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英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261053)
最近几年,我国服装产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服装企业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模仿加工,而是开始进行品牌经营和创新设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所输送的人才实践能力要强、综合素质要高。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服装专业教学实践模式却难以培养出具有较高岗位能力的人才,下面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高职服装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多个环节,比如实验、实训、综合训练等。这其中的很多实践教学内容都需要学生深入现实生产环境,在现实生产环境中进行实训和实践。只有在现场中动手参与实际生产,学生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实践教学的目标才会得到更好的实现。有些高职院校也会对企业生产车间进行模拟并在这种模拟的生产车间中进行教学,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实践教学途径[1]。
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建立在开放教学环境的基础之上,这样才会最终让学生的岗位能力尽早提高。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要对一些本行业的技术成果和先进知识积极学习、认真领会,从而让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将来毕业以后走上社会、走进企业能够受到企业的欢迎,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这也是高职院校服装专业教学以及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最终追求。
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中往往采用这样一种模式,那就是企业参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企业会给高职院校学生和老师提供相应的实训环境,而且企业的技术人员也时时与教师及学生间进行积极沟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参与,从而让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更加科学合理,与企业的需求更加契合。
学和用的融会贯通是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的实践教学非常关注的一点。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就必须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中进行实习,在实习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总结生产经验,同时还对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加以锻炼。如此以来,学生的职业岗位竞争力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2]。
对于我国当前的很多高职院校来说,他们的服装专业实验室建设力度并不是非常高。有些高职院校虽然设有服装专业实验室,但是这种实验室并不能很好的对服装专业教学需求加以满足。很多实验室设备老化,而且有些关键设备存在缺失现象,这就让教学效果的提升成为一纸空谈。生产企业在进行服装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都有着明确的标准,然而,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配备的设备却与生产企业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虽然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也非常清楚这种现实,也想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对实验室进行更新和改造,但是现实中却有很多制约因素,比如资金方面的短缺、人员方面配备不到位等。有些高职院校面对本校实验室建设不到位的情况寄希望于校外实训基地,期待以此为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能力[3]。可是,在现实中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并不稳定,双方合作存在很多欠缺,这就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能力的提升一再受挫,教学目标未及预期。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是其主要目标。学校管理人员以及师生都在共同努力想把这个目标很好地加以完成,可是在进行标准实验室的建设时却易受资金短缺的制约。这就使得国内大多数服装院校在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方面有心无力,教学环境的改善沦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目前,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存在教师对于企业工作并不太熟悉的问题,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教师的实践能力比较缺乏。毕竟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在生产企业工作过,更没有在生产企业的一线进行实践过,这就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不匹配,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的实践教学也面临这种窘境。因此,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实践教学队伍中应该穿插一部分既有企业管理经验又有相关实际操作能力的企业技术人员,若将他们聘为兼职老师能够更好地填补院校这方面的空缺,这是很多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
3.1.1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首先,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动手能力是企业极为关注的一项素质,所以院校要有针对性的增加学生的实践教学课时,在必要的情况下依据实践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让实践教学课程按照早就已经编写好的大纲有序进行。在课堂上,授课教师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而是要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以调动,比如有趣故事的讲述、加强对服装周以及时尚节目的关注等等,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训练,而且其实际操作能力也会不断提高,以此为基础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会更加深刻。其次,在教学思想方面要坚持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本[4]。只有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学生综合能力才会得到提升,同时,教师也会在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学理念引导下,把教学实践与理论知识进行很好的融合,推动学生在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方面都得到发展。
3.1.2 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有一种实践教学模式比较流行,那就是“一体四翼”实践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中,服装行业和服装企业人才方面的需求是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这种实践和理论相互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即为该教学模式中的“一体”,而该教学模式中的“四翼”则包括理论与实践、导向教学与职业岗位,顶岗实习、仿真实训等。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是把课堂教学目标、方法、职业能力等进行很好的结合,通过该教学模式的采用,学生的学、用、产等素质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学生对企业生产流程也越来越熟悉,其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会不断提高。其次,实施“三同步、三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过程和产品加工同步操作培养、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同步培养、产品质检与课程考核同步培养共同构成了该教学模式中的“三同步”,校企合作、师生合作、企业与学生合作则共同构成了该教学模式中的“三合作”。通过该教学模式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也随之打破,同时也让教、学、做一体化得以实现,学生既增加了知识,也提高了技能,其职业素质也得到了优化,这正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3.2.1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共分为两个组成部分,第一个组成部分是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第二个组成部分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对于前者来说它的建设依据往往是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此外对于服装职业技能鉴定的参考也是其建设的依据,工艺制作室、立裁室以及服装CAD室等服装技术实训中心都包括在其中。对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途径是对不同社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构建成融专业技术训练、岗位能力培养以及生产技术开发为一体的场所。
3.2.2 教育教学资源拓展
对于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来说,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实习实训基地是其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该基地应该集产、学、研、用于一体,对社会及企业的各类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此外,相应的教师培训机制也要及时建立,比如定期的培训、参加服装展都不失为正确的渠道。再者,当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在接受技能技术训练的时候,企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就显得非常关键,学校要对此类人员积极加以聘任,让其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方面的技术指导。如此一来,学生的岗位训练效果才会达到最佳,工作体验也会越来越深刻。最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很多学生都能够通过电脑或者手机获得大量网络教学资源,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正是对这些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它们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让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最终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5]。
我国对于服装职业已经设置了相应的技能资格考试,而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也要对这些要求加以参考。将教学考试与该行业从业资格、国家高级服装设计定制考试进行很好的衔接,实现“双证融通”。在这一过程中,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等形式都有很高的采用价值。在评价方式方面,把学生自我评价、实训项目小组评价以及企业单位综合评价加以结合。
我国高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制约因素的突破需要借鉴“一体四翼”等实践教学模式对教学观念、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加强硬件方面的投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优化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就业率,满足行业需求。当然,学校只是起到引领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自主性也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借鉴互联网以及其它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如此会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