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应对中社会心理分析与社会心态调整研究

2020-12-12 21:50周卓钊
长沙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态民众防控

谢 金,周卓钊

(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2. 黄淮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河南 驻马店 463000; 3.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处,海南 海口 570203)

鼠年的祥和春节彻底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所打破,这种疫情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多次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等一系列有关疫情防控的文件,全国各地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社会民众可能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疫情爆发初期的焦虑、恐慌、震惊,疫情持久战中出现悲观、急躁、愤怒、麻木、无助感等,隔离生活的无聊感、无意义感、对生活失去掌控感等。因此,在重大疫情影响下,深入研究社会民众的心理以及提供相应的对策,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而且对生活、工作、学习、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 重大疫情中一般的负面社会心理:焦虑和恐慌

一般来说,当人们面临重大疫情事件时,个体的社会认知决定个体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个体对重大疫情事件的理解和解释主要依据对疾病特性、传播途径及应对资源等信息的掌握。个体对重大疫情的认识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在一般情况下,越是不熟悉或感到难以控制的疫情事件,即不确定性越大,越容易引起民众的不安、焦虑、恐慌等情绪。因此,每一次重大疫情的发生都伴随着心理“疫情”,是各种谣言、流言满天飞的高峰时期。相较于病毒感染人群,谣言“感染”具有人群基数更大、覆盖面更广、传播速率更快的特征。尤其是对于非疫情区的社会民众而言,一定要让他们戴上“心理口罩”,提高他们的心理免疫力,安心度过抗“疫”期,提高其安全感和信任感。清华大学景军教授曾指出,面对重大疫情,医学专家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安定人心,但是效果很差,复杂的医学科学解释反而没有公安人员和政府官员的简单说法有效[1]。给社会民众的辟谣不仅仅单纯是医学解释,而且一定涉及对心理规律的深层解读。换言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社会民众首先关注的不是科学事实是否经得起推敲,而是辟谣人是否代表自己的切身利益;专业知识并不能决定谁最值得信任,社会民众更愿意相信最能代表自身利益的人。可以说,社会民众信任谁,充分体现了社会心理学的规律[2]。由于病毒的隐蔽性和危害性,使人们安全感不足。再加之目前还没有特效药,使社会民众的可控制感大大降低,在应付问题时表现出明显的无助感。安全感消失、无助感增加,恐慌感便随之产生。在这种条件下,就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合适的社会心理土壤。因此,在谣言形成并广泛传播之后,便会形成一种消极的社会心理环境,对处于这种环境的人产生消极影响,如引发社会性恐慌,人际关系恶化,甚至引发社会动荡,激起群体成员不安、焦躁等情绪。新闻媒体报导有些民众的恐慌发展到强迫洗手的程度,他们每隔半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要洗手或消毒,有些人频繁用紫外线消毒,导致眼睛视力受损;正常的由生理引发的咳嗽甚至就导致其自我怀疑是否感染病毒,恐慌情绪在谣言的作用下到处在蔓延。由于疫情的传染性非常强,一旦被感染就不能像正常病人那样接受亲朋好友的照顾,使民众的恐慌感再度被强化。如谢晓非等人的研究发现,对谣言等非正式沟通渠道引发的信息,社会民众既依赖它但又无法信任它,这种现象容易引起公众的心理困惑和冲突,进而产生负性情绪,引发不满和信任危机,尤其是在风险事件比较严重、民众处于高度焦虑的情况下更可能如此[3]。张媛等人的研究也发现,社区人群通过媒体了解到SARS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种相关细节,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如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反复检查身体,而在心理上则表现出情绪低落、与人疏远、待人敌对及莫名恐慌,严重者还会出现幻听、幻视、幻嗅及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等精神病性症状[4]。

总之,在遭遇重大疫情事件时,社会民众通常会出现混乱、不安、恐慌、 紧张、惊慌等负性情绪反应,产生退缩和逃避等行为,通常情况下,适度的恐慌和紧张有助于提高社会民众对疫情的认识和警觉,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避免重大疫情对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但是,如果恐慌心理过度,持续时间过长,会降低身体免疫力,诱发其他身体疾病,出现非常时期的异常行为。

二 重大疫情中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上文提及的是在重大疫情中通常会出现的负面社会心理。在负面社会心理的持续作用下,通常会产生以下几种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首先是羊群效应,也称为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时,会怀疑甚至放弃自己原有的观点和行为,使自己朝着与群体一致的方向变化,以和他人保持一致。目前尚未彻底认清新冠肺炎病毒的致病机理、治疗措施等,有媒体提及双黄连口服液可以预防此病,这一度导致双黄连口服液脱销。在专家澄清之前,很多社会民众盲目跟风采购服用,甚至还有人服用双黄连口服液过多而导致中毒。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社会现象,就是因从众而引发。因为人们在重大疫情事件前不知所措、无计可施,在缺乏权威信息的指导下,只好盲目模仿他人,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怎么做。

二是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指要求个体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强,会积极完成任务,但如果是群体共同完成,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减弱,甚至不会采取任何行动。“责任分散效应”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正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次疫情,暴露出来很多责任分散效应造成的问题。例如,2月9日,武汉市政府吹响了“应收尽收”攻坚战的进攻号角,但环球时报记者拍下了当夜混乱的场景,司机并不知道具体要把病人送往哪里,和谁对接,只能把车停在医院内的停车场上,病人纷纷下车,不知所措,无人接待,造成场面一度混乱[5]。

三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是指个体期望什么,就会获得什么;只要我们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国之力,团结一心,采取了最严格、最彻底、最全面的防控措施,迅速传递出中国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广大人民群众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坚定信心,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四是野马结局效应。这个效应源自于动物身上,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靠吸食动物的血来维持生存,它们经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很多野马被吸血后死掉。但是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很少,远远不足于让野马死去。那野马是如何死了呢?研究发现,当吸血蝙蝠在马腿上吸血时,野马非常愤怒,一路狂奔,情绪失控,把自己活活折磨死了。野马结局效应放在人类社会中是指,很多人在面对让自己为难的事情时,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时冲动,暴跳如雷,大发脾气,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疫情中出现野马结局效应最多的就是各种“闯关事件”。在疫情中设置合理的例行检查、量体温、登记信息等环节,只有完成这些要求方可通行。这些小事本身不足以毁掉一个人,但有些人在面对这种小事时,自认为面子受到伤害,认为耽误了自己的时间,甚至个别人一时冲动之下没有控制自己的情绪,出现硬“闯关”、抱怨、骂人等不文明现象,严重者还出现打人等恶性行为。这些现象,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每天都有人因此被曝光,也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

五是墨菲定律。一位名叫爱德华·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对他的某位运气不太好的同事随口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坏,让他去做就一定会更坏。” 一句本无恶意的玩笑话起初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含义最后变成了事实: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6]86。要打破墨菲定律的“诅咒”,就要摒弃侥幸心理。抱有侥幸心理的人不听从政府的安排、硬“闯关”、为了个人利益私自营业、不听劝阻。最后的结局就是自己被感染,甚至亲人也被感染。这场疫情下,任何人都不能有侥幸心理,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唯有采取小心谨慎、防微杜渐的态度才能最大可能地避免悲剧的诞生。

三 重大疫情中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

面对重大疫情,少数社会民众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和安全感,身心会产生一系列变化,这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疫情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使人们处于应激状态。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涉及生理反应、认知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等四种类型。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肌肉疼痛、交感神经兴奋、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和呼吸加速等;认知反应主要表现为:看待自己(他人)的方式改变、对环境的警觉性增强、反复洗手、害怕被感染、对疫情信息的真假难辨、自我评价降低、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做出决定、思维总是沉浸于疫情之中而不能自拔、反应变慢或迟钝等;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无助感、悲伤、负罪感、为他人受感染救治不及时或致死而感到愤怒、对严格的隔离措施感到愤怒、恨自己没有能力、失望、希望疫情好转等;行为反应主要表现为:不愿说话、与人交往的主动性降低、退缩或远离他人、容易受惊吓、坐立不安、刻意回避某些场合和地方、进食习惯改变、体重急剧变重或减轻、变得敌对或攻击等。

应该强调的是,社会民众在重大疫情中出现的应激反应是正常表现,这些症状在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内可以减轻或消失,康复的可能性很大,我们可以称之为“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一个月以上),容易转化成抑郁症、焦虑症、疑病症、妄想反应等为主要表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长期或强烈的消极应激反应也可能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给社会民众带来心身疾病或心理障碍。尤其是特别强烈的应激反应,会加重社会民众已有或潜在的心身疾病。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过度可以用图1表示。

在重大疫情事件的严重影响下,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乱,他们出现的应激反应是在异常环境下表现出的正常反应,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民众适度的唤醒水平和情绪唤起,会促使注意力更加集中在疫情防控上,形成积极的思维,并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这种反应有利于社会民众对传入信息的正确认知评价、应对能力的发挥和策略的选择。因此,适度的应激反应有助于社会民众在异常环境下维持正常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帮助他们消除厌烦情绪,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民众过度焦虑、过分的情绪唤起或低落,可能使他们对疫情的认知能力降低,自我概念不清等。这种反应妨碍社会民众正确地评价现实情境,以及应对策略的选择和应对能力的发挥。

总之,这些心理应激反应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性质:一是心理准备不充分,备战不足,在这种情形下,社会民众很可能出现恐慌、焦虑、烦躁、委屈等负面心理,甚至怨天尤人,不愿说话,防控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降低;二是社会民众信心充足,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大力弘扬人道友爱的奉献精神,把防控疫情当作磨炼意志、提高能力、强化担当、加速成长的机遇,那么社会民众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仅会有超常水平的发挥,还能获得在舒适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人生洗礼和升华。一般来说,这些心理应激反应是帮助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究竟是积极作用多还是负面影响大,受到个体的认知评价、社会支持、生活阅历和理想信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我们可以用图2来表示社会民众在重大疫情中的心理变化。

四 重大疫情中社会心态调整策略

由于疫情发展迅速、感染人数较多, 这些都给社会民众的心理带来了冲击。尤其是在疫情较为严重地区的人们,产生了恐慌、焦虑、无助等情绪反应,以及较大程度的心理压力,这些都提示在重大疫情事件冲击下,社会民众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心理、行为反应,需要心理学工作者提供及时的心理干预与支持。因此,在科学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产生及其变化是如何影响广大民众心理的基础上,本文为调整社会心态提供一些浅见。

(一)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7]。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无形力量。实践证明,良好的社会心态能够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心浮气躁、焦虑迷茫、怨天尤人、传谣造谣等不良社会心态对战胜疫情极为不利,也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还有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是我们当前战胜疫情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保持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就要相信政府、卫生部门有能力控制疫情,注意收听、收看权威媒体对疫情的报道,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和预防知识,同时也要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看待疫情,遵循疫情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急于求成,不走极端。当前,社会民众普遍期望尽快战胜病毒,求快心理在社会各个社会阶层普遍存在。然而,现实的挑战极为严峻,“欲速则不达”。在对疫情还没有彻底掌握、科学认识的时候,要保持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沉着冷静,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8]。因此,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对正确认识疫情,战胜疫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面临重大疫情的特殊时期,舆论的引导作用更为突出,它能够对社会心理、社会气氛无形之中产生影响。舆论对社会心态具有直接的干预作用,这就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通过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起到凝聚人心、激发力量、鼓舞士气的作用,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加油鼓劲。例如网络平台上出现的有关疫情的各种谣言,导致一部分人对疫情产生错误认识,形成非理性的社会心态,加剧了内心的不适[9]。沙莲香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在出现重大突发性事件时,政府迅速取得民众信任对于缓解民众压力和担忧情绪是非常有利的,同时研究还强调,为了稳定民心,在出现危机时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花大力气介绍相关知识和应对方法[10]。而对于干群关系、警民关系、医患关系等一系列社会民众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容易引发社会的舆论思潮和情感情绪。为此,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与技术进行有效精确地识别、梳理与引导,净化网络空间和社会舆论空间[11]。

因此政府部门要正确运用各种舆论宣传手段,如,要加强网络法治化建设,加大对网络谣言惩罚力度,对疫情的不当言论、夸大疫情的扭曲言论、有害社会稳定的言论要依法及时、严肃处理。又如,要加强媒体的“正能量”宣传,更多地宣传美丽的“逆行者”,启发社会成员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以积极良好的舆论环境,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促使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抗击疫情。

(三)培养务实进取的心态

务实进取的心态是一种不满足于现状且坚持不懈追求向上的心理状态。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体现在社会心态上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并为既定目标努力拼搏[12]31。在培养务实进取的心态过程中,我们既要坚决反对消极悲观的生活态度、摒弃畏首畏尾和裹足不前的心态,又不能有丝毫放松的心态。我们首先要科学认识疫情客观发展规律,用发展、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疫情,不能犯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错误,尤其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关键阶段,不能有任何放松、麻痹大意的心理,依旧要用务实进取的作风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地区的防控。面对疫情,不满足于现有已取得的成绩,面对困难与挫折不气馁,保持忧患意识,保持斗争昂扬的心态,保持抗“疫”到底的精神。培养务实进取的心态,一定要戒骄戒躁,克服急功近利,阻击疫情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不能有丝毫放松,依旧需要用务实进取的心态奋战在各个岗位上。

(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筑牢疫情防控的社会心理防线

我们要注重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筑牢疫情防控的社会心理防线。将构建健全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作为发力点,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需要作为落脚点,尊重心理规律,理解心理规律,依循心理规律,开展心理建设[13]。通过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建设,提高社会民众的适应能力。托马斯认为,压力并不存在于情境中而是存在于个体在适应情境中的互动中[14]321。重大疫情产生的社会影响因个人对重大疫情的认识不同而不同,也因应对重大疫情的行为不同而不同。即:个体的适应能力越强越不容易引起恐慌。因此适应能力越强的个体可以有效减轻重大疫情带给个体的心理冲击。因此,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心理学在重大疫情中的特殊作用,有利于迅速帮助社会民众度过难关,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而且也可以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潜能,实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重大疫情。

(五)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机制

前文提到,社会民众在面临突发重大疫情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对遭受心理危机的社会民众要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与疏导工作,要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重大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体采取紧急措施,使之克服危机,走出困境,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帮助经历危机的社会民众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帮助其学到处理危机的方法,帮助其恢复心理能量,以更好地面对生活。重大疫情期间,需要接受心理危机干预的社会民众比较多,包括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被隔离者、一线医护人员、志愿者、应急服务人员,这些人群易罹患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设立心理咨询专业服务热线、建立心理卫生特别门诊、整合社会资源组建心理服务专家指导组、培训志愿者、开展个别与团体辅导、普及社会民众对疫情心理卫生的知识、研发心理危机评估量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学术研究等。

重大疫情不仅威胁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也会对社会民众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要科学理性认识在重大疫情影响下社会心理发展的规律,并及时化解不良情绪,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意义深远,不仅可以提高社会民众面对重大疫情的心理免疫力和信心,而且可以大大减少由于重大疫情可能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为抗击重大疫情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心态民众防控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