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家庭亲子阅读效果差异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020-12-10 02:35陈玉平罗雨舟杨友清
晋图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纸质亲子图书

陈 雯,陈玉平,罗雨舟,杨友清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江苏 无锡 214000)

0 引言

亲子阅读是一种基于成人与儿童互动式分享阅读的阅读模式,是指以书或者图片等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强调家长和孩子互动并互相分享的阅读过程[1]。20世纪60年代,新西兰教育学家Holdaway等将家长与儿童互动式的阅读方法称作“亲子阅读”。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走向阅读社会”,提出全社会人人读书,倡导将阅读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儿童阅读作为儿童教育的一部分,也得到社会各层面越来越高的重视。教育部于2009年、2011年连续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明确指出要重视儿童教育,同时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儿童阅读习惯,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并为此创造条件[3-4]。公共文化机构为推进儿童阅读、促进家庭教育作出了不少努力,开展了众多面向儿童阅读的推广活动,例如苏州图书馆“悦读宝贝计划”、上海的“上海好童书”评选活动和“闵图妈妈小屋”等,同时南京图书馆、北京、广州等地的少儿图书馆亦将服务年龄拓展到了0岁。

儿童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幼教界和图书馆界的广泛认同,张明红认为进行适宜的早期教育能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5];余珍有认为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早期阅读指导对儿童极其重要[6];孙蕊通过调查奥地利阅读推广情况发现,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影响儿童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儿童思维培养的重要环节[7];邱章乐、袁嘉芮等研究发现,儿童阅读能更好地促进语言智能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并且适合不同年龄特点的阅读模式能更好地促进语言智能和智力水平的发展[8-9]。

在肯定阅读价值的基础上,诸多学者对儿童阅读进行了探讨。早期探讨主要集中于服务层面,介绍国内外优秀服务经验、分析服务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黄耀东、阎婷婷、张庆等介绍了美国“Born to read”、加拿大“Floriél ge”和“Read to Me”、德国“Bookstart”等儿童阅读优秀项目,为我国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经验借鉴[10-12]。

在儿童阅读推广实践的基础上,学者们对阅读效果开展了研究,并对阅读策略进行了探讨。吕璐认为儿童阅读需要广泛争取政府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同时要重视阅读空间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强阅读推广人才的培养[13];章洁认为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应以家庭为单位,而不能仅限于儿童,在儿童阅读过程中,家长有必要参与其中以提高阅读效果[14]。

为了提升儿童阅读效果,学者们对阅读效果影响因素开展了研究。候冠华从“儿童-书籍”之间的交互性出发,研究了书籍交互方式的可及性对儿童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偏好的影响[15];姜洪伟以四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对他们的影响,研究发现“纸质图书深阅读+在线浅阅读”模式是学生阅读理想的状态[16];王笑语比较了低年级儿童在不同阅读方式上阅读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低年级儿童阅读纸质媒体的效果较阅读声音媒体要好,在阅读的专注度和投入度上的效果更为明显[17]。除此之外,诸多研究显示儿童阅读能力与家庭藏书数量、家庭环境、阅读材料的丰富程度、阅读时间以及儿童自身特征(性别、年龄、个性),甚至父母的文化程度等均呈现相关关系[9,18-24]。

学者们的前期研究成果为本文积累了一定程度的文献基础和参考经验,但目前很多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探讨,实证调查研究所占比例较少,特别是针对特定地区的实证研究。

无锡市辖梁溪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新吴区及江阴和宜兴2个县级市,与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相邻,是东部沿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梁溪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及新吴区为样本,旨在通过亲子阅读效果差异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探索开展儿童亲子阅读活动的方法和策略,为今后更好地以理论指导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提供实际经验和建议,并为后期区域比较研究打下基础。

1 研究方法与问卷设置

1.1 问卷设置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无锡市(除2个县级市以外)0~12岁儿童家庭为研究对象,共设置29个问题,从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目的、阅读保障以及阅读效果五个部分进行设计和调查。在问卷正式发放前,请阅读推广领域的专家学者、图书馆一线服务工作人员对问卷的设计提出意见,根据意见进行了相应调整,并在正式问卷调查前在小部分人群中进行问卷预测试,然后根据预测试结果及时对问卷存在的问题做出了修改,让问卷内容更加合理。

1.2 问卷发放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网络调查及走访街道、各校外办学机构以及各类型学校(幼儿园和小学,包括公办及民办院校)等实地问卷调查开展,调查时间从2019年8月1日持续到2019年10月15日, 共回收有效问卷449份(样本情况见表1),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试图对问卷五个部分的相关性以及对阅读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描述统计

通过SPSS 22.0软件,利用Cronbach系数检验本问卷的信度,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Cronbach系数为0.877,经过标准化后仍高达0.706,信度非常高,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本问卷各项一致性统一。

表2 Cronbach可靠性统计资料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无锡市家庭亲子阅读的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无锡市家庭对家庭亲子阅读很重视,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无锡市家庭亲子阅读总体情况

2.1.1 儿童接触阅读时间早

儿童最早接触阅读的时间大部分(62.1%)都在3岁之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甚至在0~1岁就已经开始了亲子阅读。在家庭亲子阅读过程中,妈妈的参与度明显高于爸爸和其他家庭成员,占比75.3%,其次是父亲,占比15.4%,这表明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父母的参与度还是相当的高。

2.1.2 纸质图书为主要阅读载体

在图书载体的选择上,相较电子图书、音频图书以及视频图书而言,绝大多数家长(91.1%)首选纸质图书,63.9%的儿童以纸质图书阅读为主;儿童阅读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休闲娱乐类(44.8%,如儿童文学、儿童绘本、卡通漫画等)和综合素质培养类(36.1%,如幼儿启蒙、科普百科等);阅读方式上,结果比较均衡,有38.3%的儿童选择自己阅读,37.4%的儿童选择与父母共读,另外24.3%的儿童则选择利用播放器(mp3、ipad、电脑等)听书。

2.1.3 阅读频率较高

在阅读频率及时长方面,76.6%的家庭保持着中频率(一周2~4次)或高频率(一周5~7次)的亲子阅读习惯,近乎一半的家庭(49.9%)有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在此基础之上,有74.2%的家庭亲子阅读时长保持在15分钟以上。

2.1.4 主要以学习提升为阅读目的

阅读目的方面,45.4%的家长开展亲子阅读是为了培养儿童在阅读方面的各项能力,35.9%的家长则就为了上学做准备。对于阅读效果,47.4%的家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关注学习提升,只有22.7%的家长的关注点在阅读习惯的培养方面,另外还有29.8%的家长关注孩子素质上的培养。可见有部分家长为培养儿童在阅读方面的各项能力最终也是为了在学习上能有所提升,提高学习表现。

2.1.5 制定阅读激励政策

在阅读激励政策方面,无锡市家庭主要通过鼓励儿童给他人讲故事(70.8%)、限制电子阅读时间(43.2%)以及制定阅读计划(40.8%)等对儿童进行阅读激励。

2.2 不同类别家庭亲子阅读存在差异

2.2.1 亲子阅读效果在儿童年龄上的差异

研究发现,儿童年龄在阅读效果三个维度(故事概要复述、故事细节回忆和故事主题理解)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阅读效果越好(见表4)。儿童发展阶段性理论认为,儿童的成长是阶段性的,受年龄和认知能力、语言水平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阅读行为、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感知与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发展成熟,并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认知结构,因而对阅读对象的理解更深刻,呈现的阅读效果越佳。

表4 亲子阅读效果在儿童年龄上的差异分析

2.2.2 亲子阅读效果在阅读载体上的差异

如前人研究[16-17],不同阅读载体对儿童阅读效果的影响显著,且阅读效果差异主要体现在故事细节回忆能力上。阅读载体是阅读主体与阅读对象的媒介,不同阅读载体与阅读主体产生不同的交互而形成相异的阅读效果。本研究将其分为纸质图书、电子图书以及其他类型的图书(包括音频、视频等)。研究发现,阅读其他类型图书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纸质图书,最后是电子图书(见表5)。音频、视频等图书(其他类型图书)加载了语音、视频、音乐或音效等元素,阅读过程中儿童可以参与互动,增添了趣味性,在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度的同时实现了知识吸收,因而阅读效果较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更佳。

表5 亲子阅读效果在儿童阅读载体上的差别分析

2.2.3 亲子阅读效果在家庭藏书上的差别

研究发现,亲子阅读效果在家庭藏书上的差异性显著,主要表现在藏书越多的家庭中儿童在阅读效果三个维度上均表现得越好(见表6)。布厄迪社会实践理论认为,家庭教育是惯习养成的重要且关键的途径[25],家庭阅读环境、阅读氛围以及家庭藏书量等多种家庭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26]。家庭藏书是儿童阅读环境的一部分,丰富的家庭藏书可以让儿童自由选择和阅读价值多元、题材丰富、内容各异的图书,亦可满足儿童阅读的不同需求。当然,藏书并不仅仅是用于摆设,笔者对软件结果的分析是基于“藏书是用于阅读”的前提。

表6 亲子阅读效果在家庭藏书上的差别分析

2.2.4 亲子阅读效果在阅读频率上的差别

SPSS分析发现亲子阅读效果在阅读频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7),具体表现在高频率阅读(一周5~7次)儿童在阅读能力三个维度上均高于中频率(一周2~4次)和低频率(一周2次以下)阅读儿童。研究发现,高阅读频率儿童与低阅读频率儿童在阅读上存在较多的行为差异[27],高阅读频率儿童在长时间的阅读过程中培养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更强的阅读能力,因而阅读效果会更好。

表7 亲子阅读效果在阅读频率上的差别分析

2.2.5 亲子阅读效果在阅读时长上的差别

分析发现亲子阅读效果在单次阅读时长呈现显著差异(见表8),阅读时长30分钟以上的儿童在阅读效果三个维度(故事梗概复述、故事细节回忆以及故事主题理解)上的能力均高于阅读时长15~30分钟的儿童以及阅读时长15分钟以下的儿童。与成人相比,儿童的记忆存在保持时间不够长、记忆不够精确、碎片化以及无目的意识的特点,年龄越小,对阅读过的材料越容易遗忘和理解不精确。通过一定时长对阅读材料的反复阅读和解读,加深儿童对故事细节的记忆和对情节的理解,帮助儿童提高了对阅读材料的记忆效果。

表8 亲子阅读效果在阅读时长上的差别分析

2.2.6 亲子阅读效果在激励政策上的差别

研究分析发现,亲子阅读效果在激励政策上呈现极其显著的差异(见表9和表10)。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实施激励政策的家庭在阅读效果三个维度上的能力都显著高于没有激励政策的家庭。阅读激励旨在促进儿童的阅读动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需要通过被满足自身的尊重需求(成就性动机需求)而达到被激励的目的。对于儿童而言,得到精神上的赞美和肯定或者物质上的奖励都能带来一定的刺激的推动。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和调动儿童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必要实行一定的激励措施,例如口头表扬、实物奖励或者积分换礼等。

表9 亲子阅读效果在激励政策上的差别分析

表10 亲子阅读效果在激励政策上的描述性统计资料

3 启示

家庭亲子阅读效果的影响因素呈现多样性与复杂性,具体的影响因素有“儿童年龄”此生理因素;“阅读载体”“阅读频率”和“单次阅读时长”此3个与亲子阅读活动有关的活动因素;“家庭藏书数量”“阅读激励”此2个激励性因素,这些因素都正向影响着亲子阅读效果。因此,家庭、学校和图书馆可以从这些方面保障和提升家庭亲子阅读效果。

3.1 遵循儿童心理和生理特征以及发展过程

儿童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具有阶段性特征。儿童发展阶段差异理论认为个性差异使得不同性别、不同性格气质的孩子在同一发展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异[28-29]。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在生理和心理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阅读行为和习惯也具有不同特征[30]。因此,图书馆应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加强用户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级阅读以及各类阅读活动,建立相应的分级馆藏资源。家庭作为儿童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提高父母在儿童阅读过程中的参与度,加强家庭和父母在儿童阅读过程中的作用。

3.2 充分利用纸质图书的优势开展亲子阅读

如同程文婷在《亲子阅读视角下电子绘本与纸质绘本的阅读差异研究》一文中指出“即使电子绘本中的交互功能被减少到最少,儿童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仍然很少”[31]。与电子图书、音频图书以及视频图书相比,纸质图书具有更直观、更形象、更容易理解,同时更容易引发提问等优势。因而,对亲子阅读的保障与提升而言,纸质图书的效果还是很难被替代。学校和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现场读书会以及读书分享活动来增强阅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于家庭亲子阅读,纸质图书更是最佳选择,它不仅能增进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能通过父母陪伴阅读将阅读融入到家庭日常之中,使得家庭氛围更温馨。

3.3 为儿童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不仅指物理环境,同时阅读氛围亦不容有缺,浓郁的阅读氛围能激发孩子们追求知识接受教育的欲望,因此营造与轻松阅读环境和浓郁文化氛围相协调的空间是总体原则。家庭、学校和图书馆在此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图书馆可联合学校,将阅读嵌入学校课程和学校活动中去,同时根据儿童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推送服务。家庭提供和创造阅读策略实施硬件和软件条件,尽可能地与学校图书馆互动、配合,三者互为联动,缺一不可。

3.4 实施行之有效的阅读激励措施

阅读激励或奖励措施是提高儿童阅读积极性最常用和有效的方式之一,它能激发儿童的阅读热情,也能让儿童体会到阅读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不少图书馆和学校都开展“阅读打卡”之类的活动,并评选“阅读之星”,这些措施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儿童们的阅读热情。阅读激励过程是一种让“阅读”变成“悦读”的过程,从而将促进儿童阅读的外界因素内化为儿童自身的阅读渴望和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图书馆扮演着“引导者”“指路者”的角色,家庭则扮演着“陪伴者”“督促者”的角色。在引导者的指引和陪伴者的督促之下,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儿童则在愉悦自我的同时完成了相应阶段个体心理成长的任务。

4 结束语

儿童亲子阅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高质量的亲子阅读能促进儿童语言智能和智力水平的发展,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与此同时,阅读主体、阅读对象、阅读载体等因素的差异都会导致阅读效果的差异性,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亲子阅读过程中的各类要素,从而指导儿童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指引每个家庭形成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习惯、激发儿童的阅读热情,为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纸质亲子图书
图书推荐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