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论学习和项目实践的平衡计分评分机制研究

2020-12-10 07:31田宝亮董翠英
唐山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权重机制考核

袁 娜,田宝亮,董翠英,3,马 壮,3

(1.唐山学院 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市智能运动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北 唐山 063000;3.河北省智能数据信息处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北 唐山 063000)

0 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 002万人,毛入学率为51.6%,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除了需不断提高受教育人员的数量外,更要保证教育质量。而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对于高校而言,除了拥有最基本的优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外,科学合理的课程评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诸多学者对高校现有考试制度存在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研究。周叶等[1]探讨了经济管理类课程考核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向,对期末考试给出了三种选择方式:化期末考试为几次平时考试、对论文小组集中报告和讨论、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但允许学生带自己归纳总结的资料。贵州医科大学的孔兰等[2]、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的张蕾[3]、江汉大学的廖建刚[4]也都针对目前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各种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比如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将多种考核方式进行组合,并推行基于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过程性考核。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各个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而课程考核方式仍然局限于传统的笔试、实验、论文报告或答辩等,对一直强调的学生的实践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抽象能力并没有较好的评判标准和方式。因此,本文提出基于项目驱动(PBL)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学习和项目实践平衡计分(Balanced Score of Theory and Project Training,BSTP)的考核评分机制,从横向和纵向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学生较为抽象的个人能力进行定量衡量。

1 BSTP评分机制

BSTP即基于理论学习和项目实践的平衡计分法,是将常见的绩效考核方式之一——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在高校基于项目驱动(PBL)课程考核中的扩展应用,是从课程考核、项目考核、小组内部项目运营考核、学习与自我成长考核四个角度将课程学习效果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评分机制。

1.1 评分机制实施目的

BSTP评分机制是高校课程改革中对考核方式改革的一种探索性尝试,旨在使课程考核不再是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单纯评价,而是对其课程学习努力程度和理解程度的客观评价,同时是对应用型人才必需的协同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的综合评价,以此激励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进取心,将学习-考核组成一个相互激励和促进的闭合式良性循环模式。

1.2 评分机制指标

1.2.1 理论考核

理论考核属于传统考试形式,具有公平、公正和可量化的特点。尽管在这种课程考核方式下,考试内容基本是对书本知识的再现,往往出现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理解实际如何使用等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是多元考核方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行考试制度中的考核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一般平时成绩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其中平时成绩由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随堂测验、期中考试和实验等几部分构成。这种考试制度虽突出了平时学习效果,改变了“一考定成绩”的模式,但期末成绩仍占主要比重,学生考前突击现象明显,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作用不强,而且考核中重知识、轻能力。因此基于BSTP理论可将理论考核分模块进行,即将一门课程中相关章节的内容合成一个模块,一门课程分为几大模块,然后分模块进行考核。最终分模块考核成绩的平均分按一定比例作为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理论考核的最终成绩。

1.2.2 项目考核

项目考核是基于PBL混合式教学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项目是以实际生产、生活的项目为出发点,驱动整个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提出问题、查找资料、整合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再进一步提出问题的循环学习过程。此能激励学生提高自学的能力、协作的能力以及将多学科知识融合和应用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顾问,定期组织讨论,并全程进行评估,最终根据小组答辩和结题报告给出项目考核成绩。

1.2.3 小组内部项目运营考核

任何工作和生产实践都不会是个人行为,都需要团队合作,并各尽其职,因此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BSTP评分机制中设置了小组内部项目运营考核,即纵向考核,着重考核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答辩时运用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一般根据课程内容、项目内容和班级人数等情况,由一名教师授课并指导小组项目运营,将班级分4-8个小组,每组5-7人,并根据团队职责设定组长1人、项目督导1人、项目分工执行人员3-5人。组长是团队的“指挥棒”,负责项目分工、进度安排和项目内容整体规划,对其侧重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考核;项目督导负责资料搜集与项目运行的监督、校正、协调,对项目方案的制定和分工的合理性起到监督作用,对其侧重资料搜集和整理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查缺补漏的能力等方面的考核;项目分工执行人员是整个项目的“攻坚战士”,是对项目细化后每个部分的具体解决者,既要有与领导沟通的能力,又要有团队协作的能力,还要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4 学习与自我成长考核

BSTP评分机制区别于传统考核方式的突出特点,就是增加了学习与自我成长考核,即纵向考核,能够从根本上激励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进行主动学习。根据学生自身学习基础的不同,纵向比较每个学生在理论学习和项目推进过程中,自我努力和进步的程度,自学能力、自我监督能力以及对项目推进和完成的贡献率。引入这一考核指标,旨在激励每个项目成员都能够以兴趣为动力、以自身能力为起点,努力做到最好,而不是在项目工作中滥竽充数,或者由于自身基础较差而放弃学习。

1.3 评分机制权重分配

按照高校课程实际情况以及评分机制标准和实施目的,对于最终考核成绩A,构建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BSTP评分机制指标体系(详见表1)。其中,由理论考核B1、项目考核B2、小组内部项目运营考核B3、学习与自我成长考核B4构成一级指标。B1和B2是对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B3和B4是对学生学习与自身成长的纵向比较,考虑到理论考核和项目考核的横向度量,不能丢失度量本身体现的成绩高低之分,所以选择按照课程特点定义指标系数,而不是选择统计学中变异系数等方法来反映单位均值上的离散程度,避免造成忽视整体样本水平的高低情况。

表1 BSTP评分机制

在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为了表示不同指标对学生评价的影响程度,需要根据课程对学生能力考核的侧重点以及对学生所处年级培养方案要求进行加权处理,同时通过专家讨论修正各指标权重,设定适合课程和学生特点的权重。

本文以本科工科课程“机器人学”为例,进行BSTP评分机制各级指标的量化和权重确定。设定最终考核成绩A和一级指标B1,B2,B3,B4均为百分制,一级指标B1,B2,B3,B4权重分别为30%,30%,20%,20%,如公式(1)所示。

A=b1B1+b2B2+b3B3+b4B4,(b1=0.3,b2=0.3,b3=0.2,b4=0.2)。

(1)

1.3.1 二级指标B1,B2的量化和权重确定

依据传统高校考核分数分配比例,将平时成绩C11和期末考试成绩C12的权重按40%和60%分配;将项目成果展示C21,项目答辩C22,项目结题报告C23的权重按40%,30%,30%分配,具体比例见公式(2)-(3)所示。

B1=c11C11+c12C12,(c11=0.4,c12=0.6);

(2)

B2=c21C21+c22C22+c23C23,(c21=0.4,c22=0.3,c23=0.3)。

(3)

1.3.2 二级指标B3,B4的量化和权重确定

对二级指标B3,B4的量化,采用同类纵向比较的原则,排序评分采用C.L.Hwang和K.Yoon提出的TOPSIS法。TOPSIS法作为根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的相对优劣的评价,是一种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是多目标决策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评价对象与最优解、最劣解的距离来进行排序[5-6]。本文对于二级指标B3,B4的量化,不仅仅需要排序,还需要纵向比较衡量成绩,因此对TOPSIS法进行改进,用样本期望代替公式中的最大值,如公式(4)-(5)。

未归一化的评分:

(4)

归一化的评分:

(5)

式中,Cij为某个学生Bi指标下第j个二级指标值;Ci表示同属于Bi指标下的学生的评分集合;E(Ci)表示Bi指标下全体学生评分的期望值;Cmin表示Bi指标下第j个指标的最低值,其中i=3或4;Gij表示某个学生Bi指标下第j个指标的评分。

二级指标B3,B4计算公式及各项权重系数如公式(6)-(7)所示。

B3=

(6)

B4=c41G41+c42G42+c43G43+c44G44。

(7)

1.4 综合评价

考核成绩A和一级指标B1,B2,B3,B4均为百分制。在权重作用下,综合评价最高为100分,合格分为60分,同时要求每个一级指标都要达到60分,才算是合格。根据最终核算的考核成绩A对学生学习的综合效果进行分档,同时根据每级指标的评分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和能力情况,使学生清晰今后需加强的弱项,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 课程案例分析

本文利用构建的BSTP评分模型,对我校自动化专业2016级和2017级41名学生学习“机器人学”课程进行评分测试,BSTP评分赋值见表2所示。

表2 BSTP评分赋值

同时,设置传统综合评分方式,如公式(8)所示。

综合成绩=作业(10%)+平时表现(20%)+实验或项目评分(20%)+期末考试成绩(50%)。

(8)

3 案例分析结论

通过对41名学生进行传统综合评分和BSTP评分,得到成绩分布柱状图,如图1,图2所示。

图1 传统综合评分分布图

图2 BSTP评分分布图

由分布图可得出以下结论。

(1)BSTP评分体系中<60分的学生成绩,均是期末成绩低于60分,并且小组内部项目运营考核B3和学习与自我成长考核B4的评分为最低值;而传统综合评分中没有B3,B4的评价内容,由于平时表现等成绩,单纯地提高了最终评分,而没有反映学生真实的能力水平。

(2)BSTP评分分布图中学生的评分更接近正态分布,符合学生成绩的一般规律,但受课程难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整体成绩偏低;而传统综合评分分布图很难从中看出规律。

(3)与传统综合评分相比,BSTP评分更有利于教师分析学生在学习和能力上的优点和缺陷,由此能更好地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4)通过引入BSTP评分机制,明确学生在项目合作中的作用和任务,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单从学生小组最终项目报告的设计方案就可以看出,比单纯课程设计的方案更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了激发,因此,此评分机制适合在各应用型工科课程中进行实践。

4 结语

本文基于高校项目驱动(PBL)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平衡记分卡的绩效考核制度,提出了基于理论学习和项目实践平衡计分(BSTP)的评分机制,并从实施目的、所包含的指标、权重分配、综合评价对评分机制进行了分析,拟为现阶段高校的课程考试改革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分析框架。当然,此评分机制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课程的特点或者学校培养目标的不同,设计的具体指标、设置的指标权重等仍需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改进。

猜你喜欢
权重机制考核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权重常思“浮名轻”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皮革机制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