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化逻辑探析

2020-12-11 09:06吴艳强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

吴艳强

摘 要:文化是维系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西方文化价值主导下的全球治理体系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日益显现。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前瞻性预判,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优化国际秩序,缩小全球治理赤字,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思想的生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激荡融合的结晶。从文化逻辑上厘清这一思想对于新时代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既有益于积极构建人与人和睦共融的伙伴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格局,也有利于倡导国与国平等互鉴的文明交流形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0-0143-04

历史演进的路径证明,“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1]加之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开启了现代信息文明,为人类社会迈入麦克卢汉所言的“地球村”提供了巨大的驱动力。人类日益突破地域限制从地理全球化迈进电子全球化,同时又对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家间治理规则提出了新要求。为处理国家间文化差异和弥补治理赤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治理和世界和谐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应该“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2]。探讨这一思想文化本源可知,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精髓,又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厘清这一文化逻辑,有助于新时代贯彻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一、价值旨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全球化的重要特点是人类的世界交往,自然地域、国家边界、大洲边际、种族差异、制度差异都不再是交往的障碍。在人们的世界性交往中,各种文明在冲突与互鉴中不断演进,不断地打破。面对全球治理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谐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一)民族平等对话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到“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两年后,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再次强调“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和平、发展、进步的阳光足以穿透战争、贫穷、落后的阴霾。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人民应如何应对呢,那就是,“构建以合作共贏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3]“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治理理念,主张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在强调本国本民族利益的同时,也把他民族他国利益纳入考量系统,在对话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

其实,很早就有学者提出“文明对话”的重要性。国家间的力量对比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更是体现在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化领域中。正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不同的民族历史、国家利益和基本国情,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交往中必然会有碰撞,“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4]既然“磕磕碰碰”是历史的真实,也是历史的必然,文化霸权主义国家过分强调甚至夸大国家间由于历史背景与国家利益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阻碍各种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试图用所谓先进的文化取代其他民族文化,而由此相关的诸多文化霸权主义理论更是层出不穷。这种思维对于构建和谐有序的多样性文化是于事无补的。那么,问题的关键就转向如何克服碰撞而寻求共存,就在于如何打破各种坚冰和障碍,共同寻找跨文明平等交流之法[4]。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一个政治、经济共同体,更是一个文化与社会秩序共存共商共建共享的文化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是为当今世界应对各种局部性与全球性风险的重要理念,是避免国家间“修昔底德陷阱”的文化对话的理性选择,因此,不同文明间需要彻底抛弃文化上的“冷战”思维,平等对话才是未来生存之法,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平等对话,加深认识和理解,消除分歧与误解。

(二)国家间文明互鉴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不同的文化因不同的生产方式与历史传统而不相同,每一种文化都应该被平等地对待,绝不应因国家大小、历史长短而将文化分出主次等级。不同的文化造就了各民族间的文明具有差异性,恰好需要加强文化文明的相互交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国家间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为世界政治经济国际秩序共建提供了重要的文化与心理保障。随着该文化、心理结构的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则体现了对世界各国民众分享、深化、维护和完善这一结构及其外在形式的高度概括。

“不同的生活环境、地理区域和发展历史孕育着不同的人文环境,政治和经济活动深深地嵌入在社会文化之中。”[6]世界多极化带来的国际合作前所未有的紧密,平等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各国之间形成共赢局面,共享开放成果,从而进行更加高效、更加精准的合作。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些全球性问题如环境危机等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出现,这些世界性威胁是难以通过单个国家解决的。建立文化领域的和谐沟通平台、保持开放的、流动的态度,有利于各个国家形成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通力合作的意识,合作共赢,共同进步。

(三)全球和谐治理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7]未来世界的冲突不仅仅只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之间的冲突,更主要体现在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8]。为避免不同民族、种族、国家间的冲突,需要构建一套基于世界共有知识与观念的全新理念,而不是单纯的“主导国维护权威,附属国服从命令”[9]的霸权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这样一种秉承着优秀中华文明传统的新型文明观,主张协商对话,多元共存,反对傲慢偏见,深刻影响着当代文明的发展面貌。纵观历史发展的逻辑,文明间从冲突到融合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文明进步的主旋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全球治理失灵和国际安全困境,需要以文化交流化解文化隔阂,以文明互鑒促进文明融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10]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清晰点明了当前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追求。

二、共同体本位逻辑: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二元契合性

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问题是古圣先贤们共同关注的命题,随着当今世界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频频发生,人类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研究一直缺乏哲学的介入,全球化需要哲学的支援。”[11]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哲学维度对现实的关切。

(一)个人与共同体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共同关切

“人”的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共同关切,都深入洞察到人类本质中的社会性和共同体性。在他们视域中的“人”指的都是共同体中的“人”。马克思指出,人并非孤立的个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就是人与人之间在自然界结成的社会关系,脱离社会关系将无法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到自然界中。在中华文化中,“人”也是在社会中加以认识和定义的。《礼记》中强调,“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论语》曾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这中间强调了人伦关系的约束是定位个人的坐标,指出人只有从社会关系出发,认同伦理纲常的合理性,才能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人的价值。中华文化中的“人”是处于共同体中的“人”,都源于“道”,共同统一于“道”,就像是太阳与光线的关系,每一根光线都源于太阳,这些光线共同构成太阳这一整体,但是每一根光线都是独特的、不同的[13]。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14]。共同体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前提,共同体与个人是不可分割的,这就需要确立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对于人类社会发展问题都有深刻的思考和深入的探讨,共通的思想源于《道德经》“以天下观天下”的深远视野和广大胸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在打破国家、民族和意识形态的界限,这为二者互相融合而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奠定了文化基石。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

凝结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强调要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因此形成的“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更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渊源。中华先哲曰“道”,曰“一”,曰“太一”,正体现了这种整体宇宙论。与西方全球主义的模式不同,中华文化尊崇的是天下主义。大同世界是“天下”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形态。“天下”作为生命共同体,包含天地万物。形而下的天地万物源于形而上的“道”,也就是一种整体上的和谐统一。“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天下”这个生命共同体的主旋律是“和谐”,其最高境界是儒家所尊崇的“太和”。中华文化一直将“大同”视作社会的最理想状态,如《荀子》所言的,“四海之内若一家”,“大同之‘天下不是虚构和幻想之物,它是人类曾经体验过的历史。人们在潜意识中还保有大同天下,天下一家的记忆。”[15]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将“天下一家”文化基因与现代文明结合,延续了我们民族文化中特有的天下情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16]与西方的利己主义是完全相异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极大程度上推动着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智慧成果

在西方世界,“共同体”这一词汇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三杰那里。启蒙运动后,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现代交通网络建立,“轮船、铁路、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17]这促使了交往方式改进和信息交流的顺畅,世界各地从单一的社会经济体日渐走向联合。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生活在这个不断走向联合的时代,他们终其一生都致力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与研究。因此,“自由人的联合体”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真正的共同体”被“虚假的共同体”所取代。在他看来,“真正的共同体”在现实性和规模上都远远超过资本家为私利而结成的“虚假的共同体”(也就是政治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就是人的现实生活本身,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的人之为人的全部类本质和发展本质[18],也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马克思主义“共同体”“联合体”思想已经初步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然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19],并对其进行了吸收,实现了质的飞跃。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扬,是创造性发展和当代重构。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融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重指向

全球化发展至今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然而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却时有发生。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具有高度融通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谋求人类在这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积极构建人与人和睦共商的伙伴关系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下,因为意识形态差异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交流互鉴、兼收并蓄的局面。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都将人的和谐社会关系置于相当重要的位置。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系统决定着个体的社会关系,而个体的社会关系也对整个社会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至关重要。中华文化推崇“和”,主张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和气致祥”“和气生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正是基于对“人”的理解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用跨越时空的对话,诉说着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在中华文化熏陶下的中华儿女,血脉中饱含着以和为贵的观念,这不仅影响着每个独立个体的人际交往模式、影响着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更影响着新时代的治国理政。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20]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得以从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和谐延伸到国与国之间的平等互利、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多元共存。

(二)持续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发展格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为基础的条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基本、最首要的便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21]不管是先秦儒学的“天人合一”思想,还是宋明理学的“万物一体”思想,都充分说明了自然依循规律运行的客观性,都强调人类应该认识自然规律,强调人与世界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同样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22]人类在享受文明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深受生态危机的困扰。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是人类不断追求和探索的历史使命,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是需要整个人類携手共建。

(三)不断倡导国与国平等互鉴的文明交流形式

当今世界面临着超越国家与意识形态范畴的全球性问题,这需要多方协作,人类结成命运共同体,破除“唯我独尊”的单边壁垒,寻求互惠互利的最大公约数,将为国家间文明互鉴提供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虽然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倡导,但并不是单纯为了服务中国利益的政治话语,而是在吸收古今中华文化精髓基础上,深入阐发的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理念。我们不追求文化帝国主义,而是强调和而不同,即各种差异之间的认知与包容[23]。文化之间发展的逻辑并不是单向度的“历史终结论”,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而是把各民族、各国家都包容在一个统一体中,维护和尊重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4]我们践行的“一带一路”“亚欧经济联盟”“两廊一圈”等拓展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国家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是当前世界关系和谐发展的理想范式,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立场。

四、结语

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逆的历史大势,已经汹涌而至。中国经过7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也使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发展理念已逐渐为世界所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符合时代背景的、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新概念与新主张,是对未来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前瞻性预判,向世界传递了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这为解决当今世界重大问题和引领国家发展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

[2]  习近平.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N].人民日报,2015-10-14.

[3]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

[4]  叶维康.叶维廉文集:第1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27.

[5]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N].人民日报,2017-12-01.

[6]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等.译.杭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15.

[7]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8]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167.

[9]  戴维·莱克.国际关系中的等级制[M].高婉妮,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11.

[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2.

[11]  金惠敏.全球对话主义[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1-2.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13]  杨新铎.德性文明论——古典儒家礼乐教化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148.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94.

[15]  杨新铎.德性文明论——古典儒家礼乐教化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

[16]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54.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94.

[19]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习近平关于读经典学哲学用哲学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3.

[20]  罗素.中国问题[M].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67.

[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

[2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11.

[23]  金惠敏.人类文化共同体与中国文化复兴论[J].人文杂志,2019,(2).

[2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58.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