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军
乡村医生作为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维护广大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职责。近些年,村医队伍老化、业务能力良莠不齐、缺少新鲜血液注入等问题在一些地区普遍存在。
如何补齐短板、稳住乡村医生队伍,关系到农村百姓的安全感和获得感。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镇江视察时,在了解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村民看病就医情况时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近些年,镇江市委、市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作为全国医改的样板区,镇江不断探索,着力缓解基层卫生人才特别是乡村医生短缺的突出矛盾,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取得诸多成效,乡村医生和百姓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让医生留在乡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镇江市卫健委基层处处长谢旭东表示,镇江部分地区早些年还存在乡村诊室临时借用农户住房的情况。
除了硬件设置落后,软件也满足不了患者就医需求,无论是乡村医生的数量还是服务质量都存在明显短板。
基于这种情况,早在2011年,镇江就决定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2012年,全面开展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并提出用两年时间将村卫生室提档升级。无论是建筑面积、设施设备升级,还是人员队伍建设,镇江做得早,标准也较其他地区高。
王为保是句容市郭庄中心卫生院孔塘社区服务站的医生,10余年的村医工作让他在忙碌中找到快乐,“这些年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群众和我们医务工作者,我们为乡村患者服务也有了激情,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
王为保说,身边有很多和自己一样的乡村医生选择留在基层,服务百姓。一方面,得益于乡村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另一方面,乡村医生待遇水平不断提高,职业晋升空间不断拓宽。以往农村留不住医生的难题,在当地政府的不断努力下逐渐得到破解。
镇江市首开村医招聘先河,旨在解决乡村医生留不住的难题。
针对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化、青黄不接的现状,镇江一方面要求各地在已核定编制的基础上,增加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额,新增编制主要用于公开招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用于下派充实村卫生室技术力量;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选派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人员到村卫生室执业。
为稳妥开展人员招聘工作,镇江市卫生、人社和编制管理部门开展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招聘工作。招聘对象包括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合同制人员和应届大学毕业生三类人群,乡村医生需取得乡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男45周岁、女40周岁以下均可报名。
谢旭东介绍,为保证招聘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当地委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负责笔试试卷的命题、审题、组卷、审卷、印制、分装、押运、阅卷和成绩公布工作,委托江苏省农村卫生协会负责面试试题的命题工作,面试考官由江苏省农村卫生协会组织,具体人员由农村卫生协会的专家、医学高等院校的教授、县区卫生局局长和乡镇卫生院院长组成。
不仅如此,当地还通过组织集中培训、业务学习和村医例会等多种形式,增强村卫生室服务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乡村医生每年参加培训的天数均在两周以上。
通过制定培训计划,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在岗乡村医生参加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和乡镇(助理)執业医师考试。
这些惠医利医的政策举措背后,都是镇江在留住乡村医生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尝试。
近些年,镇江不断强化改革创新,在落实村医补助政策方面,规定在岗乡村医生收入主要由基本生活定额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医疗服务收入三部分构成。基本医疗服务收入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与服务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直接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2013年,镇江市乡村医生年平均收入3.2万元,最低2.5万元,最高5万元以上。2019年,人均收入已达6万元左右。
镇江通过放宽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参保年龄,镇财政、村集体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形式解决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全部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同时,通过最低生活补助加工龄补贴或享受村级副职干部生活待遇的方式,妥善解决离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障。
镇江一方面通过“镇村一体化”管理,由卫生院下派医务人员充实村卫生室人员力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村卫生室医生招聘,不断充实村卫生室人员队伍。
谢旭东介绍,近些年农民就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截至2013年底,镇江318个村卫生室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100%。新建村卫生室用房面积达到200平方米,改扩建村卫生室用房面积不低于120平方米,近乎“拷贝”的硬件条件,使全市村卫生室整体划一,居民在不同的村能享受到一样的诊疗服务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镇江开展的增核卫生院编制和招聘医务人员到村卫生室工作,极大地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在招聘过程中,当地适当放宽乡村医生的报名条件,让部分乡村医生可以通过招聘考试进入事业编制,既解决了部分乡村医生身份问题,又激发了年轻乡村医生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镇江还建立村卫生室服务新模式。乡村医生待遇与医疗收入脱钩,乡村医生的医疗服务行为日趋规范,输液率和抗生素使用率不断下降,医疗安全得到加强。熟悉乡情的乡村医生主动与农村居民签订健康服务协议,与农村居民建立相对固定、和谐的“熟人式医疗保健关系”,极大地推动了基层首诊、分级医疗服务模式的形成。
“多数村医都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培养出来的,也就是早期所说的赤脚医生。一部分人选择去了基层,经过全日制中专培养的只占小部分。” 谢旭东说,后来,哪怕是中专毕业的都去了较好的医疗机构,最不好也去了乡镇卫生院。
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为构建稳定的乡村医生队伍,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和水平,镇江一方面通过“镇村一体化”管理,由卫生院下派医务人员充实村卫生室人员力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村卫生室医生招聘,不断充实村卫生室人员队伍。
近些年,江苏省一直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明确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参加公开招聘、定向招聘进编”“设立地方奖助学金”“到基层就业给予地方财政一次性补助”等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优秀的本地高中生填报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志愿。同时,要求有条件的地区拿出一定数量的编制内岗位,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时对他们进行定向招聘。
近些年,江苏省积极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不断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规模。2018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招生比2017年招生计划增加35%。
在江苏,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校期间免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毕业后,在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就业并至少服务满一定期限。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协议规定的服务期内,原则上不得流动。不少农村学生看中入学就有稳定饭碗这一点,报名也很踊跃。
近些年,镇江积极落实江苏省相关政策,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基层实用人才,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这不仅是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缺乏局面的有效举措,也是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逐步补充人员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