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探析

2020-12-10 02:35
晋图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献特色图书馆

刘 佳

(安徽省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01)

0 引言

地方特色文献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是以文字、图片、磁带、胶片、符号、音视频为存储介质,真实记录特定区域自然现象、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史料文献[1],对推动地方政治经济发展,彰显地域文化特色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随着政府对复兴传统文化重视力度持续加深,对承载传统文化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已经成为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新领地。一直以来,公共图书馆在地方特色文献搜集、整理及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海量庞杂无序的网络信息资源得以爆发式增长,各类商业性数字资源在公共图书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特色文献开发和利用速度却远远落后于用户的服务需求,互联网一方面拓宽了用户文献信息资源获取渠道,另一方面对地方特色文献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一定消融作用。加快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整合与开发,已经成为转型发展时期公共图书馆不容忽视的新话题。

1 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现状调查

安徽作为文化大省,在长期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人文景观,如境内风景旖旎的黄山、九华山、琅琊山、褒禅山;人文底蕴深厚的道家学派、桐城文派、新安画派、黄梅戏曲以及长江淮河水文等典型的地方特色资源,对徽州、江淮等地区特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物质与人文基础[2]。为全面梳理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情况,总结地方特色文献建设过程中的成败得失,笔者采用网站逐一访问方式,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和8个县级市公共图书馆网站为调研对象,对其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以期更加直观呈现出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总体建设情况。

1.1 基本情况调查

截至2019年12月24日,对安徽省25所公共图书馆(16所地市级公共图书馆、9所县级市公共图书馆)网站进行调查,其中芜湖市图书馆(图书馆改造,网站关闭)、蚌埠市图书馆、宿州市图书馆、铜陵市图书馆(升级)无法访问,因此采用电话咨询方式获得地方特色文献建设情况,共有16家图书馆网站开设地方特色文献栏目(见表1),占比调研总数的64%。从调研结果来看,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在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中的总体水准和发展态势。

表1 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情况

1.2 特征分析

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按资源、学科主题以及用户服务对象可划分为馆藏特色资源库、学科特色数据库、地方文化特色数据库、地方名人特色数据库、非遗文化特色数据库和地方特色专题库等多种形式。通过对安徽省25所地市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调研可以看出,与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以及专业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目标不同,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主要集中于地方文化特色数据库、地方名人特色数据库、非遗文化特色数据库和地方特色专题库等类型。

1.2.1 资源类型多样

地方特色文献是特定时期一个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多样文献内容的高度缩影,是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社会历史变迁和群体文化沉淀的重要记录载体,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典型特征[3]。对25所地市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主题进行归类发现,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区域特征明显(见表2),主要以地方名人、旅游、民俗、非遗等地方文化以及专题特色为主,同时兼顾地方政治、经济发展需要建立的饮食文化、名优特产等地方特色,如淮南作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封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地域特色,淮南市图书馆依托其地方特色建立了淮南子文化和豆腐文化;蚌埠市图书馆则在双墩遗址发掘基础上建立双墩遗址文化;滁州市图书馆建立凤阳民歌、凤画和花鼓灯等地方特色资源。通过调研发现,除注重对地方历史文化的采集与挖掘外,近年来涌现出的地方好人好事、先进模范事迹在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中开始得到重视,如淮北市图书馆、宁国市图书馆分别开辟了地方好人栏目建设,为便于区别其它主题类型,笔者将其归类其他类型之中。

表2 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主题分类一览表

1.2.2 平台开发方式

地方特色文献搜集、整理与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同时对地方特色文献采集人员素质、采集标准、资源平台和系统技术支持同样具有较高要求,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最终落脚点在于发挥地方特色文献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调研的25家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平台开发方式来看,主要概括以下三种类型:

(1)图书馆自建型

出于地方特色文献挖掘保护需要,依托本馆现有的技术力量和人才梯队,对区域文献进行广泛征集、开发和自建是当前安徽省各地市公共图书馆通行做法,设立地方特色文献专藏室或建立题录数据库形式供用户检索利用。从网站调查结果来看,除马鞍山市、宿州市、安庆市和明光市图书馆依托数据平台服务商建设外,其余图书馆都以自主建设为主。

(2)馆企合作型

通过公开招标形式,与国内知名资源服务商达成合作共识,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专业化平台优势开展定制化服务,缩短平台建设周期和成本,进而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平台,如马鞍山市图书馆、宿州市图书馆联合同方知网,明光市图书馆联合超星公司,安庆市图书馆联合中盈恒通公司共同打造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平台建设,馆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对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数量与质量起到了积极补充作用。

(3)政校共建型

依靠政府财政投入,以联合共建、资源共享的方式,以高校图书馆为服务阵地,承担公共与高校图书馆双重服务职能,同时承担地方特色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开发工作,为当地政治、经济发展以及市民群众提供基本文化服务,是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另一显著特色,如亳州市图书馆与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池州市图书馆与池州学院图书馆通过联合共建,实现公共图书馆与地方院校在资源共建、公共文化服务共享中的互补效应,切实提高图书馆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和支撑教学科研服务工作中的引领保障作用。

2 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问题

2.1 资源整合和分类缺乏规范

系统完备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标准与分类体系,是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从调研的25所公共图书馆结果来看,地方特色文献在资源揭示、分类组织上明显缺乏统一规范,各馆在地方特色文献组织分类上随意性较大,多数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分类目录或冠以“本地文化”,或以“包公家乡”“淮北人文”“人文天长”“人文宁国”“人文无为”等名称展示,仅有马鞍山市、宿州市、池州市、明光市、巢湖市和潜山市等图书馆以地方特色文献进行了分类揭示。笔者对滁州市图书馆自建库中的“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访问,发现跳转链接页面不但没有任何对应内容,页面下方版权所有者为天津市津南区图书馆,此等张冠李戴的链接对应错误,暴露出图书馆管理者对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平台规范化建设的漠视,同时错误链接长期存在,容易误导用户对特色文献资源的正确认知和利用。

2.2 资源采集和揭示深度不均

随着文旅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各地区对本区域内特色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推动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开发与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对安徽省地市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调研结果来看,依然存在资源采集不均、揭示程度单一等突出问题。地方特色文献资源采集深度不足,多数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仅立足于地方文化、名人以及自然地理资源进行局部采集,对本地区跨度较大且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以及机构地方灰色文献缺乏取样采集,造成了地方特色文献入藏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另外,地方特色文献存在缺乏规范化加工和数据处理,地方特色文献揭示程度较为单一等问题。据调查得知,除宁国市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通过图片、文本和视频呈现外,其它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主要以文本和图片形式为主,各地市图书馆普遍对音频、视频等类型资源缺少采集加工,地方特色文献在类型采集上相对薄弱。

2.3 内容更新和检索方式滞后

从调查结果看,安徽省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已经初显成效,但网站服务器临时关闭或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平台无法面向区域之外用户公开获取等情况依然突出[2]。此外,受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和图书馆建设力量影响,不同地区间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内容持续更新速度进展缓慢,从已建成的16家公共图书馆网站检索发现,除马鞍山、宿州(同方知网)、安庆市图书馆(中盈恒通)和明光(超星发现)四所图书馆分别依托数据服务商平台做到数据保持实时更新外,多半以上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最近更新时间基本停留在开建之初,如潜山市图书馆、巢湖市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栏目下分别仅有《嶽云集》影印件和书目数据一项内容,且发布时间多十年之久,后期数据内容均再未更新,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时效性与用户需求呈现出不相对称的服务矛盾。

加强资源统一揭示与检索,有助于提高用户对所需文献信息资源快速获取能力。从调查结果看,除马鞍山、宿州、安庆、明光等地公共图书馆引进商业平台建设并具备一站式检索与揭示功能外,其他地市图书馆特色资源多以图片、文本形式在官网进行简单展现,资源建设和检索方式相对落后,对用户及时快速获取地方特色文献造成了阻碍,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普及率和整体利用率普遍较低。

2.4 跨界合作意愿淡薄

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其宏富的实体与虚拟馆藏对开启民众智力,促进民众智力提升、普及公共文化知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受管理体制束缚和影响,公共图书馆作为资源建设和服务主体,各类行动具有明显自发性,在文献资源开发中较少联合开展建设,跨界合作意愿依然淡薄。从调研结果看,除六安市图书馆由皖新传媒参与投资建设与整体外包运营外,与知网、超星等数据服务公司联合开展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平台建设的地市公共图书馆仅有3家,占调查总数12%,一方面印证了公共图书馆在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平台建设经费保障不足带来的平台建设迟滞,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公共图书馆在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平台建设中主动寻求跨界合作意愿有待进一步提高。

2.5 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

地方特色文献受搜集范围、历史跨度、建设周期、开发成本、专业化程度等客观因素影响,注定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经济价值与图书馆采购的商用数字资源存在天然的屏障。地方特色文献作为公共图书馆“镇馆之宝”,在建设完成后往往成为图书馆“秘而不宣”的“私产”,面向社会开放与共享使用程度有限。据笔者在公共图书馆网站访问检索显示(见表1),部分特色资源平台仅提供目录查询,无法预览全文,其余网站均不对馆外用户提供免费开放使用,加剧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共享实现难度[4]。与此同时,受事业编制紧缩和财政经费倒逼影响,基层公共图书馆人才梯队固化严重,地方特色文献作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核心业务,离不开业务技能娴熟、专业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作为后盾支撑,然而从近几年安徽省公共图书馆新进人才事实数据来看,“专业人才请不进,专业以外人才留不住”情况在基层图书馆频频出现,人才断层以及专业技术骨干力量储备不足,是导致部分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无法持续推进的重要影响因素。

3 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3.1 统筹规划并建立资源建设标准

建立标准规范的资源建设标准,是确保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各地区在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框架、平台选择、元数据加工、规范控制以及组织协调上需进行统筹思考和规划,避免因缺乏建设标准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各地市公共图书馆应本着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建设目标,尽早建立以省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馆、地市图书馆为分馆的地方特色文献联盟协作组织。省级中心馆负责标准制定、建立地方特色文献采集规范、特色资源平台建设、特色文献资源验收与评价体系,同时负责指导各区域分馆开展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业务指导和馆员培训;地市分馆立足区域内地域特色,充分组织各基层图书馆开展地方特色文献收集、整理与加工工作,市级分馆在省级中心馆业务指导下,负责本区域内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加工和上传,为省、市两级中心组织提供畅通的信息交换渠道,合理有效配置各项文献信息资源,为促进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整体发展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5]。

3.2 重视特色文献采集和灰色文献开发

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不同于常规性资源建设,其范围选取、建设标准、资源价值都具有独特性。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加强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时,需充分统筹参照本地区历史人文、自然地理以及经济建设等要素,明确资源建设中涉及的重点领域和标准规范,在主题选择上忌贪大求全,资源主题过大或狭窄都将不利于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积累与价值发挥,特色文献遴选应重点保证对“精全特”文献资源的搜集、加工与开发,以便能够充分彰显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独特性和区域性特征。安徽省图书馆典藏部在地方书目数据库建设基础上,通过建立索引和专题数据库选题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地方特色文献建设重点、深挖重要历史人物或纪念日主题以及长征安徽人物主题,为安徽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地方史料资源[6]。另外,在地方特色文献内容搜集上尽可能考虑实体与虚拟类型相结合;如石刻拓片、田产地契、胶片唱片以及数字音视频等。公共图书馆在明确地方特色文献资源采集原则的同时,应该充分认识到灰色文献独特的收藏和开发价值[7]。灰色文献作为一种稀缺的内部文献资源,受发行渠道、出版周期、获取难度等因素影响,其价值一直以来都被公共图书馆所忽略。公共图书馆在明确地方特色文献资源采集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到地方灰色文献独特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合理分配并加大对预印本、政府出版物、宗族族谱、个人手稿等特殊形态文献的整理开发,避免地方特色文献漏采情况发生,以便形成内容多样、形式完备的地方特色文献建设体系。

3.3 注重内容更新和平台功能优化

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最终落脚点在于为资政研究、地方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积累丰富的史料,公共图书馆在做好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应明确制定地方特色文献长远发展规划,从资源内容选择和更新周期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并对不同用户在资源获取与利用中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予以及时采纳补充,确保地方特色文献数据更新持续不断发展。另外,从用户角度出发,不定期对地方特色文献统一资源检索平台功能进行合理优化,如检索界面尽量做到简洁明了、资源垂直分类体系尽量直观清晰,使不具备专业化信息素养用户能够快速获取所需文献资源,提高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受众面和影响力。

3.4 重视同社会力量开展跨界合作

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深化多元合作,是实现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共赢的重要选择,也是彰显公共图书馆社会包容性的重要体现,对重塑公共图书馆在全民社会中的服务形象和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趋势愈发明显,与数据库服务商、平台集成商等多方力量开展战略合作,不仅有利于集中优势力量弥补公共图书馆技术上的缺陷,同时对地方特色文献合作共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浙江台州市路桥区图书馆通过“官办民助”的方式,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服务优势,与民间收藏家联合共建地方特色文献分馆,并将其设立于社区之中,极大方便了附近市民群众对地方特色资源的学习利用,突破了以往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送文化”向社会力量自主兴办的自上而下“种文化”服务过渡,让地方特色文献更具生命张力,对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普及利用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8]。

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最终落脚点在于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当前环境下,各地市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一方面存在着资源高度分散、共建共享程度低、社会效益薄弱等问题。随着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迅速发展,公共图书馆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图书馆通过新兴技术手段对本馆资源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并通过大数据展示系统为用户直观呈现图书馆各类资源利用情况;以商业性数据公司雄厚的技术平台优势为支撑,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在合作框架范围内积极开展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平台建设,以省级中心馆为中心馆,通过引入优质资源服务平台,打通省、市、县三级区域特色资源共享壁垒,促进区域内特色文献资源互联互通,促进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早日来临[9]。

3.5 加强特色资源人才队伍建设

为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公共图书馆应不断强化地方特色文献采集馆员业务素养提升和信息获取能力建设。一方面,可通过派遣文献采访馆员深入数据服务企业进行交流学习,提升其对特色资源采访、服务加工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举办业务技能竞赛方式,优化采访人员知识结构,提升其业务管理水平,为促进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4 结束语

地方特色文献具有资政、存史、励志重要价值,是地方历史文化真实客观的写照,加强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理论与实践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同时对深入推动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除此以外,公共图书馆应善于借助各类新媒体技术平台,广泛开展地方特色文献宣传推广服务,以带动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不断优化发展。

猜你喜欢
文献特色图书馆
特色种植促增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完美的特色党建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去图书馆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