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河北省高速公路延崇管理中心副主任 张志刚 供图 河北省高速公路延崇管理中心
为全力做好绿色公路示范、品质工程示范、智慧公路示范、科技公路示范工作,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分别从绿色品质设计、统筹资源利用、专业化施工、管理水平提升四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坚持“绿色设计、品质设计、智慧设计”原则,遵循“少占地、低路堤、少借方、零弃方、少破坏、多利用、无污染、多清洁”思想。在景观、美学、结构等方面,开展“一坡一设计”“一沟一设计”“一洞一设计”“一桥一设计”等专项设计。
强化以耐久性为核心的全寿命周期设计,突出全寿命,强调系统性,减少运营期维护费用。
采用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推广钢结构桥梁应用;钢结构桥梁桥面采用“5厘米超高强度薄层纤维混凝土+3厘米高性能SMA沥青混凝土”结构;全线路面采用低温无开裂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防止和减少反射裂缝,有效解决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横向裂纹;全线隧道进出口1500米段增设保温层,排水管道增设电伴热;交安设施采用SAm防撞等级的环氧锌基聚酯耐腐钢护栏。
提高房建设计标准,强调运营节能设计,创新隧道节能照明、隧道降噪、除冰融雪等设计。
2015年,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成功申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向国际奥委会承诺,将实现延庆、崇礼两个赛区一小时内转场,延崇高速被纳入冬奥会重要交通保障项目。
在隧道内全面使用了LED节能灯具,非对称配光,有效减小眩光干扰,显色性好,使用寿命长;洞内采用阻燃温拌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节约生产能耗30%以上;在杏林堡特长隧道优化使用降噪路面,破解隧道内噪音较高的难题;积雪路段应用化学抑凝冰路面材料,破解积雪凝冰难清扫的问题;服务区采用“绿建二星”标准建设,积极应用被动房技术、中水利用系统,其中赤城服务区实施“海绵广场”试点,进行雨水收集再利用,在停车场采用生态透水砖等。
在沿线服务区、收费站、标志性结构物上增设凸显中国特色建筑文化和奥运元素的建筑景观。
服务区景观 大海陀服务区,融塞北建筑特色和南国园林景观为一体,打造“北塞南园”;赤城服务区,融六朝长城文化、金家庄古村落、烽火台和壮美的山体自然景观为一体,打造“云门新驿”;太子城服务区,总体设计创意为“和平驿站”,总图地形犹如振翅高飞的和平鸽。
路基景观 充分结合乡土植物及区域特色植物,营造融入自然的和谐景观,重点打造符合地域特色的绿化效果。
桥梁景观 在桥梁设计中融入美学设计,杏林堡大桥采用“无限之环”拱塔钢斜拉桥方案;砖楼特大桥主桥采用“飞虹凌渡”上承式拱形变高钢桁组合连续梁方案;太子城互通主线1号桥采用“冰雪五环”拱塔钢斜拉桥方案,实现桥梁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
隧道景观 隧道洞口依照周边自然环境,以绿化植被结合周边人文历史元素进行整体打造。洞内采用蓄能发光材料,特长隧道采用变色温、单灯可调的LED隧道专用灯具,模拟自然光照明技术,设置视觉疲劳唤醒路段,确保行车安全。
积极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全面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应用了网络办公、OA电子办公、计量支付软件、视频监控等办公系统。实现了项目管理可视化、精细化、流程化、标准化、智能化和一体化;统一安装了隧道门禁、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工人位置定位等安全监控系统,提升安全管控水平;建立了质量监控系统,对试验数据、拌和站材料配比、路面碾压工艺等数据进行智能跟踪监控,提升了质量监管自动化水平。
在专业化施工方面,强力推行梁板预制、混凝土拌和、沥青拌和、钢筋和钢结构加工等工厂化作业,推行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机械化施工,钢筋加工全部使用数控设备。
预制梁板采用自动恒温喷淋养生和智能张拉压浆,桥面铺装采用自动找平摊铺机,隧道钢结构使用钢筋网片排焊机、小导管锥头自动成型机、拱架加工机、隧道施工“十台套”等专业设备。
强化重点工程、隐蔽工程专业化施工,台背回填、梁板预制及安装、钢结构加工、桥面铺装、隧道开挖爆破、防排水等工程,全部由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形成了“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工作局面,保证工程质量,提升工程品质。
临建设施与公用或民用设施相结合,临时用电和永久用电相结合,施工便道与地方道路相结合,减少重复建设和占用临时用地,降低建设成本,服务地方经济。
采纳螺旋展线方案,解决上坝路段112米高差爬升难题,节约造价2.5亿元,降低了高寒、降雪对项目运营期的不利影响。
优化设计,尽量将路堑边坡高度控制在20米以下,减少高填深挖,实现填挖平衡。
全面践行“材料集中堆放、混凝土集中拌和、钢筋集中加工、梁板及小型构件集中预制”的“四集中”集约建设理念,开创了森林保护区、公路临界区、乡镇集市区、山村旅游区、冬奥竞赛区“五区”临建模式,实现了统筹利用、因地制宜、永临结合、节能环保的宗旨。
鉴于项目隧道弃渣数量巨大,全面推行弃渣回收及循环再利用,用于路基填筑、施工便道、圬工砌体、路面碎石、观景平台、互通区微地形整理及填沟造地等达800多万立方米,实现了“零借方、零弃方”的目标。
针对本区域尾矿料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展了尾矿料填筑路基课题研究,利用尾矿料约450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填料问题和征地取土破坏环境的难题。
强制表土利用,将表土集中堆放,用于复耕、绿化达41万立方米,实现清表土100%再次利用。
通过对上述四个方面的重点突破,在参建各方的不懈努力、协同作战下,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在建设过程中结出了累累硕果,不仅亮点纷呈,而且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相契合,刷新了一项世界纪录,“世界最长在建高速公路螺旋隧道”——金家庄特长隧道;成就了四个“国内第一”,我国第一座变截面钢桁腹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桥——水碾堡天桥,我国第一条实现全路段车道级精准定位服务的高速公路,第一条北斗卫星信号在道路上与隧道内全覆盖的山区高速公路,国内冬奥文化景观桥梁数量最多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