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华 刘俊逸 姜瑾华/本刊记者
历史由勇敢者创造,时代由奋斗者书写。对社会而言,奋斗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对个人而言,奋斗是实现自身成长的阶梯;对华西而言,奋斗是弘扬“华西精神”的基石。
秋分时节,“天下第一村”江阴市华西村一派丰收盛景,处处欢声笑语。曾经的华西,“造良田”“造工厂”“造城镇”,以农业为基础托起工业突飞猛进,创造了产业富民甲一方的历史奇迹,成为华夏大地上璀璨夺目的明珠;如今的华西,“转动能”“转质量”“转智慧”,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力推现代农业,誓要把优质农产品打造成又一张靓丽名片,为乡村振兴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几十年的奋斗征程中,几代华西人高举旗帜跟党走,敢为人先探新路,凝结成历久弥新的“华西精神”;新时代的发展起点上,一支华西新农人团队精耕细作勤耕耘,“农法自然归田园”,磨砺着不负青春的“农业匠心”。
作为农村改革的先驱,早在20世纪80年代,华西村就提出了“三化三园”的乡村环境建设标准,但由于产业重心一直放在工业,农业在其整体经济格局中占比较小,没有系统建立华西特色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华西村吴协恩书记深刻意识到农业产业不能落下,必须把华西农业搞上去,培育壮大华西农村新产业新业态。2015年,华西村党委作出决策,在全村及周边地区招引人才,组建全新的现代农业建设团队,通过竞聘,日本专家面试选出梅振华等7个大学生,赴日进行水稻研修学习之旅,这便是著名的“华西农业七君子”。
其实,“农业七君子”此前都从未种过田,甚至“五谷不分”。他们有的原是华西食品酿造厂的技术员,有的原是华西法兰管件厂的质检员,还有的原是钢铁公司的电工。华西农业总经理梅振华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钢铁专业,本可以进入外地国企,因为村里钢铁产业需要人才毅然回到华西钢铁厂任职,被推选来到华西农业可谓是“冒险挑重担”。出于对“华西精神”的守护,对“未改乡音”的热爱,对“锄禾悯农”的情怀,他们从零开始,无畏地站到冲锋的第一线,开始打造华西农业品牌。
注重年轻人的成长,在华西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五年多过去,梅振华的团队已经从“七君子”扩大到30多个高学历高素质年轻人。与当初都是“门外汉”不同,越来越多的专业农业技术人才进入团队。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梅振华感慨地表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随着政策越来越好,农业效益越来越稳,农民获得感越来越强,已经有越来越多归来的新农人出现在大众视野。谁来种田这个时代之问,答案已经越来越清晰!”
“七君子”在日本福井县师从农业专家清水丰之的学习过程中,一天要播种四五千盘,全靠人力去做。7到9月份,是当地天气最热的时候,为了保证有机生产,除草也是人工,下地除草一轮下来,汗衫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挂着一块块白色的盐斑。几个年轻人累到饭都不想吃,却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通过一年的艰苦学习,他们不仅掌握了最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更是被日本农人工匠精神所感染。
学成归来,他们马不停蹄地投身到华西村高品质水稻基地的建设中,决定全程使用有机栽培模式,每年只种一季,以确保稻米最佳品质。为了“好种育好苗”,他们用传统的盐水选种方法,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比重法把好种子和坏种子分开来,确保每一粒都是好种子。为了“好水灌好稻”,他们建起一个小水库,引进三层过滤程序处理系统,再采用水生植物组合、浮岛种植等方法净化水质,经检测完全达标的水才用于水稻灌溉。为了“好土产好米”,他们通过休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手段,结合赴日学习经验进行测土施肥,让土壤肥力恰到好处,还开着机器在一块田里来回打磨两天,不放过任何一块不平整的地方,以确保“田平如镜”。为了“智慧全流程”,他们通过物联网信息管理化平台进行管理,田间地头的一只只“青蛙”就是水泵,坐在控制室内就可以通过电脑控制水泵放水的大小,恒温15℃的仓库也配备了现代化烘干设备,从各个细节保证大米品质。终于,精心选育下,250亩试验田里成功培育出“华西臻米”,并总结出“农法自然、精耕细作、匠心永具、品质为先”这16个字的华西种植理念。
有志者,事竟成。2017年1月,在首届江苏优质稻米暨品牌杂粮博览会上,“华西村”牌大米荣获“江苏好大米”金奖,一炮打响。“农业七君子”也声名鹊起。2018年9月,在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省级主场华西村,中国·华西优良食味稻米高端品牌发展大会上,改良后的“华西村”牌大米一举拿下2018年度“江苏好大米”最高奖项“特等奖”,并被誉为“不用吃菜的大米”和真正的“好味稻”。梅振华的团队备受鼓舞,干劲更足了!很快,250亩试验田就扩展为2000亩高品质水稻基地,稻花香里华西人笑得更灿烂了!
这两年,梅振华带领团队不断探索,以创新为犁,深挖水稻种植潜力;以营销为桨,高扬农业品牌风帆。“吴协恩书记说过,我们不是简单种水稻,而是做整个产业链,把水稻附加值、系列产品给开发出来。我们坚信,华西大米是必须持之以恒做大做强的特色产业,‘华西村’要成为精致高端农产品的著名商标。”目前,他们正在大力推进稻鸭共作模式,有效利用鸭子捉虫、除草、堆肥的多重优势,实现种养结合的叠加效果。类似的例子还有位于稻田附近的高密度水产养殖项目,利用工厂化养殖技术,每条水槽每年产出鲜鱼1万~1.5万公斤,而鱼粪则通过专业装置收集起来作为稻田、蔬菜地的肥料。此外,诸如花卉、蔬菜等农业项目也在同步推进,一个多元化、立体式的现代农业种养体系已在华西初现雏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华西农业已与扬州大学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淡水鱼研究中心等农业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为农业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科技创新的动力。
由千亩到万亩,由基地变园区。耕地总面积6.58万亩的江阴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核心区就落在华士镇龙砂山以北区域,占地面积1.5万亩,由华西农业按照产学研合作、联盟合作、选商选资、投资带动、育才扶贫等模式进行统一运营。目前示范园已基本形成了绿色优质稻米为主导产业,辅以绿色果蔬、高效水产等辅助产业。其中绿色优质稻米产业占园区生产总面积的78%,绿色优质果蔬产业占园区耕地总面积的15%。
“光一产还不够,一二三产必须融合发展。早在1974年,华西村就涉足乡村旅游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跻身全国乡村旅游行业前列。”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公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的公告》,华西村成功入选。梅振华开始筹备都市创意农业,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农业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促进就业,就业提升素质”的发展方向,将对现有果园、蔬菜基地、水产基地、林地等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串点成线打造“华西田园观光生态廊道”,带动“华西民宿”,创建国家5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华西村是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在全国60多万个村庄中独领风骚近60年,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农业示范村。“做了农业,才知道农民的苦。现在有了更好的技术,我们有义务带动更多的农民共同致富,把华西的种植模式推广到全国各地,让华西的农业科技惠及更多的农民。”目前,在水稻这一块,华西农业已把技术输出到了本地顾山镇、宜兴张渚镇,在两地分别建立了500亩水稻种植基地。“种子、管理、技术、收割都由我们负责,基地负责提供劳动力,最终由我们来收购稻米。”为让华西品牌带动更多农民受益,华西农业按照“统一农业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农业社会化服务、统一产品标准”的模式,与市内相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优质稻米合作联合体,以每公斤高于市场1~1.5元的价格回购,并为联合体成员免费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和服务,联合体成员直接增加收益每亩500~800元,目前已有5个成员加入联合体,生产基地面积达2000多亩。
华西农业作为园区主要运行企业,计划投资60亿元与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共建的天门、十堰国际农商城项目和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项目,已完成投资15亿元。在重庆投资5亿元,全力打造“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的川渝模式,并免费为天门、十堰、重庆等地培训镇村两级干部三批次400余人,带动湖北、安徽、江西等现代高质高效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村致富步伐。另外,“华西+电商”平台也在加快建设推广中。平台定位于优质优价,除了服务华西周边农户外,还将售卖在全国各地扶贫单位生产的农产品。
对于乡村振兴,华西村的新农人们正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奋斗并快乐着!”刚签完一笔新的订单,还有一场外地参访的接待正等着梅振华。他信心满满地表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华西人更需要在奋斗路上领先一步。我们将匠心永具,开拓创新,一定会把华西村品质大米做强做大,并向全国各地输出,示范和带动更多地区发展现代农业。”□