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与重构研究

2020-12-11 09:14张素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高职院校

张素芳

[摘 要]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给相关行业尤其是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高职院校承担着输送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担,而人工智能时代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会计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层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入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与转型路径。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20.104

[中圖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20-0-02

0     引 言

2017年,以财务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进入大众视野。人工智能能够很好地完成记账、报账、算账、催缴账单等基础性的财务工作,具有工作效率高、计算准确、持续性强等特点,虽然在特殊性问题处理方面财务智能机器人仍存在诸多不足,但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在这一背景下,从事程序化、重复性操作的基础会计人才将逐渐不再被企业需要,未来会计行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必然会转向中高级会计人才。传统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更多是输出核算型基础人才,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对会计教育的冲击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上,单一的核算型会计人才培养方式导致人才还未走入社会,就面临被淘汰的窘境,会计职业教育亟待转型。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职业教育的重担,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从会计专业人才模式转型与重构入手,改变职业院校会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

1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理念定位不明

人工智能时代,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定位不明确,处于“以就业为导向”和“以生为本”的艰难平衡中。具体来说,是利用有限的在校时间把学生培养成技能型人才,以快速适应时代变革,还是考虑学生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把他们培养成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创新意识等各项能力,实现长足发展的人才,是高职院校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

1.2   人才培养层次低

财务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导致更多中低端核算型会计人员失去工作,因此,为企业管理提供建设性意见的高端技能型、适应多个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层次的高低基本决定了毕业生就业前景的好坏。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来临,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不等,部分高职院校致力于从理论教授向实践技能转变,另一部分则已经放眼于由低端技能型向高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受前期招生限制,高职院校学生分数普遍较低,虽然会计专业与前期知识积累联系并不十分密切,但大多情况下,分数低的学生缺乏主动思考能力,学习能力较差,受到学制限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向高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的进程。

1.3   课程内容落后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明确指出,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内容体系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基本上决定了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人工智能时代,会计技术更迭速度快,企业会计人才需求发生了改变,且原有的会计岗位工作职责也发生了改变,随之出现新岗位,由单一核算型向复合型、管理型转变,比如,智能财务师FAI、税务管理师CTM等。专业设置基本决定了学生就业方向,课程体系设置则对学生思维习惯、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储备、动手能力等产生重大影响。目前,由于高职院校的目标定位是向社会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且受学制较短的制约,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更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忽视了公共课与会计专业融合的重要性,这显然与高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背道而驰。

1.4   忽视教师自身发展

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领路人”的重要角色,教师自身水平低,势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鼓励教师下企业培训、带领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等,实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科研、职称晋升等多重压力下,根本无暇顾及自身发展。首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基于师资缺口的现状,教师需要超负荷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带领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等工作操作难度大。第一,教师很难找到合适的企业进行培训,时间、经费支持都难以得到保证;第二,多数技能竞赛都有学校名额限制,即使教师愿意在课余时间无偿辅导学生参加竞赛,但依然要突破重围才能获得参与名额,且只有拿到名次才能在职称评审中计分。最后,除了教学、科研等能力外,教师其他能力在职称评审中得不到足够重视。

2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转型与重构对策

2.1   回归人性本质,明晰人才培养理念

教育的初心是滋养心灵,塑造高尚品质,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挖掘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确定未来发展方向,进而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教会知识并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长远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回归人性本质,明晰“以生为本”理念。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巨大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是短暂的、一次性的,而要保持较长一段时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更要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及终身学习等技能,以不变应万变,适应时代变化。

2.2   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导致会计人才结构供需错位,由中低端会计人才向高端会计人才转型升级是必然之势。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层次的有效途径。会计属于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但当前企业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并不高,原因在于双方获得的利益不均衡。一方面,学校借助企业资源能够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虽然校企合作可为企业挖掘优秀的会计人才,在未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但由于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缺乏主动思考等,前期带学生花费企业会计人员大量时间,进而出现降低当下工作效率的现象。因此,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提升人才培养层次的重要方向,同时还要从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出发,构建可持续性、协作互利、利益均衡的工作机制。

2.3   顺应市场需求,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人工智能时代,产业结构升级,企业人才需求类别增加及层次提升,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立足长远发展的基础上,还需顺应当下的市场人才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向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劳动力。首先,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核心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等模块对会计岗位产生了一定影响,需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赋予各课程模块新的内涵。其次,财务机器人能够代替会计人员完成部分基础性工作,例如,发票信息读取、会计凭证编制等,因此,对这类工作的相关课程,学生只需掌握原理性知识,不应再花费大量时间在电算化中学习会计凭证的录入等内容。最后,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催生了多元化课程体系,比如,会计、计算机与法律的复合人才需求增加,需要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将不同学科进行交叉融合。

2.4   关注教师发展,打造高质双师队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指出,将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高職院校可依照国家文件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从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进修的一整套执业提升体系。如鼓励硕士以上应届毕业生先进入企业学习,经过两三年的业务锻炼之后再进入高职院校任职,入职时再经过学校有经验的领导教师讲解授课经验,将企业经验和讲课经验相融合,上课内容会更加新颖、生动、形象,并紧跟时代、企业需求。第二,推荐企业人员、大师名匠等到学校兼职讲授。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院校的专职教师长期在讲台上讲授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不足,存在纸上谈兵、与现实操作脱节等问题,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不但能够解决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还能拓宽学生专业眼界,提前感知企业需求。第三,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将企业培训、技能竞赛等纳入职称评审体系。

3     结 语

人工智能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想要培养真正对接产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必须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入手,从理念、层次、课程等多个方面探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转型及重构路径,构建新型智能职教体系,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引领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尹夏楠.人工智能背景下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及实现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1):4-10.

[2]王文静,庄西真.人工智能视阈下职业教育的机遇、困厄与出路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2):33-37.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

2019-02-13.

[收稿日期]2020-09-09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