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侃 魏金强
(北方工业大学教务处,100144,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了“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为首都北京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于北京来说,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城市建设,就是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做出的重要指示,紧密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明确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积极开展实施“四个中心”的各项工作。
落实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四个中心”建设[1],北京高校应该主动作为,把创新人才培养始终贯穿和融合于“四个中心”建设之中。 要从“四个中心”城市整体定位和首都特殊地位的角度进行认知,而不能仅仅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去考量。 首都北京的科技创新中心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具有高标准、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特殊需求。 这种特殊需求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首要任务就是保障重大政治活动和政治建设。 二是北京是具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历史内涵丰富。 三是首都北京承担着重大国际交流活动,直接面对国际开放大局。 四是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1]因此,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首都的特殊需求。
培养适合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创新人才,北京高校具有天然的优势。 北京高校的主要生源主要来自北京本地,很多学生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从小受到自然的北京文化熏陶,懂北京爱北京;他们学习成才于北京,受到具有北京特色的高等教育培养,具有思想开放、文化底蕴深厚、知识能力强等创新人才特点。 他们大部分人毕业后工作在北京,直接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从内心里愿意投身于北京,奉献于北京。 所以说,北京高校培养的人才就是要直接服务于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特别要适合于首都科技中心建设的需要。 因此,我们应该以首善的标准、以首都未来城市建设总体需求培养适合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创新人才。 这种创新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如何进行培养,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习近平新时代创新人才思想,为培养创新人才指明了方向,北京高校应该不断调整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在实施北京“四个中心”发展战略,特别是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不断发挥创新人才供给的关键作用。
服务于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人才,一定要适应北京“四个中心”定位的整体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有首都创新人才的首都特质,这种特质表现为“两个素质,两种能力”,两个素质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两种能力即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特质在服务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同时满足北京“四个中心”总体建设的要求。
服务于北京的创新人才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觉悟,要从政治上服务。 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和政治中心,政治建设氛围浓厚、重大政治活动较多,需要高校学生体验与参与,要求高校人才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觉悟。
政治立场决定了一个人的政治思想、政治觉悟和政治意识,是北京高校培养的首都特质创新人才的首要因素。 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最关键的要求就是要忠于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要具有坚定的政治意识和原则,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具有坚定的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听从党的召唤,服务于祖国建设的需要。
政治觉悟是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理解,以及为一定政治目标奋斗的精神,就是对各项工作尽职尽责,困难面前勇于向前。 服务于北京的人才,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懂得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服务北京科技创新中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文化素质是首都特质人才的重要标签,只有文化上认同北京,才能从内心上热爱北京。 这种热爱来源于学生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成才在这里,在成长成才的各个阶段,形成了首都特质人才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底蕴。
文化自信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文化素质首先要有文化自信,热爱文化、欣赏文化。文化自信首先要喜欢和热爱文化、传承和弘扬文化,并且具有为文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和抱负。 在丰富的北京文化语境下,服务于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人才,要坚守文化自信、传承北京古都文化、欣赏京味文化、实践创新文化,在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不断融入京味文化,融入人文情怀。
文化底蕴是对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对文化韵味的体验形成的文化认知。 北京特色的文化体现在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在形式上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服务于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创新人才,只有对这些文化有亲身体验、充分了解、深刻认识、加大积累,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把这种文化融入血脉、植入灵魂、化为行动,在科创中心建设中传承、弘扬北京文化,在建设中引入北京标识和文化元素。
科技创新人才需要具备沟通的特质,在创新活动中,既能参与国际交流,也能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北京的国际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国际交流中心日趋凸显,首都特质科技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国际交流的国际视野、平等自信和交往能力,要积极参与到国际交流这个大舞台。
国际视野是用国际眼光或者国际视角看世界,科技创新人才要站在全球的角度上审视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人文表象,并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1]在全球一体化的推动下,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技交流日趋频繁,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倍受世界各个国家关注。 北京国际交流中心建设,必将加速北京城市的国际化,投身于北京建设的人才必须是国际化人才,必须用国际视野的角度观察世界变革、科技发展,这样才能在科技创新中与世界创新发展同步,甚至走在世界创新的前列。
平等自信是在与人进行沟通时,要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文化地位充满自信。 在国际交流沟通过程中,任何场合都不卑不亢,能够顺畅、平等地进行交流。 要做到这一点,首都特质的创新人才必须对国际知识及环境、国际文化有所了解和认知,了解必要的国际知识、相应的文化背景,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同时要熟悉首都北京的历史、风俗、文化,形成深厚的知识底蕴,增强沟通交流的自信心。 要在参与国际交流过程中体现四个自信,以对中华文化、首都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平等自信地参与国际交往。
交往能力是指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识别文化差异和排除文化干扰并成功地进行交际的能力。 首都特质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强有力的语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除了具备良好的汉语沟通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国际通用语言,特别是英语,进行国际沟通交流。 北京高校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要具备与他人有效进行信息沟通的能力,要具备与他人进行思想、文化、科技沟通交流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合北京国际交流中创新人才的需要。
首都特质的创新人才的突出特质就是创新,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创新素质在建设北京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表现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科技创新人才能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并在创新实践中取得创新成果。
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2]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激发动力,是创新人才在探索未知难题和涉足未知领域应该具有的勇于探索求真、敢于攻坚克难、耐于孜孜以求、善于大胆创新的精神。 创新精神是首都特质创新人才的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只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就会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就可能在创新中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3]创新人才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成果。 在科技创新领域,创新能力体现在科技活动中形成或产生新的思想、观念或创意的能力,利用新思想、观念或创意创造出新的产品、流程或组织等各种新事物的能力,应用和实现新事物价值的能力。[4]当今社会的科技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创新能力竞争,创新能力是首都特质创新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
创新实践就是要投入资源、精力开展创新活动,取得创新成果。 科技创新研究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在开启一个创新实践过程中,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没有现成的模式套用,没有近似的成果可以借鉴,也没有捷径可走,要想取得创新成果,就要静下心来,甘于寂寞,坐冷板凳,不断探索,不惧失败。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全面提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正全面展开,首都特质的创新人才要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实践之中,在创新实践中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刻苦钻研,在创新实践中实现理想和价值。
高等学校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培养首都特质创新人才过程中,以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标准,打造创新人才的首都特质。
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基础上,重在运用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种手段。
要坚持“立德树人”目标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立身之本,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立德树人,逐步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北京高校要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5]
要改革思政课程教学方法。 通过改革思政课教育方法,为学生搭建思政课展示平台,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积极进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对思政课有更多的收获,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6]思政教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因材施教,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创造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和针对性,提升学生出勤率和抬头率。
要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政治要素于理论教学、专业教学、实践教学中有机结合。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学习专业发展史、科学难题攻关、科学家的奉献精神等内容,树立敢于创新、勇于攻关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热爱专业、报效祖国的远大专业理想。使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成体系的文化素质选修课,开设基础理论类、作品鉴赏类、文化实践类等不同类型的公共文化课,注重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树立良好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打下基础。
构建校园文化氛围。 举办系列文化专题讲座,结合新时代文化特征,定期举办讲座,给学生讲述文化、历史、文学、科创、人文等知识讲座,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增强自我修养。 重视文化艺术活动,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组织学生参加合唱比赛、舞蹈比赛、传统文化活动等,营造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为学生文化实践搭建平台。 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校外文化艺术比赛和校外文化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增强文化自信、能力自信。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北京古都文化遗址、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多种形式的文艺比赛和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文化实践的大舞台,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沟通能力出发,大力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根据语言学习的本质和特点,加强互动教学,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强化小班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在课堂上积极营造利于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线上线下结合,把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转变为言语应用和语言沟通能力,以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专业发展需要。
实施英语课程改革。 基于学生语言基础上的差异和个性化需求,遵循“因才施教”的教育理念,实施个性化英语课程改革。 比如,新生入学后第一学年集中学习《大学英语》课程,实施分层教学。 大学二年级开始,为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英语个性化课程,所用教材为个性化课程教材,学生选修英语语言技能、学术英语、职业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课程,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强化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改革考试评价方式。 评价手段对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具有引导作用,要树立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方法,将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激励广大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广大学生学的主动性。 要进行多元化评价,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注重学生平时外语学习行为和应用能力的评价,要把听力、口试与笔试考评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营造创新氛围。 高校教师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学生科技活动、素质拓展等多个环节,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广大学生中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在校园中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文化氛围。
建立实践创新培养体系。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增加实践创新学分、设置创新课程和授课内容。 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科技竞赛奖励、参与教师科研并取得创新成果等,均能获得实践创新学分;邀请行业专家为学生授课,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开设“综合性设计型实验”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 实施弹性学分制,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更宽松、更灵活的制度保障。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通过设立“工作室”或“创作室”,重点培养创新尖子;通过学科竞赛促创新能力,发挥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通过全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在实验室独立进行创新实验;通过开展“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将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计划项目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实项目,真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北京高校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特别是在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中,要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深入了解新时代北京科技中心对创新人才的特殊需求,探索具有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首都特质创新人才的新途径,应该以首善标准和首都未来城市建设总体需求为引领,加大力度培养创新人才首都特质,为首都科技中心建设持续提供高标准、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