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俊杰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112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土壤,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特点。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社会的治国理念,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进行政治统治提供了指导思想,也成为当今中国政治建设的镜鉴。习近平曾在2014年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这表明,研究古代中国社会的治国理念对提升我国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古今中外所有国家进行政治统治,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是国家权力从何而来,是否具有合法性。不同思想家对国家权力来源的论述各不相同,例如,17世纪英国的政治家霍布斯认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自然状态下的每一个自然人让渡的一部分权力;而马克思则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权力由统治阶级掌握。自夏朝建立至1840年,古代中国对国家权力来源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两种观点,即“天人相与”和“天人相分”。
所谓“天人相与”是指,统治者是上天的代表,他们代表上天的意志,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天”,既可以指神,也可以指宇宙万物的本源。这种思想最早出现在商朝,商朝把“天”称为“帝”,认为“帝”主宰着人类世界,创造了商朝并赋予商朝统治者管理国家的权力。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也认为,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天”,统治者是“天吏”。西汉哲学家董仲舒深化了“天”的内涵,他认为“天”也可以被称为“元”,宇宙万物都由“天”分化而来,天子作为“天”与人的媒介,体察天道,管理国家。
所谓“天人相分”是指,上天与人间没有关系,国家权力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客观之“势”。荀子明确地提出“天人相分”的观点,他认为“天”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世间的祸福吉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天”无关,统治者只有“制天命而用之”,体察民情,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中唐的思想家柳宗元承袭和深化了荀子的“天人相分”思想,他认为“天”和人都是一种自然现象,指出,“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详,于其仁”。柳宗元认为,国家和政治组织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只有那些有识、有德的人能够调解冲突,得到人们的追随,最终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力。
这两种权力来源观看似冲突,但大都从百姓的福祉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点,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中国古代社会的封建统治者往往选取有利于自身的观点来构建当时的政治理论。
马克思将已有的人类社会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年,是古代中国的主要社会形态。因此,古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目标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前提,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创立者秦始皇采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学说,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家认为,要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制国家,在这种专制国家里掌握国家权力的必须是专制君主,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臣民必须无条件服从。秦朝之后,各家学派都以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为首要任务,例如,唐代杰出的哲学家韩愈,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人,也竭力对世袭君主制进行辩护。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将国家统一作为个人的政治理想。秦朝统一六国之后,通过“焚书坑儒”、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等方式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华夷之辨”探讨的是华夏文明与少数民族在政治、文化上的各种关系,强调华夏文明相对于少数民族的先进性、优越性和主导性,但是,在金元之际,为了解释少数民族多次入主中原的现象,实现政治身份和文化认同的统一,学者们又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思想,即实现“华”“夷”一家,这也是社会思想顺应国家统一的表现。
早在西周,统治者就意识到了民心对于统治的作用,“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他们强调人民的利益和福祉,以“敬天保民”为自己的治国之道。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法家亡秦”的教训,采用“黄老之治”,于汉武帝时“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百姓安居乐业。北宋的事功思想家李觏也认为,安民、养民是国家的目标,国家要用礼治去实现安民、养民之“利”。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理学、阳明心学,古代中国的思想家、政治家为国家治理贡献了自己的治国智慧。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依据时代变迁和社会特点,选取适合自身的治国理念。这些治国理念承袭发展、相互借鉴,极大地丰富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认为,“仁”是最高的政治目标和原则,“仁”的具体含义就是把人当作真正意义上的人来看待,保持人的尊严和独特性,君主只有从“爱人、‘爱众’”“爱他人、‘爱众’”出发,才能达成王者的志业。孔子还认为,行“仁”是一种对美德的实践,这种实践的标准具有模糊性,统治者要想施行“仁政”,还必须“克己复礼”,构建有约束力的制度和体系,明确各种社会、政治关系,约束自身和民众的行为。西汉的董仲舒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家,他发展和深化了儒家的理论,提出“天人感应”“法行天道”以及“君为臣纲”等政治观念,被汉武帝采纳,创造了“汉武盛世”,儒家学说至此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为世界的本源,统治者应该“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在老子看来,“道”预设了人类社会运转的基本规律,统治者的“有为”反而成为社会问题的总根源,统治者若想国泰民安,就必须“去甚、去奢、去泰”,以小政府管理大社会。西汉初年国力衰弱,道家的“黄老之学”得到推崇,统治者清静无为,实现了“文景之治”。
法家从人性“自利”的角度出发,认为政治与道德无关,统治者只有采取强权政治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认为君臣之利相异、君民之利相异,因此告诫君主要牢牢掌握权力,提防身边的大臣,还要“以法胜民”“愚民弱民”,利用强大的法律威严震慑人民。此外,法家还强调“势”和“术”的作用,所谓“势”是指,君主拥有的权势和威势,所谓“术”是指君主在运用“法”和“势”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权谋之“术”,一个国家的君主,只有将“法”“势”“术”相结合,才能确保至高无上的君主专制统治地位。
从秦朝以法家思想一统天下,到汉初以“黄老之学”休养生息,再到汉武帝以“独尊儒术”加强集权;从“外夷敌而内诸夏”到“用夏变夷”,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到反专制思想出现新高潮,古代中国的政治历史就是一部变革史。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为了改变冗官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国情,托古改制,提出“尚变者,天道也”,他认为事物的生成变化、推陈出新是这个世界的基本法则,君主应主导改革,积极变法。明朝的改革家张居正,面对明朝的统治危机,他提出“一条鞭法”,从经济、政治、军事进行整顿,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当时的中央集权。
郡县制是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管理体系,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随后于唐乾元元年被州县制取代。郡守和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行省制是中国十三世纪到清末的主要行政体系,起源于元朝,发展于明清,直接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系设置。行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在行省下设路、州、府、县等,方便了朝廷中央和地方的联络,在维护中央集权的前提下,适当分权,对古代中国行政管理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政治思想家都注重官员的选拔和人才的任用。先秦时期,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提倡要以人的德、能、劳、功为标准任用贤人。唐太宗李世民以知人善任、任用贤臣传名后世,他在位时,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魏征等人都得到重用。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古代中国还创立了科举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古代的政治家围绕天人之际、性善性恶、王道霸道、义利之辨以及道统政统这五大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命题,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不仅为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理念,也为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有效思路。习近平指出,“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从分析古代中国社会治国理念出发,谈谈其对当今中国政治建设的三点启示。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当今党和国家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要始终牢记自己的来时路,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我国的奋斗初心来自人民,我国的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我国的发展动力来自人民。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对于百姓而言,没有真正意义的公平和公正。相较于古代,当今中国社会的所有制关系已经发生变化,生产力获得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也大幅提升,因此,党和国家应为人民群众构建和谐有序、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晚清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已经给中国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当今中国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进行自我剖析,敢于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