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妞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将与沿线国家开展经贸活动。但国际贸易的增加,虽会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贸易风险。在国际贸易中,有效预见风险,就可以提前采取规避措施,从而降低发生贸易风险的概率。本文首先阐述了如何预见风险,然后细致讨论了一系列的规避风险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风险预见;风险规避
国际贸易风险是指在国与国的贸易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常见的国际贸易风险产生原因是政策、操作和汇率,自然灾害也属于风险范畴,但是相对来说比较少见。国际贸易的特点是客观、无意识和相对变化。客观性是指贸易风险不可避免,是客观存在的,因为贸易业务过程中政策可能变化、汇率可能变化、操作也可能出现失误;无意识性是指贸易主导者的决策失误或者认识偏差而造成的风险;相对变化是由于时空变化和国情差异导致面临的风险种类和程度不同。
一、国际贸易中风险预见
国际贸易可以增加企业商品销售渠道,提高企业生产力,增加企业利益,有利于企业的长足稳定发展。然而,国家贸易也存在诸多风险,如果在国际贸易中不注意风险,就容易遭遇风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国际贸易中要做好充分准备,提前识别风险。只有在贸易活动开始之前预见风险,才能够做好相应的准备,从而采取有效的方式来降低或者规避风险。
(一)价格风险预见
在国际贸易中,要重视价格风险,通过分析来预见潜在的价格风险,只有预见价格风险,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首先,要明确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价格风险分类,常见的价格贸易风险包括四类,即供给价格风险、需求价格风险、宏观性价格风险、以及政治性价格风险。在国际贸易中,要针对不同的价格风险特点,有针对性的分析相关因素,从而预见潜在风险。下面对这四类价格风险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关于供给价格风险,要明确该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预防或者规避。对于供给价格风险,影响因素主要是同类产品的供应商激增、企业对市场行情了解不全面且不及时,这就会导致出口价格高于其他同类商品供应商,失去价格层面的竞争力,使商品滞销。由此可见供给价格风险产生的原因是缺少对所在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查,对竞品厂家和竞品价格都缺少了解,所谓知己不知彼。所以,应对价格风险的有效策略是通过加强对竞品厂家和竞品市场价格的了解来降低价格风险。
第二,关于需求性价格风险,要明确该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预防或者规避。对于需求性价格风险,既有商品突然出现需求急剧下降,这就将常规供应变成了供过于求,同样会导致商品滞销。由此可见,需求性价格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对购买力缺少阶段性分析。一般情况下,产品库存量为一个月的生产量。如果对购买力没有阶段性分析,就没有阶段性的生产计划,比如会陷入需求性价格风险。所以,应对需求性价格风险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购买方是否自己出现了问题,造成购买力下降。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出行不便和收入缩水,疫情国在非生活刚需品方面的购买力急剧下降。二是同类供应商是否出现了商品革新,使得自己商品失去竞争力。
第三,关于宏观性价格风险,要明确该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预防或者规避。对于宏观性价格风险,如果对贸易国的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有深入了解,会知道当贸易对象国出现通货紧缩时,物价会相对降低,价格风险随之产生。由此可见,导致宏观价格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波动和物价水平变化等等。所以,应对宏观性价格风险要了解贸易对象国家的社会发展情況,是否有较大的经济波动,是否在贸易期间当地的物价水平发生了变化。如果当地物价波动较大,则会影响自身的经济收益。这就需要对贸易全程有宏观调查,对国际贸易交易期间的宏观价格有预见,然后通过提前或者滞后贸易活动来降低或者规避风险。
第四,关于政治性价格风险,要明确该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防范或者规避。对于政治性价格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地缘政治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干预。应对政治性价格方向,只能从国际政治变化中去寻找参考信息。关注中国和贸易对象国家的政治关系,分析价格是否受到各个国家的政策干预等等。
(二)需求风险的预见
在国际贸易中,要重视需求风险,通过分析来预见潜在的需求风险,只有预见需求风险,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首先,要明确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需求风险分类,常见的需求风险包括三类,即消费风险、市场开发风险和吸引需求风险。在国际贸易中,要针对不同的需求风险特点,有针对性的分析相关因素,从而预见潜在的风险。下面对这三类需求风险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关于消费者风险,要明确该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防范或者规避。对于消费者风险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受消费者主观影响大,所以非常复杂。在国际贸易中常见的引起消费风险的因素有文化背景、个人偏好、风俗习惯等等。应对消费者风险,要提前做好功课,只有了解影响目标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才能够在国际市场中锁定目标消费者,并且根据消费者的具体情况来适度包装商品,从而降低需求风险。例如,白象方便面在销往欧美地区时,要注意品牌名称的翻译以及包装图案的装饰。在英语里,白象是指既没有使用价值,价格又非常贵的东西。如果将白象直接翻译成英文,则会影响在这些地区的销售。
第二,关于市场开发风险,要明确该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防范或者规避。对于市场开发风险,主要受到市场开发团队能力的影响。在国际贸易中,进行中外贸易是一定可行的,关键在于市场开发团队是否能够通过分析找到贸易合作伙伴,以及是否能够利用有效的营销手段来达成商贸合作。所以,应对市场开发风险,要求企业要有专业的市场拓展团队,深入海外市场,寻找目标客户,并且根据客户需求提出产品升级意见。市场调研的质量越高,市场开发风险就越小,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就有保证。
第三,关于吸引需求风险,要明确该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防范或者规避。对于吸引需求风险,影响因素有三个,一是产品自身有很多卖点,可以引起客户的购买欲;二是产品的售后服务好,产品使用生命周期出现问题能够妥善处理;三是贸易付费是否可以货到付款,是否可以分期付款等,如果这些做好,就可以降低吸引需求风险。所以,应对吸引需求风险,要求企业要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持续优化升级,还要根据目标客户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并且要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另外,对于欧美等信用卡用户多的国家要考虑分期付款,以此增加这些地区的客户的购买力。
综上,在国际贸易中主要面临的风险是价格风险和需求风险,宏观价格风险和政治价格风险需要企业随时观察分析,准备好相应的应对策略。供给价格风险和市场开发风险需要企业对同行业竞品有实时的市场调查。需求价格风险和吸引需求风险以及对消费者风险需要企业对消费者的需求有清晰的了解,针对国际贸易要考虑贸易国家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等等。
二、国际贸易中风险规避措施
国际贸易对国内企业而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将商品销售到国外,可以增加企业的销路,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扩大生产规模。然而,在国际贸易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价格风险和需求风险是国际贸易中的两大风险,企业要在开展贸易活动之前做好风险规避,从而将贸易活动的风险降到最低,保护企业应得的经济利益。根据风险项来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做好资信调查、合理转移贸易风险、遵守国际贸易惯例等等。
(一)提高产品质量
在国际贸易中,风险规避措施中最有效的是提高产品质量。第一,产品具有过硬的质量,就能够在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即便处在行业竞争激烈导致的供过于求的形势下,也能以较高的性价比赢得市场份额,这就规避了供需价格风险;第二,提高产品质量可以减少出售商品后的质量问题,降低返厂或者维修工作,这样就可增加产品的吸引力,降低吸引需求风险。
提高产品质量可以保持商品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可以满足客户的实际使用需求。这样就可以有效应对需求价格风险和吸引需求性风险。另外,也可以在行业内价格战中“以质取胜”,在一定范围内降低自己的价格风险。所以,在国际贸易中,企业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规避风险,规避的是由于企业产品自身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
(二)做好资信调查
在国际贸易中,在风险规避措施中,要高度重视贸易对象的资信调查。第一,对象的资信调查关联的风险是款项支付和供求关系。如果客户的信誉不好,可能不会严格执行货到付款,造成经济损失。或者延期付款,付款时汇率发生大幅变化,间接造成经济损失;第二,如果客户信誉不好,可能实际购买量与下单量不同,造成企业的商品库存积压。
做好资信调查可以降低宏观性价格风险和政治性价格风险。在进行商贸活动之前,对该合作方的资信进行调查,避免其通过延长商贸活动期限的方式来损害我方的经济。例如,延长付款期限,在人民币汇率低时完成付款,造成我方商贸活动中经济效益受损。
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必须要做好资信调查工作。国际贸易中的资信调查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审核企业的营业执照释放真实。执照审核包括地址与运营实际情况;第二,企业是否有履行合同的能力。要对其资质进行审定,判断其是否具有生产能力和出口许可权利,以及基本账户等等;第三,确认交易企业主体的身份。身份包括法人、委托代理,身份不同,权利不同,尤其明确委托代理是否被授权;第四,审核客户的信誉,要调查企业在过往国际贸易业务中是否有违约等不良行为。
(三)合理转移贸易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在风险规避措施中,要采取有效手段来转移风险,常见的风险转移方法有五种,包括购买运输保险、购买运出口信用险、选择合理的国家保付代理、选择合适的银行保函、选择备用信用证等等。
第一,购买运输保险。如果发生意外,货物所受到的损失将会由保险公司进行赔付,在购买保险的时候,要认真选择保险的种类,防止错误投保和遗漏某个保单造成损失;第二,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是由国家所提供的,这是一项政策性的保险,购买的是境外买方的信用和政治风险,确保企业可以及时收到资金;第三,选择合理的国际保付代理,选择合理的国际保付代理,一是能够增强自身业务吸引力,二是国际保付代理还可以對交易企业开展更深入的资信审查;第四,要选择合适的银行保函,就是进行外贸出口的企业要选择一家银行的保证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买方在买到货物之后,无法根据合同进行支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可以由其担保的银行代替支付,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第五,合理选择备用信用证,很多国家和地区并没有银行保函业务,因此商业银行专门创建了另外一种业务,利用备用信用证进行担保。一旦有一方不能履行合同,受益人就可以利用备用信用证到商业银行办理汇款,得到理想的偿付款项。
所以,在国际贸易中要合理转移贸易风险,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来降低遭遇风险时的损失。合理转移风险是应对各类风险的有效方式,在应对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中最为显著。
(四)遵守国际贸易惯例
在国际贸易中,要遵守国际贸易惯例来降低风险,国际贸易惯例是指一些规则、基准和通则,这些惯例的制定者是早期的国际商业团体和国家性组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贸易中一直遵守国家贸易惯例。互联网让地球成为地球村,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加,在这个过程中惯例也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不变的趋势是参与国际贸易的团体都在遵守国际贸易惯例。
之所以需要遵守国际贸易惯例,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在世贸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需要建立一个公平的规则来规范各方,减少贸易纠纷和风险的概率。国际贸易古已有之,世贸组织以后,国际贸易数量增多,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数量增加。每个国家在商贸中都有自己的习惯,在众多国家共同参与商贸活动时,需要求同存异,构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贸易规则,贸易惯例就是规范各方的规则。二是在国际贸易中,遭遇风险,解决问题主要依照合同内容和公约,如果这些内容没有涉及,则要按照国际贸易惯例中的基准和通则来解决问题。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遵守国际贸易惯例,在本质上是对世贸组织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利益的保护,是降低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在贸易过程中,要保留好信用凭证、单据惯例、单证一致,这样在出现问题是可以拿出有效证据。在贸易的各个环节中,也要按照惯例执行,包括签订合同、运输货物、款项支付等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要对价格风险和需求风险进行预测,这两项风险是可以通过对贸易对象国情、政策、民生等进行细致分析发现的。在贸易过程中,为了降低风险,自身方面,要保证出口商品的质量,规避质量造成的风险,通过提高质量来规避该风险。交易对象方面,要对贸易对象的资信进行调查。除此之外,要遵守国际贸易惯例,要准备有效的风险转移。因此,国际贸易团队要做好分工,在贸易的各个方面预见并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蓝孝增.新形势下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风险与对策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2):33-34.
[2]沈中益,姚泽超.国际贸易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8,0(3):77-79.
[3]阮氏海燕.国际贸易中风险的预见及规避措施分析[J].中国商论,2017,0(26):81-82.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