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及相关词义考

2020-12-13 13:59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

陈 智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懵懂”一词,至今仍活跃于普通话中,《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其释义为:

【懵懂】měngdǒng 形 糊涂;不明事理:懵懵懂懂|聪明一世,~一时。

然考其词形发展轨迹,“懵懂”一词则经历了一系列的复杂过程,涉及的词形主要有:懞懂、懞挣、懞憧、懵憧、懵憕、懵董、懵懂、懵腾、懜懂、懜憧、朦腾、朦 、朦朣、矇腾、矇瞳、蒙盹、蒙董、蒙懂、蒙腾、蒙鸿、瞢懂、瞢腾、矒瞪、迷丢没邓、迷颩没腾、迷颩模登、懵懵懂懂、朦里朦 、懞里懞懂、懵里懵懂等。本文拟通过追溯其音义演变的轨迹,从历时与共时两个角度来考察“懵懂”类词(本文把“懵懂”一系列词形统称为“懵懂”类词,把“瞢”“懵”“蒙”“懞”“朦”“矇”“懜”统称为“瞢”类词)的发展,并辅以方言佐证,对“迷丢答都”“懞挣”“寱挣”等相关词义进行商兑。

一 “懵懂”类双音词是“瞢”类词的变形重叠词

(一)“瞢”类词为同源词

王力[1]考幽部明母字皆与蒙冒意思相关。 天蒙冒则为雾,为梦,为冥;目蒙冒则为盲,为眊,为瞀,为矇。 故“瞢”“懵”“矒”“蒙”“懞”“朦”“矇”“懜”为同源词,皆表“昏昧不明”义,既可指人,也可指物。 指人时形容人“昏昧无知;迷糊”,指物时则形容物“模糊不清”。

(二)“瞢”类词的顺向变形重叠词

朱德熙[2]把变形重叠分为顺向重叠和逆向重叠两类。 所谓“顺向重叠”是指“基本形式在前、重叠部分在后”的重叠式,所谓“逆向重叠”是指“重叠部分在前、基本形式在后”的重叠式。 并且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变声重叠都是顺向的,变韵重叠都是逆向的。

孙景涛[3]进一步提出区别变形重叠式的三个步骤:

首先,要看这个双音形式中是否有一个可以独立运用于他处的音节(语素),如果有,便有可能是派生形式。

其次,要看这个音节(语素)跟这个双音形式是否有意义上的联系。 如果有并且这种意义联系属于类别性的,并且只有这一个音节(语素)跟它参加构成的双音形式有这种意义联系,那么这个双音形式就是派生形式。

最后, 还要看两个构成成分之间的语音关系,如果完全相同(表现在文字上即重言),并且符合上述要求,它就是重叠词;如果语音上不尽相同,但是其差别可以归入某种类型,即能找到许多平行的例子,这个双音节形式仍可确定为重叠词。

依据这个标准检验,我们可以把“懵懂”类双音词看作“瞢”类词的顺向变形重叠词:

首先,“瞢”类词是可以独立运用于他处的形容词,既可指人,也可指物。 如:

(1)瞢久而益忧。(《太玄·冲》)

(2)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素问·气交变大论》)

其次,“瞢”类词与“懵懂”类词其词义的联系属于类别性的(指人时形容人“昏昧无知”,指物时形容物“模糊不清”),并且只有“瞢”类词这一个音节跟“懵懂”类词有这种意义联系。 如:

(3)师子吼,无畏说,深嗟懵懂顽皮靼。(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4)惆怅后尘流落尽,自抛怀抱醉懵腾。(唐·韩偓《格卑》)

(5)汹涌吹苍雾,朦朣吐玉盘。(唐·释无可《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

最后,“瞢”类词与“懵懂”类词的第二个音节语音不相同,但二者有叠韵关系。 考《广韵》“瞢”有两读,一为“莫中切”,与“懂”等同属东韵;一为“武登切”,与“腾”同属登韵。

综上,可判定“懵懂”类双音词是“瞢”的顺向变形重叠词。 “懵”为词根,“懵懂”类双音词的第二个音节为衍生音节。

(三)“懵懂”不是偏义复词

“懵懂”又似可理解为偏义复词,但“懂”字各大字书皆未收,且表“明白;了解”义的用例出现年代较晚,直至明代才出现,如《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老门公故意道:‘你说的是甚么说话? 我一些不懂。 ’”华学诚考“懵懂”中“懂”无义,且为“懂”加“心”旁后被疑作表示心里懂得之义[4]。

又言语作品中任何一个用于偏指的双音组合都可找出它不偏指的用例, 而且以后一种用法为先、为常[5],如“得失”“利害”“消息”等。 检索文献,“懵懂”类双音词(包括“瞢”类字在上下文的出现情况)在文献中皆无不偏指用例,故“懵懂”非偏义复词。 笔者认为“懵懂”类词从唐代成词开始,本为变形重叠词,后大致到了明代,随着“懂”产生“明白;了解”义后,“懵懂”其词内成分被重新分析为偏义复词,并在文献中用例逐渐增多。 到了近现代,可能因人们普遍以为“懵懂”为偏义复词,相比于其他词形,其构词理据更为清晰,因而也就战胜了其他双音词词形沿用至今。 而“懵腾”中的“腾”至今仍与“懵” 词义无关, 在口语中发展有三音节词 “懵腾腾”。 又“腾”可与其他词组合成一批“X 腾腾”词(见下节)。

(四)“懵腾”与“腾腾”

唐代及其后的文献中,另有“腾腾”表“形容昏沉迷糊的样子”的用例[6],如:

(6)不如来饮酒,任性醉腾腾。(唐·白居易《不如来饮酒》)

(7)重叠山前对酒樽,腾腾兀兀度朝昏。(唐·方干《阳亭言事献漳州于使君》)

关于“腾腾”的此种用法,当为古代汉语状态词缀的历史发展产物,其与诗词歌赋等韵文作品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7]。 前贤已有较多研究,此不赘述。石锓认为其从唐代开始[8]。马彪分析“腾腾”在唐代开始既可以单用,也可以构词,意义可实可虚,位置可前可后[9]。 邵敬敏认为此类词缀其语义虚化程度与其组合能力成正比,随着“腾腾”的此类用法不断发展增多,其语义虚化程度也就不断加强[10]。

另考“X 懂/腾”(本节“X”指“瞢”类词)表“昏沉迷糊”义的文献时代,可得“X 懂”的最早文献出处其作者玄觉为初唐僧人,而“X 腾”的最早文献出处除白居易为中晚唐诗人外,其余作者基本生活于晚唐五代及其后年代,两者的文献用例年代至少存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差。 笔者认为出现此类时间差的原因为:通摄的读音存有文白两个历史层次,文读为[uŋ],白读为[əŋ]。 徐时仪考唐时方言中存有“东”“登”通韵、东韵读如登韵的语言现象(如“痋”与“疼”等),并从现代汉语方言读音、近代汉语小说相关用字情况以及实验语言学所测共振峰结果三个角度进行佐证[11]。

综上,“X 腾”中的“腾”有两种历史发展来源:一为“懵懂”类词的第二个音节其韵腹[u]与韵尾[ŋ]两个低的共振峰因在口语中合在一起产生异化,而读如[thəŋ],用“腾”记音。 二为“腾腾”在古汉语状态词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语义不断虚化,附着在形容词后,组成多音节词。 两种历史来源大致在中唐时期出现叠置,故而在文献中出现“X 腾”与“腾腾”等文献用例。

二 “懵懂”类词的多种词形变体

“懵懂”类词的词形变体主要可分为“懵懂”类双音节词和“懵懂”类四音节词。

(一)“懵懂”类双音节词

“懵懂”类双音节词因读音较接近,可互相通用,故成词始其词形便不稳定,尤其有宋以降,词形更加丰富,直至现代,双音节词词形才统一为“懵懂”。 如:

指物的:

(8)善画无根树,能描朦 云。(宋·汤垕《古今画鉴·宋画》引宋翟耆年赠米友仁诗)指人的:

(9)如公昨日所说,只是发动方用克,则未发时,不成只在这里打瞌睡懞憧,等有私欲来时,旋捉来克!(《朱子语类》第四十一卷)

(10)人望顿轻,明主增喟,懵董之号,道旁揶揄。(元·许月卿《上程丞相书》)

(11)莫不是睡起矒瞪眼挫花。(明·汤显祖《邯郸记》第四出)

(12)天君失所司,瞢懂吁可悯。(清·方浚颐《二知轩诗钞》卷九)

考文献用例,“懵懂” 类双音节词主要用于指人,用于指物的用例有宋以降便不再使用。

(二)“懵懂”类四音节词

1.到了元代,“懵懂”类词进一步发展出四音节词,主要有:“懵懵懂懂”“迷丢没邓”“迷颩没腾”“迷颩模登”。

(13)只是一件,连我这孩儿心下也还是懵懵懂懂的。(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

(14)则见他左来右去再说不出甚亲人,为甚么叨叨絮絮占着是迷丢没邓的混,为甚么獐獐狂狂便待要急张拒遂的褪。(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

(15)“我这里稳丕丕土坑上迷颩没腾的坐,那婆婆将粗剌剌陈米喜收希和的播。(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

(16)睡不着也末哥,孤孤另另单枕上迷颩模登靠。(周文质《叨叨令·悲秋》)

上举各例均为“迷糊;糊涂”义,值得注意的是,元代出现 “迷丢没邓”“迷颩没腾”“迷颩模登”的用例。

关于“迷丢没邓”“迷颩没腾”“迷颩模登”的释义,相关词典皆释义为“迷迷糊糊”,与“懵懂”义同,甚确。 但《元曲释词》释“没邓、没腾、模登,音近义同,都是形容沉迷在某一事物中的状态,今语作迷迷瞪瞪”[12],《汉语大词典》“迷颩没腾” 一词中的“颩”音为“cuō”,未确。

今按:“没邓”“没腾”“模登”为“瞢”反切分音而得,无实义,“颩”音为“diū”,“迷丢没邓”“迷颩没腾”“迷颩模登”均为“没邓”“没腾”“模登”的变形重叠词。

首先,“瞢”“没”“模”同为明母,又“瞢”读为“武登切”时与“邓”“腾”“登”同属登韵,故“没邓”“没腾”“模登”为“瞢”反切分音而得。

其次,检索文献,“没邓”“没腾”“模登”均无单用形容沉迷在某一事物中的状态的文献用例。

再次,“颩”在同时期的元代文献中,有与“丢”用法相同的文献用例, 如汪元亨 《折桂令·归隐》:“扁担伽帽,颩下我这偏衫。 ”又例(20)中,“颩”“丢”对文,也可证“颩”即“丢”字。 《汉语大词典》“迷颩没腾”一词中注“颩”音为“cuō”,当受《元曲选》音释所影响。

最后,“迷丢”“迷颩”实为“没邓”“没腾”“模登”逆向变韵而得。 先是“瞢”反切分音为“没邓”“没腾”“模登”,再是整体逆向变韵成“迷丢没邓”“迷颩没腾”“迷颩模登”。 对此,江蓝生有详考[13]。 又“迷丢没邓”“迷颩没腾”“迷颩模登”在句中均为副词,与原形容词“瞢”类词语法功能不同,故其应为变形重叠词。

混凝土终凝后拆除模板养生,先用土工布覆盖混凝土表面,然后在其表面洒水,养生时间为7d。养生目的是减少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为混凝土内部硬化、强度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

2.到了近现代,出现了新的四字格形式“懞里懞懂”“朦里朦 ”“懵里懵懂”等。

(17)翠芝的弟弟水生,张开手懞里懞懂地去摸车子。(艾芜《纺车复活的时候》)

(18)我小的时候虽朦里朦 ,当时看了这一段,小小心弦也被震动,感到莫名其妙的凄惨。(邹韬奋《青衣行酒》)

(19)掏钱的时候老皮懵里懵懂不知所以然。(苏童《井中男孩》)

“懞里懞懂”“朦里朦 ”“懵里懵懂”的主要特点为:第二个音节“里”的声母韵母与前后字均无联系,只是个音节衬词,起填补音节的作用。 石锓对此有详考:A 里AB 的“里”为音缀,是历史上变音重叠形成的产物,如“骨里骨碌、糊里糊涂”等[14]。

三 相关词义商兑

(一)元曲中,有一释义具有争议之词——迷丢答都

(20)早则是我希颩胡都喜,则管里迷丢答都问,我须是匹配你的大媒人。(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

对于“迷丢答都”的释义,各家看法也不尽相同:《元曲释词》释为“形容叨叨絮絮询问之意”[12],《近代汉语大词典》释为“没完没了,一味地”[15],《近代汉语词典》释为“形容纠缠不清”[16],《汉语大词典》释其与“迷丢没邓”同义。

第一,“迷丢”应是“迷丢没邓”“迷颩没腾”“迷颩模登”中后两字脱落而单用“迷丢”表示“迷迷糊糊”义,这可能是受到“迷”字词义的影响。 “迷”有“迷糊、糊涂”义,如南朝宋谢灵运《与诸道人辨宗论》:“日用不知, 百姓之迷蒙, 唯佛究尽实相之崇高”。 盖“迷”“蒙”同义连言,皆表“迷糊、糊涂”义。

第二,元曲中,有“答都”的其他词形变体(见下文)表示说话唠叨、没完没了的用例。

1.“答都”似为“答答”的词形变体

在元代同期文献中,另有“答答”表“说话唠叨”的用例:

(21)不索你阶直下絮絮答答,门儿外唱叫呀呀。(佚名《鸳鸯被》第二折)

例(21)“答答”“呀呀”对文,用来修饰“絮絮”“唱叫”。 不同的是,“都”与“答”存在着圆唇与不圆唇的对立。

按:“答答”似为方言中用来形容说话“啰唆、唠叨”的口语记音词。 徐时仪考宋代及其后时代的文献中,另有其他语音相近的词用来形容说话“啰唆、唠叨”,如“忉怛”“忉忉”“忉忉怛怛”“絮叨”“絮絮叨叨”等[17]。 “叨”“答”主要元音相同,“叨”韵尾为/—u/,属阴声韵;“答”在入声舒化之前其韵尾为/—p/,属入声韵,与“叨”可阴入对转,入声舒化后,“答”转为阴声韵,但主要元音仍相同。 “叨”脱落韵尾即与“答”同音,故“絮絮答答”“絮絮叨叨”似为同一口语记音词。

按此种看法,“答都”可能为“答答”在例(20)的口语环境中,为求与前文“希颩胡都”的“都”同音押韵而改其第二字不圆唇读音“答”为圆唇读音“都”。

2.“答都”又似为“打笃”“打独”“打都”的另一种记音形式

在元代同期及其后文献中,另有“打笃磨”“打独磨”“打都磨”的文献用例,“笃”“独”“都”皆为圆唇。

(22)打笃磨搓来根底,换头巾便上,弄交番厮替。(《大宋宣和遗事》亨集)

(23)正风清月朗碧天高,可怎生打独磨觅不着官道。(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

(24)狄希陈跪着,打都磨子的死拉。(《醒世姻缘传》第九五回)

上述三例《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词典》等词典释义为“盘旋、徘徊”,亦即表示“来来回回、反复”,为程度副词。 “笃磨”“独磨”“都磨”音近,盖为同一口语记音词。 “打”的语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虚化,在句中可以表示一个很虚的语法意义,且其虚词义多用于口语中,因此又往往成为一个记音的音节写成“搭、答、达”等[18]。 元明戏曲中,“答”“搭”“打”也有通用、表同一记音字的用例,如“答忽”“搭护”“打呼”等[19]。 《大宋宣和遗事》虽为宋人所作,但元人或有增益, 是成书于元代的笔记小说辑录;又“答”“笃”“独”本为入声字,但到了宋元时期,北方地区入声舒化,且“答”与“打”(因“打”的语音演变较为特殊,笔者主要参考徐时仪根据前贤的研究进一步对“打”的字音所作的论述[18])在《中原音韵》里同属端母家麻韵,故“答都”“打笃”“打独”“打都”音近似可混用。

关于“笃磨”的释义,相关词典皆释作“徘徊、盘旋”。 刘凯鸣考“笃磨”为“踱磨”的俗写词,义为“踌躇”[20],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今笔者家乡浙江临海方言口语中仍有“恶笃磨[ɔɁ3toɁ3mo42]”一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反复拖拉、非常磨人,盖当为“笃磨”表“徘徊、踌躇”的引申义,因反复徘徊,故在口语里引申有“做事反复拖拉、非常磨人”义。 刘卫宁老师(广东潮州人)指出:其方言口语中亦有类似该词读音与词义的口语词,读作[tɑɁ55tiɁ55](其中第二音节[tiɁ55]在语流中有时会变调为22),用来表示“啰唆”等义,但相关词典皆未收,亦不知其词的写法。特留此备考说明。 按此种看法,“答都”应为“打笃磨”“打独磨”“打都磨”在与“迷丢”组合时为求韵律和谐而省去最后一个字“磨”而形成的(例24 的“打都磨子”似可停顿读为“打都/磨子”,按此种停顿读法,“打都”与“答都”基本相同)。

3.小结

无论“答都”为何种说法,皆表“说话唠叨、没完没了”义,“迷丢答都”应为“迷丢”与“答都”两个语素连用,而不是一个单一的语素。 “迷丢”表示“迷迷糊糊”义,“答都”近似于类词缀,用来修饰“迷丢”,指说话絮叨、 没完没了、 非常磨人。 具体再看例(20),则是指迷迷糊糊、反复絮絮叨叨地问。

(二)元曲中,另有一词“懞挣”,诸家释义也有差别

(25)我这里连忙把手多多定,他那里越憋拗放懞挣,则管里啼天哭地相刁蹬。(佚名《神奴儿》第二折)

(26)这厮待放懞挣,早拨起咱无明火不邓邓,损坏众生,扑杀苍蝇。(朱凯《昊天塔》第四折)

1.关于“懞挣”的释义,《元曲释词》释“懞挣”即“懵懂”,或作“寱挣”。 《近代汉语词典》释“懞挣”同“懵憧”[21]。 《元语言词典》释“懞挣”为“不驯顺”[22]。《近代汉语大词典》释“懞挣”为“撒野,耍蛮”[23]。 《汉语大词典》释“懞挣”为“糊涂”,并补充说明:放懞挣,犹言装糊涂。

今补:“挣”即“怔”,义为“迷糊、神志不清”,“懞挣”即“懵怔”。

张相释“挣”为“发怔”,凡云挣,皆发怔义也[24]。甚确。 但未说明“挣”得义之由。 《集韵·去嶝》:“懵怔,神不爽”。 “挣”“怔”同属舌音,又韵母相同,故“怔”假借为“挣”。 “懞挣”义为“神志模糊”,与“懵懂”同。 且在元代同期,“挣”有与“怔”义相同的用例,表“迷迷糊糊”义,如:

(27)小僧连忙将一块石头打将去。不知恁般手正,直一下打入他喉咙里去了。我见那大虫楞楞挣挣倒了。(李好古《沙门岛张生煮海》第三折)

例(27)“楞楞”“挣挣”连言,表“迷迷糊糊”义。具体再看例(25)与例(26),例(25)言“他在那里越发地执拗假装糊涂”,例(26)言“(韩延寿被和尚设计关在门里)假装糊涂(想哄骗和尚开门放自己出去)”。

2.元代及其后文献中另有几个与“挣”组合的双音节词:意挣、呓挣、讛挣、寱挣。

(28)唤梢公忙答应,休要意挣。(元·宋方壶《醉花阴·走苏卿》)

(29)我恰待行,打个呓挣,怪玉笼中鹦鹉知人性,不住的语偏明。(《元曲选·梧桐雨》第一折)

(30)眼睁睁慢打回合,气扑扑重添讛挣。(《元曲选·气英布》第二折)

(31)没揣的一声狠似雷霆,猛可里 一惊丢了魂灵,这的是俺娘的弊病,要打灭丑声,佯做个寱挣。(《元曲选·倩女离魂》第四折)

关于“呓挣、讛挣、意挣”的释义,相关词典皆释义为“寒噤;愣怔”,引申之则有发怔发呆之意,甚确。 但就“寱挣”的释义,则有歧义。 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释“寱挣”同“呓挣”,如《近代汉语词典》[25]等;二是释“寱挣”为“睡梦中因下意识作用而起来说话、活动”,如《汉语大词典》等。

按:“寱”“呓”“讛”为异体字。《说文· 部》:“寱,瞑言也。 ” 段注:“瞑言者, 寐中有言也……俗作‘呓’”。 《玉篇·口部》:“呓, 睡语”。 《字汇·言部》:“讛,寐语也”。《正字通·言部》:“讛,与呓同”。故“呓挣”“讛挣”“寱挣”应为同一词的不同词形变体,其中的“挣”与“懞挣”的“挣”义相同,同指“迷糊、神志不清”义。

因人在睡眠中,有时会无意识地活动,常表现为突然地颤动,故可用“呓挣”表“寒噤;愣怔”义;人在睡眠时神志是不清醒、迷糊的,故“呓挣”又引申有发呆、迷糊义。 又因“呓挣”语义指向“神志”,故又可用“意挣”记形。 检例(31)文献出处,“寱挣”在文中并非指“睡梦中因下意识作用而起来说话、活动”义,而是与“呓挣”同义,指“糊涂”。

今河南等中原官话地区方言中仍有 “呓挣”(《汉语方言大词典》也作“呓怔”或“呓诤”)一词[26],常用来表示说话莫名其妙(有时不排除故意假装的因素),处在不清醒状态,或是反应迟钝,或是迷糊犯傻,有时也指走神。

四 结语

“懵懂”类词的词形发展经过了一系列的复杂过程。 首先,是“瞢”的同源字字形丰富,这为后来词形的丰富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约在中古汉语时期,“瞢”类词开始产生出顺向变形重叠词。 到了近代汉语时期,“懵懂”类词的词形更加丰富。 主要分两条线路发展:一条是在原变形重叠词的基础上词形不断丰富发展,这是主线路;另一条是先由“瞢”类词反切分音,再逆向变韵形成“迷丢没邓”“迷颩没腾”“迷颩模登”。 这两步是同时的,没有经历一个先分音后重叠的过程。

多次变形重叠可以起到增强词汇描状性、语义传达生动形象性的效果。 汉语中有很多词都存在着词形变体,且形式丰富多样,尤其唐宋以降,随着白话文献的增多,也就产生了众多的词形变体,其形成发展演变的原因及过程仍有较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 追溯考源这些词汇,当不拘于其具体字形,须从相关音义入手,辅以方言佐证,再力求从历时与共时两个宏观的角度考其词形与功能的演变。

感谢:本文初稿承蒙徐时仪教授的悉心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修改稿曾于“2019 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第四届全国语言学分论坛”报告,承蒙分会场专家曾昭聪教授、刘卫宁讲师及与会人员的指导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又蒙湖州师范学院王国珍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文中讹谬概由本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