弥邕封为安西将军、河源二州刺史、宕昌王。④《梁书》卷二《武帝本纪中》,第36、38页。天监四年(505年),梁弥博进献甘草、当归等物,梁武帝“诏以为使持节、都督河凉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东羌校尉、河凉二州刺史、陇西公、宕昌王,佩以金章。”⑤《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10页,第815页,第816页,第816页。大同七年(541年),梁武帝又把梁弥博的封爵和官职授予其子梁弥泰。
三是对邓至王的册封。邓至国位居西凉州界,是羌之别种,世代为持节、平北将军、西凉州刺史。宋文帝时,其王象屈耽“遣使献马”。天监元年(502年),梁武帝下诏封其王象舒彭为督西凉州诸军事,进号安北将军。天监五年(506年),舒彭遣使向梁“献黄耆四百斤,马四匹”⑥《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10页,第815页,第816页,第816页。。
四是对武兴国的册封。武兴国是由原来的仇池国发展而来的,为氐族杨氏建立的政权。梁朝刚建立,梁武帝便对杨氏进行了一番册封,以杨集始为使持节、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都王;封杨灵珍为冠军将军;以杨孟孙为假节、督沙州刺史、阴平王⑦《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10页,第815页,第816页,第816页。。杨集始死,其子杨绍先承袭爵位。天监二年(503年),梁武帝又封杨灵珍为持节、督陇右诸军事、左将军、北梁州刺史、仇池王。天监十年(511年),杨孟孙去世,梁武帝下诏追赠他为安沙将军、北雍州刺史,由其子杨定承袭封爵和官职。杨绍先死,其子杨智慧继位。大同元年(541年),朝廷收复汉中后,杨智慧派遣使者上表,“求率四千户归梁”,梁武帝下“诏许焉,即以为东益州。”⑧《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西戎传》,第1980页。
五是对高句丽的册封。天监元年(502年),梁武帝念高句丽与宋、齐均来往密切,为维护长期以来的友好关系,便晋封高云为车骑大将军。天监七年(508年),梁武帝诏云:“高骊王乐浪郡公云,乃诚款著,贡驿相寻,宜隆秩命,式弘朝典。”⑨《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03页,第804页。为感谢其诚意,他又封高云为抚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常侍、都督、王等职务都不变。此后,高丽多次派使者向梁朝贡。天监十七年(518年),高云去世,其子高安承袭父亲的封爵,梁武帝又封高安为持节、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宁东将军。高安去世后,梁武帝对其子孙封号不断,他们也不断加强与梁的友好关系,对梁“累奉表献方物”⑩《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03页,第804页。。
六是对百济的册封。百济与高句丽本都位于辽东之东,为东夷三韩国之一马韩中之一国。天监元年(502年),梁武帝将百济王余大进号征东将军。后为高丽所破,国力多年衰微,不得已迁居到南韩之地。普通二年(521年),百济王余隆遣使奉表,称“累破句骊,今始与通好”。梁武帝念其“守藩海外,远修贡职,乃诚款到”,又不辞辛苦送来贡品,不仅对其倍加赞赏,还下诏称其“宜率旧章,授兹荣命”①《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04页,第805页,第786页,第783页,第817页,第815页。,于是将其封为都督百济诸军事、宁东大将军、百济王。余隆去世后,梁武帝又封其子余明为持节、督百济诸军事、绥东将军、百济王。通过册封,进一步巩固了双方的友好关系。大同七年(541年),百济“累遣使献方物,并请《涅盘》等经义、《毛诗》博士并工匠、画师等”②《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上•百济传》,第1973页,第1978页。,梁武帝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下令一并给之。太清三年(549年),百济不知梁朝发生变故,“犹遣使贡献”。到了建康,他们“见城阙荒毁,并号恸涕泣”③《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04页,第805页,第786页,第783页,第817页,第815页。。可见双方感情多么诚挚。
七是对林邑王的册封。林邑国在宋文帝时与宋时战时和,既“频年遣使贡献”,又“寇盗不已”。自宋孝武帝到齐末,与南朝不断来往。梁朝建立后,林邑国仍不断朝贡。天监九年(510年),范文赞之子范天凯向梁武帝进献白猴,梁武帝下诏称:“林邑王范天凯介在海表,乃心款至,远修职贡,良有可嘉。宜班爵号,被以荣泽。可持节、督缘海诸军事、威南将军、林邑王。”范天凯病死,其子弼毳跋摩继立,继续向梁“奉表贡献”④《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04页,第805页,第786页,第783页,第817页,第815页。。普通七年(526年),梁武帝下诏封其王高式胜镗为持节、督缘海诸军事、绥南将军、林邑王。后又册封高式律陁罗跋摩为持节、督缘海诸军事、绥南将军、林邑王。
总体来看,梁武帝民族关系思想在处理民族关系及外交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实践成效非常显著。梁武帝时期是南朝民族关系最好的时期,民族交往交流达到了高潮,正如《梁书》所云“自梁革运,其奉正朔,修贡职,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⑤《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04页,第805页,第786页,第783页,第817页,第815页。
一是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到梁朝贡。朝贡是衡量双方关系密切程度的晴雨表。梁武帝时期,原属于古西域的龟兹、于阗、高昌、宕昌、邓至、滑国、呵跋檀、周古柯、胡密丹、白题国、渴盘陁、末国以及北方的芮芮(柔然)等纷纷到梁朝贡,有的少数民族政权甚至达到了“其使或岁再三至”⑥《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上•百济传》,第1973页,第1978页。的频繁程度。如天监九年(510年)、天监十三年(514年)和天监十七年(518年),于阗多次遣使到梁进献波罗婆步鄣、琉璃罂等物品。大同七年(541年),还进献了外国的玉雕佛像。天监十一年(512年),宕昌国遣使朝贡。河南王在天监十三年(514年)、天监十五年(516年)和普通元年(520年),都曾遣使到梁朝贡。芮芮在天监十四年(515年)、天监十五年(516年)和普通元年(520年)多次派遣使者进献乌貂裘等物及特产,“是后数岁一至焉。”⑦《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04页,第805页,第786页,第783页,第817页,第815页。。大同七年(541年),芮芮使者又向梁进献马和黄金。普通元年(520年),滑国和河南王都遣使朝贡。普通三年(522年),白题国派遣使者到梁朝贡。即使“居西凉州界,羌别种”⑧《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04页,第805页,第786页,第783页,第817页,第815页。的邓至国,其王象舒彭也于天监五年(506年)派遣使者到梁朝献。
与一些政权独立到梁朝贡不同,有的政权是跟随其他政权的使臣到梁朝贡,如呵跋檀、周古柯、胡密丹等国在普通元年(520年)都“使使随滑使来贡献方物。”⑨《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西戎传》,第1984页,第1987页。梁元帝《梁职贡图》残卷中就有呵跋檀、周古柯、胡密丹、白题等国使者的画像。
二是重新恢复了交往交流关系。如本为西域古国的龟兹,“在汉世常为大国”,魏文帝初即位,遣使贡献。晋太康中,又“遣子入侍”⑩《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13页,第813页。,与中原交往比较频繁。自东晋孝武帝太元七年(382年)前秦苻坚派其将吕光征伐西域,攻入龟兹城,“自此与中国绝不通”。梁武帝普通二年(521年),龟兹王尼瑞摩珠郍胜才“遣使奉表贡献”11《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13页,第813页。,恢复了断绝近140年的关系。
三是开拓性地建立起交往交流关系。自晋室南迁后,由于种种原因,“北荒西裔,隔碍莫通”12《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西戎传》,第1984页,第1987页。。梁武帝时期,以前没有与南朝来往的少数民族政权,开始与梁朝取得联系,建立了交往交流关系,极大地拓展了南朝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的范围。如西域古国于阗在梁武帝天监九年(510年)“始通江左,遣使献方物。十三年,又献波罗婆步鄣。十八年,又献琉璃罂。大同七年,又献外国刻玉佛。”①《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西域诸国传》,第1985页,第1985页,第1986页,第1984页,第1984页,第1985页,第1986页。位于于阗西部的渴盘陁国,“王姓葛沙氏,梁中大同元年(546年)”始通江左,遣献方物。”②《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西域诸国传》,第1985页,第1985页,第1986页,第1984页,第1984页,第1985页,第1986页。本为汉世且末国的末国,“北与丁零、东与白题、西与波斯接”,其王安末深盘于普通五年(524年)“始通江左,遣使来贡献。”③《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西域诸国传》,第1985页,第1985页,第1986页,第1984页,第1984页,第1985页,第1986页。本为车师之别种的滑国,“自魏、晋以来,不通中国。至梁天监十五年,其王厌带夷栗陁始遣使献方物。普通元年,遣使献黄师子、白貂裘、波斯锦等物。七年,又奉表贡献。”④《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西域诸国传》,第1985页,第1985页,第1986页,第1984页,第1984页,第1985页,第1986页。与滑国同时到梁朝贡的白题国,地处滑国之东,西极波斯,其王姓支名史稽毅,其先“盖匈奴之别种胡也”⑤《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西域诸国传》,第1985页,第1985页,第1986页,第1984页,第1984页,第1985页,第1986页。。据《梁书•裴子野传》记载,“是时西北徼外有白题及滑国,遣使由岷山道入贡。此二国历代弗宾,莫知所出。”⑥《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西域诸国传》,第1985页,第1985页,第1986页,第1984页,第1984页,第1985页,第1986页。直到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白题国才“遣使献方物。”⑦《梁书》卷三○《裴子野传》,第443页。即使波斯国也于中大通二年(530年)“始通江左,遣使献佛牙。”⑧《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西域诸国传》,第1985页,第1985页,第1986页,第1984页,第1984页,第1985页,第1986页。西域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乃至波斯等国与南朝建立起交流关系,梁武帝具有开创之功。因此,史臣如此称赞梁武帝在这方面的开拓之功:“征赋所及之乡,文轨傍通之地,南超万里,西拓五千。……三四十年,斯为盛矣。自魏、晋以降,未或有焉。”⑨《梁书》卷三《武帝纪下》,第97页。
四是教育影响了地方官员。考察思想发挥作用情况,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看其教育和引领作用。梁武帝民族关系思想在这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如大同九年(543年)出任使持节、都督湘桂东宁三州诸军事、湘州刺史的张缵既十分向往“六夷膜拜,八蛮同轨”⑩《梁书》卷三四《张缵传》,第496页,第502页。的局面,又在州内积极推行惠民政策,使州界零陵、衡阳等郡那些“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的莫徭蛮,“因此向化”,“州境大安”。11《梁书》卷三四《张缵传》,第496页,第502页。又如因心慕梁朝而在天监初年投诚归顺的徐文盛,于大同末年被授予持节、督宁州刺史等职。宁州地处僻远,“所管群蛮不识教义”,贪图钱财、抢劫争夺之事接连发生,以前的刺史皆无可奈何。而徐文盛则“推心抚慰,示以威德”,因此“夷獠感之,风俗遂改。”12《梁书》卷四六《徐文盛传》,第640页。
此外,一些与梁关系密切的政权首领对梁武帝的敬仰和颂词,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梁武帝民族关系思想及其实践所取得的成效。《梁书•诸夷传》中对一些与梁交往的国家称为“南海诸国”。由于梁朝海运发达,与这些国家来往频繁,梁武帝本人得到了他们的尊敬和颂扬。如盘盘国王奉表称梁武帝为“常胜天子”、“万善庄严”,表示对他“至诚敬礼”13《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793页,第794页,第795页,第795、796页,第797页,第800页。。丹丹国王称颂梁武帝“八方六合,莫不归服”14《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793页,第794页,第795页,第795、796页,第797页,第800页。。干陁利国王称梁武帝为中国圣主,颂扬他“仁荫四海,德合天心”。15《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793页,第794页,第795页,第795、796页,第797页,第800页。狼牙修国王称梁武帝为“大吉天子”,“譬如梵王,世界之主,人天一切,莫不归依”16《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793页,第794页,第795页,第795、796页,第797页,第800页。。婆利国王称梁武帝为“圣王”,认为他能使“四海流通,交会万国”17《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793页,第794页,第795页,第795、796页,第797页,第800页。。师子国王称梁武帝为“大梁明主”,认为梁武帝道德高远,像天地般覆载万物,亦像日月般照耀四方。因而“四海之表,无有不从,方国诸王,莫不奉献,以表慕义之诚”,各地之人“或泛海三年,陆行千日,畏威怀德,无远不至。”18《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793页,第794页,第795页,第795、796页,第797页,第800页。当然,梁朝与“南海诸国”的关系并不等同于梁与中国境内民族政权的关系,列举这些史例,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梁武帝处理各种关系所取得的成效而已。
历史学家评价前世人物大都秉持实事求是态度,对有功者予以褒扬,对有过者予以贬斥。唐朝史学家姚思廉从长时段历史比较中,充分认识到梁武帝民族关系思想及其实践的显著成效,因而对其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海南东夷西北戎诸国,地穷边裔,各有疆域。若山奇海异,怪类殊种,前古未闻,往牒不记。故知九州之外,八荒之表,辩方物土,莫究其极。高祖以德怀之,故朝贡岁至,美矣。”①《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18页,第809页。又云:“西北诸戎,汉世张骞始发西域之迹,甘英遂临西海,或遣侍子,或奉贡献,于时虽穷兵极武,仅而克捷,比之前代,其略远矣。魏时三方鼎跱,日事干戈,晋氏平吴以后,少获宁息,徒置戊己之官,诸国亦未宾从也。继以中原丧乱,胡人递起,西域与江东隔碍,重译不交。吕光之涉龟兹,亦犹蛮夷之伐蛮夷,非中国之意也。自是诸国分并,胜负强弱,难得详载。明珠翠羽,虽仞于后宫;蒲梢龙文,希入于外署。有梁受命,其奉正朔而朝阙庭者,则仇池、宕昌、高昌、邓至、河南、龟兹、于阗、滑诸国焉。”②《梁书》卷五四《诸夷传》,第818页,第809页。
梁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与其个人经历、儒家思想、历代盛衰的经验教训以及佛教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一是个人经历对其民族关系思想的影响。齐明帝建武四年(497年)九月,北魏孝文帝从南阳出发,亲征萧齐。雍州刺史告急。齐明帝先派徐州刺史裴叔业带兵营救雍州,俘获北魏四千余人。随后,齐明帝又派太子中庶子萧衍、右军司马张稷和度支尚书崔慧景等援救雍州。由于齐军内部不和等原因,北魏很快攻拔新野,“于是沔北大震”③《资治通鉴》卷一四一,“明帝永泰元年正月丁亥”条,第4418页。。齐明帝又令太尉陈显达营救雍州。永泰元年(498年)三月,崔慧景大败,其所率官兵“死伤略尽”,只有萧衍“全师而归。”④《梁书》卷一《武帝纪上》,第3页。不久,萧衍行雍州府事。同年七月,被授为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辅国将军、雍州刺史。
萧衍的雍州刺史履职经历,既为日后成就帝业打下坚实基础,又深入了解了雍州境内的民族关系,对其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雍州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极其重要性以及历史上一些政治家在此谋划北伐的案例,无疑会对梁武帝思想的形成产生影响。雍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晋将领庾翼“为荆州,谋北伐,镇襄阳”。宋文帝元嘉中期,雍州已成为大镇,“疆蛮带沔,阻以重山,北接宛、洛,平涂直至,跨对樊、沔,为鄢郢北门。部领蛮左,故别置蛮府焉。”⑤萧子显:《南齐书》卷一五《州郡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81-282页。南宋时期的思想家陈亮认为,荆、襄之地,在春秋时期,“楚用以虎视齐、晋,而齐、晋不能屈也”。三国时期,诸葛亮“由此起辅先主,荆楚之士从之如云,而汉氏赖以复存于蜀;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邓艾、羊祜皆以其地显名”。后来,“晋氏南渡,荆、雍常雄于东南,而东南往往倚以为疆,梁竟以此代齐。”⑥脱脱等:《宋史》卷四三六《儒林传六陈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936页。清初著名学者顾祖禹认为,襄阳是“天下之腰膂”,“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⑦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五《湖广方舆纪要序》,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484页。从相关史料来看,萧衍的“大一统”思想主要形成于这一时期。在这里,他曾想以雍州士马“以观天下”,想统领荆、雍之兵“扫定东夏”⑧《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第4页。。萧衍以北伐方式统一南北的想法,可能也产生于这一时期。
此外,萧衍在任雍州刺史时,想必会了解到宋文帝时期的雍州刺史、襄阳太守刘道产的治雍功绩。史载刘道产“善于临民,在雍部政绩尤著,蛮夷前后叛戾不受化者,并皆顺服,悉出缘沔为居。百姓乐业,民户丰赡,由此有《襄阳乐歌》,自道产始也”。刘道产因其“惠泽被于西土”,因此在他死后,“诸蛮皆备衰绖,号哭追送,至于沔口。”刘道产因对蛮夷“威怀兼举”而“政绩既著”⑨沈约:《宋书》卷六五《刘道产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19页。,显然会对梁武帝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梁武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在其《会三教诗》自述:“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孝义连方册, 仁恕满丹青。践言贵去伐, 为善存好生。”①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三十《统归篇》,《弘明集 广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65页。他在《净业赋》中说自己:“布衣之时,唯知礼义,不知信向。”②《广弘明集》卷三十《统归篇》,《弘明集 广弘明集》,第346页。史书称他“洞达儒玄”。梁武帝勤奋好学,虽然公务繁忙,“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戊夜。”他还是一位著述颇丰的学者,曾“造《制旨孝经义》,《周易讲疏》,及六十四卦、二系、《文言》、《序卦》等义,《乐社义》,《毛诗答问》,《春秋答问》,《尚书大义》,《中庸讲疏》, 《孔子正言》,《老子讲疏》,凡二百余卷,并正先儒之迷,开古圣之旨。”③《梁书》卷三《武帝纪下》,第96页,第97页。这些都说明梁武帝在其即位前期极力推崇儒学,并把儒家思想作为梁朝的统治思想。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兴文学,修郊祀,治五礼,定六律”④《梁书》卷三《武帝纪下》,第96页,第97页。,将儒学修养和经术作为选官的必备条件。天监五年(506年)正月,梁武帝下诏:“自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⑤《南史》卷六《梁本纪上》,第188页。天监七年(508年),梁武帝又下诏称:“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⑥《梁书》卷四八《儒林传序》,第662页,第662页,第662页。天监八年(509年),梁武帝又诏曰:“朕思阐治纲,每敦儒术,轼闾辟馆,造次以之。”⑦《梁书》卷二《本纪第二》,第49页。在梁武帝的大力倡导下,一方面儒学走向了南朝的巅峰,另一方面,梁朝得到了一大批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管理人才,“十数年间,怀经负笈者云会京师。”⑧《梁书》卷四八《儒林传序》,第662页,第662页,第662页。因此,史学家姚思廉称其“聪明文思,光宅区宇,旁求儒雅,诏采异人,文章之盛,焕乎俱集。”⑨《梁书》卷四九《文学传序》,第685页。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梁武帝对儒学思想的推崇,使得“六经之教,蔚然兴焉,虽疵而未醇,华而未实,固东汉以下未有之盛也。”⑩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七《梁武帝一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89页。
梁武帝推崇儒学、弘扬德化的一些举措,与其“以德怀之”的民族关系思想极其吻合,也与儒家积极宣扬的维护大一统封建统治秩序的思想一脉相承。即使在教育方面,梁武帝的思想认识和孔子思想几乎完全一致。如天监七年(508年),梁武帝下诏称:“思欲式敦让齿,自家刑国。今声训所渐,戎夏同风,宜大启庠斅,博延胄子,务彼十伦,弘此三德,使陶钧远被,微言载表”11《梁书》卷四八《儒林传序》,第662页,第662页,第662页。。梁武帝认为,天下臣民应当同受圣人教化,不应有戎夏之别,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非常吻合,与孟子的“舜生于诸冯……东夷人也;文王生于岐周……西夷人也。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12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37-540页。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由此可见,梁武帝的民族关系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三是历代盛衰经验教训的影响。梁武帝不仅对历史颇有研究,“又造通史,亲制赞序,凡六百卷。”13赵翼著、王树民校正:《廿二史劄记校正》卷十二《宋齐梁陈书并南史》,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63页。而且还善于从历史上治乱兴衰中汲取经验教训,强调“殷鉴不远”14《梁书》卷三五《萧子恪传》,第508页,第508页。。如天监四年(505年),他在诏书中称:“二汉登贤,莫非经术,服膺雅道,名立行成。魏、晋浮荡,儒教沦歇,风节罔树,抑此之由。”15《梁书》卷四八《儒林传序》,第662页。明确表明要借鉴两汉时期的经验,汲取魏晋时期的教训。他曾在文德殿与司徒左长史萧子恪一起分析萧齐、刘宋和东晋国祚长短的原因:“江左以来,代谢必相诛戮,此是伤于和气,所以国祚例不灵长。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代’。此是一义。”16《梁书》卷三五《萧子恪传》,第508页,第508页。他对宋齐的奢侈腐败造成的恶果也有清醒认识,认为“宋氏以来,并恣淫侈,倾宫之富,遂盈数千。推算五都,愁穷四海,并婴罹冤横,拘逼不一。抚弦命管,良家不被蠲;织室绣房,幽厄犹见役。”①《梁书》卷二《本纪第二》,第35页,第37页。正是由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高度重视,因此,他在即位不久就在颁布的诏书中宣布:“汉文四百,邈焉已远。虽省事清心,无忘日用,而委衔废策,事未获从。可依周、汉旧典,有罪入赎,外详为条格,以时奏闻。”②《梁书》卷二《本纪第二》,第35页,第37页。所以,“远遵前轨”③《南史》卷五二《梁宗室传下•论曰》,第1304页。是梁武帝的重要思维方式。这样,传统的“大一统”思想、羁縻思想、桓温北伐、刘裕北伐等,都对梁武帝的民族关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四是佛教思想的影响,梁武帝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面对安逸的环境,梁武帝逐渐骄傲自满、迷失本心,对儒学的认同也开始向佛教偏移。天监十六年( 517) 三月,梁武帝“敕太医不得以生类为药;公家织官纹锦饰,并断仙人鸟兽之形,以为亵衣,裁剪有乖仁恕。于是祈告天地宗庙,以去杀之理,欲被之含识。郊庙牲牷,皆代以面,其山川诸祀则否”④《南史》卷六《梁本纪上》,第196页,第197页。。天监十八年(519年)四月,梁武帝于无碍殿“受佛戒,赦罪人”⑤《南史》卷六《梁本纪上》,第196页,第197页。。这些经历是梁武帝开始接受佛教思想的标志。大通元年(527 年)三月,梁武帝“幸寺舍身。甲戌还宫,大赦,改元大通,以符寺及门名。”⑥《南史》卷七《梁本纪中》,第205页,第226页。自此开启了佞佛之门。之后梁武帝又多次舍身寺庙,“其朝臣三表不许,于是内外百官共敛珍宝而赎之。”⑦《魏书》卷九八《岛夷萧衍传》,第2187页,第2187页。萧衍每逢拜佛,都要脱去礼法所定的皇帝服装,换上乾陀袈裟。他还令其王侯子弟皆受佛诫,“有事佛精苦者,辄加以菩萨之号。”⑧《魏书》卷九八《岛夷萧衍传》,第2187页,第2187页。恰如李延寿所论:“溺于释教,弛于刑典”⑨《南史》卷七《梁本纪中》,第205页,第226页。成为梁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梁武帝因沉迷佛教,其民族关系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前期的北伐走向了遣使通和。大同二年(536 年)十一月己亥,“罢北伐之师。……壬申,东魏遣使请和,上许之”⑩《资治通鉴》卷一五七,“武帝大同二年十一月、十二月”,第4874页。。梁武帝积极接纳和信任东魏叛将侯景,也与他的思想发生转变有一定关系。总体而言,梁武帝的民族关系思想与其统治思想由儒转佛息息相关。
梁武帝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
其一,民族关系思想与政治思想的统一。梁武帝在其政治生涯中,主要走的是以德治国路线。他在接受梁王之命时说:“育德振民,邈然尚远。”11《梁书》卷一《本纪第一》,第25页。说明梁武帝在即位前夕便以育德济民为目标。天监元年(502年),梁武帝以前代为鉴,重申“德”的重要性,“朕以寡薄,昧于治方,藉代终之运,当符命之重,取监前古,懔若驭朽。思所以振民育德,去杀胜残,解网更张,置之仁寿”12《梁书》卷二《本纪第二》,第36页。。由此可见,“德”治是梁武帝治国之利器,与他“以德怀之”的民族关系思想是相通的。
其二,民族关系思想的两面性。梁武帝的思想非常庞杂,其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既有仁慈一面,又有铁血一面。在“以德怀之”思想中,梁武帝为达到笼络少数民族人心,间接控制少数民族政权的目的,采用了善待、馈赠、通和等多种方式;在以册封为主的羁縻思想中,梁武帝对河南、宕昌、邓至、武兴及高句丽、百济、林邑等政权进行册封,表达他对这些政权的拉拢与支持,这些都是通过相对温和的手段使其他政权对梁感恩戴德,与梁王朝保持密切联系。而在“大一统”思想中,为实现一统目标,梁武帝即位之前就曾“总苍兕之师,翼龙豹之阵,云骧雷骇,剪暴夷凶”13《梁书》卷三《本纪第三》,第97页。,称帝之后又多次诏令大举北伐,普通六年(525年),下诏称“庙谟已定,王略方举。”①《梁书》卷三《本纪第三》,第69页,第69页。命令领军将军西昌侯深藻、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豫章王综以及“其余众军,计日差遣”。梁武帝本人则“当六军云动,龙舟济江。”②《梁书》卷三《本纪第三》,第69页,第69页。梁武帝并非只是“皇帝菩萨”③《魏书》卷九八《岛夷萧衍传》,第2187页。,他的民族关系思想除了“以德怀之”思想、羁縻思想的怀柔性,还具有发动战争的强硬性,因此,他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恩威并施的两面性。
其三,“大一统”是梁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核心。实现一统是所有具有远大抱负政治家的理想追求,只是实现的途径有所差异而已。梁武帝追求一统,既想通过北伐方式实现其疆域上的一统局面,又想通过册封实现其政治上的一统局面,其“以德怀之”思想及实践也服务于大一统的战略目标。从梁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实质来看,“大一统”思想是核心,并把其他思想连在一起。梁武帝作为梁朝的开国皇帝,即位之初,信心满满,以实现中原平定、梁朝一统为战略目标。他的以册封为主的羁縻思想,既有通过册封积极笼络和控制东西南北各个方位诸多政权首领、在政治上实现一统的考虑,又有在多个地域牵制北魏、为最终实现一统提供有利环境的考虑。如梁武帝对高句丽和百济的册封,就有从东北部牵制北魏之意。天监十七年(518年),梁武帝将高句丽王高安封为持节、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宁东将军。我们知道,营州和平洲都不在高句丽辖境之内,梁武帝封高句丽王为督营、平二州诸军事,既有拉拢高句丽之意,又是鼓励高句丽牵制北魏的诱饵。梁武帝对河南王、宕昌王和邓至王等首领的册封,也有在西部牵制北魏的意图。这些最终都服务于大一统的战略目标。梁武帝善待北魏归附降将、不断加强与北朝的沟通和交流等体现“以德怀之”思想的举措,也是立足于大一统的目标。总之,“大一统”思想、“以德怀之”思想和以册封为主的羁縻思想,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