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叉楼家》:中原乡土文化的古朴画卷

2020-12-11 09:13朱锋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原地区乡土文化

朱锋

摘要:河南作家张欣山创作的长篇小说《钢又楼家》,借助中原古镇张姓人家几代人坎坷的奋斗史和家族的生存史,反映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呈现中原地区的乡风民俗,展现中原人的性格特质,也呈现出中原地区历史与现实交汇的文化辉映。

关键词:中原地区;乡土文化;性格特质

河南作家张欣山,20世纪40年代生于尉氏县朱曲镇,曾任《东京文学》杂志社小说编辑、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及开封市作协副主席、名誉主席,发表小说、散文200多万字,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血洒东京》(与屈春山合著)曾获首届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长篇纪实文学《哀兵怒号》、小说散文集《狮怨》获开封市文学艺术创作优秀成果奖。他还获得过省作协首届“河南文学奖”文学期刊优秀编辑奖、开封市新时期(1978-2004年)文学奖金奖。

《钢叉楼家》是张欣山先生2019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封面标注为“长篇文化家史小说”,用意非常明显。30万字的篇幅,称其为“长篇”没有异议;“文化”一词,意在呈现一方地域文化;“家史”,表明作者是以自己祖上几代人的奋斗史生存史为基本素材,进行二度创作。

众所周知,乡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核心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系我们民族屡经灾难而始终没有解体的强大纽带。作家的笔触,也在这片田地上耕耘。

作品中主人公家族的原点在一个中原古镇,即今天的河南省尉氏县朱曲镇。朱曲,因为春秋时期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长居,世称子产东里。人物活动的主要地点,就在这个曾经很美的古镇,当年拥有南北五里长街,西、南、東三面环绕一条清澈流淌的杜公河(明代为感念洧川县令杜縻治水而命名的一条河)。围绕这一原点,小说的视野又辐射周边的许昌、舞阳、洧川、郑州、尉氏、开封等地。

生活在这一带或者对这一带熟悉的读者,每每看到小说里出现的村镇地名,如葛杆儿、郭潘王、姚庄、史井、山魏、黄湖、大营、大马等真实的乡村地名,小桥、沙岗、道路之类的地名,如老龙桥、东里岗、杜公河、开封许昌官道等等,便会感到非常亲切。中原地区的读者,也会有此感觉。

一、中原地区乡风民俗的呈现

乡风指的是一个地方的本土的风俗习惯,而民俗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部小说把中原地区古老的东里古镇作为故事情节展示的主要舞台,使由来已久的乡风民俗在作品中处处得以展现。

书名《钢叉楼家》本身就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小说一开头,便交代书名“钢叉楼家”的来历。“尉州东里镇上,人们喜好以其职业特色称呼。”以榨油为业的田家,人们称之为“油坊家”;以熟牛皮割卖皮条为业的,人称“皮条铺家”;以打制售卖独轮运货小车为业的,人们称之为“小车铺家”……而叙事主人公“我”的家族,因为几代人不懈奋斗,在庭院内建起一座三层两丈七尺多高、从下到上浑然全是白灰勾缝蓝砖相砌、敞开露天的顶层由形似钢叉的花垛女墙四周相围,看上去巍然屹立、坚固无比,被称作“钢叉楼”的楼房,乡民们便称呼其为“钢叉楼家”。

从整体叙事来看,借助不同的时代和故事情节,作者给人们展现了杜公河畔一连串的风情:各种农事活动,如稼穑、种桑养蚕、织布纺线、焐柿子、打场、钐谷穗,唤起了一代人遥远的乡村记忆;各种生活状态,如赶驴拉脚、乡村比武、城市茶馆、庙会礼俗、盖房修屋、婚丧嫁娶、忌日上坟;还有中原民间善于针灸的乡村医生,还有掌握正骨手法被称为“捏先儿”的人,还有乡村童年用高梁秫秸篾儿扎制马匹,扎制扫帚娘的往事。在作品中,人们大都能够找到熟悉的影子及熟悉的印记。

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质

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也是蕴含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小说的总体线索是“盼楼一建楼一楼患”。从山西迁居东里镇,几代人追寻着“楼”的梦想。又因为树大招风,经受着一系列荣耀和苦难。古镇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其活动、其语言、其思维,都带着中原人固有的特质。

祖先崇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原民间信仰体系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东里镇的人们,尤其是张氏家族,敬祖尊老,生命至上,仗义疏财。老实本分的人生,不乏睿智的生存之道。这一特质,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原人还有一个特点:面子为上,与人为善,义字为重,情义为先。守信用,说话算数,还有倔强的一面。很多人身上,既有吃苦耐劳的品格,也有忍辱负重的性格。由于自己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内心祈求上天惩恶扬善。这也正是民间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的源头。

中国的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在同一块土地上生活的乡民,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们,是无需选择的,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乡民们在同一块土地上经过长时间、多方面、经常的接触而变得熟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人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即便习武练功,铸就了强壮的体魄,但并不恃强欺弱,而是以宽阔善良的胸襟,包容生活中的一切。比如,正月初四,80多岁的远亲黄庚申登门拜年磕头。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和这一行动本身,把中原人的感恩意识、亲情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宽容、仁让、胸怀坦荡,这些都是“钢叉楼”张家人的美德,也是中原人身上的美德。不过,小农意识、保守思想,也是中原人身上普遍存在的。通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人物形象,读者也能体会得到。

小说中众多的人物形象,笔者觉得塑造最成功的,当属郝氏。食不果腹的年代,她76岁绝食而死。原因似乎很简单:大年夜的饺子遭遇老鼠的糟蹋,便自责不已,无法释怀,最终撒手人寰。还有,叙事主人公“我”的母亲黄氏,大老远赶到学校看望“我”,从怀里的手巾包里掏出两个热乎乎的火烧,母子情汩汩流淌。叙事主人公“我”的祖父张长流以及“我”在现实中的“老实本分”,实际上也是一种人生的处世哲学。

也许是从小生活在乡村,熟悉乡村生活,作者很善于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对于某个人物,寥寥几笔,个性便呈现于读者面前。

这一切,也得益于张欣山先生的家世。在作家的心目中,“钢叉楼”张家“自我上数几代人,都有与世无争、默默无闻的秉性。我的太高高祖张守印、二太高高祖张守财,生前虽然均无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在东里镇上,他们都以大好人的声誉留传后世。我的太高祖张敬天(大樓)、二太高祖张景天(二楼),高祖张发祥、二高祖张福祥,两代4人,清末年间,因武艺卓群在东里镇声名卓著,却从无称霸一方之行或贪图名利之念。有人曾聘请他们去显官达贵之家担任保镖侍卫,他们以‘坟里没有那棵灵芝草,俺不敢去贪吃大盘菜为由而谢绝;有人也曾邀请他们去他乡立擂台比武,在武林称霸以显其威名,他们又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笑而不从。书中我在叙述我的太高祖张敬天(大楼)事迹的章节里写过,我曾想以他胸襟开阔、心地善良的高尚品德警戒于我,乃至张家后人,便拟就一副对联日:‘文海自誓楼上楼武林家教天外天”。(后记)

当然,在表现手法上,作家巧妙地借助大大小小的道具,表现亲人之间的情感,表现人物思想。这也是作家很擅长的手法。“我”童年时期接触到的小鱼刀儿,彰显了与曾祖父的感情。祖上传下来的带豁的大刀片,一只“我”祖母从娘家背回来的书箱,还有“我”拉着父母去附近的葛杆村找乡医看病的架子车,都是记录中原这一方土地的文化符号,唤起一代人的乡村记忆。

在写作方法上,作者还经常使用“勾连”手法,由一个点,带出一连串的往事或经历,还有一些相关的史料。既丰富了叙事的份量,也补充了情节。

三、历史与现实交汇的文化辉映

小说立足的东里镇——现实中的尉氏县朱曲镇,遗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非常丰厚的。诸如子产庙,白马寺,铁佛寺,吕蒙正墓,还有“流寓于洧”的故事与传说,“八保洧川拾状元”传说(洧川县分为八保,朱曲为其一),还有清初豪杰郑总兵、安王墓……再往周边扩展开来,小说里的洧川县,也是一个古镇,城边流过“诗经时代”的古洧水,城内有城隍庙,“百(柏)里有余(榆)”南城门,还有附近鸿台寺等。尉州城(今尉氏县城)有战国时期魏国的尉缭子、魏晋时期的阮籍啸台,还有民国时期的巾帼女杰刘青霞等。小说中人物足迹所到之处,作者就把当地的历史遗迹、民间传说揉进情节,带领读者感受这方厚重土地的文化积淀。

作为一部跨度很大的家史小说,其故事情节有时更像传奇,虚虚实实,尽展中原世事沧桑。有力度,有分量!

从小说呈现的故事情节看,人物故事延续至张氏家族若干代人,明、清、民国、新中国建立至今。小人物、小事情,以小见大,折射社会的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大时代、大事件。留给人们印象颇深的,包括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日本铁蹄踏人中原的往事,1947年朱曲镇和洧川镇解放,历经三年自然灾害、改革开放各个历史阶段……小说中都能找到痕迹。

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在于,作家不追求复杂的结构框架和叙事线索,质朴而真切地呈现人世间的生活本真,道出芸芸众生的生存之道。从人物的生活和生存状态中,弘扬真善美。真,第一叙事角度的真切感;善,对理想和正义的不懈追求;美,淡然的内在心灵和价值观人生观。

但是,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叙事,过于追求生活的真实,而不太注重结构、线索的技巧。如对生活素材的取舍,淡化了小说的主题追求。也有个别地方,为了写清某些问题的来历或者某个地方的文化积淀,用笔太多,叙事未免有拖沓之嫌。

这部小说,再度让人深思:作者心目中追寻的乡土社会,真的在现实中消失了吗?费孝通先生曾经着力去描述过的乡土中国在今天的巨变,绝不意味着乡土社会真正的消失与瓦解,只要人类还必须从土壤的种植中获得赖以为生的食材,乡土社会的消失就只可能是一个现代人编造的神话。

掩卷三思,余味无尽。咀嚼乡土乡情的醇厚,追寻先祖的创业艰难和守业艰辛,珍惜今天的安居乐业,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传递给后世子孙和读者的认知导向吧!

猜你喜欢
中原地区乡土文化
“一席话”的来历
从经济学角度浅析“一带一路”对中原地区发展的影响
卢舍那佛像研究
农村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改善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北魏和盛唐中原地区佛塔建筑风格的异同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基于循环经济框架的多层农业营销发展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