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燕
衡阳县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实施现状与发展建议
吴金燕
(湖南省衡阳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衡阳 421200)
为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解决农机化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2018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通过调研发现,衡阳县大力度推广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和农机化新技术,探索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在政策、资金、技术上各个方面大力支持,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农业机械化;装备;转型升级
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加速推动了全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成果丰硕。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特别突出的是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农机与农艺融合不够、农机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部分农机装备适用性不强供应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为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对农机的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要求,2018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实施至今已经满两年,其效果如何?笔者对衡阳县的农机化发展进行了全面调查,调研情况如下。
衡阳县是湖南省农业大县、农机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04.5万亩(1亩=667m2,下同),其中水田90.1万亩。粮食常年播种面积150万亩以上,油菜常年种植面积70万亩。《意见》施行以来,衡阳县大力度推广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和农机化新技术,探索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在政策、资金、技术上各个方面大力支持,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至2020年底,全县农机动力总保有量达820 700 kW,农机总台数达19.41万台(套)。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8.43%。其中水稻生产机耕率97.83%,机插率37.58%,机收率93.41%。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3.18%、1.55%、13.84%、1.64%。水稻机插秧、油菜机直播等短板环节快速弥补。无人机植保等新型机械增长迅速,油茶、烟叶等经济作物等机械化“拓荒”板块推进态势好。农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登记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92家,其中获农业部示范农机合作社4家,湖南省示范农机合作社5家,湖南省现代农机合作社42家,湖南省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家。农机化装备转型成效初步显现。
2018年以来,衡阳县委县政府扎实落实《意见》要求,全力推动农机化转型升级。一是成立了加快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和推进农业机械化实施专题领导小组,县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和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方案》。二是制订衡阳县农机购置累加补贴政策,对早稻机械化插秧、机械抛秧进行作业补贴。对无人植保机、高速插秧机、半喂入收割机、有序抛秧机、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等农机化薄弱环节的新型先进农机具在中央财政补贴之后,衡阳县财政再累加补贴10%~20%。早稻机插秧机抛秧按40元/亩进行作业补贴。三是争取实施了农田深翻耕作业试点补贴项目和自主选择农机购置补贴品目试点项目。四是衡阳县政府出资搭建智慧农机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部署农机智能化;县级统筹规划,建设12个县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中心,对达标的县财政奖补10万元/个。
(1)抓惠农资金规范使用。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农机购置补贴规定,加大对补贴产品经销商监管,严查严处违规行为。近两年来,衡阳县共补贴农民新购农机具2395台套,购机补贴资金总额达2733.196 万元,受益农户共1550户。
(2)抓安全生产监管。严格按照按规程办理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事务。农机安全责任险全面覆盖农机牌证机具。持续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示范村”,经常持续性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全县没有发生1例较大以上农机安全事故。
(3)抓农机产品质量监管。农业综合执法队加大假冒农机产品的打击和惩处力度,督促农机装备生产销售行业诚信自律。
(1)着力突破水稻、油菜两项主导作物机械生产的短板(水稻机插秧、油菜机械化直播),推进生产全程机械化。以“办点示范、为机育秧、大户购机、技术指导”为抓手,加大水稻密室催芽、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栽植环节高效优质农机具和机械育插秧、机抛秧技术的推广力度。全县建立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29个,示范面积34 000亩。
(2)加速推动经济作物机械化。近两年坚持大力推广烟叶、油茶、茶叶、蔬菜、湘莲等政府主导的经济林果业机械化。共推广各种新机具580台套,包括秧盘播种成套设备、有序抛秧机、打捆机、林间轨道运输机、茶叶揉捻机等品类,其中孵化机为首次推广。
(1)强化农机推广机构的能力建设。定期开展农机推广队伍技术培训教育,提升自身技能。鼓励农机合作社与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合作,研究推广农机农艺新技术。农机推广队伍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抓好农机售后和“三包”服务,保障农机高效率作业。
(2)加力培植农机社会化专业服务主体。引导农机大户(专业户)、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其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持续培育其发展壮大。
(3)推动农机服务业态创新。县农机部门统筹规划在各乡镇建设区域“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周边散户农民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包括农机作业、机械维修托管、农资统一购销、农机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产品销售对接等。扶持跨区域作业、订单生产、作业流程托管等生产形式,促进小散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有机衔接。
(4)注重农机技术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每年培训农机生产一线的农机作业大户、农机合作社带头人等“田专家”200人以上。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培训,强化农机作业手知识更新,提升岗位技能。县内农机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社近两年自行组织培训农机操作、维修等实用技能型人才500人次以上。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衡阳县近两年的农机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机械化短板和薄弱环节弥补较快,新技术、新机具、新业态推进比较顺利,但是仍然有不少问题没有解决或成效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农机发展相关基础问题。突出的表现是:与农机化配套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田间机耕道规划及建设滞后、机埠建设年久失修、田块大小不规则、不方便大中型农机作业;机库棚建设滞后,很多农户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大中型农机露天停放,使机械使用年限大大缩短。
(2)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农机合作社发展速度放缓,新增数量逐年下降,多数合作社理事长反映经营效益达不到预期。原因主要是管理能力不足,政策扶持范围窄和持续性不够,服务模式单一,土地宜机作业率低,连片土地流转难等。
(3)农机装备结构和质量问题。农机经营业主在接受调查时对农机产品结构和质量问题也反映较多。一是农机装备品类不齐全,无法满足南方丘陵地貌机械化需求。中低端农机多,高效复式机械少;水稻机械多,棉油果菜茶等作物机械少。二是国产装备整体制造水平不高,产品质量欠佳,耐用性差。有些品牌产品故障率高、作业效率低、安全环保性能不达标,基本上依靠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续命”。
(4)农机管理体制问题。一是县级农机管理体制不顺,2019年县农机局撤销,新成立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机行政职能划转到县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股,但具体相关业务又是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在办理,工作职能错位,对接不畅。二是2019年全县乡镇改革后,多数乡镇农机站合并为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编制人数减少,基层农机服务力量缺位。
(1)要进一步加化对农机化转型升级的领导。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政府要更好地发挥路径设计、政策引导作用,县级农机服务机构要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加强政策支持、业态宣传引导,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乡镇农机服务机构要侧重在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要引导县农机协会发挥好行业自律、信息共享、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作用,辅助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2)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各级财政出台灵活的奖补措施,政策组合激励促进转型升级。建议:农机购置补贴向农机作业补贴延伸;扩大农机报废补贴的范围;对农机服务组织给予持续性政策扶植,千社工程奖励政策变一次性奖为持续性奖补;探索补贴标准化库棚、烘干机配套设施等设施农业设备;推行农机作业环节燃油补贴,直接发放补贴给作业农机手。
(3)要持续改善农机化基础条件。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顶层设计;中央和地方各类农业资金要整合利用。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快机耕道和田块的标准化建设;国家出台的设施农用地、农机合作社建设用地、生产用电优惠措施及相关税费减免政策要加快落地;要做好农作物品种改良与农机新机具研制的融合,为农业机械化高效发展打好基础。
(4)要加快提升农机装备生产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研发先进适用的各类农机,从作业需求和作业环境出发,农民需要什么就研发什么。保护知识产权,对假冒农机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零”容忍,要给予坚决严厉打击,打造农机知名品牌,把生产企业的工作重心引导到搞研发、提品质上来,形成产品质量兴企的良性轨道。
Status and proposals fo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quipment in Hengyang County
WU Jinyan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Bureau of Hengyang County, Hengyang, Hunan 421200, 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Guiding Opin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dustry on December of 2018, to solv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expo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hrough the survey, it found that the government of Hengyang County promoted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quipment and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in hilly areas, to explore the whol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ocialized service model. It has achieved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in policy, capital, and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quipmen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323
A
2096–8736(2020)03–0027–03
吴金燕(1982—),女,湖南衡阳人,大学本科,农机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