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 一念相承
——基于《方程》单元组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0-12-12 11:38浙江省义乌市绣湖小学何丽萍
小学时代 2020年25期
关键词:解方程等量等式

浙江省义乌市绣湖小学 何丽萍

前几天,笔者在看《小学数学教师》这本杂志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从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应该站在教师的高度去思考学生应该学什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会怎么学。”说得甚是在理,教师设计一节课是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才有利。所以一个单元的组课教学,我们除了要思考每节课该怎么去设计,还需要考虑什么?

笔者认为要考虑两个方面:本课内容在整册书中的地位及与前后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还应该关注的是本节课中学生思维的训练点在什么地方?下面我就结合四下第五单元《方程》的单元组课教学来说说这组单元内容要考虑的几个方面,把它归结为起、承、转、合。

一、起——地位

每一节课的编排都有它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弄清楚每一节课在本单元、本册,乃至小学阶段所处的地位。

“用字母表示数”——作为学习方程的基础,要帮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抽象的数量关系,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这节课是方程的入门课,很重要。“等量关系”——认识等量关系,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建立等量关系的概念是构建方程模型、初步发展代数思维的重要前提。之前的教材并没有安排这一课,是后来加进去的,是为了更好地衔接方程的学习,虽然发挥的只是桥梁作用,但学好等量关系,后续学习方程就相对轻松了。“方程”——“认识方程”是小学阶段学习方程的起始课,教师必须要深入方程的思想。方程的本质是为了求未知数,在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建立一种等式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后,未知可以和已知一样参与运算,享有同样的地位。显然,这节课是本单元的核心。“解方程(一)”——会列方程必然要会解方程,这样才能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教材摒弃了运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转而借助天平模型引入等式的性质来求解方程,其用意何在?这节课是解方程的入门,形如x+2=10 这样的方程,不学解方程,学生也是知道答案的,那又为什么要引入等式性质来学解方程呢?我们要弄清楚编者的意图,还要明白学这课是为了后续学习解形如ax+b=c 等较复杂或更复杂的方程。

通过了解每一节课的地位,我们发现“抓住关系”可以作为贯穿本单元的主线,定位“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侧重点是抓数量关系,后面两节课的侧重点是抓等量关系,建立方程,会解方程。

二、承——联系

每一节课的知识都是有承前续后的特点。前面知识会蕴含本课内容,本课教学又为后续学习其他内容做铺垫。

“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上,教师借助用字母表示青蛙儿歌的情境,抓住儿歌中青蛙只数与腿的条数、眼睛的只数之间的关系,年龄之间的相差关系,承接后续学习的内容。课堂中,教师教学生确定的用数表示,不确定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教师紧扣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不断渗透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等量关系”一课教师紧紧围绕等量关系,通过从图、文字、线段图、表格中找出等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的概念,同时构建方程模型。左边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等量关系,右边是教师结合之前所学引出方程,对下一节课知识进行延伸。

教学“方程”时,教师从分析一组图的等量关系入手,归纳出方程的概念(第一幅图是回顾前一节课的等量关系知识,第二幅图在原有基础上给出相关的数据简化等量关系,便于归纳方程)。教师通过区分等式与方程,使学生明晰概念,再融入讲一讲方程的故事这一环节把所学方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本质含义。

“解方程”——弄清楚教材为何摒弃运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转而借助天平模型引入等式的性质来求解方程,这样能更好地与前后学习内容进行衔接。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是为了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到七年级,教材逐渐用代数思维完全取代算术思维,出现的方程会越来越复杂,学生再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就会力不从心了。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提前渗透等式的性质,才更有利于学生方程思维早期的形成,从而为中小学知识衔接奠定基础。

吴老师先利用一组题回顾方程的概念,再借助天平的平衡发现等式的性质,最后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并总结出解方程的注意点,既衔接了上一节课所学,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三、转——个性

每一位教师对课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加上各自的上课风格不一样,课堂就有了自己的“个性”。

特级教师俞正强的经典课《用字母表示数》,相信很多老师都听过。俞老师借助摸粉笔的活动,选择了简单实用的素材:两个信封(一红一黄)和粉笔,先从1支、2支学生看得见的情况出发,用数表示确定的情况。当学生看不见的情况下,用数表示就不确定了,由此引出字母表示数。教师再提供“黄包比红包多2根”的信息,引出字母式表示两者之间比较的关系。用数字表示确定的数到用字母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这是学生思维的飞跃。俞老师把这个演绎得非常到位。

特级教师顾志能的《用字母表示数》,基于学生的真实疑问展开教学。笔者认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借助一袋球为情境,把哪些字母可以表示数,怎么表示,表示什么数等问题一一解决。先猜数量,从确定的数到不确定的未知数引出用字母来表示;接着,抓住几个关系呈现加减乘除的字母式,“在一袋a个球中,放入3个,现在一共有几个?”“每个球2元,一共多少元?”“每个重3克,一共重几克?”“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几个”感受用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关系。

举以上例子,笔者想表达一个观点:每个人都可以设计出一节与众不同的课。像莫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就给我们呈现了不一样的理念,以数量关系为抓手,而不是关注字母怎么表示数之类的人云亦云的话题,这就是莫老师课的“个性”所在。

四、合——共性

这四节课的共性一方面都是抓住一个训练点展开,数量关系——等量关系就是它们的主线,另一方面都利用一组题目延伸,素材的选择也比较清爽,并且每一个素材都发挥了最大的功效,都会对前一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又对下一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延伸。这些就是笔者提倡的一念相承,齐力一致。

最后,我们再来看《方程》单元组课中的四节课内容之间的关系。《字母表示数》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字母可以表示数,可以写成算式,参与运算,能运用算术法解决问题。特别是字母式可以表示数量关系、等量关系,是方程的“本”。后续的解方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成立)、五年级的运用方程解决问题、六年级的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都是基于四年级的学习,一直可以延伸到中学。如果说之前的学习是一种算术思维,那经历过这个单元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将步入代数思维。两种思维可以相互转化,把前后知识“联”起来,一通百通。

总之,教师在单元组课教学时要既要考虑前后知识的联系,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特别要关注这组课的前后联系,抓住核心脉络,这样的组课教学才能带给听课老师更多的思考与共鸣,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与启发,这就是用一种思想传承一组课的教学——一念相承。

猜你喜欢
解方程等量等式
一道等量约束关系下的不等式证明探究之旅
解方程“三步曲”
组成等式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哈哈果熟了
找准等量关系巧列方程解决问题
多角度寻找等量关系
奇思妙想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一个等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