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业凯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中国古代早期是没有 “妙” 字的,在文字形成时期便没有形成 “妙” 字,无论是《尚书》《诗经》《左传》《论语》等文献,亦或是《说文解字》《尔雅》《方言》都没有 “妙” 字的出现,而 “妙” 字的最早出现,要追溯到《道德经》当中。 老子创作的《道德经》曾多次使用“妙” 字,但这里的 “妙” 经后世学者考证是被他人在抄录过程中所改,清代黄生撰、黄承吉合按的《字诂义府合按》云:“若《老子》之要妙,则又偕作深微之义,自汉以来,又借为美妙之称,因改其字从女作妙,其实古无此字。《老子》之妙,必后人所改也。” 根据出土的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帛书《老子》甲本里,“妙”字一律写成 “眇” 字,这些证据都表明《道德经》之中的 “妙” 原本是写作 “眇”。
《说文解字·目部》有 “眇” 条,云:“眇,一目小也。从目从少,少亦声。亡沼切。”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注云:“各本作一目小也。误。今依易释文正。履六三。眇能视。 虞翻曰。 离目不正。 兑为小。 故眇而视。 方言曰。 眇,小也。 淮南说山训。 ……引伸为凡小之称。又引伸为微妙之义。说文无妙字。眇即妙也。《史记》。户说以眇论。 即妙论也。 《周易》。 眇万物而为言。 陆机赋。眇众虑而为言。皆今之妙字也。”[1](247)提出 “眇”引伸为 “凡小 之 称 ” 与 “微 妙之义”,并 认 为 “眇 ” 即“妙” 也,并以《史记》《周易》《陆机赋》为例,说明其中所出现之 “眇” 皆为今之 “妙” 字。在马叙伦所著的《老子训诂》云 “妙为玅焉,字当作杪”,同时提到了 “妙”“玅” 与 “杪”,认为 “妙” 就是 “玅”,但却被写作 “杪”。《说文解字》云:“杪,木標末也。” 標有树梢之意,標末即树梢的末端,所以 “杪” 就是树梢的末端的意思,同样也含有微小之意,足以见得 “杪”“眇”“玅” 皆是同音异形字,都表示 “小、细微” 的意思。
“妙” 实际上是汉代才产生的字,《世说新语》云:“幼妇,少女也,与字为‘妙’。 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 ”[2](189)“妙” 最初是用来形容少女的,少女的青春活力与美丽容貌,都可以被称为 “妙”。所以 “妙”字最初包含 “美丽、美妙” 的含义,但却逐渐吸收了“杪”“眇”“玅” 等同音异形字 “小、细微” 的词义,进而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引申为现在的 “微妙、美妙” 的含义。 这一词义的发展也为 “妙” 由哲学领域进入审美领域, 并成为中国古代重要审美范畴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围绕形而上的 “道” 而展开的,“妙” 在老子这里更多的是作为抽象名词而出现。 如若想要探究 “妙” 作为抽象名词的真实含义,就需要我们回到老子的《道德经》当中来仔细品味。 老子在《道德经》中共有三处提到 “妙”,首先便是开篇提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3](9)(《道德经》第一章)
对于这里的 “妙” 的含义自古以来便众说纷纭,河上公的《道德经注》云:“妙,要也。 ” 认为 “观其妙”即 “观道之要妙”,“众妙之门” 即 “要妙之门”。南齐顾欢所著《道德真经注疏》云:“妙,要也。 言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大道之要。” 认为 “妙” 即是 “大道之要”。又注曰:“妙,精微也。 ” 司马光的《道德真经论》云:“然圣人常存无不去,欲以穷神化之微妙也。”“妙” 被解释为 “神化之微妙”。王弼《道德经注》云:“妙者,微之极也。 万物始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 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可以见得《道德经》第一章的 “妙” 是基于 “微妙、精微” 的含义基础上的 “要妙”,这种 “妙 ” 与 “道”“玄 ” 有着紧密的联 系 ,被 视 为是“道” 的变体,笔者认为,应当将这里的 “妙” 解释为“宇宙万物之奥妙”, 将其视为宇宙中不可言说的规律性。正是因为 “妙” 的不可言说性,所以 “妙” 很明显是更加接近于 “道” 的 “无” 这一方面的。李耀建认为,“这个‘无’并不是虚无,而是微之极,它终究还是‘有’”[4](26)。笔者对这种看法较为认同,真正的 “妙” 是无限接近于极致微妙的 “道”,因其过于微妙且不可言说而更加接近于 “无”,但这种 “无” 却不是虚无之“道”,是终究处于 “有” 之中的 “道”,“妙” 的本质是扎根于 “有” 的 “无”。同样的,“妙” 所具有的规律性也是一种更加接近于无限性的规律性, 是扎根于无限性当中的规律性,是规律性与无限性的结合。
其次是《道德经》第十五章云: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澄? 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 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道德经》第十五章)
苏辙的《道德真经注》云:“粗尽而微,微极而妙,妙极而玄,玄则无所不通,而深不可识矣。 ” 将 “粗、微、妙、玄” 视作一个逐渐递进的认识层次,“妙” 便作为 “玄” 的前提,只有达到 “妙” 才能到达 “玄”,而一旦到达 “玄” 之后,便能够 “无所不通”,也就是真正能够认识 “道” 并到达 “道” 的层次。《老子道德经义疏》云:“微妙,是能修之智。玄通,是所修之境。境智相会,能所俱深,不可以心识知,故叹之也。” 将 “微妙” 视为修行之智,将 “玄通” 视为修行之境,认为 “智境相会”,也就是 “微妙” 与 “玄通” 兼具才能够加深对事物的认识,这里的 “妙” 与 “玄” 又形成了并列的关系,是人们认识 “道” 的过程中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在《道德经》第十五章中 “妙” 始终是与 “玄”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有 “微妙、精妙” 的意思,无论是并列关系亦或是递进关系, 都被老子视作是通向“道” 的所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也是人在不断学习过程当中所达到的不同境界, 因而笔者认为这里的“妙” 应该被解释为 “微妙的境界”,只有达到微妙的境界, 参透人生的玄意与玄道, 才能够最终到达“道”。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云: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河上公的《道德经注》云:“虽自以为智,言此人乃大迷惑也。能通此道,是谓知微妙要道也。” 河上公始终将 “妙” 与 “要妙” 相提并论,认为 “妙” 即 “要”,而“要妙” 就是 “微妙要道”,这种解释便将第二十七章的 “要妙” 与第一章的 “妙” 等同起来,于是 “妙” 便成为了与 “道” 相联系着的 “微妙要道”。李荣所著《道德真经注》将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解释为 “悟之者要妙,昏之者大迷也”,认为能够开悟的人便能体会要妙,不能够开悟的人便是迷惑的。 唐佚名氏的《道德真经次解》云:“以教人救物为要妙也”,这种 “教人救物” 的便是 “师” 与 “资” 所能 传授给 人的道 理,正是“贵师爱资” 才能够让人们了解到 “要妙” 的道理,也就是 “道” 的真谛。 在二十五章中的 “要妙” 是与 “智”“悟”“教” 相关的,所智所悟与所教皆是道理与真知,于是笔者更加倾向于将二十五章当中的 “微妙要道”解释为 “微妙的道理与真知”。
我们可以见得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之 “妙” 正是基于 “微妙” 的含义基础之上,与 “道”“玄” 等紧密相连的审美范畴。这种 “妙” 是 “有” 与 “无” 的结合,同样还是规律性与无限性的结合,其意义主要包含 “微妙的境界” 与 “微妙的道理与真知” 两个层次。
庄子也曾多次提到过 “妙”,但与老子将 “妙” 视为 “道” 变体作为抽象名词来使用不同,庄子所言之“妙” 更多的是作为形容词而出现在庄子的哲学思想当中,例如:
夫子以为孟浪之言, 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庄子·齐物论》)
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 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埳井之鼃与? (《庄子·秋水》)
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 (《庄子·渔夫》)
无论是 “妙道” 还是 “极妙”,都显然是将 “妙” 作为形容词使用。从 “妙道” 的角度而言,“妙” 与 “道” 已经完全融合为一体了,“妙道” 作为一种 “道” 的形态而被庄子所使用。 从 “极妙” 的角度而言,“妙” 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形容词,可以被用来修饰诸多名词。 李耀建在《论妙》中将《庄子》中出现的 “眇” 等同于 “妙” 进行论述,笔者认为十分不妥,尽管前文我们提到 “眇” 即是 “妙” 的同音异形字,但 “妙” 作为审美范畴,其背后所蕴含的审美意味却是与 “眇” 完全不同的。《庄子》当中的 “眇” 更多的是 “渺小”(《庄子·德充府》)甚至 “深远”(《庄子·应帝王》)的意思,与 “妙”的审美意蕴相差甚远。
另外我们还需要格外注意到的便是《庄子·寓言》当中的一段话:“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 ”[5](261)张文江在《天有历数,地有人据——对〈庄子·寓言〉的一段解释》一文当中将 “九年而大妙” 解释为“即身成就,形神俱妙”。 张文江认为《庄子》一书 “超然指向于天人、神人、至人,可以看成三种人的教科书”[6](74),认为它描绘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的生活状态,而 “九年而大妙” 正是对人修炼的状态到达顶峰的形容。 在这里庄子将 “妙” 视为人修炼的极致状态,这种状态也与 “道” 紧密相连,意味着人在洞悉人世间一切玄妙, 参透生死之后所能达到的理想状态,“妙” 的审美内涵开始转向 “人” 的领域,这种转向是与庄子的哲学追求所紧密相连着的。 庄子始终在寻求个体精神解放的最终境界, 探寻人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的道路与方法, 这是他思想当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其思想始终是与 “人” 脱离不开的。
我们不难看出在庄子哲学思想中,“妙” 由一个表现 “道” 的变体的名词变为一个修饰 “道” 的形容词,作为一种人生修炼的极致状态而被使用,其内涵开始向 “人” 的领域转换。于老子而言,“妙” 是 “有” 与“无” 的结合,是规律性与无限性的结合,更是 “微妙的境界” 与 “微妙的道理与真知” 的结合,其审美内涵更多地关涉哲学层面。 而庄子却对 “妙” 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将其引入了美学领域,赋予了 “妙”更多的美学内蕴,实现了 “妙” 从哲学领域向美学领域的转向,“妙” 由此正式以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面貌在历史中出现。
“妙” 作为审美范畴在之后的历史中得到了持续性的发展,对其的使用变得更加频繁,其审美内涵得到了不断的丰富,直至发展到近代,“妙” 被人们习惯性地解释为美好、美妙,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范畴。但我们依旧需要看到 “妙” 最初是如何作为哲学范畴被老子使用, 又是如何作为审美范畴被庄子引入中国传统美学的。正是老子庄子对 “妙” 的使用与开拓,才使得其最终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审美范畴, 丰富了我们的美学世界, 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