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靳园园(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关乎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不仅有助于高校教学工作的发展,而且能够为学生营造出更加优越的学习与成长环境。为了保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项目管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促使学生管理从项目管理思维角度出发开展工作,进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成效。
项目管理是指将某项任务进行分解,形成若干个小目标,进而降低任务复杂性与难度,并结合项目的影响因素对项目的可行度做出准确判断。项目管理分为项目涉及、项目决策、项目分析以及项目监督四个阶段,具有目的性以及一次性的特点。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定义、计划、跟踪控制和终止四个方面,但是项目管理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管理理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近年来,项目管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被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对于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和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职能管理模式依然是主流。职能管理模式具有管理成本低以及统一性强等方面的特点,但是长期应用职能管理模式,会导致管理人员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僵化,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降低,解决问题的方式缺乏灵活性。除此之外,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落后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必将会导致学生管理与高校发展之间脱节,不仅不利于高校的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管理制度是保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高校依然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比如缺乏奖惩激励制度,影响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再比如,缺乏完善的沟通机制,使得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顺畅,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会对管理工作人员带来更大的工作负担。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普遍都是由学校全权负责,学生作为管理对象很少有机会参与到高校学生管理之中,而近年来所提倡的“学生民主”更加不能得到落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是一味地由上至下,向学生提出各种影响的规定和要求,而学生则只能选择接受学校的管理,进而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长此以往,会带给学生极大的反感与抵触情绪,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难开展。除此之外,何种影响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导致管理工作人员滋生“官僚主义”气息,在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经常以高姿态面对学生,使得学生更加抵触与反感。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构建起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更加符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求,有助于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成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吸取先进经验,做到与时俱进。对项目管理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灵活性,能够更好的统筹规划各项学生管理事务,进而保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构建矩阵式组织形式,明确划分管理责任与权责关系。在矩阵式组织形势下,可以将学生管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将分解后的任务派发至相应的部门,再由各个部门分别完成管理任务。这种管理组织结构可以使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应的部门甚至个人,对于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针对以往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僵化的问题,应明确权责,并且建立机制。通过项目管理,可以明确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从属管理,进而避免出现工作重叠以及工作内容错乱的问题发生。比如应用甘特图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可以通过甘特图中的信息直接反映出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而为考核工作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由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繁杂,因此会给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而应用甘特图,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图中的信息合理开展各项管理工作。这能够保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同时避免因管理工作人员的疏忽或者懈怠而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纳入到管理体系之中。可以通过学生代表来反映学生的诉求,然后根据学生的合理诉求和建议来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这样可以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比如,应用甘特图来呈现相关的管理活动,而学生则可以结合甘特图来调整活动顺序,进而使活动时间更加合理。学生的参与,与学校共同完成管理任务,可以为学生带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项目管理是指为了达成项目目标而对项目涉及到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近年来,随着项目管理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高校学生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对于高校的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