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省内所有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打赢这场硬仗,全国280万扶贫干部牢记使命,奔赴一线,用汗水浇灌脚下土地,用生命之光照亮扶贫之路。
王新杰,一名普通的山东省直机关干部和省选派驻村第一书记。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用400多个日日夜夜带领帮包村的群众走出了贫困。然而,正当他铆足了劲谋划帮包村的发展前景,让百姓生活好上加好时,他就像一座从不歇息的钟,却突然停摆了,定格在了2016年4月24日。这一天,带病连续工作十余天的王新杰,刚从菏泽回到济南,就突发心脏病不幸辞世,终年51岁。噩耗让共同生活、工作在一起的省工商局其他几位第一书记们感到难以置信,更让王新杰帮扶过的柴庄村村民感到意外和震惊。柴庄村是个不被熟知的贫困村庄,王新杰生前就工作在这里。全村共630户,而贫困户就高达228户;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这里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全村近三分之二的耕地未解决灌溉问题,只能看天吃饭;全村电路老化,生活用电受影响;村活动室年久失修、房屋老化,还存在用地纠纷,村干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面对种种困难,王新杰没有丝毫退缩,冬冒严寒,夏顶烈日,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优良作风,赢得了村干部和群众的认可和欢迎。现在的柴庄村,新修的水泥路两旁完成了绿化和亮化;全村新打机井20余眼,开始实施高低压生产生活用电线路升级改造,群众不再浇地难、用电难;村活动室有了新址,村级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有线电视、网络以及全村90%的自来水入户,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这一桩桩的变化,都包含着王新杰等人日日夜夜的心血和汗水。
400多个日夜,在一个人生命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时光,而王新杰却用这不长的人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理想和追求。
2019年11月29日上午,开完全县扶贫工作会,回到县委住所,湖南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年仅56岁。在株洲市,在炎陵县,相识的、陌生的,在朋友圈发诗文,在网上建纪念馆,人们纷纷悼念这位炎陵县的领头雁。不少人感叹:产业强了,炎陵美了,百姓富了,诗燕书记却走了。8年多时间,黄诗燕走遍每一个村,翻越了炎陵的每一座山,每个星期走基层在1000公里以上。脱贫攻坚倾注了黄诗燕全部心血。大到扶贫产业选择、重大文件制订、重要举措出台,小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手册,他逐一梳理、逐一审定。
“炎陵脱贫摘帽,是我们向20万老区人民兑现的一个庄严承诺。”黄诗燕曾掷地有声地说。2018年8月,炎陵县在湖南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第一批脱贫。道路硬化、电网改造、路灯安装、自来水、图书室……几乎凡是村民提到的生产生活上的困难,黄诗燕都尽力去协调解决。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全国有至少700人倒在冲锋路上。沉甸甸的名单中,有县委书记、大学教授,也有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他们以生命赴使命,以初心换民心,以忘我的奋斗追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用宝贵生命在神州大地、在扶贫攻坚战主战场,矗立起新时代优秀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实践再一次证明,只要心中装有人民,做事为了百姓,奋斗为了信仰,多大的困难,都能战胜,多残酷的战场,都能成为赢家。
此正是:
鞠躬尽瘁为扶贫,
无私奉献暖人心。
最近,两个与老人有关的视频,牵动人心。一个在银行,为激活社保卡金融功能,湖北广水94岁的老奶奶被人抬到银行,老人儿子抱起老人趴在柜机上,膝盖弯曲,双手撑在柜机上,勉强完成人脸识别。另一个在社区,工作人员告诉一名独自冒着寒风大雨到柜台交医保的老人,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自己手机支付,这让视频中的老奶奶不知所措,满脸无助的神情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这两个事件发生后,网友纷纷发表意见,认为对于高龄老人使用新技术一事,涉事单位缺乏服务意识,不够人性化。事发后,两单位均已道歉,其中,广水农行在公开道歉信中表示:“此事暴露了我行服务宣传不到位、服务意识不浓的问题。”便民服务,不仅是在技术上,服务也要跟上。在处理一些问题尤其是特殊情况时,应该有特殊处理和备选方案。新技术运用应提供更多选择,而不能简单做“减法”,人脸识别、网络支付等技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加强推广无可厚非,不过在这些技术运用中,要充分考虑各群体的接受习惯和实际困难,特别是对那些缺少技术条件或者技能的人群,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应成为新技术运用的基本理念。
无独有偶。前不久,因惠州一男子耗时7个月证明“我爸是我爸”未果,国务院督查组赴广东实地督查,同样引发舆论热议。
今年10月,广东惠州的陈先生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上反映了自己遇到的一件烦心事:为了继承已故父亲的一笔存款,陈先生在银行、公证处、派出所、居委会来回跑了七八次,历时7个多月,还是没能拿到父亲的存款。银行说,想取钱必须作公证继承;公证处说,户口本不能反映所有亲属关系,还需派出所出具相关证明;派出所认为,陈先生与其父亲在同一户口本上,已能证明父子关系,何况按规定派出所也不能出具证明;居委会同样,按规定无法出具证明……各方均有理有据,可陈先生被牢牢困在网中央,奔波来去开证明没完没了。
这道看似无解的难题,国务院督查组一到迎刃而解,解药不过是由公证处出函,向老先生原单位要一份证明。明明工作人员稍微动动口、伸把手,就能免得群众“跑断腿”,然而这个“皮球”却踢给了陈先生。陈先生的案例一出,媒体纷纷质疑,“破解‘循环证明’,何必等督查组‘光临’”?的确,民生无小事,但如果所有类似的事都等督查组到来或媒体曝光,无疑是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
面对百姓的诉求,一线办事人员看似只是多要求一份证明,多麻烦群众跑一趟,不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又规避了责任风险,实质上像慢性感染,悄悄腐蚀着百姓对公职机关行使公权力的信任度。长此以往,难免会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督查组认为,陈先生遇到的“循环证明”问题并非偶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根源在于基层政府相关部门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对“放管服”改革的精神理解不深不透,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各有关部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规避自身责任,相互推诿扯皮,导致群众陷入“我爸是我爸”的循环证明、办事无门困境。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作,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岛”,从根本上铲除“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滋生的土壤。
此正是:
为民服务无小事,
点滴行动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