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应急管理名言警句及其现代价值

2020-12-12 21:02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防灾灾害应急

张 静

(防灾科技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河北 三河 065201)

0 引言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灾害与事故面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既包括事发应对、事中处置,也包括事前预防和善后恢复。自古以来,应急管理在国家治理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古代应急管理文化在中华农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效果显著,居功至伟。如今,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可以史为鉴,利用古代应急管理的文化成果,尤其注意其中的名言警句。众所周知,引用经典名言是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与讲话的一大特色,其用典精妙广博,效果优异。中华传统应急管理中的名言警句充满了管理智慧、人文关怀和精神力量,体现出先进的价值观和卓越的思想性。但这些经典论述多被淹没于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之中,未被有效地发掘利用。

1 忧患思想与防灾意识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繁多,地域分布广泛,发生频率很高,所以中国古代十分重视灾害的预防工作,古代典籍中有很多关于忧患意识、防灾思想的名言警句。

例如在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周易·系辞下》中就有句云:“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可保也。”[1]307这句话后来被唐代魏征在《论时政疏》第三疏中加以改述:“若能思其所以危,则安矣;思其所以乱,则治矣;思其所以亡,则存矣。”[2]《周易》“既济”卦又云:“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1]250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又引用之:“爱人之大者,莫大于思患而豫防之。”[3]162这些名句都在反复强调“安而不忘危”“思患而豫防”才是一个君子的所做所为。只有提前怀着忧患意识,事先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才能保住身体与国家的平安。随后,《尚书·周官》中有“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4]173之说,约同时代的《逸周书·王佩》又云:“不困在豫慎,见祸在未形。”[5]98事先做好抵御风险的准备,就不会令人措手不及;要在祸患未形成之际,发现祸患的端倪。

相比于灾害发生之后开展救援工作,防灾减灾的责任和意识更为重要。对于应急管理工作来说,预防灾害永远是第一位的。等到灾害发生之后再去采取救济措施,那就已经是下策了。目前我们的风险监测预警工作中还有短板,灾害风险防范意识还是较为薄弱的,所以接下来的应急管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大力加强管理者的防灾减灾工作,同时还要大力增强全民的风险防范意识。而古代典籍中这些关于忧患意识与防灾思想的经典名句,可以作为政策制定的思想来源与历史依据。

相关论述还有春秋李耳《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6]309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九年》:“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7]845-846《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7]994《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8]31这其中的“备豫不虞”“居安思危”“有备无患”都是需要各级应急管理者常记常新的经典成语。此外还有战国荀况《荀子·仲尼》:“满则虑嗛(歉),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重其豫,犹恐及其祸。”[9]112汉代桓宽《盐铁论·世务》:“事不豫辨,不可以应卒。”[10]507《盐铁论·结和》:“偷安者后危,虑近者忧迩。”[10]479苟且偷安的话,后来的日子里很快就会有危险;目光短浅的话,未来就会有担忧。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云:“祸患常积于忽微。”[11]397宋代苏辙《御试制策》第一道:“古之圣人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夫无事而深忧者,所以为有事之不惧也。”[12]明代宋濂《元史·张桢传》:“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13]4266在坏事情萌芽的时候,就需要加以制止,不要让它继续发展下去。近年来的灾害事件一再证明,只有事先化解或减缓各种灾害的风险,才能大大降低灾中救援的压力和损失。

除此以外,古人还有很多优秀生动的比喻来说明防灾的重要性。如“未雨绸缪”出自《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14]515尽管天未下雨,也需要从桑树根上剥些皮,来修补好房屋和门窗,以防雨患的到来。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15]160烟囱缝隙冒出的火星,也可以把百尺高楼一下子焚毁。“曲突徒薪”这个成语源自《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徒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16]2958把烟道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只有事先消除产生事故的危险因素,才能防止灾祸发生。汉代贾谊《新书·数宁》:“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17]22火种在柴草之下,上面睡觉的人只能是苟且偷安罢了。此外还有汉代刘安《淮南子·缪称训》云:“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故君子禁于微。”[18]556东西虽轻,积攒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把车轴压断。这些形象的生活典故充满了防灾减灾的教育意义,警示我们要树立牢固的忧患意识,全面做好灾害预防工作。

2 物资储备与灾难救助

“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是中央政府直接掌握的战略后备力量,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备战备荒、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工具。”[19]尤其在灾害来临时,应急物资的储备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汉书·食货志》载贾谊《论积贮疏》中所说:“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16]1130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很多物资储备的经典论述,例如《逸周书·文传》中说:“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5]22春秋墨翟《墨子·七患》:“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20]36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中有单穆公向周景王劝谏云:“可先而不备,谓之怠。”[21]106战国荀况《荀子·天论》中指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9]307《礼记·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8]340汉代班固《汉书·食货志》:“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16]1120唐代白居易《试策问制诰》第五道:“敦俭啬以足衣,务储蓄以足食。是以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野无青草,人无菜色者,无他欤?盖勤俭储积之所致耳。”[22]999明代徐光启《除蝗疏》中又说:“国家不务畜积,不备凶饥,人事之失也。”[23]这些论述,都强调了国家与各级政府需要确保应急物资储备以备灾害。我国目前在战略物资储备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暴露出部分应急物资储备不足、产能储备不足等问题,这促使今后我们应当尽快找差距、补短板,大力完善国家各类应急物资的储备体系,优化关键物资的生产能力,以便提高整个国家在大型灾害面前的抗风险能力。

国家需要储蓄备患,对于个体的小家庭来说,平时也需要做好金钱与物资的储备,正如《墨子·七患》引《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20]37春秋管仲《管子·五辅》说:“纤啬省用,以备饥馑。”[24]69春秋《越绝书》卷四记载计然曰:“人之生无几,必先忧积蓄,以备妖祥。”[25]卷四平时做做月光族可以,但灾害袭来时,如果没有家庭储蓄,就会感觉到巨大的生存压力。这就需要我们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储蓄备患的意识。

大灾大难面前,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的慈善力量,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古代关于灾难救助的论述也有很多,如《周礼·地官·大司徒》:“大荒、大札,则令邦国移民通财。”[26]272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三》中载秦穆公说:“天殃流行,国家代有。补乏荐饥,道也,不可以废道于天下。”[21]308《左传·僖公十三年》中也有相似的论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7]345《左传·成公十二年》记载晋楚之盟辞为:“同恤灾危,备救凶患。”[7]856都是在说当灾难降临时,国家之间、各地区之间相互帮助才是正确的选择。

春秋管仲《管子·五辅》中又提出许多恤贫措施:“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其急。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此谓振其穷。”[24]68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27]256《礼记·礼运篇》:“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8]582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三章云:“疾病相忧,患难相救,有无相贷,饮食相召,嫁娶相谋,渔猎分得,仁恩施行,是以其民和亲而相好。”[28]143东汉崔瑗《座右铭》:“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29]718这些灾难救助的经典论述,直至今日仍可以大力动员人们团结互助,凝聚起战胜灾害的力量。但在目前社会各界积极捐赠爱心善款与物资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所以急需制定“灾害救助法”。同时需要进一步解决特殊群体救助、产业救助、微小企业救助、金融信贷等救助政策问题,这也是当前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3 步骤制度与队伍建设

作为历史悠久、饱受自然灾害洗礼的农业古国,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了应急治理的探索和实践之路,在救荒制度建设和减灾治灾措施进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地官司徒》中,就归纳了在灾害来临时,政府应采取的十二条救灾措施,它们分别是:“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26]259一是给灾民发放粮食,二是减轻赋税,三是减缓刑罚,四是免除劳役,五是解除封锁山泽的禁令,六是免除市场的税费,七是简省吉礼,八是简省丧礼,九是收藏起乐器不举行娱乐活动,十是简化婚礼便于嫁娶,十一是祭祀鬼神,十二是铲除盗贼。这些宝贵经验与措施已大体涵盖后世救灾体制的诸多方面。南宋董煟的《救荒活民书·救荒杂说》又将各级管理者在灾时应付诸的行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人主救荒所当行:一曰恐惧修省;二曰减膳撤乐;三曰降诏求直言;四曰遣使发廪;五曰省奏章而从谏诤;六曰散积藏以厚黎元。宰执救荒所当行:一曰以燮调为己责;二曰以饥溺为己任;三曰启人主警畏之心;四曰虑社稷颠危之渐;五曰进官征固本之言;六曰建散财发粟之策;七曰择监司以察守令;八曰开言路以通下情。监司救荒所当行:一曰察邻路丰熟上下以爲吿籴之备;二曰视部内旱伤小大而行赈救之策;三曰通融有无;四曰纠察官吏;五曰宽州县之财赋;六曰发常平之滞积;七曰无崇遏籴;八曰毋启抑价;九曰无厌奏请;十曰无拘文法。太守救荒所当行:一曰稽考常年以赈籴;二曰准备储蓄以赈济;三曰视州县三等之饥而为之计;四曰视邻郡三等之熟而为之备县令救荒所当行:……”[30]主要包括从上到下各级管理者应当因灾反省、勤俭节约、广开言路、救济灾民、简化程序、指陈得失、调拨国家储备、责任承担、以民为本、敬畏自然、增强忧患意识、征求社会意见、发放救援物资、加强执法力度、接受各级监督与关注民众诉求等。这些措施实际上奠定了我国传统灾害救援的基本模式和管理体系。

南宋朱熹《缴纳南康任满合奏禀事件状》又云:“救荒之政,蠲除赈贷固当汲汲于其始,而抚存休养尤在谨之于其终。”[31]特别指出在灾害之后,政府还要实施让灾民真正能修养生息的政策,这又涉及到灾后恢复工作。但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在灾害中面临的问题远比古代要复杂得多。这就需要我们在既定的救灾模式上,不断完善升级,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利用计算机大数据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加强舆论引导、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工作等。特别是当面临巨灾时,应急管理工作需要联合联动,这其中既包括中央与地方的联动,也包括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

首先是需要提升应急管理的指挥能力。既然是应急,这项管理工作强调的就是行动迅速。正如东汉徐幹《中论》所说的:“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32]计划固然重要,但行动起来才是关键。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篇》:“御狂马不释策。”[33]158应急工作需要一鼓作气,不懈奋斗。西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曰:“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34]915南朝范晔《后汉书·董卓传》:“扬汤止沸,莫若去薪。”[35]2322白居易《策林一·兴五福,销六极》:“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22]1306是说在灾害面前,需要快速抓住根本任务。其次,还要打造应急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明代庄元巨《叔苴子·内篇》:“入山问樵,入水问渔。”[36]进入山中遇到问题,就得向樵夫请教,到了湖海遇到问题,就得向渔夫请教。就是强调要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权威专家和专业技术的支撑。

再者,还需要打造应急管理队伍顽强的心理素质,在大灾大难面前无惧无畏,《庄子·秋水》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37]146东汉仲长统《昌言》:“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29]954北宋苏洵《心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38]泰山在面前崩坍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突然跃起眼睛也不眨一下。这些名言展现出大灾大难面前,毫不退缩、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如“三过家门而不入”出自司马迁《史记·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39]65说大禹为了治水一直奋战在救灾一线,是一则优秀的防灾典故。如今我们学习宣传这些名言与典故,可以提高我们应急管理工作者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与毅力。

在救灾过程中,应急管理队伍更需要坚持民本思想。每当灾难侵袭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春秋李耳《老子》第四十九章云:“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6]253战国荀况《荀子·富国》:“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9]184南朝范晔《后汉书·顺帝纪》:“勉修厥职,以康我民。”[35]252《晋书·宣帝纪》载唐代李世民《制》:“天地之大,黎元为本。”[40]20l“黎元”就是老百姓。清代汪志伊《荒政辑要叙》中说:“荒政者,仁政也。”[41]都是强调以人民为本位的灾害救援原则,这些名言透露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强大的人文关怀和恢弘的大国气度。

4 古代应急管理名言的现代价值

当代社会高速发展,各类灾害易发多发,安全风险交织叠加,这给应急管理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但“虽然危机应对的具体方式和手段不断进行着迭代和更新,但是五千多年历史文化进程中积淀的社会意识同样塑造了人们对危机事件做出反应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定义’或‘选择’了现代危机治理的有效方式”[42],中国古代那些朴素的、唯物的、精炼精彩的应急文化经典论述,是古代广大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逐步积累的应急与防灾的信息宝库,依然能在现代社会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首先,当代应急管理建设中,需要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以“适当的引经据典”透彻地阐明的思想和道理。总书记在文章、讲话、著作中多次娴熟引用《尚书》《诗经》《礼记》《史记》等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取得了优异的效果。同样,我们也需要发掘、盘活传统应急管理中的“中国经典”和“中国道理”,一方面有利于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优秀应急与防灾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使用中国经典和道理,来讲中国应急管理的经验和道路,既有利于开展深入人心的社会宣传,又有利于更好地建筑中国特色的防灾精神,彰显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第二, 经典应急名言警句能为当代应急管理的政策制定提供思想来源、历史依据与理论支撑。“从总体上看,由于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成果还缺乏应有的‘问题意识’‘理论直觉’和‘学术规范’,危机管理研究还难以满足中国政府危机管理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还需要更开阔的理论视野和扎实的实证研究。”[43]1面对这一现实,薛澜在《<危机管理政治学:压力之下的公共领导能力>序言》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智慧可以在现代国家危机治理的理念中得到新的发扬,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挥重要作用。[43]1例如《后汉书·郭陈列传》载汉代陈忠《清盗源疏》中有句云:“堤溃蚁孔,气泄针芒。”[35]1558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得堤坝渗水,最后造成溃决的大祸患。一个小小的针孔,可以使得所有的气体都一泄而光。所以微小的不慎可以酿成大的祸端,明智的人是能够谨小慎微的人。这句话可用于当代应急管理各级党员干部防灾素养建设,强调日常工作的忧患意识和细节中的责任担当,以便加强应急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警示教育,为当代应急防灾的策略制定服务。

第三,使用传统名言警句有利于增强当代应急防灾宣传与标语的文化性和经典性。2018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强调:“备豫不虞,为国常道。”这句话便是来源于唐代吴兢在《贞观政要·直谏》中关于应急管理的精彩论述。原文云:“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岂可以水未横流,便欲自毁堤防?”[44]要提前预防意料不到的情况,才是治理好国家的基本原则。正如水还没有泛滥的时候,怎么能够自毁堤坝呢?总书记引用这句经典名句,就是告诫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当代的应急与防灾管理宣传中,也要学习总书记“适当的引经据典”的精神与实践,善于向古人借智慧,提高应急与防灾宣传话语的文化性,增强应急管理中口号、标语的思想性和经典性。同时也可以增强应急防灾文艺作品例如励志歌曲、救灾诗、应急电影等的文化性和艺术性。

最后,经典名句能够为当代灾难与危机治理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古代那些优秀的灾害预防、救助、应急论述,经过时光的淘洗与锻炼,透射出奋斗不息、坚韧不拔、和谐统一的深厚民族感情,是中华民族团结抗灾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在困境中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例如2008 年 5 月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一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凝聚力与感召力。这句话出自《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7]1247指国家多灾多难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使得国家更加强盛。古代防灾应急的名言警句,它们既是方法手段,更是精神力量。“古今中西,对危机治理基本问题的认识往往是具有继承性,每个民族都在与危机相抗争的历史长河形成了其独特的危机文化基因,并在现代的危机应对过程中延续和发挥作用。”[42]它们包含着历史与智慧的密码,已经潜伏于人们的深层心理,能够调动社会民众参与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整个社会共渡难关的凝聚力与自信心。

所谓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以上这些应急管理的名言警句符合中国国情且极具中国特色。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如今,让这部分史料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的防灾应急文化基因、运行机理,有助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防灾灾害应急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